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可胡在河西走廊上驰骋多日后,来到了泉。这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镇。阿提可胡想起了那耐·万达克说起过,他的故友阿尔马·萨可(Arma Sach)还居住在城里。

不出意外,进城一打听,阿提可胡就找到了阿尔马的店铺。见到阿提可胡,阿尔马不禁大惊,继而抱着朋友痛哭起来。因为在这数日的流言中,在洛阳的粟特人都死于乱兵了。

阿尔马立刻邀请阿提可胡回家,酒半酣后,说起那段惊魂往事,二人唏嘘不已。

过了几日,阿尔马称,有当地朋友听闻阿提可胡来自洛阳,想请他前去家中一叙,现在,所有人都对洛阳发生的事情很关心。

阿提可胡和阿尔马装束齐整,骑马前往酒泉城外的一处坞壁,那位朋友就住在坞壁里。

向门楼上的看门人出示了请帖后,坞壁正门才缓缓打开。有童仆出来,接过了阿提可胡的缰绳。阿提可胡四处打量,见高墙之内,屋舍俨然,老幼怡然。

朋友立刻来迎接了,引导他俩步入坞主的庭院,进了一间高堂华屋。坞主是一位老者,一开口,却是洛阳口音。



宴饮 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河西村地埂坡4号墓壁画

坞主见到阿提可胡很是激动,入座后,不停地问着洛阳的旧事和故人。阿提可胡尽可能地回答着。不时地,坞主落下几滴老泪。

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地埂坡4号墓的壁画可以帮助我们想象这宾主相聚的场景。画里,高堂上有两位汉装男子,他们身着宽博的交领袍,头戴双歧帽者将酒盏奉与头戴帢帽者,帢帽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便帽,传说曹操便时常“冠帢帽以见宾客”,以显示他的不拘小节。这也许是一场熟人间的欢聚,故无需冠冕齐整。另一侧,则是两位胡装男子在对弈,他们髭须满腮,头戴白色锥形尖帽,身着圆领窄袖袍。类似的装束在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萨薄燃臂”图的商人身上也可见到,据考,此当是粟特人的典型装束。由图可知,当时河西走廊上的粟特商人因其财富和见识,与当地豪族深为接纳,并作为熟客出现在聚会之中。



宴饮 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河西村地埂坡4号墓壁画



粟特人 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河西村地埂坡4号墓壁画


萨薄燃臂图中的粟特人 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壁画

既然是聚会,宾主相谈之后,宴饮是不可少的。我们猜想,阿提可胡或许也会被留下,热情的坞主将以河西的美食招待这位远来之客。

魏晋时代,一场宴会当具备哪些美味佳肴呢?画像砖上的庖厨图将为我们揭示。

肉食是宴会的必备,在农牧皆宜的河西,猪肉、羊肉并受欢迎。坞壁内圈养的猪已膘肥体壮,被放置到长几上,而被河西丰美水草喂大的小肥羊则被倒悬在架上,屠夫正磨刀霍霍。



宰猪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6号墓画像砖



宰羊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6号墓画像砖

宰杀后,猪肉和羊肉被送到庖厨,刀工娴熟的厨师将肉切割为大小不一的块状,大块除了炖煮外,还可制成腌肉,悬挂于梁下,以待后用,小块则切成丁,用铁叉串起来,在火上炙烤,还可以撒上胡椒等料,这种烤肉串是河西最风靡的美味。



切肉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6号墓画像砖



炙肉串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画像砖

其实这种被称为“炙”的烹饪的方式由来已久,或许自火发明后,先民便以此来烤熟肉食。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中曾出土一件烤器,由上盘下炉组成,炉中尚有十几块未烧过的木炭,想必曾侯乙也享用过着这种焦香四溢的美食。在汉代,可炙烤的食材更为丰富了,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的遗册中,便记载了牛炙、牛肋炙、牛乘炙、犬肋炙、犬肝炙、豕炙、鹿炙、鸡炙等各种炙肉。

非独中原人爱炙肉,事实上,这种美味制作方式在亚洲大陆上广为流行。如北方的胡人好貊炙,即“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如今草原上的烤全羊便是这种貊炙习俗的延续。至于烤肉串,至今还在从新疆到中亚的广大区域内风靡不已,在久远的时代里,粟特人或许也是其拥趸。

