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真实的家“法宝”(一)


本篇主题:拜佛陀为师!


永远不要忘记:佛陀才是我们获取真理智慧的第一老师!也是我们生命进程中,无数老师当中的,最为圆满、最为彻底、最为根本的师父




在当今的佛弟子圈子中,有一个非常流行、使用频率非常之高的词汇:“学佛”。然而,在笔者看来,实际上的情形则远远不是这样。我们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拜佛”、“参”、“问”之人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禅七”、“佛七”、“法会”的寺庙道场越来越多,而“真学佛”者,则寥寥无几。能成体系讲授“佛法”的,则更是少之又少;而能宣讲佛之大乘的呢,几乎没有。下面呢,笔者仅就个人个观点和看法,提供给各位有缘人参考借鉴。




第一:我们是在学“佛”,还是在学“人”?



佛陀时代,并没有我们当今的种种佛门样子,比如南传、藏传、汉传等等各种派别,诸如显宗密宗禅宗天台宗、法相宗、华严宗什么的,更没有像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法眼宗等等这么多的禅宗支脉,还有南传、北传、大乘、小乘之类的那么多的派别称谓。所以很多时候真的是会令初学者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试想,如果佛陀在,还会有这些宗派存在的可能吗,还会有那么多的宗门之争吗?佛陀讲法45年的过程中,佛陀是如何讲法的呢?佛陀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子的“放生”吗?佛陀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子地举办各种“禅七”吗?佛陀是像我们今天这样子的吗?于此,笔者将各种汉地佛经中最频繁呈现的,最为标准的佛陀形象,做个简单的总结:


1、亲自四方游化、托钵、乞食。

2、自己洗漱、洗脚、洗衣、缝补。

3、亲自照顾其他羸弱的比丘

4、随缘接受供养

5、自己铺设禅垫,随时打坐入定

6、随缘、随处、随时宣讲自己的智慧道理(讲法)。


这六种基本的佛陀形象,是几乎所有佛经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场景。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全天下的佛弟子,无论哪一宗,哪一门,切勿忘记“学佛”才是初衷、才是初心、才是终极目标。大家应时刻觉知到:我们是在学“佛”,而不是学“人”,更不是在学哪一门的宗师,哪一门的师父。可是呢,我们当前佛弟子圈子里,就总有着巨大的“无明深重”的人群,只认“人”、不认佛!一旦自己所笃信的“师父”或者“大德”,出现了“破佛门大戒”、出现了“伤风败俗”等等恶性事件时,自己纠结、恶性轮回不说,还总会将原因归咎于“政治迫害”、归咎于“对手打压”、归咎于“小人得志”。可是这些人就从来不想一想:佛陀智慧里最基本的道理是什么呢?是“因果”啊,当一个人示现一个“果”时,会是外部因素主导吗?我们自己的身体病了,你给别人吃药管用吗?可见,“认人不认佛”的无明现象,有多么的普遍,实在是令人堪忧。


但同时呢,对于我们的祖师、恩师和出家师父们,我们又必须永远都心怀感恩、肃然起敬。没有他们,我们恐怕今生与佛无缘;更是因为师父们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没有师父的指月之“指”,我们可能会在无边的暗夜中迷途不返,不知要走多少的冤枉路。同时我们也必须懂得:师父对弟子,永远是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父辛辛苦苦一辈子,一生的大愿指向,也是佛。换句话说,越是一心向”佛“的弟子,就越是师父的好徒弟。而佛、法、僧三宝的核心,也是“佛”。全天下的寺庙、蓝、道场都是“佛所”,全天下的比丘师父们都是“佛子”,全天下出家师父们穿的是僧服都是“佛衣“,离开了佛,我们什么都不是。所以,皈依佛法,依止师父,而不是依赖师父。而是在亲近师父的过程中,师父会不断地指给我们前行的方向,而这方向的尽头,依然是“佛”!



第二,深入经藏,拜佛陀为师?


佛学上典义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也因此,才出现了佛门历史上最大的几次分裂,包括印度历史上的“原始佛教”时期的分裂,其后的“部派佛教”时期的分裂;而几乎每一次的分裂,都会在不同地域、不同派别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辩。自佛法传入中国后,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形成的初期,也都存在着对佛法戒、定、慧三学理解上的歧义和纷争,往往分歧严重时,就会发生种种激辩的因明辩论、公案故事。比如说莲花大师摩诃衍的“显、密”之争,辩论的结果是汉地禅宗退出,从此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上遍地开花,基本确立了宁玛巴等藏密佛教在青藏高原上的基础地位。又比如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禅宗在当时并没有达到其最为鼎盛时期;而是自其弟子会,在河南"滑台”发起的“无遮大会”上,与“北宗”的崇远法师,关于“顿”、“渐”禅法进行了天下皆知的挑战式激辩后,才从此正式奠定了六祖大师”顿悟渐修”法门的主导地位。也因此,神会才会被尊为“禅宗七祖”,而我们震旦中国呢,也才真正开始了中国禅宗最为辉煌的时期。


