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研修系列


本篇主题:经过两千多年的繁衍变化,以及历史的跌宕渲染。我们大家所知的孔子,在笔者看来,早已面目全非。各种文化圈子里,也会有各种关于孔子的说法,与儒家核心经典中的孔子意趣,却相差太远。通过本篇,读者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重新审视,一位全新的孔子。




第一:“孔子之”:是关乎人类进步的“文明智慧”?



摘录一:《礼记-曲礼》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笔者注:


1、人与禽兽共同的特征?


我们古人有个说法:意即当一个人身体多病,或命运不好时,则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孝道有亏”?当一个地方,出现大灾大难之时,这里的天子或领导人,也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德行有亏”?而为何呢?


这是因为,但凡禽兽、动物类和人类,都与生俱来地就有贪吃、贪玩和放纵任性的特征。而且,要玩最好的、吃最好的,都喜欢不劳而获,都觉得天上就可以掉馅饼。也因此,凡是我们大家与生俱来,不用费力、不用学就会的,一定是人和禽兽动物所共通的“共性”。从日常圈子里的“吃、喝、玩、乐”中,在任性的自由和放纵中,我们是分不出人和“禽兽”来的。




2、人与禽兽最大的分水岭:是“文明智慧”??


人类与其他禽兽动物的核心区别,在“文明智慧”。而“文明智慧”,即是各种儒家经典中的“孔子之道”。关键有三:


   A、能否主动使用语言文字”工具?


   B、能否“主动深入文明之礼”?


   C、能否“主动探索一切未知”?


一旦有了文字工具,就会有经典流传于世;而一旦能够深入经典,就可以懂廉耻、尚尊卑,至少不会光体露身、茹毛饮血,就不会有乱伦之祸。就可以望兴衰、知荣辱、明是非,就可以走捷径、抄近路而趋利避害,就可以高瞻远瞩而继往开来,去探索一切未知,去获取最高的生命质量。以此三者,我们就能够判断:孰将人类,孰将禽兽。


所以,一旦我们大家遇到“逆境”和“不幸”时,不应总是唠叨和抱怨,而是要看一看你自己的“个人气场”:是在向着低级野蛮的禽兽方向呢,还是向着文明高级的人类方向?是一如美玉的气场,足以吸引足够的“顺缘”和“贵人”呢?还是,就不啻乎是一个大刺猬的场,说话办事、言谈举止处处都是“刺儿”?而浑然不知,自己其实是在向着禽兽的方向退化。自己的禽兽之刺,不仅早已排斥了所有的“顺缘”和“贵人”,还在不断地招致“逆境”和“不幸”。而向禽兽方向退化的鲜明特征,就是性格上的“任性自私”和“无知无畏”,以及“暴躁冲动”、“弱肉强食”、“你死我活”,就会“阴阳失衡”,就会“混乱无序”,就会“和谐丧失”,就会“打破宁静”。反映到我们每一位的身心上,就会疾病连连、命运多舛;涉及到我们的国家呢,就是道德标准逐年败坏,处处都是个人的张扬,都是盲目的自由。涉及到生存环境呢,就会“垃圾遍地”、“乌烟瘴气”和“多灾多难”。




第二:“孔子之道”:是全体国人所共有的民族基因?



1、一颗小树没有根,就不能经历风雨?


我们现代人,尤其是当前大量的年轻人,对我们祖先智慧文明的精华,早已经人为地“割裂”和“扭曲”,甚至是完全遗忘。比如日本,我们或许对日本所造成的伤害和侵略至今都耿耿于怀,笔者也曾经是义愤填膺;但是诸位可曾想过:日本民族的“礼”,依然是“孔子之礼”?也可以说,日本千百年来一直都在坚守着孔子的“智慧精华”。日本民族的国家治理、军事发展以及企业管理,实际上起核心作用的,依然是以孔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智慧”?如果说,庚子之殇、甲午之败、抗战血泪,至今都令我们隐隐作痛的话,我们对自己,可曾做过任何彻底和通透的反思?因为从任何一个角度上而言,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外部力量可以击垮我们;除非是我们自己,从根儿上就烂了的时候,外面是看不到的。


可是至今,依然有太多的人,总是在自诩为礼仪之邦,总是沉浸在“泱泱大国”和“上下五千年”的光环下,既洋洋自得又坐吃山空。不过我们可以尝试着看一看:我们自己的身上,到底还有多少是祖先最为优秀的血脉基因呢?


