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研修系列


《问道金刚经》-19:

通过本文,我们将可以得知:只要通达了《金刚经》,尤其是离一切唯识分别的“无余涅槃”,就等于抓到了所有大乘法坐标系的零点。就几乎通达了几乎所有汉、藏、南三地大乘佛法的核心框架,都是波罗蜜、十波罗蜜,以及以“十波罗蜜”而展开的大乘菩萨十地。再大部头的《大般若经》、《华严经》、《师地论》等等,其实都会变得异常简单、高效、快捷。佛弟子修行,也可能像六祖大师那样,一通百通。而能够将异常庞大复杂的佛学体系,变得落地简单、快捷高效,也是趣入大乘的标志特征之一。??????????????


《金刚经》原文-8: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笔者注:


一、什么是“乃至四句偈”


凡是佛经中,出现“乃至”二字的时候,需要万分仔细。那么,这里的“乃至四句偈”,都含摄了哪些内容呢?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实际上,这里的“乃至”二字,就省略了大量的专业佛家术语。我们说:佛陀讲解般若,就讲了二十二年。而如果按照《般若经》的义趣,笔者认为终佛一本事、一本生都是在讲般若也。那么,这其中都含有哪些具体的般若内容呢?《大般若经—第一会—大乘铠品》,有着大量的篇幅,解释了这个“乃至四句偈”。就含摄了甚深般若一切种智中,所包含的一切宇宙万法和圣贤智慧。笔者简单列举一些,以便于读者加深对“乃至”二字的理解,会更加具体地明白:万勿小看佛陀!佛陀之智慧,非如常人想象得那么简单。比如,其中的所列举的“非作非不作”之“离四句”。无论多么复杂的大乘佛学术语,无论多么庞大的佛学体系,最终都会变得简化、简单而高效,最终都要归结到离一颗心识的“四句分别”,即“四句偈”也。说白了,即一切离唯识分别的“大乘唯识理”也。如果行者能依《金刚经》中的“甚深般若义趣”,乃至最为浓缩的“四句偈”等等,能自我一门深入地熏习修行,能离一切唯识分别,还能讲给有缘的众生,就可以像佛陀那样:所谓佛法,是非佛法,是名佛法。

1、一切有情生命: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摩纳婆、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见者,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有情乃至见者,毕竟不可得故。

2、一切梦幻事:梦境、像、响、光影、空花、阳焰、寻城、变化事,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梦境乃至变化事,毕竟不可得故。

3、一切五蕴:色、受、想、行、识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色、受、想、行、识,毕竟不可得故。

4、一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眼、耳、鼻、舌、身、意处,毕竟不可得故。

5、一切六境:色、声、香、味、触、法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色声、香、味、触、法处,毕竟不可得故。

6、一切十八界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色界乃至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不可得故。

7、一切十二缘起无明、行、 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无明、行乃至老死愁叹苦忧恼毕竟不可得故。

8、一切十八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外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毕竟不可得故。

9、一切四八定: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毕竟不可得故。

10、一切三十七道品:四念住、四正断、四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毕竟不可得故。

11、一切三解脱门:空、无相、无愿解脱门,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无相、无愿解脱门,毕竟不可得故。

12、一切“六波罗蜜”: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布施、净戒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毕竟不可得故。

13、一切“五眼、神通”: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五眼、六神通毕竟不可得故。

14、一切佛不共法: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一切相智,毕竟不可得故。

15、一切胜义谛: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法住、法定、离生性、平等性、实际,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真如、法界乃至实际毕竟不可得故。

16、一切佛菩萨:菩萨、如来、应、正等觉、一切智智, 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何以故?如来、应、正等觉,毕竟不可得故。


??

二、“六波罗蜜”中,般若第一?

《金刚经》的这一段,说得非常清楚:你再有钱、布施得再多、道场再繁华,都不如通达《金刚经》中的“般若义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清醒:佛对须菩提所说的“布施”,还隐含了“持戒”、“安忍”、“精进”和“禅定”,其余的四个眷属般若。所以,我们在学习《金刚经》时,应万分清醒:凡是佛陀以“布施”举例的地方,实际上在含摄整个“六度体系”。而且我们知道:作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也是日行十三头陀的,修行都是万分地精进,会常常托钵乞食,而且专门向富人乞食,以怜悯穷苦人家。须菩提认为这样的“布施功德”会更大。既能向富人种福田布施,也减少了穷人的压力。所以,佛的意思就很清楚了:不仅仅你的“布施”,即便是你所有的持戒、安忍、精进和禅定都加在一起,比起离一切唯识分别的“甚深般若智慧”,也都是微乎其微。因此,是“第一波罗蜜”。

