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于2017年3月17日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日发表于凤凰海潮音专栏)



今天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持教载法的巨人太虚大师圆寂纪念日。1947年3月17日,太虚大师在上海玉佛寺直指轩安详示寂,大师荼毗后心脏不坏,满缀舍利,拾得舍利300多颗,足证大师修持之精严、愿力之宏深。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现代佛教革新的伟大先驱,是人间佛教的奠基者和总设计师,为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人间佛教的开展以及中国佛学的重建定下了总的基调、打下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师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波澜壮阔、惊天动地,集中展现了整个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历史进程。


大师自述其一生是佛教革命失败史。其实,他是一位伟大的成功者,他唤醒了大众认清佛教的积弊,开创了诸多佛教现代化的先河。他视野宏阔、博大精深的卓越思想和不计成败、奋迅前行的忘我精,滋养、激励、影响了几代佛教中人。“真心不坏,潮音永亮”,大师直指人心的思想精髓历久弥新,大师弘法济世的志行境界,至今无人能超越,将继续引领和照亮中国佛教的未来。

大师留给佛教后来人诸多宝贵精神遗产,大师始终坚固佛法根本、坚守佛教传统,坚持佛教本位,同时放眼世界,紧扣时代,兼容并包。大师在当时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佛教的开新,是以佛法为中心、以中国佛教为本位的融贯传统的开新,始终能够允执厥中,圆融无碍,契理契机,普遍融摄。大师既不拘泥传统,亦不囿于时代,不被强势的时代潮流所迷惑和淆乱,为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奠定了立足传统、贯通古今、契理契机、通向未来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

当代海峡两岸佛教界有识之士在总体上继承了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精神遗产,他们对人间佛教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推展值得尊敬和赞叹,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流弊。在纪念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的今天,反思之余,深深感到:今日中国佛教的弘展、人间佛教之推进,唯有先回到太虚大师去,重温大师框定的人间佛教的基本点和基本面,理清思路,形成共识,才能整装再出发,稳步向前进。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会和理解大师人间佛教的理论和实践精髓


第一、坚持契理与契机的有机统一

太虚大师指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古德亦云:若非契理,决不契机,若非契机,亦绝不契理。因此,谋求佛教的革新发展必须坚持契理契机的有机统一。在因应中国佛教进入现代转型的时节因缘下,太虚大师审视传统、放眼世界,深刻反思中国佛教的传统以及现实的积弊,深入体察当时的世情和国情,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佛教不能再陷溺于为神服务、遁世避世的消极状态,而必须走发达人生、利益人生的积极路。

因此,太虚大师先后提出了建立人生佛教、人间佛教,落实大乘佛教真精神,建设人间净土的中国佛教现代应机发展的新理路。同时,太虚大师始终强调佛教的开新是以佛法为中心的新,要建立在依佛法真理而契适时代机宜的原则上去观察现代的一切,如果不能以佛教为中心,但树起契机的标帜而奔趋时代文化潮流,失去佛教中心的思想信仰,而必然会流到返俗叛教中去。因此,大师特别强调在推进人间佛教中,必须保持以佛教为中心、坚守佛教的根本和特质、坚守佛教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努力坚持契理与契机的有机统一。

第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太虚大师在推进人间佛教过程中,一方面始终强调要依于全部佛陀真理而综合整理之、“不是依任何一古代宗义或一异地教派而来改建,而是探本于佛的行果、境智、依正、主伴而重重无尽的一切佛法”,另一方面始终强调要坚持传统、坚持“中国佛教本位”。大师指出,“我此中所云中国佛教本位的新,是以中国二千年来传演流变的佛法为根据,在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的需要上,去吸收采择各时代各方域佛教的特长,以成为复兴中国民族中的中国新佛教,以适应中国目前及将来趋势上的需求。”

因此,太虚大师能够在坚持传统本位的基础上,总持佛教各地、各时期、各宗乘、各文系全体教法,进行总抉择、综合判摄和普遍融通,从而在教理上提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的教法

体系,在实行上提出“依人乘行果趣进修大乘行”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当机进路。进而为人间佛教提供了清晰恰当的理论和实践路线图。大师的综合融摄,明确了人间佛教是依人乘正法为基础,但并不局限在人乘,而是以趋向佛乘为究竟目的,包括了人生改善(人乘),后世增胜(天乘),生死解脱(解脱乘),法界圆明(大乘)四阶段贯通的有机整体,有力地实现了继承传统与合理创新的有机统一。

第三、坚持内修与外弘的有机统一

大师始终重视修证体验,在真修实证上身体力行。早年闭关修和阅藏中曾有几次定境发悟体验。但后来因悲愿深重,没有选择继续入深定,而是学习弥勒菩萨精神,转身投入到广大的弘法利生的菩萨行事业中,在度众济世中修炼身心。大师“志在整理僧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强调“想复兴中国的佛教,树立现代的中国佛教,就得实现整兴僧寺,服务人群的今菩萨行”,大师一直强调自己的意趣,是非研究佛书之学者、不为专承一宗之徒裔、无求即时成佛之贪心、而是为学菩萨发心修行者,因而要做在人间修发菩提心、行六度行的“今菩萨”。

为更好落实“今菩萨行”大师还推行“菩萨学处”,集合在家出家众,强调无论出家在家,都要既重视修学和行持佛法,也要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慈善公益福利等资生事业,在家人可从事一般正当职业。大乘经典强调,仅仅发菩提心,即便尚为凡夫,其功德也大过未发菩提心的二乘圣者,并非夸大之词。“今菩萨”就算未入深定、证圣果,只要具正见、发菩提心,服务社会、利益众生烦恼自然会逐渐减少,定力自然会不断增长,心性自然会逐渐明白,大乘果位自然会一步步证入。而人间佛教对机的时代,对绝大多数学佛者言,入深定、断烦恼、得圣果,难度很大,而真正发菩提心修“今菩萨行”,同时如果能加以往生净土之方便行,了脱生死,反而可待。今菩萨行把“上弘佛道、下化众生”结合起来,实现了内修与外弘的有机统一,为人间佛教指明了一条有效的实践路径。

太虚大师胸怀世界、放眼天下,高瞻远瞩,格局宏大,还开创并建立了中国佛教现代教团组织制度、现代僧伽教育制度,着手建立世界佛学苑、世界佛教联合会、以推动国际佛教教育事业和国际弘法运动,这些都为当今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今日之佛教中人,只要能深刻理解把握大师的思想精髓,循着大师的实践进路,就一定会把中国佛教、人间佛教推向更高更远的境界,创造更新更大的辉煌!

 

(本文收入《原佛》辑刊第三籍“太虚大师诞辰130周年纪念专刊”)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第三辑追怀篇裴勇:真心不坏潮音永亮——太虚大师圆寂日追怀致敬!太虚大师诞辰130周年纪念专刊发布于2022-01-21 12: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