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共 修




未明心见性者,修行时若什么都不想,一定会错,一定要如理思惟。



经文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识是依他起的也承认它一分有,但不是胜义 





第二个,我们来看,(《成唯识论》卷第二) “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山河大地都是阿赖耶识相分,还有阿赖耶识的见分呢还有其他的识呢


其他一切识,都是依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而现起“前七转识”。




你们学唯识,好,那么“前七转识”加阿赖耶识,都是依他起的,是不是,是不是啊


那好,注意,这八个识是什么概念“诸心心所”就包括了八个识,包括心所,对吧




 “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 


注意,是承认它一部分是有,但是还不是真实有,因为它们是依他起,依他如幻的。




“为遣”,为了遣什么“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


为了遣我们认为“离开我们的八个识之外,另外有一个所谓的客观的外境”,所以要说“唯有识”。




但是“若执唯识真实有者,如执外境,亦是法执。”


所以你要不要取著识为实有啊


八个识都是依他起的,大家要有概念:八个识的依他起如幻有,不是绝对的有,跟我们意识上面取著,说的“一定有一个外在的、不变的、所谓的山河大地”这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一个叫“遍计执”的有,是绝对的没有,而“依他起”的有,是有一分有。


但一分有,说明“依他起”还是一分妄,要看对谁而言。




最矮的个子,对这个人而言:他是矮的,这个是高的;但是这个高的对更高的而言,他又是矮的,那个是高的,对不对


所以佛法当中,对待法、辩证法非常清楚。




好,再看,(《成唯识论》卷第七)“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真胜义中,心言绝故。”




“如前所说识差别相,依理世俗,非真胜义。”


所有八个识的差别相,说识与识之间有什么差别等等,这个依什么理世俗,不是真正的胜义。


所以识是不是依他起的


也承认它一分有,但是不是胜义,是不是




“真胜义中,心言绝故。”


那是真正的胜义。






思惟法义就是修止修观,是不断接近心性的过程,到最后止观都不用而契入心性 






那么唯识,修行的时候怎么修呢




(《成唯识论》卷第九)“暖等四法,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初后位立。”


(《成唯识论》卷第七)“暖、顶、忍、世第一”,这是四加行,就是修行要证到之前有这四步,一步一步越来越靠近。


当然,这个不详细讲。




但是在修行的时候,打坐的时候,如果次第法修行,它一定是刚开始是通过对治——在修行的时候其他妄念不起,但是在思惟法义。


佛法当中的思惟法义就是止观,在用止、用观的过程,到了最后就是止观都不用了,而契入心性。修止、修观,是让我们不断地接近心性的过程。




所以有很多如果你没有明心见性,修行的时候你说 “我什么都不想”,你一定会错,一定要想,想什么要如理思惟。






名、义、自性、差别,都是识在取著,离开我们的取著,这四者都没有。“能取之识”也是非有的。知道被分别的“名、义、自性、差别”、能分别的识都是不实在的,这就慢慢契入如实智 






所以“四寻思”就是寻思“名,义,自性,差别”(《成唯识论》卷第九)。


这四者是“假有实无”。



“名”,我们说“火”或者叫“能忍”,这个名纯粹是假的,光喊一下“能忍”,光这个名字,有什么意思呢




“义”就是赋于他的含义,这个也是假的,为什么


他对应的所谓的对象,他是刹那生灭的,这些对象尚且刹那生灭,名跟义还有什么实体吗




我们说火是一个“名”,如果没有个火在那儿,你这个名有没有任何意义啊没有。


那么如果说,你说火它是烫的、很烫,对吧这就是它的“义”。


但是火刹那如幻的,那它这个义存在不存在了不存在了。




“自性”是什么


这个火刹那生灭,它有没有自性啊没有自性。


那它跟其他的东西有没有差别呢




大家注意啊,这是从最深的、最微细的角度来思惟“名、义、自性、差别”都是什么“假有实无”。




所以如果你能够“如实遍知”:一切万法名、义、自性、差别,都是假有实无”,好,再进而“如实遍知”,就是你要确确实实深入地知道:“此四离识,及识非有”,离识及识非有,就是“离识非有”,




“离识”就是这四者——名、义、自性、差别这四者“离识非有”。


(也就是:)名、义、自性、差别,都是我们识取著有一个名,取著有义,取著有自性,取著有差别。


离开我们的取著,这四者都没有,是不是这样




好,离识非有,还有我们“能取的”识,我们现在分别名、义、自性、差别这四者,我们“能分别”的这一念,是不是依他起的啊


那么“能取之识”也是什么啊也是非有的。




如果你能知道,被分别的这“名、义、自性、差别”,能分别的识,当下也都是不可取的,都是不实在的,那这个时候就慢慢契入什么啊如实智。




要如实呢,“如”就是“智”也,“实”是“实相”。


所以(我们常说的)“如实招来”是什么意思啊你要把你最真实的那一面给他说出来,这才叫如实。——离开佛经,我们讲话都讲不了。




看破虚妄不取著才能证得根本智,才能度众生。这才是唯识落脚点



经文: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如理思惟佛的法义,就是一种止观并行,见精与如实智证真如理的过程。当中会经历四八定,但真正开智慧要在第四禅 






