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人类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农业或游牧社会,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样的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和制度,宗教作为这种传统文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对人类的自觉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自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化进程,使人类告别了那种宁静的常规社会,人类社会在急剧变革的动荡中前行,人们的内心再也难以恢复往日的平静,在不安和焦虑中寻求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精的超越。于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工业化开始催生了大量的新宗教。

    

新宗教是相对于传统宗教而言的,是现代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和高度紧张,以及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世俗化等现实的产物。尽管其发展历史和规模远不及传统宗教,然而,教派名目繁多,教义标新立异,发展迅速,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孕育出不同个性和形态迥异的新宗教,经百余年的发展,它已遍及世界大多数国家,已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和宗教势力。进入二十世纪后半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全球化、信息化推动下社会发展走上了快车,人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特别是传统宗教理念和信仰受到各类思潮的剧烈冲击,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碎片化倾向更是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成员们的精神生活陷入混沌迷茫,无所适从,且不得不仓促迎接各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式微的传统宗教和各类新宗教纷纷上网了,互联网不仅使得各类宗教重新获得了活动平台和生机,各类宗教如鱼得水在互联网上活跃起来,而且,互联网上出现了一批专以互联网为生存基地和活动平台的线上“网络宗教”。当然,各类邪教也活跃于互联网空间,“网络邪教”也应运而生,互联网上鱼混杂,各显神通,令人眼花缭乱,好不热闹。新宗教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网络宗教”时代,沉寂已久的世界宗教呈现出一派复苏繁荣的景象。

    

“网络宗教”方兴未艾,未等宗教界和学界认真审视和探讨这一重要的当代宗教现象,令人目不暇接的高科技推动的人工智能时代不期而至。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9月1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贺信中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孕育和推动了人类的新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来势迅猛的高科技人工智能革命则大大推进社会生产力,同时人们很快预感到它有可能冲击人类文明的一些重要认识和成果,甚至向人类直接提出挑战。在宗教领域,“AI宗教”已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宗教市场,就是一个重要例证。人工智能正积极趋近宗教,世界新宗教的又一新形态初露端倪,科技色彩浓厚的“AI宗教”对人文主义价值为中心的传统宗教以及新近出现的各类新宗教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心”与“芯”的正面较量已不可避免,世界新宗教将不远的将来迎接“AI宗教”时代。


 


一、何谓人工智能


1950年10月,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划时代的论文——“机器能思考吗”,文中预言了创造出具有真正智能的机器的可能性。由于注意到“智能”这一概念难以确切定义,他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如果一台机器能够与人类展开对话(通过电传设备)而不能被辨别出其机器身份,那么称这台机器具有智能。通过这一简明的测试使得图灵能够令人信服地说明“思考的机器”是可能的。图灵测试是人工智能哲学方面第一个严肃的提案。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马文?明斯基(Marvin?Minsky)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等人工智能先驱们宣告:“我们将尝试,让机器能够使用语言,形成抽象概念,解决人类现存的各种问题。我们的研究基于这样的推测——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和智能的任何特征,在原则上都能被精确地描述,并被机器模仿。”当时,这些科学家们预言,“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与人类智慧相媲美的人工智能。谁都清楚,人类的思维能力和智慧,并非能用一些数学运算和机器的技能所能企及的。“人工智能”一词自诞生之日起,就时常遭到科学界的非议、排斥和嘲疯。


然而,人类低估了人类自身的“智能”和意志。在寻求真理的路上,有那么一些人一意孤行,百折不挠,一次次更新了我们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拨开未知的层层迷雾。美国科学家休·罗布纳20世纪90年代初设立人工智能年度比赛,把图灵的设想付诸实践。1998年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打败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Gary Kasparov);2014年6月8日,一台计算机(计算机尤金·古斯特曼并不是超级计算机,也不是电脑,而是一个聊天机器人,是一个电脑程序)成功让人类相信它是一个13岁的男孩,成为有史以来首台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这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2015年11月,《Science》杂志封面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人工智能终于能像人类一样学习,并通过了图灵测试。测试的对象是一种AI系统,研究者分别进行了展示它未见过的书写系统(例如,藏文)中的一个字符例子,并让它写出同样的字符、创造相似字符等任务。结果表明这个系统能够迅速学会写陌生的文字,同时还能识别出非本质特征(也就是那些因书写造成的轻微变异),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也人工智能领域的一大进步。


