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心都有了知(觉知)目标和报告了知结果的功能




提问


行者问:

0

1

作意与观察

▲我最近观察到想去动作的这个作意心,跟觉知的观察心不一样。

▲那在行时,提推放的心应该是作意心吧,那觉知观察的心呢?

▲怎么区别开两者?

▲有些文章说这是由于太专注进去感觉里就反而没有觉知了,而应该离开一点以第三者的视角才能知觉观察。


0

2

一颗心

▲如果同时只能升起一个顆心,那我怎么能又有作意的心又能有觉知的心呢?



1



首先,行者的问题提得非常好!
我们要明确一下:
“提推放”是动机的心,想去动作也是动机的心;
“知”提推放是觉知的心;
而“作意”是所有的心里面都包含的必要功能(觉知其实也是功能之一),我们称“作意的心”是不准确的;
动机的心与觉知的心必定是一前一后的。
请牢记这些内容,布达文萨接下来分别解说行者的提问。

 

任何心都有了知(觉知)目标和报告了知结果的功能。
无论是动机的心还是觉知的心,都能了知目标报告结果。
但是,动机的心或多或少会包含有概念,并且动机是有驱动作用的心,而觉知的心不一定有概念。
良好的觉知是超越概念的,越是良好的觉知,概念成分越少,本质成分越多。其实,觉知本来就是工作在本质感受层面的,布达文萨以后的文章中会详细解说。

 

含有概念的心与了知本质的心是不同质量的心。
智慧升起的行者是能够清楚地体验到本质与概念的区别的,智慧升起的行者会清楚的知道智慧的体验是客观的,行者的智慧升起的时候,将能够清楚地分辨出两种不同质量,不同品质的心。
自然也就能够觉察到“动机”的心与“觉知”的心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时候,行者不能减低专注力,行者不能试图离开目标,行者也不应该试图主动的“抽离视角”,更不能放松精进
关于“抽离视角”或“第三者视角”这个问题,布达文萨之后也会撰文详细讲述。



2



作意

观察的心是自动选择目标的,没有一个主宰可以控制什么,那么谁在抽离视角?
第三者又是谁?
精进是波罗蜜之一,专注是五根之一,行者不应放任自己的怀疑,进而造成精进被阻碍,专注被破坏,只有继续努力保持如实觉察,行者才能够在智慧继续培育提升之后清楚的了知“作意”,“动机”,“觉知”这些“心”的功能、特性之间极其微细的区别。

 

 “作意”是所有心都具备的必要功能
无论是工作状态的心还是连接部分的心;
无论是动机的心还是觉知的心;
无论是凡夫的心还是漏尽圣者的心,都必定有“作意”这个功能部分。
作意与动机不同,作意与起心动念也不同,行者达到足够智慧等级的时候,在有指点(善知识讲解或者非常深度且系统的理论学习)的情况下,是有可能亲身了知与辨识它们的微细区别的。


3



因缘

没有方法能让心不去作意,只能是尽力让心真实、如实、正确作意,这一切也没有一个“我”在控制,而都是依靠善的因缘与善法欲在推动。
我们可以通过思考来改变作意,但我们不能通过思考令作意正确。
只有连续绵密的观察本质感受(比如移动)之时作意才是正确的。
“作意”是心必然包含的功能部分之一,是无法被关闭的。


作意的直译是“心的造作”,但是,作意的实际功能是把心转向目标
因此,作意不能等同于“起心动念”,“起心动念”一般指的是思维的心或者动机的心,而除去思维的心与动机的心之外的其它类型的心也同样是包含有作意功能的,而起心动念是影响作意的重要原因。
也有些人说心流的中止也是不起心动念,但这与我们现在的话题无关。
行舍级别的时候虽然没有思维也不造业,但还是有作意。


有怎样的作意完全是因缘法推动的,当“我们”连续的保持如实观察的时候,我们的作意就自动成为真实、如实、正确的作意了。
当“我们”在被提醒之下(外界的善缘)持续的观察本质感受的时候,同样也是在自动的正确作意。
一切都是因缘法,没有一个“我”在控制作意,一切的善缘会引导我们正确的作意,而一切的不善缘会干扰我们让我们错误的作意。
错误的作意也会缘生执着爱染,这就是缘起法。



如实

觉知本身也是心的属性之一。
因此,在有美好品质的善心中,觉知与相对正确的作意两个成分都已经包含了,我们并不需要去主动干预和造作什么,我们只是保持紧密连续的如实观照就可以了。
使用“相对正确”这个词的原因布达文萨以后会解释。



延伸阅读


01  “无我”,那我哪里去了?
02  为什么经很难懂?
03  慷慨治愈贫穷,智慧终结愚痴
04  什么是智慧法禅修,它的原理是什么?
05  疼痛情绪,感官干扰,禅修中如何应对?
06  买卖法物或法器会不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07  玛丽卡经
08  无子者经
09  吝啬经


作者:布达文萨
编辑:Udayana
校对:Aggacitta  Subhadda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作意”常与动机、觉知、起心动念混淆(一)一颗心包含有很多功能发布于2021-12-12 23:15: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