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菩薩問明品#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當下#意識形態

"▲ 蓝字关注“







执着于现在心,你就不可能活在当下

寿命因谁起.复因谁退灭.犹如旋火轮.初后不可知。”

我们先看这一偈,“寿命因谁起”呢?又因谁而灭呢?换句话说,我们因谁而生,因谁而灭,生灭的关系?

这种生灭关系,“犹如旋火轮”,旋火轮在印度思想界里面,大概在世尊之前,大概一千年,这个东西他们就流行在印度的修行人里面,他们常常用这个来告诉我们那种无常与虚幻的境界。

他说,那火把,是点着,它只有一点而已,对不对?但你用手这样一转的话,是变成一个圈圈,火圈就出来了,它那火圈是虚幻的。火把只有一点而已,但因为你这样一转的话,它好像一个火圈,它转得越快,火圈就越明显。所以他说那火圈,就这个旋火轮是虚幻的,是虚幻不真,因为根本没有火轮,有的只是火把的火点而已,是不是这样?

这是古代修行人他们在功夫中去训练出来的,后来他们就常常做这种实验,因此在讲到这个部分,讲旋火轮,就是讲虚幻。

它怎么虚幻?后面再加一句,“初后不可知”,就讲到火点,因为你看起来好像一圈,其实它是好多点,密密麻麻的接在一起。第一点跟第二点是不相知的,他谈这个部分。

他讲寿命也是一样,寿命的前一念跟后一念是不相知的,所以前一念生,后一念灭,这个生灭之间也不相知。不但不相知,就在这里谈回来就是说,到底前念的生是为何而生?为谁而生?后一念的灭,是为谁而灭?为何而灭?这个东西是不可知的。

这个不可知的意义讲的是什么?讲的就是因缘法。说明是因为因缘和合而有寿命,因为因缘丧失了,所以它就消失了、消灭了。这个部分就是我们要去体会的地方。法他召示我们的、佛陀开示我们的,他不是告诉我们一个很具体的一个事相的执着,不是,他告诉我们是真理的存在。真理的存在他是不可摸索的,你没有办法去说一定如此。

所以世尊甚至于告诉我们说,无有定法可说,你不能够说一定如此,没有那回事,世间法都因缘和合而来的。你要讲一定如此,就一定是因缘法。除了这个一定是因缘法以外,没有比他更高明的。

假如有人说,还有一法比因缘法更殊胜的话,我们也说那个还是因缘法。他再怎么殊胜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要有这种认识,所以他在这个地方讲的,这是讲第二个,前面随其时,都讲真,现在讲命,随其命,寿命因谁起、又因谁灭?寿命的生灭,犹如旋火轮,前一念、后一念,各各不相知。

但是我们现在要谈的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个错觉,因为我们现在的这种预期,预期就是目的性很强,目的性强的人他有一个特色,什么特色?下一念,我现在作为安排,现在这里上课,我们就等一下下了课要到哪里去?有没有,那么下一念,好像我现在已经知了。

其实,当这下一念被你这一念控制的时候,下一念已经失去生命力了,因为它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它已经被你前一念把它控制住了。它生命的活泼,它生命的自在,它已经失去自在了,因为他被前一念控制住了,对不对?有没有感觉到?那前一念叫什么?就是意识形态。

同样的,我们也会觉得,前一念是我知道的,其实前一念你并不知道,你站在这一念来,了解上一念,你可能是知道了,可是你要知道,你这一念为什么不到前一念去?有没有?这在道论里面讲得很清楚。彼亦不来,我亦不去,《梵行品》上面也讲也交代得很清楚。他那一刻不来,这一刻不到那一刻,可见彼此不相知嘛。

现在我们前面的意识形态,你把他执着着,一直带到现在来,所以以现在,你以为那个时代是什么个样子?其实这种执着告诉你说,从前一念到这一念当中,你还是死寂的,因为你这一念被前一念控制住,对不对?

不但这个样子,你又要控制下一念,你会知道,你的生命是非常僵化的,有没有很僵化?《地藏经》讲的就没错了,刚强难化,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的意识形态很坚固执着,那么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就法界反应很简单。他只有一个,不执着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不命定下一念,我也不执着于前一念,现在就任其存在,所以现在心也不可得,就是性起法界。

好了,现在问题在这个地方,简单是这么简单,你做不到,关键,这是一个整个的关键。

所以我们看说,它虽然很能够表达,在经文里面表达的很清楚,但是我们能不能真正深切的去体认这一点?这个才是真正的功夫。你从文字上来解释,简单。你说,初后不可知,前一念、后一念不可知,这文字上带过去就可以了。但这里面就告诉我们,这个叫做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不可得。因为过去心不可得,我们现在就不执着于过去,因为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就不命定未来;现在心不可得,你就会发觉,现在是完全解脱,你才有办法活在当下。

也就是因为这样子,你假如说,还要执着于现在心,你就不可能活在当下。你以为说,当下就是现在,我不要过去心,不要未来心,我只要有现在心就可以,你无法活在当下。你有现在心的当下,那是假的当下,不是真的当下,因为你现在心还是一种意识形态。

你就知道,诸佛菩萨这些大修行者,他们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所谓证悟以后的境界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跟我们完全不同。我们现在即使能够训练,也只是训练到说,有现在心的当下。

一个已证得的行者,它是无在心的当下,无在心的当下才叫做入三昧,有现在心的当下,那是一种压抑。

所以我们现在在听经,你可能会说,我非常的专注,但是这个专注是有为的。没有现在心的当下,他也在听经,但是这个听经是无为的,他是任运的。

只有在没有现在心的当下之下,你才能够真正了知佛陀的心境,佛陀的心境,你才有可能认知。假如说不是这个状况,佛陀的心境你见不到。你只能够说,讲的很好,他好像散发出一种光芒,散发出一种生命的芬芳,有可能,但是你没有办法很具体的进入他的境界。那就是有为的当下,不是无为的当下。

所以我们在讲三心不可得,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前后不相知,前后不相知之外很简单,前一念不知后一念,后一念不知前一念,但是你要知道它的真正意义。

-海雲繼夢和上《華嚴經?菩薩問明品品》 

************************************************

認識真實的生命、感受生命的存在,
找尋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什么叫做活在当下?
    当下的忏悔 --大学之道

 一心正念就是这个正念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执着于现在心,你就不可能活在当下发布于2024-03-10 15:55: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