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认识世界真相的方法





佛陀对于我们生命的局限性,提供了哪些解决方案呢

第一,既然我们看到的是部分现象,那么就应该停下来,认真地观察,把现象看得清楚一点,全面一点。

比如说,有人认为自己或异性很漂亮,那么你就认真地看一看,看看身上的三十六物——发毛爪齿、涕泪涎唾、生脏脓血、屎尿诸虫等等,了解一下它的真相;实在不行可以对着尸体看一看,看看它腐烂的过程,或者简单一点,就到网上找些类似的图片、视频去看。这叫“不净观”。

有人认为,生活多美好啊。多观察一下,特别是中老年人,你身边逐渐有很多人离去,看看病房里躺着的那些人,对自己也是一种警醒。我出家以前,有时跟同事一起到北京八宝山参加追悼会,参加的时候,大家都说,人生短暂啊,真是得好好想想了!等到参加完,回来用不了三两天,就像没发生过这回事一样,以前怎么过还怎么过。

要想了解生命的真实,需要有智慧,停下来慢慢地看、深入地看、仔细地看。

第二,既然我们过去是用一颗自己不认识的心去观察世界,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观察它。比如四念处中的观心无常宗强调的反观观心,反观能观之心。如果我们以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心观察世界,那叫攀缘外境、流浪诸有;如果我们反观能观之心,这才是通向真实的亲切的路径。这样才能认识自心,认识了自心,同时也就认识了世界。

第三,就是依据经论的学习,建立对世界的正见和正思维。经典里记载的佛陀对于世界真相的认识及认识方法,有不同风格、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表达,都可以根据众生的特点,帮助破除种种假象,体悟世界的真相。

经》把整个世界的一切法归为五类:相、名、分别、正智、如如。“相”就是刚才我们讲的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现象,也包括文化现象。“名”,指的是描述这些物质存在、精神现象的名词概念。“分别”就是我们对名、相二法起分别心,产生好坏、美丑等种种虚妄的思维判断等念头。前面我们讲凡夫认识世界存在五大障碍,就是因为始终在相、名、分别当中打转,从来没有离开、超越这三法。

那么“正智”,则是依据佛陀揭示、宣说的真理,建立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认知。但由于我们尚无法认识自心、思维存在局限,所以这时的正智也有局限,但这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成长过程。当我们不断地用正智来破除邪见,不断地让自己身心净化,最后对“正智”也不再执著,才能够真正超越认知障碍,契入世界的真相,见到真如理体。这种生命对于真相的回归,就是“如如”。

“如如”是诸佛菩萨的生命境界。“正智”是我们三宝弟子依据佛陀的教言不断建立的智慧。“相、名、分别”是我们凡夫的经验世界。

对于初学者来讲,以正智破除分别是关键。不管是八正还是五根、五力,都强调智慧,都以智慧为引导。以正智引导信心、戒行、止观全面增上,这是修道的一个基本原则。

再进一步,破除分别最锐利的工具就是大乘经论智慧。在一切大乘经论智慧当中,以般若智慧为核心。般若经典很多,比如《大般若经》《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维摩经》《楞伽经》等。我个人受益最多的,除了天天读的《金刚经》和《心经》以外,就是《中论》和《楞严经》。这个时代理性非常发达,我们要重视这些对于正知正见辨析得非常精微的经论。学习的方法,首先是不断地读诵,然后再来学习祖师大德注解,之后不断地在禅坐和生活当中去参悟。


以《中论》认识世界真相


在所有的论典中,《中论》往往被认为最艰深、最精微。藏传佛教认为,大乘中观是最了义、最圆满的智慧。我自己认为,《中论》其实跟《金刚经》和《坛经》一样,虽然是最精深、最了义的经典,但它同时也是所有经论当中最通俗的。有人觉得《坛经》挺简单,其实《坛经》极深,六祖大师是通过极通俗的方式来引导你开悟。《金刚经》同样如此,虽然没有多少法相名词,但大家就是读不懂,它的智慧太精微了。
《中论》探讨的是诸法实相,可是法相名词同样很少,很通俗。它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面对的现象,用最通俗的方式,最锐利地辨析揭示诸法实相。我们的确生活在假象当中,但假象离不开真相,所以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现象,都包含着世界真相。如果你想认识真相,不能在复杂的哲学思辨当中去认识,一定是在生活的当下去认识。说《中论》通俗,就通俗在这里,它不离生活,而且用语很通俗;说它难,也难在这里,它打破了我们无始以来对于世界坚固的、习焉不察的认识习惯。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论》里的偈颂,很多都可以用生活当中的现象来体会。


