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研修系列#《经》研修系列#《玄奘之学》论文集


《问道金刚经》-18:

如何能全面地理解《金刚经》“四句偈”呢?笔者有以下一些分享:1、“四句偈”者,实际应为“离四句偈”;2、“四句偈”中,应含有超越一切二乘和外道的信息;3、“四句偈”之大乘甚深意趣,等同于之本怀,等同于无余涅槃,等同于一切种智,等同于如来藏,等同于“甚深般若”。4、“离四句”的密义之一,依然是“离唯识分别”,是大乘因明能破。5、“离四句”的密义之二,是“能破”也“能立”而“实无破立”,即大乘因明能立。6、“四句偈”的实践功德之大,等同于《金刚经》的全部。7、“四句偈”之庄严,佛开示:堪比佛舍利塔庙,堪受一切世间、阿修罗天人供养??????


《金刚经》原文-8: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笔者注:

一、普通人的“四句分别”?

在古印度因明传统中,宇宙万物的任何其中之一“法”,都会有四种逻辑状态,按照《金刚经》的用语,则分别为:1、“法”;2、“非法”;3、“法+非法”,4、非“法+非法”。做个小试验,一试便知:现在的您,无论面对哪一个人、哪一件事,您总会要在下面的四种情况中,作出抉择。而且,您每天的生活中,一生的生命里,总是在这四句状态下,绕来绕去,无有穷尽也。


A、满意;(是)?


B、不满意;(非)?


C、部分满意,部分不满意;(且是、且非)


D、满意、不满意都不是;(非“是”、非“非”)


这就是传统因明学中,著名的“四句分别”现象,而归根结底,依然是我们一颗心识的寻伺分别。稍加斟酌就会发现:您每天的生活中,家里、家外、吃饭、路途中,工作、办公、会议、购物中,无论面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您的内心翻江倒海的,都是要在这四种选项中,一念一念地做出抉择。而且,不知不觉中就在调整着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你几乎找不出第五种来。而您不知:这一切“四句轮回”的背后实质,都是我们的一颗心识,在刹那分别中。而因此名言种子所产生的“四句分别”现象,会贯穿于我们生命的始终。无论我们尝试怎样的思维,一天到晚总会在“是是非非”中,似乎总是跳不出“四句分别”的魔




二、圣贤智者的“四句戏论”?



凡陷入上述“四句分别”而拔不出来的情况,是异常的广大而普遍的,遍人类社会、遍人类历史。或有或无、或实或虚、或一或异、或生或死、或断或常,繁衍开来无穷无尽,就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密密麻麻的“二乘”和“外道”哲学体系。而凡此种种的“四句轮回”现象,归根结底依然是“唯识分别”,佛经中则称之为”戏论“,是大乘行者所坚决要避免的。《楞伽经》中,则就有“离四句”、“绝百非”的说法。而其实质,就是佛陀针对当时的古印度外道,以及佛门内二乘的“四句分别”,所作出的更加深入的辩答。这其中,就有古印度正统六派中的古正理派、胜论派、数论派,大自在天、宿作派、时论派、声论派、自然派等等,以及耆那教、顺世外道、六师外道等等,以及佛门之内的声闻缘觉修行人等等。大慧菩萨向佛陀提问的108句中,其中的一些“四句分别”,可简列如下:



1、关于空间:1)有;2)无;3)且有、且无;4)非有、非无。


2、关于时间:1)断;2)常;3)且断、且常;4)非断、非常。


3、关于生命:1)生;2)灭;3)且生、且灭;4)非生、非灭。??


4、关于心物:1)唯物;2)唯心;3)且物、且心;4)非物、非心。


5、关于总相与别相:1)一;2)异;3)俱一、俱异”;4)非一、非异”。


6、关于小乘佛学:1)唯识;2)中观;3)瑜伽中观;4)非识非中。????


7、关于佛家小乘空性:1、缘起;2、性空;3、且缘、且空;4、非缘、非空。


附-8、《墨子-经说》中的“四句”:1)彼;2)此;3)且彼且此;4)非彼非此。


(参考原文: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彼且此也,彼此亦可。彼此止于彼此,若是而彼此也,则彼亦且此此也。)


附-9、《庄子-齐物论》中的“四句”:1)是;2)彼;3)且是且彼;4)非是非彼。?


