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从来不只是一方物件,
它们是活着的,是文化的载体,
让我们得以穿越时光,
窥见当年的人们是怎样地生产生活
正定,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
散落在古城内的文物不胜其数,
其中最为耀眼的当属隆兴寺!





这座千年古刹,历经风雨,
留下众多珍贵文物古迹,
有“隆兴寺九绝”著称于世,
其中矗立在寺内大悲阁中的
御制铜铸千手观音像,最为有名。
那么它建造于何时,又是怎样铸成的呢





史载,北宋开宝四年(971年)七月二十日,
宋太祖派军器库使、卫州刺史等官员做监修,
三千兵役聚于真定城兴寺,
开始铸造这座大像,修筑大悲阁。
历时四年,直至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
工程才告竣。





这尊千手观音像,像高21.3米,
立于2米多高的石质须弥座上,
如此高大的佛像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
竟然铸造而成,
让我们不得不叹服古人智慧
据说赵匡胤曾经三次审阅大菩萨像图纸,
参与龙兴寺工程的3000名工匠,
他们先拆去九间讲堂,然后开始向下挖,
而后一层礓砾、一层土石、
一层灰、一层土进行夯实,
形成一个深2米长13米的方坑,
往里栽7根熟铁柱,每根铁柱由七条鉄锏合就
再用七条铁绳固定,然后把烧红的铁水灌入地基,
形成一个整体的稳固的“铁地基”。





这样坚实的地基保证了佛像的稳固,
经受住了千百年来多次的地震摇撼。
地基打好后,在铁地基上树起一根巨木,
以此形成佛像的木胎,进行泥塑,
继而制出内模外范。





有了成型的泥塑模子后,
接下来就是把熔化的铜液注入内模,
外范之间的夹层就成了。





剩下最困难的就是浇铸了,
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没有机械化,
工匠们完全凭手工操作,
面对20多米高的佛像,
工匠们决定用分段浇铸,
将佛像分为七段接续铸造,
第一段先铸莲座,第二段铸至膝盖,
第三段至脐轮,第四段至胸臆,
第五段至腋下,第六段至肩。
第七段至头顶,最难的是第七段。
最后增添其它手臂。





为防止铁水凝固这一难题,
工匠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屯土的方法,
就是先堆土建一个坡
利用坡道运送铁水!
据说,当时因佛像太高,
为了便于将熔炉推上去,
土堆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坡度,
一直堆到了三里之外,
至今正定城东有个村子叫三里屯,
就是由此而得名的。
就这样,21.3米高的
铜铸千手千眼观音像终于完成!








来源:弘化社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国宝的诞生: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佛像是怎样建成的?发布于2022-01-21 11: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