而按照孔子的观点:如果说我们过去曾经“战败”过和“屈辱”过,我们其实是“败”在了自己,是我们的自寻其辱。此谓:失之正鹄,当反求诸身;行有不得,当反求诸己”射箭射歪了,必定是射手的箭术问题;同样,一个人病了,让别人吃药是不管用的。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们继续“败”,也将会“败”在自己,与他人无关。只是因为我们民族最为优秀的文明之根,早已经被自己“人为割裂”。而别人,却学到了手。


再比如,当下的各种媒体新闻中所经常提到的“现代汉奸”、“抑郁自杀”和“逆子杀母”事件;可能大家觉得这是社会上极少数的“个别”现象,而笔者认为,这却是当今“普遍”之中的“必然”。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了,也必定会有下一个、更多个。为何呢,我们当下“教育”体制当中,有多少是关乎“孝”的呢?有多少是关于“礼”的呢?有多少是关于“灵魂”的呢?不仅当今的孩子们没有,孩子们的父母辈当中,也是几乎没有!我们每个人似乎都会认为:自己其实很“孝顺”啊,既“通情”又“有礼”;但是一旦面对大事来临的时候,就远不是那么回事。凡是涉及祖先的智慧、父母的事情,都会得过且过、想不起来,因为挣钱要紧。不到父母大病一场、卧病致死的那一天,就根本想不起来,不当一回事。而且,这种情况几乎就是我们当前社会最为普遍的常态。


笔者在当今的年轻人中,在其眼和气场中,几乎读不出任何我们祖先“孝”和“礼”的基因。更不知何为真正的“孔子之孝”,远非道听途说;“孔子之礼”,远非道听途说。我们看到最多的,都是圈子里的“晒吃晒喝”,都是“撸猫撸串儿”、都是“杠精”、都是“愤青”、都是“小资”;都是“拿”、都是“要”,“要钱”、“要车”、“要房子”,要“星星”就不能给“月亮”。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谦卑反省”、“吃苦耐劳”、“拼搏付出”和“知足感恩”,这一类的正气精神。而我们现代的父母们啊,也很少人懂得:若“孝道”和“礼教”有亏,最直接的因果,就是家人健康和命运,更遑论其“学业”和“事业”呢?因为,从父母一辈开始,骨子里就早已完全没有了“孝道”之教,也完全没有了“孔子之礼”。所以只要看一看当今社会上,那越来越普遍的“小公主现象”、“巨婴现象”、“抑郁现象”,越来越多的少年人开始罹患的,却都是老年病。而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呢,却大多生活空虚、寂寞无聊、无所事事,除了广场舞、打麻将与吃吃喝喝,其生命状态中则严重缺乏灵魂的清净,严重缺乏生活的乐趣,严重缺乏生命的充实、阳光和自由。更有很多耄耋老人呢,则是有家而无归,有子而无养。而凡此种种,比起“古人之孝”和“孔子之礼”来,实在是令人唏嘘和忧心,非个人之福,非民族之幸。


各位可知:这都是因为我们最优秀的“文明脐带”,最灿烂的“智慧营养”,被自己人为地“阉割”了?


言之“阉割”,指的是历史上无数次的人为编纂、人为摧毁,比如新皇上位、秦之“焚书”、比如“新文化运动”、比如“文化大革命”等等。可是,每当历史的“泥沙”沉淀下来,尘烟散去,我们就会看得更加清澈清晰。能够历经两千多年来的“优胜略汰”和“大浪淘沙”,至今能够留存下来的,依然是“经典”,依然是“陀”、“老子”和“孔子”。那星罗棋布,散布在全国各地的、散布在天涯海角的,依然是书院、文庙和寺院。无论国内国外,日本、韩国、东南亚,那沉甸甸的历史遗迹,依然是荷载着孔子痕迹的匾额、楹联和关隘楼台。可是,多数的人们,对自己祖先的的铭文、碑刻、对联,却如读天书。看到经典就头疼,既看不懂,也不习惯,更索然无味。于是乎,就是在这种文明的黑暗中,人们依然在大搞文化艺术,大弹古琴、大比道、大拼书法绘画,古装影视等等更加比比皆是。然而,大家似乎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什么,因为总是不伦不类!一切都是在财富的驱使下,人们依然在大搞文化复兴,古镇、古街、古村落也是越来越多,但依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说不出、道不明,就是不伦不类,皆东施效颦也。