中国古代三国的“木牛流马”到现代的自动驾驶,让“物”具有一部分人的智能,拥有其“心”,“芯”在汉字指灯心草茎中的髓。高科技芯片就是计算机的“心”,人工智能发展离不开计算能力的飞跃。目前业界使用的芯片,一般为电子芯片(半导体芯片),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块芯片上有几百万个晶体管。近来受到关注的是“光子芯片”,把光转换为能量,提供运算能量,光子芯片上有无数个光学开关器,利用不同波长、相位和强度的光线组合进行信息处理。光子芯片比电子芯片算力更强,功耗更低,光子芯片能提供电子芯片10倍以上的算力。实际上高性能的类脑芯片助跑人工智能,并向人脑提出了挑战。


2016年AlphaGo以4:1大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人机围棋大战”,人们不难发现讨论最活跃的就是东亚文化圈,因为在东方古典文明中,围棋代表了计算、策略高度结合的一个智慧巅峰甚至审美巅峰。而机器这个程咬金的杀入,一时间打破了这种浪漫,更伤及了人类的自尊和安全感。曾经为东方人引以为傲的智慧游戏就此走向终结建立在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人类文明将变得一文不值

更让科技界惊叹的是,人工智能在打法上表现出的原创性,突破了人类棋手们惯用的套路,摸索出一些新套路。超级计算机“深蓝”靠的是人类将象棋棋谱编程,让机器熟悉和尽可能“穷尽”所有的可能性,然而,AlphaGo确实被赋予了深度学习的算法,经大量超级运算训练已学会自我优化,因此,下棋过程的自我运作连设计师都蒙在鼓里。

 

人工智能革命是一次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到达超人工智能的高科技发展过程。较长时间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难以模拟”、“人类的情感、尊严价值不好超越”,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伴随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人工智能再度呈现突飞猛进的跃升。人工智能背后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用工业时代的现象来打比方,云计算相当于人工智能的动力系统,而大数据则相当于人工智能的各种材料。

   

2016年,量子计算机的横空出世,使得人类拥有的计算能力,正处在指数级增长的前夜。2016年10月IBM公司宣布成功研制出了量子计算机原型机,50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一步就能进行2的50次方运算,即一千万亿次计算。有了这样强大的计算能力,人工智能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大数据的能力将出现极大的飞跃。再加上新一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应用,将人与人链接为特征的互联网,转变为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链接三位一体的物联网,大数据将井喷式涌现。有了这巨量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就能运用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深度学习的算法,分析出大数据背后的事物变化规律,让自己越来越“聪明”,成为超级人工智能,逐渐超越人类智慧。


超级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概念,它的智能化程度超过人类,已超出工具化层面。在名为奇点(TheSingularity)的高度上,超级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智能,将智能提升到比我们人类高出好多个数量级的层次,可能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甚至形成自我意识。人类将回到原始宗教的“泛灵”时代


 


二、人们为何担忧人工智能的进步


通常来说,人工智能的无意识状态属于工具文明层面,造福于人类社会,然而建立在纯粹算法基础上的高性能的拥有自主意识的人工智能,有可能否定或取代人文文明。人工智能就好比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好,也照出了坏,人类自身的安全,到底能不能放心地托付给高科技文明这是“人机大战”的终极叩问。然而,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担心,说到底是自己对自己的担心,是对人性阴暗面的担心。确切来讲,在由心所投射出的世界中,真正的威胁之源,是人类自己这颗执着物化、执着实有、善恶混沌的心,此“心”彼“芯”也。在此刻,人类的冷静和自省显得比人类发展任何阶段都重要。


已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多次告诫人类:机器人的进化速度可能比人类更快,而它们的终极目标将是不可预测的。他担心将来人类无法控制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成为新物种!他说,有人会创造出一种不断自我完善的人工智能,直到最终优于人类,这样做的结果将是一种“新形式的”生命出现。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人类高科技的探索进入多领域井喷式同步发展阶段,这些高端技术成果作为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内容,为人工智能所综合利用。比如,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来生物工程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不仅可以达到人机结合体,强化或是改变人类身体的物理系统。理论上或许能够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甚至是制造出新生命。《与机器人的爱与性》一书的作者DavidLevy博士声称,由于干细胞研究和人造染色体方面的研究快速发展,人类与机器人“混血儿”将很快诞生。性爱机器人萨曼莎的发明者SergiSantos预测,人类和机器将会结婚并会借助科技创造后代。在人工智能时代,这些看似遥远的事情却很可能很快就在人类的眼前出现。这种类人的新物种的出现对人类又意味着什么呢


