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明一心生灭因缘乃顺无明流生起生死染法。

下明依一心生灭因缘即染还净以明顿渐不同。

依无明熏习所起识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觉。谓依菩萨从初正信发心观察,若证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萨究竟地,不能尽知,唯穷了。

此略明还净,以显缘起甚深也。谓此根本无明,业识甚深,最极微细。今欲返妄归真,直须破此无明根本业识,方证一心之源,乃为究竟。良由此识甚深,施功不,以非凡夫所知境界,亦非二乘智慧所觉,以二乘不知有此识故。即菩萨修行,从初正信发心观察,历过三贤,但以比观,故少分知。乃至登地法身大士,但觉住相,以极十地究竟,亦不能尽知,皆属分知,唯佛能了。故知此识甚深,岂易破哉此言顿悟之难也。悲夫!今之参之士,此识行相尚且不知,即以悟自负,岂非增上慢者哉

下释难知所以。

何以故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而有无明,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此明本不染而染,故难可了知),虽有染心,而常恒不变(此染而不染,难可了知)。是故此义唯佛能知,所谓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不相应,忽然念起,名为无明。

此征明甚深难知之所以也。问:何故以识唯佛能知耶答曰:以清净心中,本来无染,因无明故,有其染心。此不染而染,难可了知也。虽有染心,而心体清净,常恒不变。此染而不变,故难可了知也。以此甚深微细,故非三贤十圣可及,唯佛能了耳。

问曰:既云有染,何以说常恒不变耶答曰:以众生妄想念念攀缘,而此心体恒常,本自无念。即念处无念,故说不变。此所以难可了知也。问曰:既云是心从本已来自性清净,因何而有无明耶答曰:以不达一法界故,心体自不相应,忽然起念,名为无明。即此忽然起处,最极微细,不可思议,所谓不思议熏故,难可了知。以从中起故,唯佛能知,所以非菩萨所知也。

上略明还净因缘。

下详示约位断惑广明还净因缘。

染心者有六种。云何为六一者执相应染(此六麤执取计名字二相)。依二乘解脱,及信相应地远离故(此当第六意识见思二惑,故二乘及十信能离);二者不断相应染(此相续相)。依信相应地修学方便(从十信至十向)渐渐能舍,得净心地究竟离故(从三贤至初地);三者分别智相应染(此智相)。依具戒地(二地)渐离,乃至无相方便地究竟离故(从二地至七地能离);四者现色不相应染(三细现相)。依色自在地(八地)能离故;五者能见心不相应染(见相)。依心自在地(九地)能离故;六者根本业不相应染(无明业相)。依菩萨尽地,得入如来地能离故。不了一法界义者,从信相应地观察学断,入净心地随分得离,乃至如来地能究竟离故。

此详约位以辩离惑渐次浅深,广明还净因缘也。由前略示还净,顿破最初根本无明,非三贤十圣所能,唯佛能了,故此详示依位渐离之次第也。

言信相应地者,乃从信入住,入生空观,单破见思,即见爱烦恼。此地虽发心志断无明,其力未充,麤垢先落,止能断见思耳。执相应染,乃六麤执取计名字相,为见爱烦恼,属第六识,正二乘所断。

不断相应染,乃相续相,天台以此名界内外尘沙惑。三贤断此,乃登初地,故从初住至初地能离,以舍分别二障故。分别智相应染,乃六麤之细分,即智相,属俱生我执。然地上虽志破无明,以从初至七,有相观多,但能破俱生我执耳。

现色不相应染,乃现识。此在八地,已证平等真如,得色自在,故能离之。

能见不相应染,乃转识,为见相。九地得心自在,故能离之。

根本业不相应染,乃业识,即业相。此依十地满心,至等觉金刚道后,断此即入如来果海。此上离染还净之渐次也。上云为无明所染,有其染心,是则六染皆依无明为根,六染乃无明差别之相耳。今染心既灭,则无明亦随灭。

今云不达一法界义等者,正指忽然起念之无明,亦从信相应地观察云云,乃至如来地究竟离也。实教断无明约四十二分,初发信心志断无明,义见于此。然生灭因缘,义该染净生灭。此还净因缘也。

言相应义者,谓心念法异,依染净差别,而知相缘相同故。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不同知相缘相故。

释上六染相应不相应所缘同异也。前三染言相应者,谓心王心所各别,故云心念法异,缘所缘之境染净不同。若心王缘染净,而心所亦随同之,故云知相缘相同故,名相应也。不相应者,乃即心不觉,未分王所,不与外境相应,故常无别异,故云不相应也。此中约无明熏真心成业识,生起三细,为即心不觉。未分王所,故云不相应耳。

又染心义者,名为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

此明染心依无明而有,其体虽同,而为碍不同也。以染心喧动,为烦恼碍,故障根本智。染相差别,故障真如平等。无明昏迷,故障世间自然业智。此如量智也。此出体,下征其相。

此义云何

问意云:无明细,应障理智;染心麤,应障量智。何以不然下释所以。

以依染心,能见能现,妄取境界,违平等性故。

此释烦恼障理之所以也。能见能现,三不相应染也。妄取境界,三相应染也。谓真如平等本智,无能所相。今染心妄取境界,能所对待,觌体相违,故障理智也。

以一切法常静,无有起相。无明不觉,妄与法违,故不能得随顺世间一切境界种种知故。

此释无明碍障量智也。以世间诸法常寂灭相,无有起动,此唯量智能知。今无明昏迷,妄有生灭,不了诸法寂静,妄与法乖,故正障量智,使之不能随顺世间种种知也。


相关阅读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1):刻起信论直解题辞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2):华严宗法界缘起纲要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3):解题与归敬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4):释造论因缘分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5):释立义分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6):释心真如门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7):心生灭门之始觉义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8):心生灭门之本觉义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9):心生灭门之不觉义

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10):一心生灭因缘乃顺无明流生起生死染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憨山大师《起信论直解》(11):依一心生灭因缘即染还净以明顿渐不同发布于2022-01-20 16: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