 

少了什么呢?是我们民族的文明之根。试想:如果是一颗小树的“根”断了,在岁月的风雨飘摇中,你能长多高,活多久?

 

 

第三:“孔子之道”,是“道”非“学”??



1、“训诂之学”?


“训诂之学”,最初的作用,是对小孩子而言的。那么深奥的天地大道,小孩子不懂是正常的,那就先背下来,日日训诂之。这一点,本无可厚非。但是,长达几千年“训诂之学”的延续,就导致我们所有中国人先天习气中,严重缺乏“知行合一”的科学试验精神,严重缺乏勇于挑战未知的探索精神。这就导致了太多太多的国人,对于经典文字,通常就只能在课堂上讲讲而已。但由于没有长期的切肤之痛,没有实践亲身体验,更缺乏现实的风吹雨打,所以大多只是说说而已,不能深入骨髓,不能恰到好处地应用于自己的当下,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所以,今天老师讲了,大家或“若有所悟”、或“群情冲动”、或“相见恨晚”,但久而久之,老师就几乎都演变成了现代“孔乙己”。而学生呢,大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最终收效甚微。


实事求是地讲,“训诂之弊”自古有之,自古就为君子所不齿。无数真实的历史,都是令人发指和不堪回首的。譬如纸上谈兵的赵括,譬如失掉街亭的马谡;再譬如宋末元初,譬如明末清初,譬如庚子之殇,譬如日本侵华,我们总会看到无数的“孝廉”、“举子”、“士绅”,大量地倒戈、大量地投敌、大量地沦为汉奸。可是,这些人都是自幼训诂,熟读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啊?训诂之弊,于人、于家、于国,有百害而无一利。所以阳明就说:圣学只是个功夫,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说白了,一切能当下知行合一、一心兑现的,才是“真学真知”。



2、“名利之学”?


古人读书,最多的情况,都是以“读书”而进士及第,而光宗耀祖;说白了,就是为名、为利、为。因此,历朝历代的所谓大儒、翰林、进士等等,只有极少极少的,才是符合孔子之道的“真道学”。而当今国学人士呢,亦是如此。大多都是要挣钱的,这个和古人苦读、进士、为官功成身退之后,义务地、自发地“立言办学”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苏轼朱熹、王阳明,都是历经了身心上的生生死死、官场上的起起伏伏,立身、立功、立德之后,年老退休之后,功成才身退。然后,才发心“立言”办学。说白了,这些古代圣贤,对儒、释、道大多都有着深入而系统的造诣基础。同时呢,又能够用这些理论体系在自己一辈子的生命中去践行;而且很多,实践证明后是成功的,自己本身就是学生修齐治平的标杆和楷模。设想,这样的人办学,是“苦尽甘来,先有名,而不为利”,一定是一呼百应的。而我们现代的书院、国学倡导者呢,在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大多都是举步维艰。既令人十分钦佩,又令人万分地无奈;因为大多注定是需要挣钱的,是要维系名利的;没有名利就挣不到钱,没有钱书院就不能维系,就不能弘扬国学。可是,在“名利场”中滚久了,何谈立身、立功、立德呢?若是遇到“知行不一”的无德之人办学,结局可想而知.



3、孔子的智慧体系:是“道”非“学”?


