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 蔡礼旭老师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 2011/9/3  第23集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我们五伦关系当中,真正出严重的问题,彼此都有责任。父亲出问题了,儿子有没有劝先生出问题了,太太有没有及时劝谏劝谏是每一个人扮演人生每一个角色,都要尽的义务。《孝经》当中告诉我们,“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争之”。领导、父母、朋友有做不对了,我们要赶紧劝谏,这个都是尽我们的忠义。

国君假如失掉了这个国家,那臣子也不可能存活了。所以隋炀帝,您看在《贞观政要》当中常常举隋朝,因为是离他们最近的一个朝代。隋炀帝暴虐,结果臣下都没有劝谏,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在哪,国家灭亡了。然后最亲的虞世基这一位大臣,最后也是被杀了,不可能保全。

所以太宗讲这一段的时候,也是告诉所有的臣子,“我们君臣是同体的。我不知过失,你们不劝我,国家亡了,大家都活不下去。隋朝离我们这么近,我与大家都不可以不谨慎。假如不谨慎,国家没治理好,以后被世世代代的人所耻笑。”所以太宗谈这些道理提醒自己,也提醒满朝文武大臣,要尽自己的本分。

在太宗四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太宗有一天,在论隋朝的整个监狱的状况,谈论狱制的问题。结果魏征讲道:“在隋朝有一件事,就是曾经有抓到一些盗贼,结果隋炀帝就命令于士澄去捕抓盗贼,只要觉得他有嫌疑就给他严刑拷打。结果承认自己是盗贼的就有两千人,而且隋炀帝下旨同一天一起斩首。”

我们看到这个,都觉得隋炀帝不亡都很难,底下的臣民纵使真的有两千个人是盗贼,这个已经是教育的问题了。我们前面课程提到,一个领导者要“反身”。“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老百姓行为不好,那是我们上位者没有好好教,不能怪底下的人。《论语》当中讲的,“不教而杀谓之虐”。

结果隋炀帝这个时候,没有这种反思的能力,就下了这个旨意。当时候的大理丞张元济,就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就去调查。随着调查发现,有好几个人,他们在被调查作案的那一天,其实是被关在监狱里面的,那怎么可能出去偷东西而为什么他们承认就是被拷打之后,没办法就承认了。结果就再去调查,最后调查到两千个人当中,只有九个人行踪不明。这九个人当中,官员认识的还有四个,确定他们四个也不是贼。只有五个没有确定而已,两千个人只有五个没确定。而相关单位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居然回什么话呢皇帝已经下旨了,不能改,就不上奏了。所以当场那一天,两千个人就这么被处决了。

结果太宗谈到这个历史就说:“不只是隋炀帝无道,这底下的臣子也太不尽心了,都没有直言来劝谏。为了国家而劝谏,纵使有杀身之祸,都应该尽这个本分,怎么可以只是谄媚,然后随顺,唯唯诺诺的,求得君王的喜悦而已呢君臣到这种地步怎么可能会不败”

接着太宗就说了:“朕赖公等”,就是诸公,“所有的大臣来辅佐我,这样能够让监狱空虚,把国家治理好,人民教育好,没有人犯罪了,监狱没有人最好了。现在这个情况非常良好,愿大家善始善终,保持对我的劝谏,就像今日一样。”太宗从历史当中时时提醒自己,也时时教育大臣们。


中国四大教名山因果律武器因果报应因果关系因果图因果律佛家经典语佛家三宝佛家名言佛家经典佛家禅语佛教四大名山佛教音乐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群书治要】领导、父母、朋友有做不对了,我们要赶紧劝谏,这个都是尽我们的忠义!发布于2023-06-29 19: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