(参考原文: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古往今来的伟大圣思想家,无论佛门内、外,对凡此种种的“四句现象”,也都是各说各话,也都是深陷其中,各在绕来绕去。最终,很多都会指向“天地为一”,但还是跳不出有个“一”。在新一轮的“一、异、俱、不俱”四句分别中,又陷轮回。然后读者呢,也会随之绕来绕去、卷来卷去,都是万分地烧脑。似乎有那么点意思,但就是不通,总是说不服自己。?????????????




三、《金刚经》中出现的“四句论式”和“应颂”?


1、《金刚经》中的“四句论式”?


第一个: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金刚经》第三分)


第二个:法、非法、非“法”、非“非法”?(《金刚经》第六、七分)




2、关于《金刚经》中的两个应颂?


第一个:(二十六分)

(罗什本)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玄奘本)


诸以色观我,以音声寻我,

彼生履邪断,不能当见我。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



第二个:(三十二分)


(罗什本)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玄奘本)


诸和合所为,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应作如是观。


笔者:


这是《金刚经》中出现的两处应颂,分别为罗什本和玄奘本。佛家的三藏十二部中,其中的“应颂”,为一段经文的局部小结。而“讽颂”,则通常为全部经文的“浓缩”。二者都可以作为陀罗尼受持。但笔者认为:《金刚经》中出现的二颂,尽管属于局部的“应颂”。对于实际佛弟子的修行,均可按自己的理解,随缘欢喜,作为“四句偈”而无碍受持。同时,也可以看到:玄奘本翻译中,会有“唯识意趣“。这一点,义净本《金刚经》、菩提流支本《金刚经》,以及无著菩萨的《能断金刚经释颂》中的”唯识意趣“,和玄奘都是一致的。都会有着与《楞伽经》”离四句“一致的,”大乘唯识属性“。





四、“四句偈”=“离四句偈”?????



1、《般若经》中的“离四句”?

摘录一:《大般若经—第一会—遍学道品》


“世尊,若尔,亦应有性不能现观无性无性不能现观有性有性不能现观有性无性不能现观无性,将无世尊不得现观?”佛言:“善现,有得现观,然离四句”。“世尊,云何有得现观,然离四句”?“善现,非有、非无绝诸戏论,乃名现观,得亦如是。是故我说有得现观,然离四句”。



笔者:


我们看这一段,须菩提就是在“有无、无有、有有、无无”的四句戏论里,绕不出来。而佛坚定地告诉他:要离四句!600卷《大般若经》中,共计16会,都会有类似的“离四句”,此起彼伏。而且,都会有类似《金刚经》中的开示:“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据此我们可以得知:“四句偈”,实际上应该是“离四句颂”的佛之本义。只是我们中国人,太贪图简单方便了。而“简单方便”久而久之,其原义便会遗失。



?

2、《楞伽经》中的“离四句”譬喻?


摘录二:《楞伽经—集一切法品》?


1、海市蜃楼喻:大慧,如乾达婆城“非城非非城”,无智之人、无始时来,执着城种妄习熏故。??


2、火轮喻:大慧,譬如火轮实非是轮,愚夫取着非诸智者,外道亦尔恶见乐欲,执着“一、异、俱、不俱”等一切法生。?


3、水泡喻:大慧,譬如水泡似玻璃珠,愚夫执实奔驰而取,然彼水泡“非珠非非珠”,“取不取”故。


4、水影喻:大慧,譬如水中有树影现,彼“非影非非影”、“非树形非非树形”。



笔者:


实际上,通篇的《楞伽经》中,都会有着大量的譬喻和偈颂,都是在阐述“离四句戏论”,都是在讲述”离唯识分别“,以及应如何“离四句”。



3、《楞伽经》中的”离四句“:大乘因明义趣?


