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汇率:中缅1:216.61    美缅1:1528.3

中国成立后,他在云南负隅顽抗被击溃,他率军逃到缅甸,阴差阳错之下却成为金三角大毒枭,此人就是国民党陆军中将李弥。


李弥是谁?

蒋介石的嫡系中,李弥算是最特殊的一个。

“金三角”各路武装集团的祖师爷,深得游击战精髓的国军高级将领,1953年缅甸政府军出动数万兵力打不过李弥率领的数千残军,无奈之下向联合国提出控诉,甚至请求云南我军过境20公里助剿,也算是军事史上的一段趣事。

李弥,云南人,黄埔四期结业,驻南昌的第三军教导团排长,拒绝参加起义逃往南京,辗转就任川军张英部副团长,该师1932年被擅长吞并杂牌军的陈诚第18军包围缴械,惟独李弥拒不从命率部冲出包围,蒋介石接报后在庐山当面训斥李弥抗拒收编,李弥答:“校长只教过我们如何奋勇打仗,没有教过缴枪!”蒋介石不怒反喜,升其为36军中校团长,从此成为嫡系。

1939年昆仑关战役,李弥任第五军荣誉第1师副师长,辅佐师长郑洞国(黄埔一期)奋力攻击,歼日寇第21旅团;战后该师扩编为第八军,李弥接任荣1师师长。

1940年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最危急时刻,李弥再随军长郑洞国反攻宜昌实施“围魏救赵”,血战天皇山,攻占宜昌机场,焚毁日机20余架,战果辉煌,可称抗日名将

抗战结束后,李弥升任第八军军长,调往山东作战,成为胶东地区比较能打的一支国军,逐渐扩编为第十三兵团,李弥任中将司令官。


战场逃脱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中,李弥所率13兵团的主要任务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不甘心自损实力的李弥为了保存13兵团实力,接到“不公平”的撤退命令后,决定率领13兵团甩开主力部队脱离包围圈。

13兵团离开徐州一路向西,李弥一方面催促部队加快进程,另一方面一再叮嘱手下的几个军长注意避开其他兵团,以免被拖累。后被通讯营长通过电话向杜聿明报告了李弥的位置。杜聿明震怒,要求李弥停止行动,赶到总部接受新任务。

接到杜聿明通知的李弥派下属第8军军长周开成去总部接受任务。南京方面下达了蒋介石新的命令,让杜聿明停止撤退,解救被困在安徽濉溪口一带的黄维兵团,并阻击共军。

后其下属42师传来告急电,称在萧县被解放军包围了,希望大部队能派飞机帮忙突围。李弥于12月4日下午,派出空军、炮兵和装甲部队接应24师。但很快被解放军就地消灭。

李弥的第13兵团九军与徐州“剿总”第2兵团及直属部队约30万人一起,被解放军困在了方圆不足十公里陈官庄一带。

1949年1月7日,解放军攻占李兵团司令部驻地。李弥告诉属下自己要去与杜聿明商讨应对之计后,匆匆带着几个亲信,想趁乱逃出解放军包围圈。迷失了方向的李弥跑到了九军三师师长周籓的营地上。在周籓等人晚上去和解放军谈判的时候,李弥叫上了一名亲近的护卫,换上伤兵的衣服,李弥带着护卫汪新安一路出逃,伪造身份,隐姓埋名。

李弥一路伪装成伤病,首先来到汪新安堂兄砀山县唐寨西汪阚庄地主汪涛家里。他自称是国民党军医,在汪涛家里藏了起来。地主高大荣曾是黄埔军校学员,其母亲是汪涛的亲姑母,李弥便到了高家隐蔽。

高大荣找到在高寨区政府工作的表侄宋开元,请他为一个家在山东的老乡弄个路条,并为李弥编造一套假身份。

高找人刻了个砀山县政府的大印,按照高寨区路条的内容,盖上假的县大印,由高大荣把李弥护送到李弥的商人朋友那里,商人当即把他二人送往密室隐藏起来。

这位商人之后乘着向青岛运送军粮的机会,把李弥装入麻袋混过了检查站,逃出解放区,从青岛乘船辗转回到南京。

转战缅北

1950年1月25日,国民党第8军主力被歼灭,生俘汤尧及第8、第9军军长以下6000余人。

残余逃入缅境,主要有两股力量:第8军237师709团团长李国辉率领的700余人和流亡于缅甸车南的原远征军第6军93师200余人;第26军93师278团副团长谭忠率领的600余人。