反观历史上这纷繁复杂的各宗各派,自然有着其难以测度和扑朔迷离的历史因缘。而笔者自己的观点,所有宗派、诤议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佛陀的“核心根本意趣”产生分歧,不能统一。而不能统一的根源,就在于不能深入经藏,去直接亲近佛陀之大乘,或者说“亲近佛陀,不够彻底”,后世宗门的人为干扰太大、太多了。当然,我们不能擅自评判各个宗门,以及各家各派孰优孰劣。然而,佛陀自己就是一颗佛心啊,怎么可能分成那么多份呢?


佛陀住世时,均是随缘随机而说法,所以并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今天所能够见到的“法宝经典”,其实已经是经过几次大的结集,几种古代语言的“翻译”和“转译”,并经过两千多年,无数佛门前辈的传承、漫长的的古今演变、部派分裂、地域门风,在经历了一次一次地争议、变形、失真后,才演绎成今天的这个样子。那么我们就可以设想:佛家经典当中,到底有多少是佛陀的真实意趣?我们又怎样通过“佛经”,才能最终抓住佛陀活的核心灵魂呢?笔者自己的体会,无论是汉传、南传、藏传的佛学经典,只要是大德祖师们确定无疑的,出于大乘核心的“佛家经典“,我们就可以一门深入,逐步展开。只要持之以恒,最终总会在”佛“那里交汇为一,殊途而同归。但是,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尽可能去读、去诵原汁原味的佛经。同时,更要”解经“,越是深入”解经“,佛陀的音容笑貌就会越加鲜活;越是亲近佛陀,自己这一颗受染污的”心识“,就会更多地转识成智。


须知:佛陀,才是我们最根本的老师!这是所有学佛人次第之核心,万勿颠倒。



第三,“若不实践,与不闻等”?


“若不修行,与不闻等”,这句话,来自《楞严经》。而笔者认为:将“修行”二字,换成“实践”,或许我们现代人更能明白些。当佛陀世尊点醒了迷途的阿难,而以“多闻”而著称的阿难尊者,才说出了这发自肺腑的恳切之言。笔者也始终认为,佛学是所有人类科学中的科学,是全人类的智慧精华。将其限定在“宗教”的窠臼里,太小看佛陀了。但是,当前佛弟子当中的一些学佛的"误区“和“乱相"也真实令人堪忧。尽管这些人每天都参禅问道,但更多的是有“福德”而无“功德”,或者说,修行上等于零,与不闻等。



1、误解一:“一念成佛”?


持这一类观点的人最多,其依据就是禅宗的很多公案故事,像“即心是佛”,“烦恼菩提”,“吃去”,“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等等;但几年之后你再看他,烦恼依旧,习气依旧。


2、误解二:“光诵经不解经”?


笔者不否认佛经的持诵功德,但佛陀在“金刚经”里告诉我们:


“若有人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笔者注:看看佛陀在《金刚经》里,是怎么开示的呢?


第一个:要“受持读诵”?这里面就涵盖了“读经”、“接受”、“坚持”这三层意思,所以我们佛弟子此时可以观照一下自己:自我所接触的佛经中,可曾“接受”和“坚持”过?


第二个:要“为人解说”?而“为人解说”的基础,就是首先自己先读经解经、搞明白、悟透圆通!笔者就有着很强的体会:自己阅读一本经典时,自己可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以得过且过;然而,一旦要我们自己站在讲台上,系统地为他人宣讲时,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第三个:哪些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说白了,凡是能够“受持读诵、为人解说”《金刚经》智慧的人,尤其能够深入解经,广泛宣讲“大乘般若”的人,才是荷担如来家业的真正的佛弟子!”所以,我们大家是应该“诵经”,还是应该“解经”,佛陀在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3、误解三:“不能一门深入”?


这一类人群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持久精进,不能一门深入!有关的佛家知识,提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精。线上的、线下的各种各样的佛经都浏览过,仿佛已经”明心见性“,但是多数情况下,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学习佛经的过程中有一点障碍就会中断,往往最终对佛经的意趣似是而非,得过且过,不了了之。


4、误解四:认为自己无需再学?


