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哲学对属性与本质的思考

——以“白马论为中心的讨论



2018年5月25日上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匡钊博士应“思与文讲座”之邀,做了题为“先秦哲学对属性与本质的思考:以‘白马论’为中心的讨论”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贡华南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郦全民教授、陈乔见副教授、朱晶副教授,以及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匡博士认为,在“白马论”的问题上,我们与其将其作为一个纯逻辑学问题看待,不如关注其说理方式当中所呈现的哲学问题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问题意识并不局限于名家,更涉及其时先秦诸子多关注有加的哲学基本问题,发现“白马论”的特殊意义需将其置于先秦哲学论辩的总体图景当中,而这亦是迄今为止诸种研究常用力不足之处。


对公孙“白马论”的研究和理解,学界一般有三种典型解释进路:冯友兰的柏拉图式的共相观、陈汉生的“物质名词”假说及劳思光的实体与属性的主张。在匡博士看来,这三种进路都存在着不同方面和程度的理论问题,而“白马论”的关键问题在于:“马”之名命名的内容,是与“白”之名命名的属性同属属性的内容,还是与“坚白石”中的“石”所命名的内容同类。进而言之,如果“马”之名是类似于“白”之属性的“形”,则此“马”之名,恐怕难以成为对某一物类之总体的命名。在这里,公孙龙事实上觉察到了一个原有的基于常识的命名理论的关键缺陷:“马”之名是对“形”的命名,它何以能够被直接用来命名马之物类?


对“形”与物之命名关系的关注,不是公孙龙的独见。在先秦形名学与黄老学中已被广泛讨论。在形名家那里,“名”即是形的表述,物有此形,即有此名,物之形即是物之实。公孙龙应该不同意形名家的看法,他正是发现了这里可能包含的对于本质与属性的理解和命名中存在的潜在冲突,故而提出了“白马论”的论辩设计。


除了公孙龙之外,家与儒家阵营对于形名关系同样进行过深入的反思。道家反思形名学的关键,在于指出“形”的存在之上,尚有决定其为形的“形形者”。相关论述主要有庄子式与黄老式的两种态度,两种态度分别强调“德”与“道”在物的本质命名上的优先地位。儒家对于形名学主张的反思主要体现在孟子荀子那里,孟子与荀子分别主张以德性与有辨有知作为人的本质命名。


基于对“白马论”及先秦哲学的相关考察,匡博士认为,总的来说,“白马论”所引发的乃是本质与属性的问题,在此问题的架格中,先秦哲人对于事物之本质的探寻,具有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的相互可理解性,而无需一定诉诸涉及特定语法构造的知识


在主题讲座之后,在场师生与匡博士进行了广泛交流,现场气氛活跃,听众反响热烈。



文 图 |程能的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思想与文化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思与文讲座回顾匡钊:先秦哲学对属性与本质的思考——以“白马论”为中心的讨论发布于2021-05-11 11: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