2月下旬,这批部队先后抵达了泰缅边境大其力附近的孟捧地区。

后来,二战期间参加过缅甸远征且留在滇南的一些国民党复员军人也加入其中,这三支部队联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临时指挥部,并自行命名为“复兴部队”,人数在2200人左右。

由于这批部队后来由李弥领导,因此又被称为“李弥部队”。李弥也因此被冠上了毒枭的名头。

刚刚退入缅甸的李弥部队,补给完全断绝,部队只能变卖一切值钱的东西以购买粮食,不足的就向村民赊借。

3月底,除台湾汇来5万泰铢外,主要依靠当地华侨

4月份,李弥到泰国并带来个人的储蓄10万美金暂为救急。

1950年9月,蒋介石派原第8军军长李弥来到缅北,纠集残部,收编各路武装,成立“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开始,国军攻势迅猛,连夺云南4个县城。但后来在3个解放军师的包围下,终于落败,再次退回缅甸。

残军在金三角生存的秘诀

在李弥未到缅甸之前,这些军队由最早到这里的李国辉指导,李国辉的军队立足金三角,其秘诀就是“三三式”:

一部分开荒种地,伐木盖房,解决温饱;

一部分招募新兵,严格训练,随时应战;

一部分投入马帮运输业,或自己组织马帮,或者用武装为马帮保镖,向泰国边境贩运鸦片,换取金钱。

从此,金三角的鸦片种植从一家一户的生产进入了“成片开发 ”阶段,每到旱季收获前夕,漫山遍野的罂粟花鲜艳夺目,奇四溢。随着财源滚滚而来,这支孤军在金三角站稳了脚跟,打败了四倍于已有着飞机大炮的缅军,让蒋介石极为高兴。

蒋介石派原第八军军长李弥来领导这支孤军。李弥在果敢特区办了一个军事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天真好奇的少年进了军事学校。 

这些跟随孤军摸爬滚打的孩子中,后来产生了赫赫有名的“鸦片将军”罗星汉,“毒品大王”坤沙和大毒枭彭家声。

是这支孤军打开了这个“潘多拉”盒子,使金三角成为世界最大的毒品产地。 

久而久之,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金三角”便有了一支生产、贩卖毒品的部队,他们的毒品卖到了周边各国,十分畅销。

这样子,李弥转眼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毒枭,良心上讲也是为了军队的生存,在那个环境下活下去比其他东西更实际。

退回台湾

这一系列行为对缅甸的主权和安全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而美国对李弥部队的援助也引起了缅甸政府的极大不满。

为了彻底打击李弥部队和反政府武装的势力,缅甸军方于1952年11月在掸邦各地区实施军事戒严,并于12月取消了掸邦土司制度,直接施行军政管理,以断绝李弥部队的后援力量。

1953年1月8日缅甸军方见时机已然成熟,遂决定向克伦族武装力量发动军事攻击,由于李弥和克伦族、蒙族签订了军事合作计划,因此李弥于2月4日下令全军策应克伦族武装作战。

这次驱逐李弥部队的战役再次以缅甸军方失败而告终。

由于李弥有强大的军队做保障,缅甸政府无法消灭他们。

起缅甸政府寻求联合国帮助,在联合国上对台湾施压下,最后在美国压力下,台湾让在缅甸的残部返回台湾。

1954年,李弥撤往台湾,先后担任台湾国民党国民大会代表、中央评议委员和“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职。

1973年12月,71岁的他在台湾去世。

留在金山角的残军自此已不受台湾掌控,后来的贩毒行为,也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壮大所做出的了,所以就算台湾方面不要求他们贩毒,他们也会贩毒的。

世界看缅甸的窗口,
缅甸看世界的视角!


↓↓↓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缅甸网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历史秘闻:昔日中国抗日名将,逃往缅甸成为最大的毒枭,开创了武装贩毒发布于2021-05-09 15: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