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切众生的究竟安乐,我们共同发菩提心!         


   觉知当下    
阿知仁波切


  (接前)

 第四章、次第  


(四)有相寂止相关问答


7、弟子顶礼上师,在修专注时,感觉自己安住在专注的状态里,当自己想要在下一个念头生起来之前打破这个专注时,要做什么动作我会刻意地向下吸一下气,这应该吗


上师:不需要动作。本来保持觉知是用侧面来观察的,但如果正面来保持觉知一下,这个时候已经破坏了这个状态。正面又保持觉知,正面又保持安住,这两个是不可能同时进行的。正面保持觉知的时候,正面安住专注已经打破了。


问:我们在修有相寂止的时候,如果第一天是关注在一个实物上面,第二天关注在呼吸或者眉心中间,这样可以吗

答:完全可以。


问:在您的一些开示中说自己在安住的时候就觉知一下思维,思维的时候又观察一下寂止,然后再慢慢地静下来的时候恢复一下状态,再刹那刹那安住在心性上。有时在这个禅修的过程中会刻意地想出这些话来,这样是不是也不行

答:我讲的话,自己看的书,这个应该怎么做,那个应该怎么做,这也是需要。如果是什么都不记得,怎么修呢说来说去禅修就是要坚持,要耐心,这样的话,慢慢、慢慢就会有个经验,经验特别重要。


 


8、弟子:顶礼上师,弟子回去后每天有观修的功课,观修内容就是思维法义。那修寂止是在观修前修效果好呢还是观修之后好


上师:之后比较好。如果有人这么问:我们念经或磕头或放生,做任何的善事是不是修行完全不是修行。如果不是修行,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是这些对修行有辅助作用,但是它们不是修行。修行是什么修行分为有思维的修行和无思维的修行这两个。

你思维人身难得、生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等等,是有思维的修行。你不思善也不思恶,在心性上安住,这是无思维的修行。这两个都是修行,两个都需要,思维修行在先,无思维修行在后。

修专注瑜伽、离戏瑜伽或自解瑜伽时,有时候我们要打妄念,一个念头生起来了,如果不随着它走的话,心里就很难受,那么就随着它走。但是要带着侧面的觉知,走啊走,它就疲惫了,这时候就用侧面觉知来把握,这时候安住就很容进入状态。

假如你很深入地思维,思维得很累的时候再安住,就很容易安住。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TO REVIEW                                 


【觉知当下】29:有相寂止相关问答

【觉知当下】28:有相寂止相关问答

【觉知当下】27:有相寂止六个窍决

【觉知当下】26:缘“五蕴”而修寂止

【觉知当下】25:寂止修得越扎实越好



文章来源:阿知仁波切  |《觉知当下》




智慧

——  第十三世阿知.仁增坚赞仁波切利众之路  ——


         

般若智慧树大乘藏传佛教密宗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觉知当下】30:有相寂止相关问答发布于2021-12-04 1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