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净土法》       

 

 

 

    己四(发愿往生后所获之功德)分五: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二、愿断除疑障;三、愿得授记法;四、愿赴其他清净刹;五、愿游不清净刹土。

 

    庚一、愿获得妙相随好身:

 

    愿面见彼刹,住世无量光,

 

    净除诸罪障。

 

    愿我刚往生极乐世界,就面见于彼刹住世的无量光佛,依靠佛陀加持,遣除一切登地的罪障。

 

    好不容到了极乐世界,如果不能马上见到弥陀佛的尊颜,还要在边地疑城等五百年,那就太遗憾了。所以自己要发愿:一往生极乐世界就立即面见阿弥陀佛,之后净除登地的一切障碍。

 

    以前有一位珍珠鬘公主,她在见到释迦牟尼佛像的当下就摧毁了见需要断除的障碍。所以见佛像的功德相当大,对于有信心的人来说,不要说见到佛陀的真身,即使见到佛像也能摧毁业惑的种子。

 

    《观佛三昧海经》中提到,往昔空王佛时,有四个比丘造了严重的恶业,有一次他们伤心地想:我们实在是业力深重,以出家身份造了这么多恶业,以后肯定不会有解脱希望了。正在此时,从空中传来一个声音:“你们不要伤心,虽然空王佛已经涅槃了,但如果去朝拜空王佛的像,依然能够净除罪障。”四位比丘听后非常欢喜,便到塔中朝拜如来的像。他们在佛像前如山王崩塌一样五体投地,精进发露忏悔,结果摧毁了八十亿阿僧祇劫的罪障。从那以后,他们世世得见诸佛,现在已成就了佛果,即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以及北方微妙声佛。

 

    这四位如来在因地虽然造了很多恶业,但后来依靠佛像不仅摧毁了恶业,最终还现前了圆满正等觉的果位。所以今后大家见到佛像要恭敬祈祷,这对自己的修行有极大利益。

 

    《贤愚经》中记载,波斯匿王有一个公主叫金刚女,她相貌特别难看,连国王都不好意思让她出门。金刚女长大以后,波斯匿王把她嫁给一个穷人。国王特意为穷人修建了一座七重门的宫殿,并叮嘱他说:“我女儿长相丑陋,你要好好看着她,不要让人看到她。”婚后,丈夫天天把金刚女关在家里,金刚女很伤心,她想:不知道我造了什么恶业,丈夫这么嫌弃我,自己被关在暗室里,见不到日月,也见不到人。她又想:现在佛陀出世,普度群生,愿如来哀悯我。于是金刚女虔诚祈祷佛陀,因为她的心很诚,佛陀立即出现在她面前,一见到佛陀的相好之身,金刚女当下变得庄严无比。

 

    根性成熟者见到佛陀后,连异熟之身都立即发生变化,由此可知见佛的功德有多大。所以今后见到佛像、佛经或者佛塔时,大家一定要有恭敬心。现在很多年轻人看到三宝所依没什么感觉,看到乱七八糟的裸体像却兴趣十足,眼睛瞪得大大的,这样很不好。

 

    如今我们虽然无缘见到释迦牟尼佛,但佛陀的教法还没有灭尽,还可以见到佛像,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我自己有这样的习惯,不管到哪里见到佛像,总会想到:现在还算可以,能见到这么殊胜的佛像。见佛像跟见世间的东西不同,对今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有极大利益。现在汉地有一些露天佛像,即使人们没有信心和欢喜心,无意中在眼前过一下,也会在阿赖耶识上播下解脱的种子,所以造这些佛像的人也有很大功德。

 

    与珍珠鬘公主见佛像的当下摧毁见断一样,往生极乐世界后,见佛的当下也会摧毁恶趣之因、见断等一切障碍。换句话说,刚到极乐世界时还是凡夫,见到佛陀后马上会变成登地的圣者。

 

    在极乐世界有没有凡夫这个问题上,汉地和藏地都有不同的观点,以前我们也讲过这个问题。但不管怎么样,以凡夫的身份修持往生四因,则即生不需要登地就可以往生净土[113],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许多论典中说,死的时候如果是大资粮道者,则在清净刹土面见佛颜、听闻佛语后即可见道。《宝性论》中有一个回向偈:“以此愿有情,面见无量光,见已净慧眼,得证妙菩提。”这都足以说明凡夫可以往生净土。

 

    关于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在佛经中也有明显的教证,如经云:“即便以愿力善业力往生极乐世界,而罪业深重者于八万年期间,仅能听闻阿弥陀佛宣说正法却不解其义,仅能见佛光而不得亲见佛身,也得不到佛光照射。尔后净除罪障,方能见其颜、知法义、得授记。”(个别人到了佛学院后听不懂法师讲法,心里很难过。其实这不值得苦恼,我们这里毕竟是娑婆世界,连极乐世界都有这种事,阿弥陀佛天天讲法,下面还是有人不知其义。)《极乐愿文》后文也会提到,某些人于莲花中诞生后,不得面见阿弥陀佛。此外,汉地也有带业往生、三辈九品等说法。这些都足以证明凡夫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总之,虽然有不同的说法,但根据喇拉曲智仁波切的观点,凡夫人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而且极乐世界也有凡夫。

 

    有些人也许会想:极乐世界那么遥远,凡夫人怎么去呢不用担心,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极乐世界再遥远,凡夫人也可以到达。尤其大资粮道的菩萨,虽然还没有见道,但已经可以依靠自力到达无量刹土,在无量佛陀面前听闻佛法。

 