(一)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这是《中论》的核心偈颂,探讨的是一切现象如何发生。我们所说的因缘所生法,是从世俗谛角度而言,但《中论》讨论的是第一义谛,它超越一切假象。

首先简单地解释这个偈颂:诸法不能自己生自己,不能由他法来生,也不能自己和其他的条件共同生,所以一切法本来是无生的。

以这个小陶葫芦来说,“诸法不自生”,就是陶葫芦不能自己生自己,这个比较好理解。如果它能自己生自己,陶葫芦往这儿一放,整个世界就布满了陶葫芦。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这样的事物。

我们通常会认为陶葫芦是由“他”生的,因为它是由陶土加工,经过烧制而产生。但是《中论》说“亦不从他生”,为什么事实上现在组成这个陶葫芦的陶土,对于陶葫芦来说已经不是“他”,而是“自”了。因为离开了这些陶土,就没有陶葫芦。那么在陶葫芦烧制之前,那些陶土也不是葫芦的“他”。为什么因为那时还没有陶葫芦,陶葫芦这个“自”尚且没有,何来相对陶葫芦来说的“他”这本身是个逻辑悖论,思维的误区就在其中。所有的“他”跟陶葫芦的“自”,都是对待的,不能自生,有“自”才有“他”,所以也不能由“他”生。进一步,自生、他生都不成立,组合到一起也不成立,显然也不能共生。当然,陶葫芦更不会无因而生,否则就是无因而有果的大邪见。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无因而有,依世俗谛都是因缘所生;依第一义谛,事实上“因缘生”也不成立,所以说“是故知无生”。但是注意,学习《中论》,可不是为了得一个“无生”的结论,因为整个中观教法是遮诠的表达方式,只破不立,它是为了破除我们坚固执持的“诸法有生”的认识。

世俗的学习方式,是通过逻辑、知识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以表诠的方式得出结论。但《中论》与此完全不同,它是为了破除我们种种错误认知和思维,让众生把心清空,契入真理。这点一定要注意。

接下来,“若谓以现见,而有生灭者,则为是痴妄,而见有生灭。”我们见到事物有生有灭,这是以前面讲的那五个障碍为基础而产生的愚痴妄见。“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诸行无常并不真实,生灭是假象。这是《中论》第一品里面的偈颂,这个偈颂可以天天参究。

(二)


对于因和果的关系,我们会认为,因果相似相续,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这都是在我们假象的境界中,如果依第一义,《中论》里讲,因果不一不异。因跟果一,没有变化,那就是常见,没有这样的事物;因跟果异,完全不同,之间没有联系,那么世界如何演变
以绿豆芽来说,我们买上几颗绿豆,泡上几天,天天观察,当绿豆芽破壳而出的时候,我们可以体会一下,绿豆跟绿豆芽到底是一还是异。绿豆只能生绿豆芽,不能生黄豆芽,离开了绿豆,绿豆芽不能出生,显然绿豆芽跟绿豆不异;但绿豆芽跟绿豆,不管是相状,还是内在结构、营养价值都不一样,明显它们不一。到底绿豆跟绿豆芽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同时,绿豆跟绿豆芽不连续,绿豆芽一出来,绿豆就没了,到底绿豆是如何变成绿豆芽的这足够我们参一辈子了,万事万物生灭的秘密全在其中。

《中论》讲因跟果不一不异,可是我们一思维,不是一就是异,这是我们思维的障碍。不能一也不能异,那还怎么思维要的就是不思维,将思维停下来,因为一思维就错,一思维就离开了真实。


(三)