摘录二:唐本《楞伽经-集一切法品》


佛言:大慧,有两种觉智,谓“观察智”及“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观察智者,谓一切法“离四句”不可得。“四句”者,谓“一异”、“俱不俱”、“有非有”、“常无常”等。我以诸法离此四句,是故说言“一切法离”。云何“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谓于坚湿暖动诸大种性,取相执着虚妄分别,以宗、因、喻而妄建立。


笔者:

这一段中,佛陀清晰确定地指出了大乘因明学的两大证道智慧。第一,这里的“观察智”,即是大乘唯识理 中的“圣智自证现量”。即要求所有的佛家行者,首先自己要有自己独立实践的“离四句”实践证量。而“离四句”说到底,依然是“离唯识影像分别”。而最终,以此契入佛之“无余涅槃”的宇宙实相中,此即大乘因明之“能破”。第二,这里的”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说白了,就是于无余涅槃中,于一切“甚深无分别慧” 中,再随顺世间人之心识名相,再因明建立,此即大乘因明之“能立”。而实际上,无论“立”“破”,均一无破立、澄净一如也。此时,我们再想一想《金刚经》中的一些“因明论式”:如来说世界,是“非”世界,是“名”世界;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是非***,是名***,等等。就会明白:此中之“非”,即是以行者的“现量观察智”,而看破、看穿、放下,即“大乘因明能破”。此中之“名”,则是以行者的“比量建立智”,而假名、施设、建立,即“取相分别执着建立智”,即“大乘因明能立”。故知“离四句偈”中,含有了这样无上甚深的佛陀智慧。



4、树菩萨的“离四句”?


心人应可以得知:龙树菩萨的《中论偈》,其实就是在描述“离四句轮回”的情况。并且告诉我们:若能“离四句”,知“四句分别”产生的根本之因,善摧伏二乘外道戏论,才是佛之本怀。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笔者:


佛学上所谓的“中观”者,最多的依据都是龙树菩萨的这首偈颂。很容、很容易,就与儒家的《中庸》混为一谈。而却很少有人知,这首偈颂的核心指向,又是《大般若经》中的“四句偈”。而“四句偈”的指向,却是“离一切唯识分别”,即“大乘唯识理”。即此可知:“大乘中观”,即是“大乘唯识”,亦为一切种智如来藏,亦为甚深般若。而实际上,任何一种的“中观”称谓,如果离开了“唯识分别”,在不知不觉中就早已经丧失了佛之本怀。那么,佛之大乘的坐标系零点,即是离一切心意识分别的“无余涅槃”。而小乘、外道的零点,或以“五蕴”为零、或“离五蕴”为零、或唯物或唯心,殊不知:凡自我心识中的一切,都将是骑驴找马、循环往复、迭代卷积、无有穷尽也。而这一点,也是佛陀要反复强调“离四句偈”的根本原因。目的,就是为了要接引类似须菩提这样的,一切佛门内外的二乘圣者和大智者。《金刚经》难懂,见此一斑。????????????


5、《解深密经》中的“离四句”?


佛言:善清净慧,我于如是微细、极微细,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超过诸法一异性相胜义谛相、现正等觉。现等觉已,为他宣说、显示、开解、施设照了。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行界胜义相,离一异性相;

若分别一异,彼非如理行;

众生为相缚,及为粗重缚,

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笔者:


所有”四句分别“的轮回现象,究其根本依然是我人一颗心识的分别。只是这种深之又深、细之又细的心意识分别,普通凡夫通常都是漠不关心,无知无觉。甚至一切的二乘行者、外道圣贤,乃至当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无知无觉。比如一位大科学家,当自己在深入试验观察显微镜的时候,不会觉知到自己所有的试验结论:是在”心识之我“的立场上,以“我”为基点而人为建立的。而一旦这个“心识之我”,出现倾斜偏差的时候,任何的试验结论,都将倾斜偏差,都将“四句轮回”。而对自我心识的甚深微细性、秘密轮回性,所有的二乘外道人士,都是没有证量觉知的。在佛家大乘体系中,乃至第七远行地之前,我人阿赖耶识的”因果分别“都会存在,或多或少都会有“四句分别”的随眠现象。故大乘菩萨从初地起,都会与小乘圣者的修行上,都会有一些共法交集。而直到第八不动地之后,才能彻底清净。也因此,才会有“我爱执藏”、“善恶因果”和“相续执持”的赖耶三位差别。?????????????????????????




五、“四句偈”的真实意趣?

??????????????????????????????????????????????


《金刚经》全文,佛陀反复强调的”四句偈“,共计六次。我们结合《大般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等等,就会看到“四句偈”,应具备以下一些属性特征:



1、“四句偈”:全称应为“离四句偈”??