可是呢,我们古往今来的大儒和学者,更包括现在的学校老师们,几乎很少能通达至“道”的高度。以笔者现在的理解,我们中学、大学《语文》中,凡涉及孔子之学,譬如《论语》、《孟子》等等“四书、五经”内容的,总会有相当大的比例,其解读是不符合“孔子之道”的。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事情:孔子对《诗》、《书》、《礼》、《乐》、《》是“删订”,对《春秋》是“编修”,而唯独《易传》的主体部分,才是孔子本人之“作”。说白了,除了《易传》,均非孔子本人所作,而是孔子在其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修订”和“整理”。而孔子“删订”和“整理”的核心,依然是一定要融入自己的天道思想的。并会以“孔子之道”为核心,而正本清源。但诸如《论语》、《大学》、《中庸》、《礼记》等等教学课本上的文章摘录,则大多只是其后世弟子的回忆和编纂。打个比方:就好比我们大家,去回忆自己祖父、曾祖父的生活细节和思想故事;然后呢,再依据这些回忆和相关历史资料,汇集整理而成。而依据司马迁在《史记》当中的说法,唯独《易传》,也就是《系辞》、《彖词》、《文言》、《说》等等文章集合,才是属于孔子本人真正的东西。

 

一直到1993年,在湖北荆门的郭店战国楚墓出土文物中,有着“楚简《易传》”,以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传》”,都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孔子晚年作《易传》的事情,验证了司马迁的说法真实不虚。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这两大关于《易传》的考古事件,并没有引起大量的孔子研究者、儒学推广者和国学爱好者的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而直接的结果就是,这些人士认识不到:孔子之“道”,是“道”非“学”。而且有着强大的,知行合一的落地根基。这根基,就是宇宙、天地、自然,就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就是一年四季的冰霜雨雪,一天下来的柴米油盐。甚至,“孔子之学”或“孔子之道”,就可以和我们当今的各个门类学科直接挂钩、直接受用。比如中医养生、比如古建设计、比如公司战略、比如影视作品、比如电脑网络等等。所以,不研究《易经》,何以知《易传》?不研究《易传》,何以知孔子?而能理通《易经》的国学真儒士者,鲜之又鲜矣,何况“孔子天道”呢?


按照《周礼》的 记载,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个版本的《易经》,一为夏之《连山》,二为商之《归藏》,三为周之《周易》。而这三个版本的《易经》,被称为“众经之首”。在儒家学统上,《周易》更是《四书》《五经》之首。《道德经》里呢,有88句均是原封不动地来自《周易》;而中医的祖师爷《黄帝内经》呢,也几乎通篇都是《周易》之“阴阳、五行八卦太极”,都是《周易》中的辩证道理。


实事求是地讲,在孔子之前,也就是这最初的《连山》、《归藏》和《周易》,其主要的现实作用,就是国家祭祀、军事征战、个人凶的占卜预测。我们近些年来多出土的甲骨文字和青铜文字,就是最为充分的考古证明。而这种情况,一直到孔子,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是孔子,将《周易》的内涵加以无限扩展和丰富,并将之上升到“天道因果规律”的高度;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无数的大儒学者,比如苏轼、比如朱熹、比如王阳明等等,都一定要注疏《易传》的根本原因。


而孔子之后呢,经过曾子、子思、孟子、董仲舒、苏轼、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等一代又一代的大儒的发扬与光大,孔子的“天道思想”被一代又一代地得以推进、丰富和发展。但无形中,原汁原味的“孔子天道意趣”,也会一次有一次被扭曲和变形。这其中,就先后经历了将孔子推上神坛一系列的标志性事件。首先,就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次,汉平帝追谥孔子为“宣尼公”;北魏孝文帝则谥孔子为“文圣尼父”。而唐初,则立孔子庙堂于国学,宣孔子为“先圣”。唐玄宗时,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封孔子后裔为“文宣公”。到了宋代的宋真宗,则加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谥为“至圣文宣王”。宋仁宗封孔子后嗣为“衍圣公”;而这个封号一直沿袭到民国,至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为止。


可惜的是,限于世人的惯性思维,很多人都会将“孔子之道”,限宥于“统治工具”的小圈子里而固步自封。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孔子天道”当中的智慧精华,如今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按照笔者的观点,尤其以日本受益最大,也最为普及;当今遍布于南北美洲、欧洲、非洲的“孔子研究社团”比比皆是。而我们中国人自己呢,其实我们大家每一个人身上,都有孔子的基因;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当中,都闪现着孔子智慧的影子,可是我们却盲然不知。




第四、“孔子之道”:修身、齐家、治国?


