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祯    孝庄秘史
全 文 约 2500 字
阅 读 需 要 7 分钟


在一百多年前存在着两个衰弱的帝国,即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

它们有着许多相同点,比如说都是疆域庞大的封建帝国,在工业时代实力和地位都急剧衰弱,都面临着英法等国列强的侵略,都进行了包括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一系列改革等。

在军事改革方面,两者都采取了注重培养军事人才、购买先进军事设备等措施,但两者在战斗中的表现却截然不同。

相比大清帝国,奥斯曼帝国军队表现得更有战斗力,这背后到底是有怎样的原因呢?


上图_ 1879年的奥斯曼帝国



  • 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首先在遭遇上有着惊人的一致。


(1)奥斯曼帝国

在外交上,奥斯曼帝国被迫与奥地利、俄国等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譬如《卡洛维兹条约》、《雅西条约》等。这消耗了土地等资源,大大削弱了帝国的实力。

在内忧方面,希腊起义、保加利亚四月起义等地方起义让庞大的帝国苦恼不已。

(2)大清帝国

在外交上,经历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大清帝国终于意识到他们不再是天朝上国。《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一些土地,也让清朝在国际上的威严不断丧失。

在内患上,横扫半个清朝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节节胜利。阿古柏、日本等外来势力趁火打劫妄图入侵新疆、台湾等帝国之边。这一切都让清政府焦头烂额。



上图_ 清朝版图



  • 军事改革内容相似


(1)改革陆军,发展海军等军种

奥斯曼帝国和大清帝国为了进行军事上的近代化改革,都针对陆军的状况进行了调整,也相应发展了一些新军种,比如说海军。

陆军方面,奥斯曼帝国精简近卫军士兵人数,以营为单位集中训练士兵。帝国还在军队里配置炮兵,增加骑兵,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海军方面,奥斯曼帝国建立了海军部,创建了职业海军服役制度,保障海军有序发展。

(2)建造军事工厂,引入先进的武器设备

奥斯曼帝国采用购买以及自建军工企业生产等方式,为陆军配备了火炮等热兵器,为海军配备了购买了蒸汽船、铁甲船等先进设备,增加了军队的杀伤力。

而清政府遵循“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的信条,给军队配备了数量可观的新式大炮、地雷、水雷等西洋武器。



上图_ 奥斯曼帝国空军



(3)创办军事学校,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模式

奥斯曼帝国创办了海军工程学校、军事工程学校等军事院校,聘请外国教官和顾问指导教学,培养专门的军事人才。

大清帝国统治者建立福州船政学堂、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等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学堂,并聘用外籍专家教学。

与此同时,两国还组织留学生去欧美等西方国家学习海军战略和陆军战术等军事知识



上图_ 福州船政学堂一般指马尾船政学堂(近代海军学校)



  • 但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差异,那就是战斗力上面的差异。


17世纪至20世纪,近三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与崛起的沙俄交手十二次,败多胜少。但奥斯曼帝国在后期被列强瓜分领土,并割让给俄国亚速海、克里米亚汗国、巴尔干的比萨拉比亚地区等大片领土的时候,依然能和沙俄打成平手。

一战时期,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奥斯曼帝国,在达达尼尔战役中依然能出动五十万兵力,让英法等强国军队伤亡25.2万人。

而大清帝国早年接连输给英法等侵略军。在军事改革后军事实力号称位于亚洲前列,却在1895年又输给新兴崛起的日本,使得列强更加肆虐地开始瓜分土地。



上图_ 一战中的奥斯曼帝国



同样进行军事改革,相似的策略和方法,为什么两者战斗力差距如此明显?

