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主要在忙“小全藏”。2021年预计主要是忙“藏经矩阵”。
有个公众号叫“九边”,我向很多人推荐过。他有很多文章都在传达一个思想:把一件事持续不断的做下去,就会越做越好,达到最初自己难以想象的高度。难在很少有人能坚持下来(随便放一篇感受一下百万成)。我很赞同这种观点。推广大众阅藏,从最初汇编短篇经,到去年编成“小全藏”,不知不觉已经5年多。最初觉得“能读完”短篇佛经已经很了不起,现在发现把全部佛经内容通读一遍也不过100天。去年上半年我在梅州万亿寺实验了一次(101天如何读完9948800字百日通阅小全经藏全记录),10月2日到今年1月13日,衡水天宁寺又完成了一次(僧俗近30人“百日闭关通阅小全藏”)。邯郸西古寺最近也快把小全藏读完了,也是100天左右。三次实践证明,100天把大藏经全部内容通读一遍,完全没有问题!佛经“能读完”的问题至此完美解决!
假以时日,我相信未来会有很多佛弟子会在一生当中拿出一百天阅藏,亲自聆听佛讲了哪些法。时间不算很长,强度不算很高,为什么不呢
 
小全藏实验成功并启动两寺的阅藏后,年底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藏宝的开发,更准确的说是“藏经矩阵”的开发。因为阅藏宝别的功能都是编程工作,而藏经矩阵编程不复杂,主要是基础数据的整理,这是个大工程。
什么是藏经矩阵呢保存古籍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电子化。电子化分两种,第一种是把现存藏经扫描或拍照,以图片形式保存。第二种是录入文字。目前最成功的藏经电子化成果是cbeta,属于第二种,把整部《大正藏》录成文字。这种形式使用方便但工程量巨大,而且有个问题:录入的文字是否准确呢没有绝对保证。图片形式正好相反,可以保证跟原书完全一样,看图就是看原书;但使用起来不便。一书架纸质书读起来都很难,一堆图片文件读起来更不方便。所以,这种电子化古籍一直没用起来。我们现在找到了使用方便的办法:把这些图片一张张翻一遍,记录每部经每一卷从第几张图开始到哪张图结束。然后用专用软件显示藏经目录,在目录上点某一卷就能调出相应图片。这样阅读起来比纸质书还方便。
藏经矩阵是把众多藏经目录组织成矩阵形式。历史上大约出现过39种大藏经,有些只能收集到零星几卷,有些保存了大部分,有些比较完整。横向显示一部部大藏经,纵向显示每部藏的每部经,这个大表就是藏经矩阵。它可以形象的显示出所有藏经的内容,还可以方便的比较任意两藏的同一部经。方法是先找到这部经在某一藏中的经号,比如在大正藏的经号,然后按大正藏同步藏经矩阵,就是把所有藏经都按大正藏的顺序排列。按序号找到大正藏的这部经,则别的藏的同一部经都在这一行了。再调出来对比就很方便了。
 如果您手中有新阅藏宝(好消息!新阅藏宝1500元,6大亮点,利好广大读者!),那么已经可以看到雏形了,效果是这样:

 


图一,藏经矩阵目录,现在有大正藏、乾隆藏、赵城金藏三个目 
 


图二,乾隆藏的经书按大正藏的顺序排,乾隆藏541号经排到了第一



 图三,进入乾隆藏的《长阿含经

现在已经有了乾隆藏和大正藏。未来将把所有藏经的目录都显示出来,并至少有5部藏能在阅藏宝中调出图片。估计这个工作将干上一整年,完成之后查阅任何一部大藏经都将非常方便。当然,5部之外阅藏宝只能提供每部经每一卷的页码,还要有纸质书才行。
很多寺院中有藏经楼,一般都有几部大藏经。现在,一部阅藏宝就有5部大藏经,且比翻查纸书更方便!藏经楼中其它经书也可以方便查找了。
 
启动这项工程后我也有点困惑。按理说,解决“能读完”的问题后,应该开始解决“能读懂”的问题,藏经矩阵和能读懂好像没有直接关系。但直觉又告诉我这个工程有意义,应该先做。直到最近,我开始明白藏经矩阵的意义了。藏经矩阵能为研读藏经提供基础资料,能让研读佛经变得相对容,从而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更多人研读才能想出办法让藏经容易读懂。也就是在“能读懂”的前面加了一级台阶。这正是我喜欢做的事——让所有人能轻松前进一小步,哪怕步子很小,也是最有价值的。这种工作都属于佛教基础工程。
“小全藏”让“读完并不难”,藏经矩阵让“研读并不难”,至少让“研读容易些”。

2021年2月12日星期五,正月初一





来源:阅藏分享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藏经矩阵让研读佛经变容易发布于2022-01-21 13: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