禅宗有个著名的“磨镜台公案”,说的就是“第一波罗蜜”的义趣。凡佛门弟子,实际上内心深处都会有着根深蒂固的“我慢之心”。比如马祖道一禅师,最初之时,也会固执地自诩为禅宗正脉。因此,明明知道慧能门下的怀让禅师,也在衡山之上,就近在咫尺,也不去拜访求教。反而终日打坐,似乎老死不相往来。而怀让禅师呢,则是万分地悲悯,便待机而引。一日,正值道一在禅坐时,怀让就远远的诵念慧能的偈语:“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而且,连念四遍。道一和尚从最初的不理不睬,到终于开始摇头沉思。怀让禅师见此,微微一笑,随即拂袖而去。第二天,还是道一打坐入静的时候,怀让却端着一块大砖头,在旁边的大石头上磨来磨去。磨砖的声音极为刺耳,道一最终忍无可忍,便开口质问:“莫名其妙,你磨一块砖干嘛?”怀让答道:“我要将这块砖磨成镜子”。道一又好气又好笑,强忍怒气,反问:“砖怎么能磨成镜子?”怀让等的就是这句话,答曰:“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顿时,道一大有所悟。须知:北宗极重坐禅功夫,此言算是触动了道一心中的关隘。即:打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禅定功夫再深,也要有出有入,也要有生有死。从此,拜于怀让门下,终成一代祖师


而实际上,六祖慧能从来都不反对打坐禅定的功夫熏习,而是反对“执着禅定”,而忽略“般若智慧”。我们至今都可以看到:六祖大师的肉身涅槃相,是打坐禅定相。只是在告诉所有的佛弟子:六波罗蜜中,甚深般若智慧,才是第一核心的关键。其余的五波罗蜜,都是在熏习我们的”菩提心种子“,其最终目的都是成佛也。而佛弟子修行,最大的麻烦之一,就是修着修着,却不归零。修着修着,就当真了。精进持戒的,则总是强调持戒第一;喜欢布施的,总在强调布施;擅长打坐的,总在炫耀打坐功夫。而《金刚经》里,佛会总是反复地告诉我们:”甚深般若智慧“,也就是”无余涅槃之“无分别慧”,才是成佛的第一核心。谁抓到了这个,谁就快。



三、为何一切佛法,皆从此经出?

《大般若经—第一会—辩大乘品》?????

佛告善现:“汝问‘云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笔者:

通篇的《金刚经》,须菩提反反复复所问询的,即是“如何发菩提心”,以及“如何能发趣大乘”?说白了,就是如何才能从须菩提的小乘声闻境界,能高效快捷地,进入属于佛之本怀的大乘呢?那么佛在《大般若经》里,就已经告诉他:如果能弘发“大菩提心”,以“六度波罗蜜”而熏习修行,以“十波罗蜜”而深入时,便是大乘菩萨的“十地”。

依据《华严经—十地品》,我们就可以得知:第一“欢喜地”,以布施波罗蜜为主;第二“离垢地”,以持戒波罗蜜为主;第三“发光地”,以“安忍”为主;第四“焰慧地”,以“精进”为主;第五“难胜地”,以“禅定静虑”为主;第六“现前地”,以“般若智”为主;第七“远行地”,以大悲方便为主;第八“不动地”,以大愿为增上;第九“善慧地”,以大乘因明四辩才,以大行为主;第十“法云地”,以得“一切种智”,以大智为主。我们看:长达八十卷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其核心的框架,依然是《金刚经》中的“十波罗蜜”。按照这样的“十地”次第,如果我们大家能像善财童子那样,能够谦卑恭敬地五十三参。能从大乘菩萨的初地开始,一地一地层层增上,最终而上求佛道,即是已经发趣大乘了。

其实,不仅仅是《华严经》。如果我们大家,能够以一颗菩提佛心为种子,以“离四句”而离一切心识分别,以“六波罗蜜”为日常熏习,以“十波罗蜜”为深入。佛家的一切修行,人生的一切过往,佛学中庞大的体系,都会变得异常简单、高效、快捷。而且,我们最终都将会看到大乘佛法中的《大般若经》、《法华经》、《楞严经》、《无量寿经》、《楞伽经》、《解深密经》等等,《瑜伽师地论》、《大智度论》等等,甚至藏地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入中论》、《五部大论》等等,南传的《清净道论》等等,一切的佛家经律论三藏经典,其实都是在围绕“一颗佛心”,围绕“离唯识分别”,围绕着“六波罗蜜”、“十波罗蜜”、和“大乘十地”而展开。届时,我们自然会明白:所谓的“中观”、“唯识”、“瑜伽中观”、“如来藏”、“大乘唯识理”、“甚深般若”等等,都是各说各话的一回事,都是《金刚经》中,离一切唯识分别的“无余涅槃”。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金刚经》:为何一切佛法,皆从此经出?(19)发布于2024-02-23 11:46:5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