这一类人要么“我慢”之心严重,认为自己已经就是“上上根性”,已经到了“无学”的境地,无需再学。要么,就是毫无精进之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自己做个“诸善奉行”的好人,也就够了。


凡此种种,笔者以为:均是末法时代的人们,佛缘太小之虞,或者说都太看大了自己,而小看了佛陀!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得出结论:即便是佛陀本人,以佛的“智慧根性”,都要经历出家前自幼受教的“四吠陀”各宗经典教育,以及出家后反复的生活磨砺,以及苦行林里六年极端苦行,苦修无果后又在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日,方得悟道。我等凡夫的“一念成佛”,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如果真的能够“即心是佛”,佛陀还用着四处托钵,辛苦受尽,满世界为人讲法45年吗?佛陀45年讲的东西,我们有可能一念之间就证得吗?那么多的祖师,前辈千辛万苦结集、遗留下来的“三藏十二部”大藏经,这无尽的法宝,还留它何用?



第四、最为基本的两个佛家实践方法?


佛家的实践修证过程,一切的闻、思、修,都离不开两个最为基本的的核心:一个是“止”,一个是“观”。而“止”和“观”所围绕的核心,又是我们的“一颗心识”。打个比方:我们大家的这个肉身,就好比是一辆车子;我们的一颗心识呢,就好比车子的电脑。车子的方向盘,具备方向调整的能力,这就相当于“观”。而令车子在一个方向上持之以恒、精进不懈能力,就是“止”。所以我们看:如果我们大家当中的任何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持之以恒地不断精进和提升,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任何事业都会变得异常简单,都能够高效、快捷、圆满地所作成办。



1、什么是“止”?


其第一层根本的意思,就是必须恒久地在一件修行法门上持久、反反复复地做熏习的功夫;否则,一切修行将等于零。比如宇宙飞船,就必须在一个方向上,一个点上突破地球引力的圈子,才能到达更高的格局和视野。佛家的修行更是如此,就是要通过“念佛”、“”、“拜忏”、“禅定”等等看似枯燥的“止”,一门深入突破“我”的生死圈子,才能从更高的“格局”和“视野”,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这一期生命,才能摆脱生命假象的引力,获得最终的解脱


“因果轮回”原理,是佛家最为基础的智慧规律。而佛家生死轮回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各种佛经中所频繁出现的“补特伽罗”,而“补特伽罗”,说白了就是“轮回中的心识”。很显然,如果我们不能在一件法门上持久地做“止”的功夫,比如不能打坐禅定、比如说不能日行一善,或者不能在一本“佛经”上,成体系地一门深入等等,而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看看师父、见见道场,偶尔也说一说大家都津津乐道的“口头禅”,即便你的“佛家根性和见地”再高,而自己的“补特伽罗心识”,却依然得不到恒久地熏习转化,那么这个“心识”还会带到下一世,继续轮回,一切都将等于零。同时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学佛之人,貌似跟着师父很多年,混迹于寺庙很多年,也貌似“修行”了很多年,而烦恼依旧,习气依旧。因为”补特伽罗心识”依旧,压根儿就没有从心识的根本上开始转化。



2、什么是“观” ?


我们说,仅仅从“观”的角度,“即心是佛”无可厚非,这也是禅宗顿悟的特点。问题是:是否可以持之以恒的这样观下去?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如果不能深入大乘经藏,不能一门深入地解读大乘经藏,不能持之以恒的反复闻、思、修,不能最大程度地贴近佛陀的真实意趣,我们这颗受染污的“凡夫心识”还依然会原地踏步。其“智慧格局”和“觉知视野”,依然永远无法趋向“佛陀”,自然就更不知道什么是佛陀的“正见“,什么是佛陀的“正念”。甚至,导致修行方向发生根本错误的真实例子,也是绝对多数。所以我们看:这样的“观”,重复多少次都毫无功德可言,在修行功德上也将等于零。因为,我们原有的“补特伽罗心识”依旧。



第五、所有的“读书”,大乘佛经为上!



佛学大海,言其“难”,是因为我们的“自性”当中有障碍我们的东西,我们既看不到,也做不到。说其“”,只要一门深入,就可以水滴石穿,读什么经典都会一通百通,越来越简单。


笔者自己的体会:我们这一生,或许会读很多的书,也或许会读很多的佛经,数也数不清;但是,绝大部分我们会散失忘记,甚至现在都想不起来,未必能够真正善得其用。但是,设若深入一门的研读一本佛经,哪怕是一本小小的《心经》,只要能够不停地持诵、解读、并实践,不仅这一生我们都将会受用无穷,甚至是来生来世,生生世世。而且,你将会看到更多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完全意想不到的“意外惊喜”和“美丽风景”。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拜佛陀为师!发布于2024-02-23 1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