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很讨厌名著,非常讨厌,至于那些写名著的家伙就更讨厌了。如果要问我最讨厌谁,我会不假思索的告诉你:高尔基。  

那是个常下暴雨的夏天,潮湿的空气中泛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霉味。我家在城乡结合部自建的老房子,在阴沉的日光下受着煎熬,越发显得灰暗了,那是它一把年纪不应该承受的痛苦。而我,也不知中了哪门子邪,听信了老师话,买了一本青少版的《童年》。好嘛,在那个发霉了一般的暑假,断断续续的读了一大半,我楞是没明白里面那些人物倒腾来倒腾去的究竟在搞些什么东西,更不明白高尔基写这乱七八糟的玩意儿究竟是想干些什么。  

可是,小学生是万万不敢挑战名著的权威的。名著肯定是没有问题的,那有问题的必然是,也只能是我自己了。因此,我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个白痴,但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来,我想尽办法学习各种冷知识,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抖机灵的机会,终于博得了“这娃娃虽然读书不咋地,但是真的聪明”的美名。至于劳什子名著,为了不要再次验证自己是个白痴,我是再不敢看的了。  

我已经不记得初中看的第一本网络小说叫什么名字了,实际上,初中到大学毕业这十来年看的几百本网文,绝大多数的名字我都忘了。当网文再不能给我惊喜,当情节还没完全铺开我就知道后面要怎样走,当我对所有网文作者的水平心生不满的时候,正值金庸去世。我忽然产生一个想法,作为一个当代的中国人,竟然连金庸的原著都没看过,将来若是泉下有知,怎么和人吹牛b?  

这可不行。  

我承认,我首选《鹿鼎记》的初衷就是对韦爵爷的七个老婆非常感兴趣。这是人之常情,我觉得这波没得黑,难道你们不感兴趣?我不信。  

令我失望的是,金大对韦爵爷七个老婆的描写实在是少,出场最多的双儿也不过露脸54次,你可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鹿鼎记》是金大封笔之作,水平之高力冠群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侠倚碧鸳,一路读下去,最后剩下的《白马啸西风》和《书剑恩仇录》我实在没了给它看完的兴致。毕竟《书剑》是金大第一部小说,各方面都很不成熟。口味是被他养刁的,可怪不得我。  

当我告别金庸,又萌发了一个想法。作为一个中国人,竟然连先秦诸子都没读过,将来若是泉下有知,和人吹牛b不是很吃亏么?  

这可不行。  

这时,我正巧发现了当当云阅读这个APP,可以白piao电子书,嘿,这可给我高兴坏了,特么的,竟然还有这种好事?  

接着,我先买了免费的《老子》,每天打卡领代金券,把先秦诸子基本白piao了一遍。不仅重温了老庄、孔孟这些老面孔,还结识了杨朱、管子、公孙这些教科书里出现频率不高的新面孔,大大的增加了我吹牛b的筹码。  

白岩松说的好呀,人找书很难,书找书很容。先秦诸子读了,不能不了解一下中国哲学思想起源吧?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读了,总不能不读读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吧?儒道法墨名等先秦土著流派了解了,舶来的家不得瞅上一瞅么?既然佛家经典看了些,印度本土婆罗门、耆那教啥玩意儿的,不也得顺带着了解一哈?  

慢慢的,一本带一本,我阅读的领域也从最开始比较感兴趣的哲学和心理学发展到了文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我甚至不自量力的想看看《国富论》和《博弈论》这种书究竟写了些什么。好奇心被吊起来,那真是挡都挡不住。这世界上有意思的事情,不过是向外了解世界,加上向内了解自己。  

后来,我知道了,翻译作品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水平。他们不仅需要精通互译双语,对原著所在的学术领域也需要有相当的造诣,这样才可能有出色的翻译。同时,孩子的智力成长是呈阶梯式的,即随着年纪增长而不断提高。我当年究竟是智力发育不够还是翻译水平太操蛋,已经没法验证了。  

奇怪的是,我二十多岁才开始读书,也并不感到遗憾。焦虑这种情绪,上一次发生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可能是和我接触中国古代思想比较多有关系,曾国藩的《家书》和《挺经》读完,莫名的让人感到来自心底的从容和平静。这让我不由的想到罗素,他似乎说过,西方思想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但只有东方思想才能滋养人心。作为中国人,我深以为然。马屁这东西,不嫌多,何况它来自一个声名显赫的欧洲贵族呢?  

不足四年,我不仅没花过一分钱,还白piao了400多本正版电子版,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顶尖著作。我恨不得高唱“世上只有白piao好,piao过真的忘不了~”。  

这篇不是软文,我也不是在打广告,是想把好东西推荐给需要的人。

然而,虽然我如此善良,却终究没有逃脱当当的算计。毕竟总盯着手机眼睛疼,不得已花了600大洋买了当当的水墨屏电子书阅读器,从此,我白piao起来就更心安理得了。  

历世几年,稍读了几本书,渐渐的,我竟然有些话想说了。尤其是在抖音上刷到周国平的一条视频,原话找不到了,大意是:“人在独处时,须直面自己心灵深处最真实的拷问,是和自己交流。人在读书时,了解历史上伟大灵魂的思想,是和昔日的杰出者交流。人在写作时,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是和自己的灵魂交流。”于是,我也萌发了和自己的灵魂交流交流的心思,并且臭不要脸的发给大家看一看。  

本文权当一个序言。  

我在此申明。  

一、永不做标题党,言之有物。思想虽浅薄,必为当下的真情。  

二、但凡发出的文字,笔力虽羸弱,必尽己所能,直至改无可改。  

三、我所举的每一个例子都是“我听说”,我所下的每一个结论都是“我以为”。事物在不断变化发展,我的认知也会日趋完善(但愿吧~)。  

四、包括这篇,我所有提到的人名,只要大节无亏,名字后面自动加“先生”二字,我懒得一个个写,尴尬又啰嗦。  

五、本号一般只上传随笔,篇幅、题材、形式、更新频率均不定,看我心情。  

六、以上申明不再赘述,想到新的随时添加、本申明最终解释权归江荀本人所有。  

2021.4.22完成并修改。  

4.24再改  

4.27三改  

4.28四改  

5.10五改后再读,改无可改,遂发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江荀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本号用来做什么发布于2021-05-11 11:58:3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