当有一天,我们一旦能够从更加广泛的“现代空间视野”,从更加久远的“历史时间视野”看过去:与其说是后世大儒和历代帝王因“统治工具”选择了孔子,不如说是因为孔子选择的“天道”,不如说是孔子思想中所蕴含的“天地因果智慧”,才会有着超越时空、横贯古今的强大生命力。

 

摘录二:《礼记-仲尼燕居》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笔者释义:

 

孔子说:什么是“礼”呢,就是如何对治“人事”的智慧。但凡人有事,那必然要处理;而如何处理,最终的效果才是最佳呢?譬如“治国之事”,如果没有了“礼”,就好像一位盲人,无人搀扶、无人引路,就会茫茫然什么都看不清、看不到、看不明。就好比我们日日夜夜都身处于“暗室”之中,没有了蜡烛的光明,你的眼前将是一片黑暗。若一个人“无礼”,在待人接物之时,应该站在什么位置、手脚应该放在什么地方、身体应该是什么样的姿态,你都会不知所措。你的眼神应该聚焦在哪里,你的耳朵应该倾听在何方?是进,是退?是起身行礼,还是躬身退让,你都会毫无依据。而若长此以往,家庭内部就会逐渐地丧失“长幼尊卑”,家族内部、妯娌之间就会丧失“一团和气”。朝廷官场,就会丧失“上下失位,职责混乱”,农业、渔业、畜牧狩猎等各行各业就会丧失最为基本的、长远的国家方略。从军将士,就会失去“军功奖惩制度”,就会军纪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宫室、房产的营建呢,就会规划无序、扩张无度、天地人不和。国家的各项标准,度量衡就会丧失其应有的基准和规范作用。这就好比我们吃东西,会丧失时令节气该有的味道;也好比音乐,会丧失和谐的节奏和节拍;也如同驾车,就丧失了控制方向的“车把”或“方向盘”。这个时候,若祭祀鬼神,最大的可能就是导致“人神共愤”;若是丧礼祭奠,就会“乱乱哄哄”或“嘻嘻哈哈”,反而看不到应有的真诚与悲伤。若是说话、谈吐、论议,就会不分场合、不看时机,反而会搞得所有在场的人,在场的亲朋好友,或心存嫌隙或不欢而散。“为官”呢,反而会丧失“为官”的威严、威仪和公信力;“政事”呢,反而阳奉阴违,会根本得不到真正的落实。“礼”再好,却自身首先“总是无礼”,总是“言语不当”,总是“举止无措”或“不合时宜”!当“礼”的智慧光明在社会大众面前,得不到弘扬与昭示时,就如同黑暗一般。此时就根本谈不上“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和谐”,即谈不上“祖洽于众”。


各位可以试想:当我们的身体阴阳失衡、五脏不和之时,则必定会体弱多病,加速死亡;当我们的团队与社会,一旦丧失了和谐与宁静时,就意味着冲突掣肘、混乱无序和腐败低效,也将加速失败消亡。当我们生存的环境阴阳失调、滥用无度之时,则不会风调雨顺、则不会海晏河清,更不会有青山绿水和鸟语花。有的,只会是一波又一波的污染、雾霾、瘴毒、疫病,则会有一波又一波的天灾与人祸。而统统这些的根源,均是起因于“文明之礼”的丧失,均是起因于倡导“文明之礼”人们,越来越少,甚至丝毫不知。


我们看看全世界范围内,也包括我们国内,凡是文明不开化的地区,非洲、南美、中东等等一些地方,一定是疾病流行,一定是天灾人祸不断。而且,那里很少会有摄人心魄的美景,即便有,也是垃圾满地而大倒胃口。

 



第五:真实的孔子:是千年的改革家,千年的设计师?