一、两者军队战斗精不同

首先,奥斯曼人的文化传统就是尚武精神

奥斯曼人有游牧民族突厥的血统,又处于亚洲、非洲、欧洲三个大洲重要的交界点上,面临着频繁而广泛的战争、冲突爆发的危险。

而其统治者本来就是通过蚕食拜占庭帝国的希腊、君士坦丁堡的土地得以建立奥斯曼帝国,并通过连年征战,向外扩张增加自己的土地。

结合以上几种因素,奥斯曼人一直没有淡忘自己身上的好战、尚武因子,而是为了维持生存将其一直保存延续。


其次,被征服者顺服尚武精神。

由于奥斯曼帝国是由多个地区组建起来的,奥斯曼帝国统治者在组建军队时还偏向任用征服人口中的奴隶和异教徒。

被征服者发现自己有在奥斯曼立足的机会,因此会更加上进地为奥斯曼而战,因此奥斯曼帝国军队也就格外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上图_ 甲午战争形势图



清末军队的战斗精神应该是说是十分低落的。本文以甲午战争中清军的表现为例,说明这一点。

(1)武官逃逸

在陆战方面,清军的将领和士兵在战斗中都出现了逃逸现象。

典型如北洋海军中的“济远”号管带方伯谦。他在丰岛海战和黄海海战中多次逃窜,甚至在逃窜途中还撞伤清军舰船。

因此,当时人讽刺武官软弱不能克敌,只会逃跑。他们写诗称武官有“四只脚”,因为脚比两只脚的人,所以敌方士兵根本没法追上他们。

这种情况的发生与清军上层的避战求和心态是有关的。甲午战争中,最高层慈禧太后为了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不惜挪用军饷。重臣李鸿章,作为军改的重要推手,在大战临头时“志存和局,致诸将观望不前”。这种软弱的信号传达到将领那里,就导致了将领竟然在战斗中逃跑。

(2)管理失当

除此之外,清军将领还经常克扣军饷,冒领战功,致使“ 各军解体,以逃窜为得计”。这样看来,在管理失当的情况下,即使经历了军事改革,清军的士兵是不可能有高昂的士气的。



上图_ 塞利姆三世(1761年-1808年)是奥斯曼帝国苏丹



二、两者是否保留原有军队

奥斯曼帝国的旧军是近卫军。他们固守旧的利益,拒绝改革,有一定的自主性。塞利姆三世就因为改革而引起近卫军暴乱而被废除。所以马哈茂德二世消灭了这支原有的军队,组建了一支新的西式军队穆罕默德常胜军。

大清帝国的旧军主要是八旗军和绿营军。清政府没有彻底消灭旧军,而是挑选旧军中的优秀士兵组成新军,其余则派驻到边防地区。

但这些旧军毕竟思想陈腐,在战争中表现也不行,在关键时刻多少会拖累军队的战斗力。



上图_ 清军八旗兵



三、两者军队管理制度不同

奥斯曼军队中,将领、总监、后勤三足鼎立的局面,将领只有军事的指挥权。这样的制度有利于防止兵变,保证中央能够控制军队。

大清帝国则是将军权让位于统帅,便于其管理军队。但由于钳制力量有限,将领行动有一定的任意性,部分将领甚至逃跑、贪污、投敌等,这不利于稳定大局,也不利于军队战斗。



上图_ 晚清湘军



四、军事改革的发起者不同

奥斯曼的军事改革由最高统治者苏丹发起,并设置专门部门执行,保障了统一领导,也为持续推进军事改革提供了政策、物力支持。

而大清帝国的军事改革发源于汉臣组建的湘淮军,后来清政府才跟进改革。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地方重臣手握军事改革大权。在国家需要他们的军队出战时,他们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尽量设法保全军队实力,而不是让士兵奋勇为国杀敌。

这种情况为地方割据创造了基本条件,也不利于清朝军队战斗力提高。

参考资料:
【1】《晚期奥斯曼帝国与晚清帝国的西化改革比较》武研凤
【2】《论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斗精神》尤永斌
【3】《残忍“血贡”:奥斯曼的国家奴隶制度》


更多精彩 点击观阅

1.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为什么清政府要宣布中立

2.日军空袭珍珠港,美国对轴心国宣战,但为何没将日本视为头号敌人

............................END............................


华夏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武则天秘史贵妃秘史孝庄秘史
武则天秘史杨贵妃秘史孝庄秘史,华夏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


你“在看”了没 

中国历史朝代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历史人文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同样进行相似的军事改革,为何奥斯曼帝国军队战斗力明显高于晚清发布于2021-06-16 1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