璧雍


杭州有一家和同仁堂齐名的医药铺“胡庆余堂”,是由胡雪岩一手创立命名的。“庆余”二字,典出《经·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易经》是一部前人留下的重要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历久弥新。其语言简练,蕴含的是先祖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对诸多事件观察后总结出来的朴素的哲学。国人常说一句:人生苦短,人的生理生命几十年,确实算不上长。但我们的先祖伟大之处在于,从著述立言伊始,便不限于一事一例,不囿于一时一隅。易经的这句话便透出古人的一种大历史观。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打天下的著名云台二十八将中,排在首位的是邓禹。邓禹24岁封侯,官居大司徒,但若论经天纬地、文治武功,他和其他很多朝代的开国元勋都不能比。邓禹被派去图谋关中时几次被打的大败,尽管如此,他却不失为一个有大历史观大智慧的人。邓禹有两句话被后世广为传颂,其一是他在追随刘秀的之初,另外一句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他说: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世必有兴者,这句话没有被记录在他本传而是在《后汉书》邓皇后的传记中。邓皇后邓绥是邓禹的孙女,被史书大书特书,专总朝政16年。仅仅三代人的时间邓禹的好生之德就在世俗范畴得到了巨大的回报,其后代子孙中还出了三国末期名将邓芝。

苏子曰: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乐善好施,存活他人的仁德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善”的重要解读,先人们不仅认为这种善意发自每个人的内心,而且践行之余还能给子孙带来更长远的福祚,比财富和权势都更加稳固。但对“善”的解读不仅仅停留于仁,还在乎行事之义。义者,宜也。贤人们更加注意在为人处世中时刻居于“宜”

爱好历史者大多跨不过“士族门阀”这一议题,除了他们在历史潮流中作用外,每个世家开创者的行事之义非常值得玩味。汉初名相萧何晚年时不怎么注重购置产业,在旁人不解时,萧何的话确实显示了他能建立奇勋的高人智慧,他说:后世贤,师吾俭;不贤,勿为势家所多。这种超越个人生命长度的历史大纵深观点让人感慨良多。但随后的几卷史书、几代人中,都没有看到萧何的后人有何作为,萧氏家族仿消失了。

苏子曰: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

汉宣帝时期有个叫萧望之的,也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早年入仕时不愿献媚于权臣霍光,被分配去看守大门。不多久,他的一个叫王仲翁的同年靠着谄媚的功夫已经做了大官,讥笑萧望之说:你不肯寻常作为,如今怎么去看门儿了呢?萧望之只好冷冷回答:各行其志。

时至今日,王仲翁已经不知何许人,如果没有萧望之和他的这番对话也许他连名字都留不下。萧望之便是萧何的六世孙,他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节,仁义忠信,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列麒麟阁十一功臣。更让人感喟的是,以他为起点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兰陵萧氏”,福祚绵延数百年,后世子孙到了南朝更是两度称帝,出了梁武帝萧衍这等人物宰相数以十记,奇书《金瓶梅》的作者也不得不化用其家族名号,留下一个兰陵笑笑生任凭猜想。

与此类似的还有弘农杨氏,其开创者是东汉宰相杨震。杨震彼时被誉为关西孔子,其行义之事也很令人敬仰。有故旧人为了答谢杨震提携之恩送他黄金,杨震不受,故人说:天这么黑,又没有人知道,怕什么呢?于是杨震说了句他首创的国民名言: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又有人劝他多多购置产业留给子孙,杨震不肯,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杨震本人由于性格耿直而死,但其族姓却享受到了他积善之余庆,后世子孙开创“四世三公”之先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的朝代隋朝,还有满门忠烈杨家将、贵妃、杨修、杨慎、杨万里等等。

苏子曰: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

这就是历史的蝴蝶效应,但能够扇动如此翅膀的蝴蝶都有着它们共同的特点。华夏儿女从来都是历史的忠实继承者,几年、几十年的尺度都难以总结出兴衰的真谛。中国的家族大多保留了修家谱传统希望能够前知五百年,以前人的积善之道为后世榜样,开创亘古流传的家风。文革之后,全国大部分家谱、祖训付之一炬,令人扼腕叹息。历史割裂的后果是,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但目光却越来越短,我们不分青红皂白的给许多特定的群体冠以“X二代”的头衔,但却不愿躬行萧望之、杨震之事。在央视的“家风”专访活动中,大多数人的回答内容朴素、有爱,但毕竟缺乏总结和历史积淀,少了一分厚重感和坚定的信念。父母以自己混世的经验对子女的言传身教,难免导致人渐浇讹。善良的人逐渐倦怠退却,为恶之人猖狂肆虐。

人的精神和肉体都来自家庭,最终也要回归于家庭。所以我们如今更有必要体味《易经·坤卦·文言》中的这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感受总结出这八个字所需要的历史纵深和智慧。坤卦至阴,万物潜行,过渡到下一阶段也许需要很艰难努力,但变化都已在孕育之中。

苏子曰: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遑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

难道至此我们仍然看不出事物变化的原理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吗,但为什么不愿去躬行萧望之、杨震之事。难道是担心回报太久远而无福享受吗,可是你不见芸芸众生仍然在享受先祖留下的余庆。


— THE END —





灼见

讲新知识青年的故事

聚合有穿透力的思想观点

聚合有愉悦感的艺术作品


微信:penetratingview 今日头条灼见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灼见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篇深度历史文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发布于2021-05-09 09:4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