世间科学和哲学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佛法,是无常在事物存在状态中的具体反映。但从诸法实相的角度看,这也是假象。
《中论》第二品里讲:“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以这个陶葫芦的运动来说,陶葫芦要从A点运动到B点,现在陶葫芦从A点运动到C点了,AC之间属于“已去”,已经过了的那一段,没有运动状态吧“未去”,也就是还没有到达的CB这一段,也没有运动吧已去里面没有去,未去里面也没有去,这没有问题吧 “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一般人认为,正运动时有运动呀。但是正运动的时候,精确地细分下去,无非是已去和未去。前面分析了,既然已去和未去之中,都没有去,运动时那个去,又在哪里呢正运动的那一刹那,我们不知道,我们也认识不了。大家可以继续参究,这个例子非常现实。

《中论》第二品里还探讨怎么开始、怎么结束,什么是住、什么是发。比如,《中论》里讲:“已去中无发,未去中无发。去时中无发,何处当有发。”这都是非常难的偈颂,我学了挺久,才搞明白它的问题在哪里。比如我们百米比赛,发令枪“啪”地一响,运动员“嗖”地跑出去了。但是你说运动是怎么开始的由静到动的那一刹那是怎么开始的谁见到过那个要是见不到,运动也不成立,因为它是运动的开始。但是那一刹那,我们又无从认识。为什么静止的时候还没有发,是吧已经动了,发也就结束了。怎么由静到动的只要我们还是凡夫,只要还有思维,我们都认识不到这一点。可是我们天天都在经历这些。看,我们都是一站起来就走人了,但我们是怎么站起来的不知道!这太让人着迷了。生活中的这些课题,都很现实,我们完全可以天天去体会,去参究。


(四)


对于事物的变化,比如说人由少年、青年到老年,我们到底变了吗依第一义谛去看,也大成问题。《中论》里这样讲:“若诸法有性,云何而得异。若诸法无性,云何而有异。”如果说诸法有真实的体性,它怎么变得了如果诸法无性,它体性都没有,谈什么变化对于人来说,如果我们认为有真实的自我,我怎么能变呢要是能变的话,昨天和今天不一样,真实的自我哪里去了
《中论》接着说:“是法则无异,异法亦无异。如壮不作老,老亦不作壮。”我们一般会认为自己是由壮年到老年的,但事实上,“如壮不作老,老亦不作壮”,我们正在壮年的时候,不是我们老年的时候,两个时段不能同时存在。虽然说,我们不是离开壮年到老年,但是壮年和老年毕竟不同。说不同,是为了破除我们认为有不变的自我,所以说它不变,不成立。但事实上变化也是不成立的,因为所谓变化,要有一个参照,但是人们以真实的自我为参照,它本身也不成立。这是一个思维上的悖论。一切法无自性,它所谓的变化,只是我们错误认知下的假象。

接下来,《中论》接着举例说明:“若是法即异,乳应即是酪。离乳有何法,而能作于酪。”它说乳可以做成酪,如果它们“即”的话,乳跟酪就应该是一回事。但事实上我们有常识,乳并不是酪;然而离开了乳,不能做酪。参究乳跟酪的关系,它们到底是一还是异,也够参究一辈子的。


(五)


讨论了这么多,下面我们回到核心问题:如何打开我们的如来自性

前面讲我们的认识能力,都带有障碍,那么我们到哪儿去见真相呢也就是到哪儿去找如来呢走在路上,偶尔一反省,我们从生到死的整个经验全是假象,怎么办其实,这些假象都是真相的错乱相,我们不能离开假象去找真相。这就好比市场上有一些假货,但总是先有真货才有假货,不然假的去冒充谁呢一句话,假象不离真相,这就是二者之间的关系。

《中论·观如来品》有相关论述,它说:“非阴不离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这里说没有如来,挺吓人的,其实它是要破除我们在五阴假象中找如来的愚痴见。如来跟五阴的关系,叫“非阴不离阴”。首先,要明确我们的五阴是假象,是以分别识心为基础而幻现出的世界,又叫五蕴、五取蕴。所以,如来或诸法实相不是五阴,不能在五阴中找如来。但是,我们也不能离开五阴的假象去找真实。“此彼不相在”,说的是相待缘起,它是我们假象世界的规律,在真实的如来境界中,转识成智,即五阴而不见五阴,超越了一切对待,相待缘起亦不成立。

