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成则





       成人这个词语不是指生理年龄而言,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成熟度、心智成熟度。指你的心智成熟了没有或你的心智达到什么程度。要做一个大心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成人。


  成人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你的性德,你天赋的德性要能发挥出来,这才是真正的成人。


  来看一下《中庸》里有关成人的描写,什么样的人算是成人。《中庸》说:“故君子尊德性而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其中,“温故而知新”是我们最熟悉的一句话,其实我们还要知道如果你做到这五句话了,就是成人了。


  “君子尊德性”就是君子首先是要尊崇于德性,要把我们的性德发挥出来,要把我们的明德发挥出来,把我们的佛性显发出来,这是尊崇于德性。

       “而道问学”,是讲怎么才能实现把我们最宝贵的天赋德性发挥出来,就是做到“道问学”,不懂就问,就请教老师,让老师教你应该怎么做。儒家的伦常道是特别讲实践的,不是一种空洞的学问。所以怎样把德性发挥出来呢要做到不懂就问,问了老师然后去做。这样让自己的德性越来越尊贵,这叫“尊德性而道问学”。


  第二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也就是心量要广大,像虚空一样广大,天人合一,体道而行,与天地合其德。“而尽精微”是指心量广大而行持一言一行,在父母面前,在师长面前,在兄弟面前,在上下级面前,夫妇面前,朋友面前,谨慎取舍一切因果。像曾子所说那样,战战兢兢,如临薄冰,如履深渊。非常谨慎,取舍因果细如针头。这个是“尽精微”。所以“致广大而尽精微”,就是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业果取舍犹如针头那么精微,像面粉那么细。这样,你就能够达到第三句,达到了儒家修养的最高境界。

       “极高明而道中庸”,高明到了顶点,博厚高明。博厚高明是讲天地之德,你能与天地之德相应,高明到了顶点,这个时候才能够说达到了中庸的境界,达到了中道而行的境界。


  平凡不是自然,非凡才是自然。很多人说“我自然而然就好了”,那个自然而然是什么,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你要随缘不染缘,同流不合污,然后要知道非凡才是自然,平凡不是自然。

     其实也就是佛教宗里面讲的修行状态,已经达到了平等性自解脱。由阿赖耶识自解脱然后提升到心性自解脱,再由心性自解脱提升到法性自解脱,由法性自解脱更进一步达到平等性自解脱。这个“极高明而道中庸”,起码就已经到达了法性自解脱,相当于菩萨的八九十地


  “温故而知新”,重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把温故而知新的人生智慧落实在人生的实践中,就可以培养出内在德性的厚度。


  这种厚度就是敦厚。德性很深广、很厚,厚德载物,这是敦厚。将崇礼又敦厚的内在德性外在显发出来,不是让你刻意而为,而是受这种德性光辉的影响,让它自然显发出来,以此就能净化社会风气,而净化社会风气就是崇礼。


       达到如上这样即是成人,成为一个君子。人成即佛成,先要人成,其实就是成人。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得报恩,慢慢的福报就会增长。如果忘恩负义,那上天就削去他的福报。


明朝正德年间,福建有个李秀才上京赶考,到了江苏时,入住一家客店。当天土地就托梦给客店老板,说有个福建李秀才以后会高中,你要好生招待他。店主就好生招待了李秀才,并且把土地神托梦的事告诉他。



李秀才听了,很欢喜,睡觉前就在思量:等我当官了,我现在的妻子长相文化都不够,不配当官夫人,我要休了他,换一个。动了这个念头后,土地神知道了,又托梦给这个店主,说这个李秀才忘恩负义,居心不良,想要当官后休妻,他因为忘恩,福报就消减了。这次考试没有希望。店主就跟李秀才说,后来果然无法考中功名。


古人讲的,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别人有恩于我,一定念念不可忘。这样子,天地神才敬佩。才会遇到贵人。如果忘恩者,天地鬼神都唾弃,贵人就会远离。哪怕做再多努力,已经是背道而驰了。



活着一辈子,做一件报恩的事情,就很惊天动地了。比如二十四孝,像这些孝子,他们没有立功立言,但他们孝顺父母,出自天性,这也是报恩。天下人都恭敬他们。报恩中,好比目连救母,婆罗门女、光目女救母,或者妙善公主割眼睛手臂救度父亲。这些都是报恩的案例。报恩的案例,在佛门中显现的特别多。


弟子首先要报父母恩。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能做人,一定有好处。人活着怎么样才有意义。只要是报恩的事情,都有意义。工作赚钱养家糊口,报答父母恩是有意义,出家修道报佛恩父母恩有意义,乃至挑水担柴煮饭来服务大众报众生恩,都是有意义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来报恩,就是修道。



忘恩者损福报,首先不能忘记父母恩。抱怨父母是第一等损福报。哪怕嘴巴不抱怨,心中有不满,也是损福报。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修行就是在最不合理的地方,找出他的合理之处。在坏人身上找到好。这才是修行。我们现在学佛,懂得因果了,父母不懂因果,或者有许多习气,我们就看不起他。这就错啦。你想看,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没有,都是父母养大,没有父母给这个身体,你怎么修行学佛。



父母纵有千般不是,我们能做人,父母是第一功德主。不要抱怨长辈,很损福报的。念经做功德也好,首先都要回向给父母。发不起对父母的感恩,是业障深重,蒙蔽一个人的善良。多念佛菩萨圣号和《地藏经》,消除了业障,报恩心就起来了。









佛经精华欣赏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大佛顶楞严经》






大德开示






 


世少善人。由于家庭无善教。而家庭之善教。母教最要。以人之幼时。日在母侧。其薰陶性情者。母边最多。是以女人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使无贤女。何有贤妻贤母哉。由是言之。善教儿女。令知三世因果。实为平治天下。正本清源之道。

——印光大师






诗偈阅读






     赠天纪  

                            ——圆至禅师


拈笔诗成首首新,

兴来豪叫欲攀云。

难医最是狂吟病,

我恰才痊又到君。


【赏析】


这是一首诗兴豪狂的赠友诗。

    

天纪是诗僧的诗友兼僧友,工诗善答,隐居山中,超尘脱俗。这首赠诗,将两位诗友间令人开怀又令人钦羡的狂吟病,表现得一览无遗,也将诗友间亲密自在的浓情,表现得如火如荼。信笔拈来皆妙品,说明诗人灵感不绝,立意常新;兴来豪叫欲拿云,说明诗人并非苦吟深酌,而是依兴而发,豪气干天,气势如虹。诗人自嘲这是一种狂吟病,最难收拾的是一方才罢一方又起,此起彼伏,永无绝期。首二句诗意张扬,尾二句似转折抑落,而张扬更甚。起承转合,自得其妙,实为佳构。

蓝毗尼佛教四大名山佛教教理佛教经典故事佛教书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人成则佛成发布于2021-06-30 14: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