好,再下边。(《成唯识论》卷第九)


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


观法似义之影子唯是心所变。




“义相既灭除,审观唯自想。


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


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


这“后触无所得”是哪儿这就证根本智,叫无分别智,要无所得就是无分别智,真如是什么实相、离相。




好,这个当中还告诉我们:佛法是先讲一定要明理,以后再修行。


所以佛法所谓谈四禅八定是通于外道,但是绝对不等同外道。




所以我们在如理思惟佛的法义的时候,就是一种止观并行,见精与如实智证真如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会经历四禅八定,都有可能,但是我们真正开智慧是要在第四禅。




很多人学佛法,要真正学,理上要通,你法上才可以,修行才可以。




所以(《成唯识论》卷第九)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菩萨起此暖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


“诸静虑”就是初禅、二禅、三禅,




“而依第四”静虑“方得成满”。


第四静虑,是定慧等持的;


如果到了“无色界定”那就不行了,那已经偏了;


如果在初禅、二禅、三禅当中,还不够。




所以“托最胜依入见道故”,


所以可以借第四禅来开大智慧的。




当然,已经成就的人,在哪一禅都可以随意跳的,从初禅一下子跳到最高定——“非想非非想定“,都可以。






看破虚妄,不取著,才能证得根本智、真如、法身,才能大起大用,才能广度一切众生。这才是唯识最终的落脚点 






好,第四,(《成唯识论》卷第九)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次通达位,其相云何”呢


“通达位“就是证初地的时候。




“颂曰: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所缘”无所得,“能证之智”也无所得,




“尔时住唯识”,这才是唯识真正所要的内容——“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所以,讲唯识,不是在谈“所有这都是虚妄唯识”,不是都谈虚妄啊!


唯识里面,有没有谈根本智


有没有谈真如


有没有谈法身




而前面讲所有的虚妄唯识,它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就是告诉你:


看破虚妄,你不取著;不取著,你才能证得根本智跟真如,才能证得法身,才能大起大用,才能广度一切众生。


——这才是唯识最后的落脚点啊。




弄“虚妄唯识”几个字就把它概括掉……所以我们后人,总喜欢自己来一个宗派,来一个观念来标新立异,认为“我几个字就能概括这一派”……


关键是你四个字概括了一点点,其他一大半全漏掉了,害人不浅!




动不动就是“虚妄唯识”“真常唯心”……你这个唯识当中什么叫“虚妄唯识”啊




唯识——凡所有的都是识,是不是呀


而且,“识”,你还不能完全认为是有,还要什么


证得真如实相、法身还有无分别智。


如果你证得之后,这一切所谓依他起的识都全部在你的心性当中,你的智当中,你的法身当中。


所以依他起只要没有遍计执,全体依他起即是什么圆成实!




最后落脚点不还是落在“圆成实”上面了吗


这个要注意啊。






心经》《楞严经》、唯识讲的是同样一个佛法 






(《成唯识论》卷第九)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




“论曰: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


这里是于所缘还有智都无所得。




那么《楞严经》中,破了五蕴之后,是不是归无所得呀


证入初住,“归无所得”。




《心经》当中,“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是不是呀


以无所得故,就是一法不住,但是后边“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还要依一个什么般若波罗密多。说明什么


你对一切法不取著,但是般若是有的,般若智是有的,依般若智——“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所以《心经》、《楞严经》、《唯识》,讲的是同样一个佛法。


不要轻地就把《心经》一下子划归于“空宗”,要么就“空宗”,要么就有宗,怎么能一个空、一个有就概括呢




唯识谈有吗也谈了一大堆虚妄;


三论宗谈空,它谈了一大堆有——依性空而缘起一切法,对不对




那(释迦牟尼)佛他成佛以后,也不是说所谓的空只谈无自性,不是这样子,他具足自性功德,对不对能转一切物,自在妙用。




所以,“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


看啊,是要证真如的啊。


(唯识里面)有没有无分别智跟真如


(所以说唯识)它不是“虚妄唯识”(四个字)可以概括的。




“智与真如,看啊,“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


从智的方面,我们叫智。




从实相,从真如,从理的方面,我们叫什么真如,叫实相,叫法身,这是从理的方面;


从智的方面,我们可以叫什么啊叫智,叫佛性,智,佛性是一个层面的。




其实,智、佛性、法身、真如、实相等等,包括涅槃等等,


它就是浑然一体,离一切相具一切功德。只是从哪个层面来说,你就叫它哪个名词。




如果我今天在这儿,好,你今天叫“法师”;明天说不准叫你去参加政协(会议),好,你是“政协委员”;在家里你是老三,“三弟”,对吧


或者你在家里,你是几个姐妹当中“大姐”,但是同时你是女儿的“妈妈”等等……


——不同层面来取不同的名字,但是只是一个东西。


大家这一点如果懂了,那就好了。





回 向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生西方净土

九品莲花父母

花开见佛无生

不退菩萨为伴侣


南无弥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摄影/ 兰心蕙质 等












来源:觉照空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能忍法师:《楞严经》第六遍讲解系列(065)《十番显见》之七“显见不碍”(下)未明心见性者修行时能啥都不想?发布于2022-01-21 21: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