“如来不有阴,何处有如来”,五阴假象是以无明为前提的,当无明息灭以后,不再有五阴假象,那么如来在哪里呢所以我们永远不能以五蕴身心、以分别心去找如来,建立真理。这是不成立的。

有人听到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个很大的误区,树菩萨又讲:“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你可千万不要因此得出一个结论,说没有如来。这是个大邪见。所以,学《中论》一定不要得结论,它恰恰是要破除种种结论,清空我们的心识,从而打开我们本有的如来觉性

“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就是说,如果我们以分别心建立逻辑、经验,认为有如来,那也是错的。不是有,也不是无。可是凡夫的思维,总是落入有和无当中。所以,我们想见到如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息灭思维,息灭分别心。“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龙树菩萨造《中论》,就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人在法相名词当中找涅槃,迷失其中,导致佛法不断衰落。现在有人宣讲佛法,也喜欢信口开河。学了《中论》我们就知道,凡夫的理性认识有很大的障碍,完全不足以理解大乘佛法如此精微、高深的智慧,我们一定要依经典、依开悟祖师们的智慧来谨慎地宣讲、弘扬佛法,千万不要自立见解。我们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也要参考原典和祖师注解,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在生活中加以体会和运用。

(六)


下面,我们看一看《中论》是如何讲诸法实相的。它说:“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要想讨论诸法实相即世界的真相,我们必须要“心行言语断”。首先是言语断,就是要解构思维心,超越理性,这是入处;然后是心行断,那些更微细的心识也要破除。
心行言语断,对于初学来说,最现实的就是超越理性。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聪明,获得信息的能力很强,被各种泛滥的思想、知识所缠缚,想有健康的生活都很难,更谈不上超越知识和理性了。先超越理性,是禅门的入处。“无生亦无灭”,就是一切生灭去来都不成立,但我们不要建立无生无灭的概念,因为《中论》只破不立。
那么,见到实相的圣者是什么境界呢《中论》里讲:“自知不随他,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自知不随他”,指一个已经觉悟的人,不需要别人说是说非,也不管别人认不认同。大家认为,开悟的人一定要找祖师印可,不然不算数,这是错误的理解。见了实相的人不一定要印可,不是说印可了才能见实相。古人开悟后不需要祖师印可的,大有人在。你还有没有烦恼这可以通过每天的生活自己去判断,也可以用经论印可,比如《中论》这些了义的偈颂,你能不能读懂能不能超越经论所说的种种误区这些你自己心里最清楚。但是从古到今,的确有很多人明明没搞懂,非认为自己懂了,开悟了。这样的人一定需要印可,如果没有祖师印可,会很麻烦,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自误误他。真正开悟的人,彻底见到了诸法的真实,掌握了真理,不再在乎对他的一切评价。如果他还在乎,那就没有开悟,这是很明确的。
比如黄龙禅师怎么勘验学人呢学人来向他请教,他就跟人聊天,东拉西扯,忽然问对方:“人人都有个生缘,上座生缘在什么地方”生缘就是指在哪里开悟的,什么因缘开悟的,另外也可以理解为在哪里出家的。对方正要回答,他忽然间一伸手说:“我手何似佛手”我的手跟佛的手,一样还是不一样这个问句属于“一异辨”,是《中论》的论式。问完之后,不管对方如何回答,黄龙禅师继续东拉西扯,忽然间一伸脚说:“我脚何似驴脚”我的脚跟驴的脚一样还是不一样又是一异辨。问完之后又不管对方了。三十多年来,黄龙禅师经常示此三问。即便有人回答,他也从来不置可否。有人问他为何如此,他说过了关的人,自然知道自己过了,一甩胳膊就走了。问来问去的人,心里还有疑,自然还没过关。好比我们过海关,你过了以后,还会问我过没过吗会问的人都是没过关的,过关的人都不问。
那么祖师的用意是什么我们作为因地的学人,以《中论》的智慧来理解一下。祖师跟你东拉西扯,突然一伸手,“我手何似佛手”对于一个没有开悟的人,这本来就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何况是切换极快,突然问你。刚才我们讲当下,如果你驻思,一思维就不是当下,回答不了了。只有开悟的人,智慧运用非常自由,才能应对自如。但是开悟还有是否彻底之分,祖师为了考验你的功夫如何,继续东拉西扯,突然又一句,“我脚何似驴脚”祖师已经彻悟,智慧运用极其自由,他永远在当下,突然一问,你如果没有真正开悟,就会当下头脑混乱,无法回答;或者你听到问题,眼神一动,落入思维,即便有所应对,也毫无意义。连着三问,都是电光石火间切断思维,透过的人,自然知道自己过了;没过的人,自然也知道。现在有不少人,竟然批评祖师佛法学得有问题,不肯度众生,其实完全是他们自己不明白什么叫度众生。