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能够设身处地穿越到孔子那个时空里,很多问题可能就会变得更加清晰一些。比如,孔子所见到的太阳,必定和我们所见到的太阳是同一个,不可能是两个。说白了,孔子之道的一切基础,一定要落地,而这一点却是亘古不变的因果真理。我们今天依然可以验证:孔子之说,到底对不对?所以,孔子要令他那个时代的国君、大夫和弟子们,都能心悦诚服的话,他的言教也必定要落地,否则就不会有着那样强大的个人感召力。因而在笔者眼中,如果以我们今天的评判标准:孔子不啻就是一位伟大的“千年改革家”和“千年设计师”。其改革的力度和广度,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但是这一点,却被无数的后人所“误解”和“扭曲”;而造成这种“误解扭曲”很大的一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孔子不遗余力地在致力于恢复《周礼》。而所有的专家、学者和国学人士,未必认识到:孔子哪里是在“恢复《周礼》”,而是在恢复《周礼》中符合“天道”的部分。而这一部分,已经不能算是“周礼”;而若称之为“孔子之礼”,才更加确切而精准,才更加符合历史事实和因果事实。另外一方面呢,也是因为在很多儒家经典中,都在传诵孔子“守旧”和“好古”的形象,比如《论语-述而》中就有这样一句话:“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而《论语》呢,则几乎被所有中国人错认为就是儒家的“圣经”。于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呢,也就错把《论语》中的一段段回忆语录,就错认为是孔子的真实。以至于孔子说这些话的当下场景、因缘时机和真实意趣,大家则完全不管不顾。“训诂之弊”,至愚、至深若此,令人叹息。但是,这就导致了我们无数的后人,大多都将孔子“深度误解”:于是呢,一个只知“复辟周礼”,“迂腐不化”、甚至“顽固守旧”的孔子犬儒形象,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根深蒂固,似乎难以撼动。


可是,历史的真实果真如此吗?我们把孔子所做的事情,换成是今天之事,大家再来看看。


比如说我们今天,您能否找出任意一位全世界都公认的、泰斗级的国学大师来,你让他像孔子那样,仅仅是凭借个人之力,没有国家的力量介入,按照“天道”、“仁心”和“礼义”,去重新考证并编订一部国家级的历史书《春秋》吗?而且,将所有的“不仁、不义和非礼”之徒,无论是哪一国的国君,全都暴露在历史的镜子当中,您能找出一位来吗?


再比如,你能否找出任意一位全世界都公认的、泰斗级的国学大师,或者是古琴演奏的大家来,以“天道”为依、以“仁”为心、以“礼”为表,以一人之力,来整理全部的《诗经》,将上古所传的三千多首《风、雅、颂》,浓缩而成三百多首,还要每一首都配上古琴之乐,您能否找出一位来?


再者,您能否找出任意一位全世界都公认的、泰斗级的国学大师,以“天道大义”为核心,将《礼》、《乐》、《易》和《书》,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天道”、“仁心”和“礼义”,作逐条编订和整理,还要在竹简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工整记录呢?


所以我们看:孔子当时所做的,是多么庞大的系统工程啊!而这一切,如果放在我们今天,都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且,在孔子时代,各个诸侯国都会有着自己完善的“礼制系统”,尽管礼崩乐坏,但生活习惯和国家机器的运转,依然还在“先王礼制”的范畴之内。唯一不同的,就是“诸侯之礼”是人之私心,为人所用,为政治所用。而“孔子之礼”,则是“以天道为核心”,为天下苍生所用,为千秋万代所用。由此可见:孔子所推行的政治主张和治理方略,最大的障碍和阻力:反而却都是以“国君、诸侯和士大夫”为主的贵族阶层;他所要弘扬自己的“天道真理”、以及自己心目中所向往的“周礼”,是何其难也,几无可能!所以,笔者的理解:孔子一点都不像《论语-述而》中所说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这只是其“自谦、自笑”的日常用语而已。在笔者的眼中,孔子应当是一位大刀阔斧的“渐进式”改革家。而且,正像“堕三都”那样,他要动的奶酪,是“三桓”这些最大的当权派。他所要改革的最直接对象,就是“国君、诸侯和士大夫”;他要触及颠覆的,也首先就是这些人的核心利益。而他改革的方法,就是在前人“周礼”的基础上,以自利利他的“天道”为核心,以“天道”因果规律为准绳,形成了只属于孔子的、自成体系的“文明之礼”。


所以,孔子哪里是“复辟周礼”呢,分明是以“周礼”之名,而行“天道”之实;分明是以“周礼”之名,而“推陈出新”。又哪里是窃比于老彭”,分明是敢向陈腐权威开刀的“改革家”,而且是“义无反顾”。




第六:“孔子之道”,系统、有机、完整??



