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悟華嚴經》學習網站 


修行者要自知自覺自證量中的一切法

自證量中有一部分可以帶到人間,可以用語言文字來說明,但是更多是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遠離文字相和言說相。可以言說的部分是粗相,不能言說的是微細相。用教的話講就是『粗細微妙』四個階級。其中粗相和細相是語言文字可以到達,但是微相和妙相就不容,需要具備甚深智慧力思惟力的修行者,借助於特殊的語言形式才能到達。中國文化講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可道,非常道』,講的是同樣道理。
用語言文字把自證量表達出來,就是將經典帶到世間。佛教經典的密法言說就是成就者自證量的表達。密法言說是一種特殊的表現形式,是經歷長期大量的經典集結之後,逐漸形成的文字表達規範和言說系統。
自證量中不能用文字說明的,語言文字不能到達的,就是中本華嚴和上本華嚴經。所以佛教中講,佛經是佛陀的法舍利。舍利是成就者留在世間的證明,看到舍利就能知道那種成就。佛教真正的舍利是佛經中的密法言說,修行者能夠借助密法言說真正到達佛所說成就處。
所以,修行成就者做經典集結,需要自知自覺自證量中的一切法,並且要準確明瞭佛教經典的演說方法。
由於經典是成就者自證量的言說表達,自證量是在不共法報身世間。這就需要去除一種現象,就是不能以為沒有言說相,就是證得諸法實際。我們剛說過,可言說的部分是粗相,如果粗相言說都不能準確,那麼後面那個細相和微妙相就不會準確。
我們看到不少修行者,一講到自性智慧不可言說,說到諸法性空,於是乎凡事都要打啞謎,經兮兮故作神秘,以為那就是證入實相。這種現象,佛在《楞嚴經》五十陰魔這一章已經說清楚了,這是魔相。對他提出任何問題,只能回答一個字,是或者非,別無其他可言,那個就是凡夫的愚癡狂妄相,不是真的成就者。
文字演說是最起碼的智慧表達形式,在佛教講即是四種無礙辯。

修行首先是做種性上的改變

中本華嚴和上本華嚴雖然不是世間語言文字所能到達,但是這兩本華嚴的行法模式和成就模式,和下本華嚴沒有兩樣,只是在結構上更加微細,行法上更加廣大。比如,下本華嚴是在三處來演說一切法,代表依生命中『佛法僧』三個根本因素生起一切法。在普光明殿這一處,設立四個階段的六位行法等等理論,這些皆是下本華嚴的演說結構,也是下本華嚴提示的行法模式和成就模式。中本華嚴和上本華嚴實際上也是以這樣的模式加以證入。下本華嚴的《華藏世界品》說了三層圍繞,大約說了三百個世界,而中本和上本華嚴則要更加微細,可以到十層八層,百層千層乃至無量世界圍繞。三本華嚴總體模式相同,都是一層一層圍繞生起,是有規則有次第地展開演說。
對於修行者來說,經文的文字本身當然很重要,但是怎樣讓自己也能具有那樣的演說方法,也能成就那樣的無礙演說,這就需要明瞭集結經典的那個成就者的思惟方法,要明瞭成就者的行法種性。當我們能到達那個行法種性的時候,成就上也就到了那個成就者一樣的狀態。從經文的文字演說入手是一種學習方法,從明瞭行法模式、明瞭成就者種性入手又是一種學習方法。從文字演說入手的大多是聞法模式,而從明瞭行法模式、明瞭成就者種性入手的大多是內在覺知模式。這需要仔細分清。
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直接到達種性上的改變。
我們在記載上能夠看到,龍樹菩薩用三個月時間把佛陀的所有演說所有經典都領會到,這不是從文字上下手的,而是從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入手的,是從佛陀的覺悟模式入手的。這種內在覺知模式的行法一旦建立,所有經典大門會同時打開,一部經看看經題、看看經首就可以了,或者看幾段文字就可以了。龍樹菩薩不是靠一部經一部經、一章一節來學,是將所有經典同時打開來學。從文字演說入手的聞法模式行法做不到這一點。聞法模式必須要一部經一部經、一章一節地學,沒有學的就不知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全文华严经读诵华严经净行品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覺悟華嚴經講義之十二:修行首先是做種性上的改變发布于2021-11-30 20: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