所谓“离四句”,即是离一切言说、文字、语言,离一切“我人之识”分别,最终指向“无余涅槃”。而又应在此基础上,能够以大乘因明而建立,即能够给他人、有缘人、有情众生宣讲“离四句偈”的甚深智慧。宣讲的同时呢,不仅仅要“离我人之识”,更应离一切“我人之智”的假名安立,依然是回向“无余涅槃”。


2、“四句偈”:超越一切二乘和外道的意趣?

即,应含有超越一切二乘和外道的信息。我们说:须菩提在《金刚经》中的“六问”,其中最大的核心:就是如何发菩提心,如何发趣大乘,如何实际修证?须菩提本人,即是佛的十大弟子,十大声闻之一。所以他的提问,一定是自己一生的修行关口,是多少年都没有突破的那个点。一旦突破了,才会有后文中的悲欣交集,才能“涕泪悲泣”。而从《大般若经》的上下文中、从《楞伽经》中,我们就可以得知:“大乘唯识”和“大乘因明”,是所有二乘外道所不能亲身实践证明的部分,也是当今所有的小乘弟子、小乘学者所完全不具备的。而“四句偈”中,就含有这样的内容。


3、“四句偈”:“大乘唯识意趣”?


《楞伽经》中,佛陀对”离四句“的全面阐述,尽在“唯识分别”,尽在一颗心识的“虚妄分别”。其中甚深者,即是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即如来藏识。而且《楞伽经》中对”离四句“阐述,会有着完整的、通篇的长行,完整的宗、因、喻体系,以及对梦、翳、幻、泡、影、电等等之“离四句”喻量,与《金刚经》如出一辙。?



4、“四句偈”:“大乘因明意趣”?



趣入大乘以后,干什么?一切皆空了,干什么呢?是大嘴一张,想说啥就说啥吗?是自我感觉良好,随意地发个心灵鸡汤的信息吗?或者,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去“弘法利生”吗?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菩萨畏因、凡夫畏果的根本区别。大乘发心行者,则会在”圣智自证“的基础上,一定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按照佛陀的教诲而因明建立也。譬如,我们会经常看到:佛弟子圈子里,总是会有”不立文字“的说法,对、还是不对也?为什么大德祖师都可以,都有文字经典留存于世呢?此即大乘因明能立也,须一切先”破“,”破“后自知。比如,《金刚经》里非常经典的“如来说***,是非***,是名***”论式。而”四句偈“中,就会有着这样的”大乘因明意趣”。????????????



5、”四句偈“:佛之本怀意趣?


我们受菩萨戒了、发菩提心了、发趣大乘了,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即《金刚经》之”无余涅槃“也。而“无余涅槃”,在佛学经典中会有很多异曲同工的“异名”。“甚深般若”、“一切种智”、“如来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等,只是种种名字在使用时,会有其相机而教的侧重方向。即此,我们就会明白:“四句偈”不仅仅在《金刚经》的上下文中,乃至在600卷《大般若经》,16会前前后后的上下文之间,都会有着连贯一致“佛之本怀”。



6、”四句偈“:最大的功德意趣?


佛自己开示:“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言外之意,一旦能够通达“四句偈”,将“四句偈”深入展开后,也应该有着和《金刚经》、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样的智慧意趣。纵使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资产金钱都布施出去,也不如受持一“离四句偈”的功德。???????????



7、”四句偈“:堪受供养的意趣?


《金刚经》第十二分,佛陀这样开示:“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结合玄奘本《金刚经》后,我们就更加可以确定:佛的开示很清晰,凡是有此《金刚经》的地方,有人讲解此《金刚经》的地方,甚至有人讲解此“四句偈”的地方,都堪比佛之舍利塔庙,都有着一切世间众生、阿修罗、天人等等众生,均应恭敬供养的圣庄严。




五、最为完整的”离四句偈“?