 摘录三:《礼记-经解》


孔子曰: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笔者注:


孔子说过:我们看一个人,如果他很单纯质朴、温和厚道,又明白事理,那一定是深入读过《诗经》的;如果是能站得高、看得远、又充满正气,而又切合实际,那一定是对《尚书》有着深入的理解;如果是学问渊博,却又清净、淡泊,则必定是精通《乐经》音律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屏蔽任何外来诱惑,能够不人云亦云、不道听途说,不被外物名利所牵引,能够不朝三暮四、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时候,作任何事情,就都可以心无旁骛、一门深入而精益求精,一定有所成就;那么此人,一定会深入地钻研过《易经》;而如果一个人有着强大的个人气场,能够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彬彬有礼,待人恭敬有加、宽和有容,则必定是深知《礼经》之人;而如果在谈吐言辞中,其推人、举事、譬喻,能用得恰到好处,能旁征博引又符合历史出处,则一定是通晓《春秋》历史。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天道”、“仁心”和“礼义”的弘扬和发展,是成系统的、全方位的。主要集中在《诗经》、《尚书》、《礼》、《易经》、《乐经》和《春秋》这六大方面。所以,我们可以看一看自己圈子里的人们,凡是“爱诗、读诗、写诗”的,生活里一定总是充满着“诗情画意”,处处多是美好,处处多是“乐趣和阳光”。孔子这里的《书》,当指《尚书》等等,均是上古先王和圣贤的执政故事、文稿和语录;读这样的书,都会令人心怀天下苍生,心发天地正气,拥有驾驭政事的长远眼光和战略;而凡是喜欢深入音乐琴律的人呢,一定能够安静下来,于清净淡泊中,可时空穿越、大美无间;而一个爱唱歌的人,其“精、气、神”上,一定会是满满的快乐和开心;而凡是喜欢《易经》的,也一定能一通百通,会有着智慧上的法喜,更加宽广的视野格局,以及无尚的充实、圆满和自由。而凡是喜欢像《春秋》这类历史书籍的,则一定是遇到大事不糊涂的人;对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对国家前途和方向,对“大是”和“大非”问题,都是更加高瞻远瞩;深知: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第七、“孔子之道”:一心至诚,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摘录四:《礼记-中庸》

 

人一能之, 己百之; 人十能之, 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笔者注: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出自《礼记-中庸》,也即是被朱熹所勘定的,著名的儒家“五学之序”。而无论是从其中的哪一条开始,即便别人一次就“成功”的,换成自己,也要上百次地钻研反复;即便别人感觉十次“成功”的,换成自己,也要千百次地钻研反复;果真能够在“五学之序”的道路上,如此一门深入、反复钻研的,虽愚必明、虽弱必强。


“博学之”,近乎佛家的“闻”;“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近乎佛家的“思”;而“笃行之”,则近乎佛家的“修”。


对于儒家的这“五学之序”,笔者自己很多时候也是万分地感慨。我们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所有求学经历、所有打拼的经历,凡是令自己成功的点,都是一定有过人一能之,己百之的经历。说白了就是“一门深入”、“反复钻研”、一个人默默做功夫的过程。就好比“钻木取火”,你非常非常努力,你花了十分的力气都未必能“钻”出火星来;但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要放弃和退缩;只要持之以恒,只要“诚”之所致,就一定会金石为开。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很多学子、佛弟子所最欠缺的;这是因为在我们的一生中,受人云亦云的影响、受环境圈子的影响、受家人亲友的影响都是太大了;只要有来自外部的,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点儿的“暂时诱惑”、一点儿的“人云亦云”、一点儿的“道听途说”,就足以改变我们人生的方向。因为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都有自己的人生套路,都是为朋友好;可是各位可以仔细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之路,凡是自己“走冤枉路”、翻来覆去“恶性循环”的时期,一定都是充满着“放弃”和“退缩”;许多人做事都只是三分钟热度,最初都能保持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然而一旦稍有不顺或者暂时的坎坷,内心就会受到打击,热情也很快消散,直到最终完全放弃。殊不知,好事多磨;世间的所有成功,没有一件事情是一蹴而就的。一次就直接成功,这不符合因果规律;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要通过一次一次的失败,再一次又一次接着做;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

