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记·方便品第二(第三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三称)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仍然是在讲前面的「唯一大事因缘」,诸佛如来都是来教菩萨法的。这个菩萨法是唯一的大乘法,《法华经》讲是「唯此一事实」,是圆教一乘,没有第二乘。


诸有所作,常为一事:这是讲佛良苦用心。虽然讲了那么多法,都是为了要引导到这「一大事因缘」。「常」是时时、事事、处处。佛讲无量法的时候,心里是「常」,说的是「便」。所以佛讲《法华经·信解品第四》时把自己过去讲的法判为「戏论之粪」。为什么自古以来「求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因为都是在执著「戏论法」。请诸位敞开心量,千万不要打妄想,不要以门户之见来看待如来藏正法。佛的教导:依法不依人!你不要听师父讲了什么法马上就与人联系起来:是不是针对某某祖师是不是针对某某大德一定不要有这种心态。我们现在积重难返。所以必须大声疾呼,让大家从迷梦中醒来。


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这是重复说明「佛之知见」,无非是「一心三藏」这个无上智慧、无上妙法。


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一佛乘」就是「成佛的法华」。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没有其它什么乘,没有第二部经,没有第三部经,何况无量百千万的经呐?!越是真理越简单,「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就是「一心三藏」,就是「如是我闻」,就是「弥陀佛」。


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不光是我释迦牟尼佛,一切诸佛都是这样,佛佛道同。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过去无量诸佛讲无量法,也都是为唯一的《法华经》做引子,作方便引导。听闻《法华经》的众生皆能从《法华经》证得「一切种智」。「种智」是种种差别,种种万法皆由一念而现,这叫「见性」。一切菩萨都是从听闻《法华经》而真正明心见性,这是「一切种智」。

 

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过去佛是这样,未来佛也是这样,谁也不例外!同时,过去现在未来,无论何时何处的众生,只要听闻《法华经》,皆得究竟。

 

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佛陀意犹未尽啊!我们真要感动得热泪盈眶啊!

 

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

 

再往后听,如果说不了解佛的良苦用心,你越听越烦恼:这个佛爷是不是年纪大了,哪来这么多的啰嗦话呀如果你真正理解佛的良苦用心,你越听越感慨呀!《法华经》哪有什么东西就是讲「一心三藏」!越是真理越简单!在佛法里,有「加法修行」:我知道多少多少,我知道多少多少法门,我要念多少多少佛,做多少多少事;还有「减法修行」,越减越少,少到一句话,少到一个字都能明白。


诸佛都是反复讲,「以佛之知见」示现众生,反复讲是「教菩萨法」。因为「菩萨道」是成佛的法门啊!可是因为有中下等种种根机的众生,佛必须反反复复强调。就跟世间法一样,我讲了这么多,让你想不学《法华经》你都不好意思。也防止后来人怀疑、误解讲经的法师在故弄玄虚。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佛也胆小。因为诸佛都是这样讲的,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讲。所以大家要理解师父,为什么把佛扛在头上,因为是佛讲的,不是我讲的。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仍然强调,天地之间就是一朵「妙莲华」,没有第二个说法,更没有第三个说法!在后面偈颂里还是要讲「无二亦无三」,也有的把它解释为「尚无二乘」。


《佛说阿弥陀经》《楞严经》《法华经》都讲到「五浊恶世」。把这个「五浊」搞明白,你对《法华经》《楞严经》的精华基本掌握。等于听了一次《法华经》和《楞严经》。


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劫浊,是从总体、从根本上来说明众生的迷惑颠倒。垢重,我们现前的烦恼从何而来是无量劫以来的习气积聚而来,这种积聚叫「垢」。在佛法里把众生分成「见、慢」之我——「见」是指我们在今生今世这一个时空点所形成的烦恼习气;「慢」是指我们过去无量劫以来累积而有的烦恼习气。当下这个人,既是个老古董,又是个现世宝。这叫「垢重」。「悭」是吝啬,是不出——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好,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官大,不愿意别人比自己钱多,不愿意别人比自己的名望好;「贪」是只往内进,所以「悭贪」是只进不出。「嫉妒」呢,比「悭」的内容更广泛一点,什么地方都只能自己占上风,自己吃不得亏。这是不是我们无量劫以来的一种普遍性的习气啊


成就诸不善根故,这是不是也是「成就」啊成佛成菩萨叫「成就」,做做畜生也叫「成就」;成佛成菩萨叫解脱,做人做鬼也叫解脱;由此时此地解脱于彼时彼地,由此生解脱于彼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变化来变化去,总还是一个自己。



法华三大法宝: 

                    

第一法宝,梦中佛事。

梦中的你我他,天地万法,皆系梦人一念变现,梦中的一切,没有哪个不是哪个, 所谓大光明藏中谁不是谁哉!在梦而不见梦人,无形无相之梦人,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万千境界,不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一切,皆系梦人一念变现,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三个如来藏皆为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故诸佛出世行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第二法宝,拿手好戏。

舒拳变掌,眼见手掌而不见拳,手掌者,不空如来藏者是; 拳者,空如来藏者是; 变者,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拳头手掌是一不是二,是为不二法门; 三个如来藏皆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第三法宝,手套大法。

空空之气表真心,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表万法,不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为空空之气变现而来,是为不空空如来藏; 一只气球手套说尽宇宙人生真理,三个如来藏皆一心之所变现,是为“一心三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号。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法华经,楞严经,小视频专用 号。



  • 推荐更多精彩文集:(即可观看)


  • 《法华经》讲记·全集(分段小视频)

  • 印度大型佛教电视连续剧《佛陀》国语普通话版(全集54集)

  •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4-6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7-9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0-12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15(圆满)




审核:当悟 

制作:当觉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67.《法华经》第19讲-下(音频+文字)发布于2021-12-05 01:05: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