肉食之外,还需菜蔬为佐。河西的蔬菜种类丰富,韭菜、葵、蘑菇、蔓菁、萝卜都是餐桌上的常客。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远来的商旅也将他们家乡的菜蔬种子带到此地,并生根发芽,如茄子、胡瓜、芫荽、胡姜等,这些外来菜蔬被人们细加烹饪,成为新鲜的美味。

小麦制的面食是河西居民的主食之一。这种原产西亚的农作物,至少在4500年前就已经来到河西走廊。经过几千年的相处,河西人能用它做出品类繁多的美食。麦饭麦粥是简的做法,想要获得更丰富的舌尖体验,小麦将被磨成粉,再糅合成面团。在画像砖中,往往有侍女们在大缸中和面。饼,是人们对这类面食的统一称呼,《释名》曰:“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而汤饼和蒸饼是其中最常见的两种。



和面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3号墓画像砖

薄面片,放入锅中煮熟,就是汤饼了。这幅画里,三足炉中煮水正沸,厨娘手持薄面皮,可能就是要做汤饼。做蒸饼步骤则稍微复杂,面需要先发酵,《食经》中载“做饼酵法:酸浆一升,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煮浆,迟下火,如做粥。”发酵后,面团膨大而起,厨娘将其制成半球形的面食,上笼蒸熟,便是热气腾腾的蒸饼。发酵充分的蒸饼,蒸熟后表面会开裂为十字,时人视这种开裂的蒸饼为佳品,如何曾“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讲究者,可以在蒸饼中加馅儿,如后赵石虎“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之坼裂方食”。



做汤饼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7号墓画像砖



备食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7号墓画像砖

当然,对于粟特人来说,最喜爱的还是胡饼。从名字便可知,胡饼原是胡人所食,今日新疆及西亚一带的馕可能就是胡饼的一种形式。胡饼在东汉末传入中原,据说“灵帝好胡饼,京师贵戚皆竞食胡饼”,上行下效,胡饼成为备受追捧的美味,想必也曾令河西居民大快朵颐。

酒,是宴会的灵魂。除了本地佳酿外,在河西的盛宴上,或许还能见到西域葡萄酒的身影。酿葡萄酒之法,以中亚为妙。张骞出使西域时,便见到大宛等国有葡萄酒。葡萄酒随丝绸之路传来中原,早年还是稀罕之物,价值不菲。东汉有孟佗以一斛葡萄酒贿赂张让,而得凉州刺史的故事。魏晋时,葡萄及葡萄酒亦曾陶醉世人。据传,魏文帝曹丕曾称赞葡萄“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又酿以为酒,甘于麴糵,善醉而易醒”。河西因地近西域,近水楼台,宴席上偶有葡萄酒以飨贵客,也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场宴会的开启。侍女们鱼贯而入,她们奉上炙肉、菜蔬、羹汤、蒸饼、胡饼等,甚至还有西域来的葡萄酒。



进食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1号墓画像砖



进食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6号墓画像砖



进食 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城7号墓画像砖

这是阿提可胡这些年来难得的一场饕餮之宴,他感受到了坞主的良苦用心。坞主殷勤相劝,三两杯酒后,他有些微醺。借着酒意,他的心魂仿飞向万里之外,驼铃尽头,那是绵连阡陌的葡萄园,他见到儿时的他,光着脚,欢快地踩踏着鲜嫩的葡萄。



撒马尔罕城的日落


但阿提可胡,连同那耐·万达克的那封信,终究没能回到撒马尔罕。

在近16个世纪后,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以西长城烽燧遗址中发现了数份粟特文古信札,其中一封信用丝绸和麻布严实包裹。信的书写者叫那耐·万达克,他是一位商人,大概居住在金城,他致辞给撒马尔罕的卡那可克家族的领主瓦扎可克,向他汇报了当时发生在中国的可怕情形,“最后一位皇帝从洛阳逃走,由于饥荒,城市和宫廷遭到火灾,宫殿被焚烧,城市被毁,洛阳已不是昔日的洛阳,邺城已经不是昨日的邺城”,接着,他指出这灾难是匈奴人造成的,“这些所谓的匈奴人,昨天还受制于君王!先生们,我们不知,其他中国人是否有能力把匈奴人赶出中国”,据此,学者推测,他所指的灾难应该是西晋永嘉五年(311),匈奴人刘聪攻破洛阳一事。