  

“五学之序”的说法,最早见于朱熹在庐山《白鹿洞书院院规》中;各位有缘的师友,去庐山时可以一看。我们一旦见到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学之序”,应当明白:“五学之序”不仅仅是五种致学方法,其最核心的,是一门深入、至死不渝的“至诚”。大凡世间成功之事,必定一如“钻木取火”,都是必须经历“燃烧自己”的过程;人世间所有的“光明”,都是“燃烧自己”,才能“照亮他人”。

 

 

第八、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摘录四:《礼记-中庸》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笔者释义:

 

我们看那无穷无尽的的苍天,多么的悠远深邃,浩瀚无垠;世间一切的万事万物,从隐隐约约的“萤火”,一直到“日月星辰”之光,均处于这宇宙的“光明”和“能量”之中。而我们脚下的大地呢,小到一撮泥土,大到无边无际、无穷之厚,承载着三山五岳,却从不觉其重;承载着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却从不会泄漏溢出。而一切的生灵、自然、万物,却又尽在其中。对于我们眼前的高山呢,小到一块怪石头,大到其巍峨万里,一草一木都生在其中,飞禽鸟兽亦生长其中,无尽的宝藏,生机而勃发。而对于“水”呢,从一勺之饮,一直到不可测度的汪洋大海,无数的鼋、鼍、鲛、龙、鱼、鳖等水族生命,也都会依之为生,繁衍生息。就像《诗经》里所提到的,“想起这宇宙苍天的道理啊,真是无穷无尽!”意即:你看那茫茫宇宙,看上去浩渺无垠,至净、至纯、至一,似乎什么都没有,但是日月星辰所有的光明都含藏其中,自然万物也都含藏其中。文王的德行,也是如此啊!文王的样子,看上去很普通很简单,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简单至极的“太一”中,文王的“天道智慧光明”,却大象无形,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笔者注:

 

在儒家学统的血脉基因中,孔子一直自诩为文王、周公的“天道文脉”的继承人。各个朝代的帝王中,若能“天道得昌”的,则必谥号以“文”,譬如汉文帝、宋仁宗、乾隆皇帝等等。而在后世帝王对儒家圣贤的配享祭祀中,除了颜回、孟子、曾子、子思这“孔门四圣”,还有“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人”等等,历朝历代的大儒,比如左丘明、戴胜、毛苌、刘向、郑玄等等;而尤以唐宋以后,诸如韩愈、柳宗元、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朱熹、王阳明、曹振庸、曾国藩等等,均谥号以“文”,意在追随孔子,以“文王”为始,以孔子的“天道智慧”为核心,并将之发扬光大、生生不息。按照儒家的说法,以“文王”之始的孔子之道,及其后世星光熠熠的历代大儒,方此“中华文明”之谓也。


试想:若无孔子,在我们国家历史上的这灿若星河的大儒智者,会在何方?而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国家万里河山中,至今大美不言的文化古迹、亭台楼阁,又在何方?至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一下“孔子之道”的“智慧光明”,有着以下一些最为基本的内涵:



           1、是对天地、自然、万物发展规律的透澈、通达与无碍。?


           2、是最佳的杠杆支点,是四两拨千斤的“中庸”解决之道。?


           3、是反复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至诚”与“无私”。?



笔者的建言:


我们或许早已忘记了孔子,而孔子之道,却从未须臾离开。当我们身陷囹圄,不要忘记,还有一颗孔子留给我们的无价宝珠,每一个中国人都有。


王阳明的弟子当中,有个叫徐樾的,自诩在白鹿洞打坐日久,有定意,因而向阳明先生求证。而先生却告诉他:“未得也”。继而,王阳明指着蜡烛告诉他:“大道”的光明,非此烛火之光。指着小船告诉他:这是光!指着船外的河水告诉他:这也是光!而在先生最后的时刻,弟子周积哭着问:先生可有何遗言?阳明先生轻轻一笑,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重新认识“孔子之道”发布于2024-02-23 11: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