祖师都是这样的智慧,能真正做到“无异无分别”,即止息一切分别心,法念念不异。注意,这个“不异”,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不异,而是一切异、一切分别都不成立。并非有一个不异的诸法实相,而是这个世俗谛层面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信心,让我们知道归处、知道努力;但是在第一义谛层面,都不成立。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无异无分别”的结论,思维将会在上面不断地忆持,永远不能够做到心行言语断,永远不能够与实相相应。再次强调,“只破不立”是学中观的要点。


(七)


那么,对于现象的法,在实相境界中如何来建立这个建立就带有复杂性了。“若法从缘生,不即不异因。是故名实相,不断亦不常。”现象的世界里,因跟果既不是一样的,也不是不一样的,不即也不异,所以诸法实相在现象界的表现是“不断亦不常”。
说到底,因果的关系是不能以凡夫心去探求、去建立的,只有打开实相智慧的诸佛,才能准确地认知万事万物之间复杂的因缘。即便是罗汉也只知道前八万劫后八万劫,这就是因果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在讲因果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犯低级错误,否则世人就会因为我们对于因果的错误诠释,觉得佛教徒迷信、太愚昧。你牵强附会举一个例子,他马上举十个反例出来。

要知道佛教智慧是圆满的,是一切智慧的总源头。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一切智慧,包括所有的学问和思想,都源自于佛陀的智慧。这就是佛法的严肃性、权威性,这就是佛法智慧的高度,对此我们要建立绝对的信心。


在生活中体悟生命真相
讨论完《中论》偈颂,最后一个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来体悟生命的真相呢古德公案可以给我们启发。
沩山禅师讲,老僧去世以后,到山下做一头水牯牛,在左胁上写上几个字,“沩山僧某甲”,你们说到那时,是唤作水牯牛,还是唤作沩山僧他给座下弟子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今生跟来世,到底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等到仰山禅师在东平寺住持的时候,沩山禅师从湖南给他送了一面镜子过去。唐代镜子很珍贵,仰山禅师上堂示众时拿着这面镜子,问:你们说说看,这是沩山镜还是东平镜如果是东平镜,为什么从沩山送来如果是沩山镜,为什么在我手里你们说得出来就留下,说不出来我就砸了。虽然是在禅法盛行的唐代,但是当时仰山座下居然没人能答。仰山禅师当下就把镜子给砸了!古人就是以这个态度,天天面对真理。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妨把《中论》找来,反复研读。有读不懂的地方也没关系,知道自己不懂,就让心在那儿停住。不知道还想知道,这就是参究的读法。整部《中论》里有很多参禅的课题,可以用这个方法去参究。同时,《中论》是《金刚经》最好的注解,《金刚经》的内涵在《中论》里都有很详细、很通俗的辨析。因此,以《中论》来解《金刚经》,然后结合两者再去体悟《坛经》,这是我推荐的一个学修路径。
总之,结合生活中的案例,以《中论》智慧指导参禅,把经论当公案来参究,这是我自己受益的一种学修方式,大家可以试着去体会。
好,今天我们就讨论到这里,感谢大家!

明影法师2017年讲于北京





来源:赵州生活禅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明影法师:佛教认识世界真相的方法发布于2022-01-21 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