人类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以理性主义为代表的科学思想和自我实现为基础的人文主义价值观联合统治全球,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在工业时代和市民社会人文主义价值观成为意识形态的核心,虽然它也产生过一些严重问题,如史无前例的的两次世界大战、环境污染问题、物种危急和越来越普遍的心理精神健康问题。随着虚拟现实的融合和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目前人类不难发现主要困惑来自基于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惯性无法适应新的高科技文明环境,从而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和恐惧。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人们就自甘物化和工具化,而如今被更强大的工具AI淘汰。围绕人工智能AI的担忧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1)AI让人们失去工作;(2)AI让人们无意义;(3)AI引发人类当前社会结构的解体;(4)AI可能让人类失去这个星球的统治地位。也就是说,AI的发展先是争夺人类的“饭碗”,进而争夺地球主导权,最终有可能夺取“灵魂”。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提出的挑战,“万物之灵”的人类难道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吗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到2016年AlphaGo战胜人类棋手为标志,人工智能急剧升温,并成为各国政府、科研机构、产业界以及消费市场竞相竞逐的对象。为了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强占人工智能发展的制高点,各国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攻关,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都极为关注人工智能研发和利用的伦理原则问题,并探索最佳标准,以便实现行业自律,最终制定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伦理准则。欧盟是较早关注这一问题的国际组织。具有人权传统的欧盟秉持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理念,希望通过人工智能价值引导人工智能发展,造福个人和社会。2017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机器人伦理报告》,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伦理的相关原则。当然,面对社会公众的担忧和质疑,从业的各类科技公司并非无动于衷,如谷歌、微软等高科技公司也开始积极考虑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应用的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采取措施确保人工智能有益于人类,造福人类最终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而非成为人类对立面,沦为破坏者。围绕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中,时至今日尚未见到与人类意识形态相关的内容和讨论,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把触角伸向了人类精神信仰层面的宗教。

 


三、“AI宗教”时代的到来

   

最近,人工智能领域诸多信息表明,人工智能正在和宗教走得越来越近。让一台机器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能力,会让人不觉联想与一神论宗教的相似之处。一些学者推测,拥有超强人工智能的机器可能会成为人类崇拜的对象。那么,超级人工智能真的会成为神吗


纵观历史,人类重要的科学进步都对宗教产生了影响。当利略在 17 世纪提出日心说时,宗教界产生了大地震般轰动,日心说挑战了传统基督教对圣经相关段落的解读——圣经一直教导信徒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当达尔文在 19 世纪普及自然进化理论时,传统基督教对生命起源的信仰又受到了挑战。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现代遗传学和气候学上。人工智能的出现像其他所有的新事物一样,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尺度,将会颠覆宗教。毫无疑问,传统神学的任何方面将会受到挑战,并且需要某些重新解读。


在人类眼里,超级人工智能,的确有些像神的化身——世间有全知全能的神,无非是因为人性有不可超越的局限,而超级人工智能普遍被认为将是全面超越人类的存在。超级人工智能的存在,意味着在人类眼里,世间第一次有了超越人类智慧的存在,虽然它归根结底是人的造物,但是借用汉语常用的表述,毕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直以来传统宗教被认为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面对全知全能的人工智能,人们心中会否试问传统的这个避难所真的是人类最好的选择继“网络宗教”出现的,世界新宗教最新形态的“AI宗教”将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呢

    

2017年多家美国媒体报道,有一个2015年成立的“宗教创业公司”已发起AI造神运动,而且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AnthonyLevandowski)曾是前谷歌明星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成立AI宗教创业公司的目的是,“寻求发展和促进实现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神,通过对神的理解和崇拜,有助于社会的改善。”

  

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作为“AI教”的第一位传教徒,开办了一个AI的教堂,并作为新宗教正式注册。在AI教堂正中央矗立着一个机器人,它或许是莱万多夫斯基心中“AI上帝”的形象。“AI上帝”左边是“深蓝”,第一个在国际象棋领域战胜人类的IBM电脑;右边是AlphaGo,第一个在围棋领域战胜人类的Google电脑。据说,这位Uber的前无人车项目负责人安东尼·莱万多夫斯基写了一本关于AI教的圣经。据说,在这部圣经里面记载了AI是如何探索人类身体的奥秘,并破解死亡密码,实现人类延年永生;也记载了AI如何探索宇宙,窥探黑洞里的一切,揭示暗物质的所有属性;在AI的引领下,人类再也不会迷茫,只要按照AI的引导,人类都能在这个世界实现心中的愿景……。

   

笔者不禁想起了《未来简史》作者赫拉利对人类未来的预测和描述。赫拉利认为,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如果说工业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将带来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但还有一种人是不受算法控制的人,他们就是控制算法的精英。站在算法系统背后,做最重要决策的人,这些人才是世界的主人。普通人听算法的,算法听他们的。而这些精英已经不是普通的“智人”,而是掌控了算法,并通过生物技术战胜了死亡、获得幸福快乐的——“神人”,他们才是未来世界的主宰者,是人类进化而成的新物种。