    《佛说大阿弥陀经》云:“第二十八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号,烧散花,燃灯悬缯,饭食沙门,起立塔寺,戒清净,益作诸善,一心系念于我,虽止于一昼夜不绝,亦必生我刹。不得是愿,终不作佛。第二十九愿:我作佛时,十方无央数世界诸天人民,至心信乐,欲生我刹,十声念我名号,必遂来生。惟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是愿,终不作佛。”往生的条件如此低,这足以说明凡夫人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宏愿力所致。当然,这里也说得很清楚,除造五无间罪和谤法罪以外,其他人才有往生的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是罪业深重者或者有怀疑者,即使往生到极乐世界也不能立即面见阿弥陀佛。如《净土论》[114]云:“狐疑人生极乐边城七宝宫殿中,五百岁不见佛,名之为胎。”许多佛经中也说,怀疑者到极乐世界后会生于莲花胎中,五百岁不得见佛。

 

    在野兽当中,狐狸的怀疑心特别强,什么都不相信。在人当中也有这样的狐疑者,有的人善法方面的怀疑特别多,这也不相信,那也不相信,好像什么都不相信。不过奇怪的是,他们在恶业方面却信心十足,听到诽谤之辞马上就觉得是真的,听到天堂地狱不存在也坚信不疑。我遇到过许多这种业力深重之辈。

 

    如果自己对净土法门存在非理怀疑,应该马上忏悔并努力遣除怀疑,否则你一边怀疑一边念佛,即使往生到净土也见不到阿弥陀佛,没办法“入班听课”,还要等五百年。大家想一想,极乐世界的五百年多么漫长啊!所以自己应该发愿:但愿我不要有任何怀疑,往生净土后马上见到阿弥陀佛。

 

    有些人因缘不错,不管到哪里都能很快见到想见的上师,而有些人因缘则不太好,总是不能如愿。听说有一个人很想见一位上师,他已经到藏地四次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每次都没有见到,后来他都不想再去了。

 

    在怀疑中,有一种属于不明教理,这种怀疑不难对付,可以通过智慧遣除。平时多了解净土宗历史,多学习净土方面的教言和公案,并且经常念修净土法,这样就能逐渐遣除怀疑。尤其平时的念修很有必要,如果你对净土法置之不理,从来不去念修,那肯定很难生起信心;如果你经常念修净土法,也经常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早上起床、晚上睡觉都有这方面的作意,久而久之,你的相续就会和净土法相应。

 

    还有一种怀疑纯属业力现前。有些人前世是恶趣众生或者对佛法有邪见,所以即生中很难生起正见,而生起邪见却很容易。我们讲了半天的正法,虽然他们说不出一句反驳的道理,可就是生不起信心,内心一直怀疑重重。如果给他们讲邪法,只要讲一句,马上就生起信心了。这种人真的是业力现前,一定要好好发露忏悔。

 

    四生中最胜,莲花蕊中生,

 

    愿得化生身,刹那身圆满,

 

    愿获相随好。

 

    愿往生净土后获得四生中最殊胜的莲花化生之身,一刹那圆满身体的一切支分,并获得相好庄严。

 

    诞生有四种:化生、胎生、湿生、卵生。四生中最殊胜的是化生,因为这对自己和父母都没有损害,而卵生、湿生对自己有损害,胎生不仅对自己有损害,对父母也有损害,相比之下,化生自来自去,非常快乐。当然,化生有很多种,恶趣和天界也有化生,这些并不是很殊胜,唯有莲花化生最殊胜。莲花化生不仅极乐世界有,娑婆世界也有,像莲花生大士和圣天论师都是莲花化生的。

 

    我们应该发愿:愿仅以意幻便在极乐世界的珍宝莲花蕊中圆满化生。化生非常容易,一动念头就可以,就像中阴期间一想就能入胎一样。所以临终时要想到:我一定要在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这样的作意非常重要。

 

    化生有一个特点,它不像胎生那样有漫长的住胎期,而且出生以后一刹那身体就会圆满,不需要逐渐长大,死后身体也立即消失,不会留下一具慢慢腐烂的尸体。《俱舍论》的有关注疏说,化生者死后没有尸体,身体会立即消失。因此,我们应该希求极乐世界的殊胜化生。

 

    总而言之,我们要发愿死时不要有任何障碍,能够面见阿弥陀佛,往生到他的安乐国度。世亲论师在《往生论》[115]中发愿道:“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我们也应该这样发愿:以讲者说法的功德、听者闻法的功德、做法本光碟的功德以及推广弘扬此法的功德,如是功德悉皆回向无量众生,愿自他悉皆面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各位都要这样发愿,当自己的虔诚心和三宝的强大加持相结合时,肯定有无量的众生因之而往生极乐世界。

 

 

 

 
 

 113.总的来说,修持往生四因方可往生净土,具体而言,往生净土的因则有很多,有些人依靠念佛往生,还有些人依靠其他途径。如《宝积经》云:“假令苦逼身,终不说他过,常称叹三宝,化生诸佛前。”意为假使众苦逼身也不说他人过失,并且经常赞叹三宝,这种人死后将化生于诸佛面前。

 

 114.唐代释迦才撰。

 

 115.世亲论师依《无量寿经》造,共有二十四偈。此论为印度唯一净土论著。北魏普泰元年,由菩提流支译成汉文,汉地净土宗特重此论,将其列入净土五经一论。

 

 

拓展阅读 本课相关极乐愿文大疏内容

 

法义链接

 

 

 

 

 

 

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

 

 

 

 

 

 

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藏传,净土法,净土,极乐世界,佛像,阿弥陀佛,净土法门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藏传净土法》第九十五课(下)发布于2021-06-3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