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刚经》研修系列


《问道金刚经》-7:“发菩提心”的全称,即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何以降伏其心呢,即如果能从最初的《金刚经》一缘,就开始拥有一颗佛心的“大菩提种子”,就有可能高效、快捷、彻底地降伏我们现代社会里,那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凡夫之心也。???


《金刚经-善现祈请分》原文-2:?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笔者注:

《金刚经》里,所有佛陀智慧意趣,都是通过佛与须菩提的一问一答而展开的。所以,须菩提的这第一问,按照昭明太子的32分,需要二、三、四分之后,佛的答案才会完整。然对于很多初学者,其中的几个佛家术语,是无法跨越的难点,需要一一解读。那么这一分的关键重点,则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此问的实质:即是应如何“发菩提心”。一旦通达其义后,则行者自然而知:到底该如何,能高效快捷的“降伏其心”也。那么,到底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


一、什么是“菩提”?


1、一直以来,对“菩提”这个词,很多人对这两个字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比如“菩提子”、“菩提树”、“菩提手串”、“菩提心”等等,数不胜数,几乎是世人皆知。但遗憾的是:可能少有人人懂得“菩提”的佛家真义。

 

2、中国宗,也有一首非常有名的六祖慧能“悟道偈”,也提到了“菩提”,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3、其实“菩提”的梵语原义,就是“觉”。而佛家的“菩提”呢,则实在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简称,会在佛家经、律、论三藏经典中频繁出现。笔者的经验是:如果对这个词汇没有彻底搞懂,读经时又一带而过、模棱两可的话,久而久之,在解经时反而形成第一个巨大的障碍。

 


二、佛家的智慧觉知?

 

1、什么是“觉”?

 

师地论》中,这样解释“觉”:“云何觉?谓增睡者,不胜疲极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从梦而觉。”由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我们困得要命,也累得精疲力尽后,大睡一场,醒来后会发现一切都变得“清晰、明澈、全新”,一切都是精、气、十足,这种无比清明的状态,就是“觉”。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形则完全不是这样的,我们凡夫大部分时间都是做不到像清晨醒来那样的“觉知”。绝对多数的人们,就总会像迷迷糊糊的半梦半醒之间。日常里,脑子懵懵懂懂、冲动浮躁和随心所欲的情形,都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常态。而此时,则离“觉”远矣。

 

据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觉”,就是从“梦幻”中醒来,从“无知”中开始觉知。而且,这是走向佛家智慧光明的一种实际觉知能力。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不知不觉”,例子也是太多了,应该说比比皆是,尽娑婆世界全是。比如,一位昏昏欲睡的司机,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前一刻,是“不觉”的;当我们任性惬意地“大吃大喝、吸烟”的时候,对于我们的“疾病健康”,我们是“不觉”的;当我们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大骂“社会的不公”、“道德的江河日下”、以及“人情的冷漠自私”之时,我们更是不“觉”: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当我们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面对绝症、面对亲人的逝去,我们不会觉知到:大多数的病人,不是因病而病,也不是因病而死,而是早早就被自己吓病、被自己吓死的。而此时,对绝症的本质根源,对亲友的死亡之相,我们更是“无觉无知”。

 


2、如何觉知?

 

如何能具备最为高效的现量觉知能力呢?《金刚经》中,会有庞大“六度般若”的完整体系,容后详述。这里,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六度般若”的熏习目的。?????????????

 

1)简单到极点?


能将日子过得简单,能在芸芸众生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际上是一种大智慧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能够首先放下太多的自我,远离那些无效的人际圈子、无效的交际、无效的信息,以及生命圈子里那些无效的枝枝叶叶。凡此种种的“无效”,会浪费我们的人生精力,会分散我们的人生焦点。比如微信或抖音,若仔细想来:我们一个月、一年下来,有多少信息流过脑海?而实际上,其中的90%以上,是无效的,是浪费精力时间的。而剩下的,即便是生活必须的信息,有多少是可以高效提升您的生命质量呢?


 而一旦变简单了,我们的觉知能力,就会翻倍增长。


2)清静到极点?


举个例子,就比如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在玩命赶路的时候,我们是无法清醒觉知自己的真实状态的。而只有当车子停下来后,我们才能看看方向是否正确,看看路边的风景。否则,如果方向错了,无论再走多远,都会错上加错。而我们大家的一颗心识呢,也是如此。一颗心,如果不能彻底地安静下来,我们的人生方向对不对,我们不觉不知;人生旅程中的无数美景,我们也是不觉,错过了也不知。而这,也是佛家修行体系中,为何一定要有“禅定”的根本原因。


 

3)无我到极点?


说白了,就是心无旁骛,不受外部干扰的能力。然而,我们生活的现实就是:每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有个“我”在计算得失,总有个“我”在瞻前顾后,总有个“我的圈子”在牵牵扯扯;就比如那太多来自家人的、亲友的、闺蜜的、哥们儿的好心好意,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乎都对。殊不知:就是这些圈子里,非常非常琐碎的“一件小事”、“一句闲话”,甚至“一个念头”,就足以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大方向。而自己的一生命运,也就此截然不同。而可悲的是:人们还不觉知!