在此动荡局势中,在华的粟特人也风雨飘零,“至于居住在从金城到敦煌地区的我们,只能仅仅维持生活,我们没有亲属,年老而且面临死亡”,信里的字句满是绝望。看来归国无望,故那耐·万达克恳求瓦扎可克去处理他留在家里的一笔巨款,并且照顾塔克黑塞可·万达克(Takhsich Vandak),当他长大成人时,给他娶一位妻子。这位塔克黑塞可很有可能就是那耐的儿子,信里表达的是一位远在异国的父亲最后的心愿。

那耐的信中提到四年前,他派遣了一名叫阿提可胡·万达克的人去中国内地,后面又写道“在那里,而当他们到达洛阳的时候……那里的印度人和粟特人都死于饥荒”,因为上下有阙文,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阿提可胡·万达克究竟去了哪儿,但很有可能是去了洛阳,那么,他将不幸地目睹西晋最后时刻的颓败和悲惨。

另外,那耐还提到了酒泉的阿尔马·萨可,幸运的是,身处河西的他平安无事。

这封信在半路上沦落沙海,没有到达撒马尔罕的瓦扎可克手中,但却使差般地让16个世纪后的后人目睹了,那个大动乱时代里,几个粟特商人的忧心忡忡和拳拳眷念。

那耐·万达克、阿提可胡·万达克、阿尔马·萨可,他们此后的命运无法确知了,不过,有可能的是,他们在河西度过了余生的时光。当中原血流漂杵时,在河西,至少还能有一分安宁。

在乱世的人们心里,这样的生活,就是桃花源了。

在阿提可胡·万达克逃出洛阳约一百年后,一位归隐田园的诗人写了一篇《桃花源记》,在其中,他描绘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美好地方。

而近代史学大师陈寅恪经过考证,认为桃花源并非子虚乌有,它的原型当是中原一带百姓避乱的坞堡。

或许阿提可胡·万达克就是那个武陵人,他误入了桃花源,见识了这一方宁静与恬然,而村人见之,纷纷前来询问外界的情形,他一一具言所闻后,“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不过,停数日后,他将辞去。

此后,他的名字和事迹消失在时间的烟尘中。

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今日头条  画里梦外)

编辑:柴源  王璞


往期好文:

塔尔湾:疏勒河流域一个古老村落

长城大漠中水乡泽国玉门黄花营

专题片:千年古镇——赤金

河西走廊赤金大峡谷里的神秘史前文明

长城最西端甘肃最西部一处被人忽略的神秘古遗址:玉门小金湾

探秘长城脚下玉门砂锅梁古遗址

玉门花海盆地是河西走廊史前人类的重要聚居地

玉门以北:蒙古高原有一条活跃千年的古驼道

甘肃兵团神秘仙境:祁连深处鱼儿红(一)

甘肃兵团神秘仙境:祁连深处鱼儿红(二)

玉门文史:关于红山寺的考证

玉门青头山:民族争斗关防重重的祁连山口

西北荒原深处有军垦:玉门青山农场

兵团城市:玉门

玉门长城大漠中又一个神奇的“月牙泉”

【特约稿件】王璞:骟马河的千年文明

甘肃兵团   西湖农场那些事

河西走廊古老“主人”在玉门昌马经常出现

疏勒河:一条流淌着宗教文化的河流

从废弃的遗迹里寻找玉门五华山的记忆

斯坦因在玉门祁连山中探险

三代人的神话-国营黄花农场

长城万里花开玉门

千年屯垦热土玉门

印象玉门

两条河与两座城

阿拉伯人记载的玉门关在今玉门市

宋代地图证明古玉门关在今玉门市

西汉玉门关最初在今玉门市考

西汉玉门关遗址质疑

最早玉门关位置之说又添力作 研究文章直指古玉门县

100年前的玉门影像

河西三十里井子墩:林则徐饮茶吃面的军台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四)

肃北党河峡谷之行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三)

古城堡考察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二)

祁连山区烽燧考察  ——祁连疏勒间的历史风烟(一)

长城脚下黄花营

甘肃老“寿星”玉门 2140岁啦!

火烧沟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

唐代玉门军、玉门县及玉门军道考

玉门花海古绿洲历史变迁考

玉门考古100年

那河  那城  那文化 ------玉门寻古

诗歌  千百年来为一座城市传唱

玉门市玉门镇古城调查初探

千年玉门

一首诗  一座城——玉门:绵延千年的诗意之城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玉门历史文物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去魏晋时代的河西走廊,赴一场汇集东西方美味的盛宴发布于2021-05-09 2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