摘录三:唐本《楞伽经 — 集一切法品》

诸识蕴有五,犹如水中影;所见如梦幻,不应妄分别。

三有如阳焰,幻梦及毛轮;若能如是观,究竟得解脱。

譬如热时焰,动转迷乱心;渴兽取为水,而实无水事。

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如翳者所见,愚夫生执著。

无始生死中,执著所缠缚;退舍令出离,如因榍出榍。

幻咒机所作,浮云梦电光;观世恒如是,永断三相续。

此中无所有,如空中阳焰;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

诸蕴如毛轮,于中妄分别;唯假施设名,求相不可得。

如画垂发幻,梦乾闼婆城;火轮热时焰,实无而有见。

如是常无常,一异俱不惧;无始系缚故,愚夫妄分别。

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色相,而实无所有。

心识亦如是,普现众色相;如梦空中焰,亦如石女儿。


佛言:复次大慧,诸佛说法“离于四句”,谓离“一、异、俱、不俱”及“有无”等建立、诽谤(似能立、似能破)。大慧,诸佛说法以谛、缘起、灭道解脱而为其首。非与胜性、自在、宿作、自然、时、微尘等而共相应。大慧,诸佛说法,为净惑、智二种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无相法中,而善分别诸乘地相;犹如商主,善导众人。


笔者:

大慧菩萨的108问中,即便在古印度那个时代,也是令人万分地烧脑。几乎所有二乘和佛门外道圣贤的,一切的不解之谜,都一股脑儿地推到了佛陀面前。而其中最麻烦的、也是大量重复的问难,其实都是“四句戏论”。而这一段,是大慧菩萨专门就“四句戏论”,当面向佛陀的质疑。笔者认为:这一段中,则涵盖了“离四句”最为完整的内容。可以看出:无论多么地烧脑、多么的卷积、多么的绕来绕去,都是我们大家的一颗心识,在“虚妄分别”中自造、自作、自受,却毫不自知也。在这样的一颗心识中,我们永远找不到“不烧、不绕、不卷”的世界。而小乘和外道,也是全然不知不觉地,在自己的心识世界中建立自己的“小乘、外道因明”,也会有着自己独到的教法体系。而在此“离四句偈”中,佛陀将之都归结为一颗心识的出离。出离到什么程度呢,一切种子阿赖耶。若果真如此,我们的世界,可以瞬间澄然一净,简单至极。

关于《金刚经》“四句偈”,笔者总会万分地感慨。各种佛家经典中,相关的“离四句偈颂”,实际上很多很多。而笔者认为:对于《金刚经》“四句偈”,只要能完整地把握了其中的甚深意趣,受持任何一“离四句偈”,均无咎也。

汉地佛门历史上,有着无数对“四句偈”的解读,都会带有鲜明的小乘末法特征。即似乎都很有道理,都是大德、高僧、善知识,都在以佛的名义,但就是言词闪烁、义趣模糊,最终依然无法清晰抉择。按照玄奘的说法:验之圣典,则隐显有异,莫之适从。而且,大乘因明学中的“离四句偈”,是要超越一切佛门内“二乘”,以及一切佛门外道圣贤思想家的。这也要求我们,应从一宗一派、一祖一师的、南传、汉传、藏传的局部中,回归到佛、法、僧三宝这个圆满体系上来,将善莫大焉。若果真如此,自然就会清晰知晓:大乘因明学,在《金刚经》中最为集中的体现,就是“四句偈”。反之,一旦我们自己有了“大乘因明”的加持后,对各种佛家经典的解读,对汉、藏、南传等等的宗门现象,对一颗佛心的契入,才能与释迦本师最大程度地接近,才不会小看佛陀,才不会遗漏和缺失。而既有古印度因明辩义的实战经验,又有那兰陀寺修证经历,又能对大乘因明学能成体系翻译的,毫无疑问就是玄奘。而一旦有一天,当我们有能力,从“玄奘之学”的角度看过去,就会发现:关于《金刚经》、关于《楞伽经》、以及各宗各派中的古今质疑、历史留难,都将雪化冰清、彻底释然。笔者自己,就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而归根结底,都是小乘主导的末法时代里,大乘真义的严重缺失。然而,《金刚经》里的释迦牟尼佛,是实语者、真语者、不妄语者,是古往今来“实事求是”的第一人。因此,“四句偈”中所蕴含的,法尔本然的佛之本怀,迟早总会被为了寻求真理、而发趣大乘的后世弟子们,得以实践验证。甚至,一切人类文明进步的实践活动,都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百年后,亦将真实不虚。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金刚经》:错解千年的“四句偈”?(18)发布于2024-02-23 11:4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