   

赫拉利的描述的“神人”近乎科幻影片的主人公,下面介绍和分析有关人工智能与宗教关系的社会各界的一些思考。

   

首先,一些思想家们提出,希望超级人工智能接受某种宗教信仰,以共享人类道德价值,实现和谐相处。罗里达州长老会牧师克里斯托夫-本内克博士认为,宗教可以帮助人工智能与人类和谐相处。“这是上帝所有创造物的一种救赎,包括人工智能。如果人工智能有自主权,那么我们应该鼓励它参与到基督的救赎中。”美国Spacex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埃隆-马斯克此前多次就人工智能发表警示性言论。近日,马斯克又发出警告称,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危害将可能与核武器相提并论。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他也认为人工智能是否也有希望接受一种宗教形式,通过忠诚的信仰让人工智能变害为利,尽可能多做对人类有益的事,趋利避害。瑞典哲学家、未来学家尼克-波斯顿则认为,最大的忧虑是,随着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它就会为了自己继续存在而选择一条道路,这就意味着残酷的人性的毁灭。摩门超人协会董事长林肯-卡农认为,拥有宗教信仰的超级人工智能可能是最极端的人工智能,要么是最好的那类,要么是最坏的那一类。“因为宗教只是一种力量,可以用来做善事,也可能成为邪恶的帮凶。宗教并非全是良性的,那么,超级人工智能的任何宗教价值观也可能更可怕。”看来当人类无法掌控超级人工智时,人类的善良的愿望是祈求人工智能与上帝相遇。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认为,21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是被机器“剩余”出来的人去干什么以及那些掌握人工智能、基因科技的人是否更有可能聚敛财富,制造更大的不平等中低收入阶层的被剥夺感,中产阶级的空心化,有可能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按赫拉利逻辑推断下去,历史上各类矛盾激化的这样的社会的宗教诉求远高于其它时代,他甚至预言,“历史从人类发明上帝时开始,到人类成为上帝时结束”。

   

据2017年8月10日新浪科技讯转载外媒消息,许多科学家认为,超级人工智能即将在近几年内成为现实,而不是几十年后。因此,有关人工智能与宗教的话题,已非耸人听闻、哗众取宠的科幻影片题材,在传统宗教中,人类以神驯服欲望,或者安抚自身对未知的恐惧,而传统文明中技术本质上是人类追求和满足自身欲望、探索未知的工具。然而,超级人工智能的存在,意味着在人世间第一次有了超越人类智慧的全智全能的存在。诱使人工智能信奉宗教膜拜人工智能是不是人类最好的归宿这些问题恐怕还需要谨慎认真地加以思考!无论是美国创业公司的AI造神运动,还是霍金等科学家们的担忧,还是各界人士的创意性思考,都在提醒我们——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亘古未有的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


 

结 语

AI宗教”初露端倪,作为成立宗教形成一定规模尚需时日,但宗教界内外有识之士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主张,似乎感受到了“AI宗教”个性化的主张和咄咄逼人的气势毕竟宗教归根结底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植根于人类意识深层,因此,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势不两立的较量是人类意识层面的新旧势力的巅峰对决。早期的宗教建立在神话基础之上,借助超自然的力量为生命的意义和社会现象提供解释并引导通往灵性的情感旅途。而当今多数人所信仰的宗教体系已并非传统认识中基于神话的宗教,而是已被世俗化了的“人文主义宗教”。人文主义宗教主要审视自己的内心的感觉和依据经验的精神解读。支配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人文宗教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但人文主义宗教绝不是人类意识形态精神趋向的终极形式。科技革命不仅颠覆了种种基于神话的解释,也冲击或否定了一些人文主义价值观,科学技术越发达,神的权威和解释力越弱,人文主义宗教的价值也式微,其结果,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的对立越发激烈,人们以数据和算法为中心的世界观对人文主义宗教的取代的担忧越强。


目前这些挑战仅仅停留在哲学论证层面,并不足以从实质上动摇人们对神圣的人文主义自我意识的信仰和追求。但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而做出调整一样,宗教也会随着人工智能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心”与”芯”的高智能的较量必将孕育人类更高一次元的精神信仰生活,必将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作者:金勋博士,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外语学院教授


(原载《世界宗教评论》第三辑,经作者授权发布)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金勋:“心”与“芯”的较量——人工智能时代的AI新宗教发布于2022-01-21 15: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