 三、什么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更全面的意趣有三层:1、正觉;2、正等正觉;3、无上正等正觉



 

1、正觉:“觉知人我”?(佛家小乘境界)


就是要智慧觉知到,这个“个体我”的终极本质,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阶段,以“突破个人生死为标志。一旦获得,就会从中获得一种“跳出死亡”的了无挂碍,获得彻底的烦恼解脱。比如,我们自己的这个肉身,其本质到底是什么?


 

2、正等正觉:“觉知人我+法我”?(大乘菩萨境界)


觉知“人我”后还不够,还要“觉知万物有情”。要觉知到所有有缘的人,有缘的一切生命体,植物、动物、微生物,乃至微观粒子和宇宙天体,其终极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明白了之后呢,则以“突破六道轮回为标志,以能够与时俱进,能够深入现代五明科学,通达自然万物因果变化规律为增上。大乘菩萨,开始发出属于佛之本怀的般若智慧光明,在“觉知一切有情生命”中,获得佛之大乘的殊胜清净和万般自在我们大家在寺庙里,会经常看到佛、菩萨的身后,都有一团火焰图案吧,那就在寓意菩萨已经获得了大乘般若的“智慧光明”。


 


3、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成佛境界)

 

当我们大家的“觉知能力”,虽然做到了“正等、正觉”,还依然不够,还需依照“大乘般若智慧”,令十方三世,一切有缘的、无缘的,有心识的、无心识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无量、无边、无始之一切,都能够彻底通达觉知,圆满、和谐、平等。

 


1)、菩萨也要上求佛道

 

般若经》中,须菩提就向佛陀请问:已经深入大乘的菩萨行者们,是不是也有“魔事”呢?于是佛陀就告诉他: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弃舍能引一切种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经典,学不能引一切种智随顺二乘诸余经典,弃舍根本而攀枝叶,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大般若经》

 


佛告须菩提:若知一切种,是得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菩萨当得是法。 ——《大般若经》

 

 

这里,佛陀就告诉我们几个“大乘般若”意趣:

 

第一、菩萨修行,也会有正常的起伏?


大乘行者菩萨们,在“上求佛道”的道路上,在实际生活的行持过程中,也会遇到障碍,甚至魔事。因此,当我们看到修行再好的人,有一些个别起伏波动的时候,都是正常的。

 

第二、菩萨最大的魔事?


就是舍弃大乘甚深般若,舍弃其中最为核心的“一切种智”。而所谓一切种智,说白了就是“如来藏智”,就是“大乘唯识理”。那么这些人不愿意深入“大乘唯识理”,喜欢什么呢,是喜欢“趋向二乘经典”。就好比面对一颗大树,人们总是在密密麻麻、无尽无期的树叶中翻来覆去,按照自己个人的喜好去直接追逐果实,却从不关心大树的树根和主干在哪里。舍本逐末,不分主次,这就是一种“菩萨魔事”也。可见,凡大乘行者,能主动区分何为“二乘经典”,对“发菩提心”,是何等重要。否则,人生太多的精力,都浪费在密密麻麻的树叶上了。而在笔者看来,如果以玄奘之学的标准,我们千百年来的汉地佛教,几乎都是不折不扣的小乘教法。而这,也是末法时代的人们,少有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根儿上就歪了,也是趋之若鹜,却毫不觉知。


第三、一切种智???


这里,就要特别提到《大般若经》中的一切种智。这种智慧,一切二乘和外道哲学体系,都是无知、无觉、无证的。比如,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而佛就在《大般若经》中,在《楞伽经》中,在《大宝积经》中,都会频繁开示:以大乘唯识理为特征的“一切种智”,才是可以区别二乘和外道的一颗佛心“如来藏”,才是佛陀频繁提到的“大乘甚深般若”。因为到了佛的高度时,一切人我、法我,一切有情、无情,一切有为、无为,一切万法万物,凡此种种的“一切种”,佛都彻底通达、无上觉知。

 


2)发大乘菩提心?

 

综上所述,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所谓“大菩提心”,说白了就是“一颗佛心”,其全称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佛家术语“发菩提心”绝非戏言,其大义有三:

 

1)其志?


佛家行者,会将佛的“大乘般若智慧”,入大乘唯识理,通达一切生命、一切法的去脉,通达至一切种子阿赖耶识的甚深程度。并将之,作为自己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终身行之,矢志不渝。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即是以此为义。

 

2)其行??


则是以“一颗佛心”为坐标原点的知行合一,即自利、也利他、利天下苍生。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楞伽经》中还会有另外一个异名,“超自心现量”。义喻:远离超越一切阿赖耶识性的“心、意、识”,而现量知行合一。

 

3)其相?


则必是为了这人间的最高真理,可以义无反顾。这个“我”,一旦真空了,剩下的就只有大悲方便。自己的身家性命、住所、资财都可以退而次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可以理解:何以六祖慧能,可以托付老母亲,千里之外去黄梅而求法。何以玄奘,九死一生,万里而西天取经。这一点,也是笔者自己真切的感受:凡是不能真发菩提心的,凡是只认一家道场、只认某一个人、只认某一宗一脉的,就会斤斤计较、就会患得患失、就会追名逐相。无论干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很容就打一枪换一地。纵观一生,就会反反复复多少年都不得成就。就比如打坐和念佛,大道理似乎谁都明白,但就会有很多人、很多人,总是断断续续、总是不得要领、总会无果而终。那么,笔者可以确定地告诉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少一颗菩提心的种子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金刚经》第一问:何以降伏其心?(7)发布于2024-02-23 11: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