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顶经》全称《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唐代不空译。全经共有三卷,是密宗金刚界的根本大经。相传共有十万颂。

经中主要介绍了秘密曼荼罗的义理和修持仪轨,明示密宗修行者如何通过瑜伽修行,达到转识成智的目的。

大本《金刚顶经》,共计十万颂十八会,合三百卷。我国不曾有全译本,但节译本为数不少,从唐至宋,前后共有十九种左右。

十九种译本中其中以唐代不空译文最多,共十二种,分别是: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颂仪轨》一卷,相当于十八会中的初会和第六会,兼杂有其他各会的内容;

点击购买唐密供
《金刚顶三十七尊分别圣位经》一卷,相当于初会之初品;
《金刚顶寿命陀罗尼经》一卷、涯《金刚顶寿命陀罗尼仪轨经》一卷,以上二经相当于初会第二品;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一卷、《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一卷,以上二经相当于第六会;
《金刚顶瑜伽金刚萨埵五秘修行念诵仪轨》一卷,相当于第十三会
《金刚顶胜初瑜伽中略出大乐金刚萨埵念诵仪轨》一卷、《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念诵法》一卷、《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一卷,以上三经相当于第八会;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二卷,其内容基本上与《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相同;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相当于初会初品的全译。

唐代金刚智所译《金刚顶经》节本有三种:
一名为《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四卷,相当于初会的略说,兼杂有其他会的内容;
二名为《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只经》二卷,内容涵摄十八会的总体思想
三名为《金刚顶经瑜伽修习毗卢遮那三摩地法》一卷,相当于初会初品所说一印曼罗的内容。
唐善无畏所译仅一种,题为《虚空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一卷,相当于初会第四品。唐罽宾三藏般若所译亦一种,题为《诸佛境界摄真实经》三卷,相当于初会初品的内容。
北宋施护所译两种:
一、《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等于初会四品的全译;
二、《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七卷,相当于第十五会。
北宋法贤所译一种,题为《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相当于第六会。
在上述所有节译本中,最著名的是不空所译三卷本的《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智所译四卷本的《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以及施护所译三十卷本的《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这三个译本都可以称作《金刚顶经》,但通常所说的是指不空的译本。

不空译本
不空所译本三卷有:
《金刚顶经》
《金刚顶经》是十八会中初会初品〈金刚界品〉的全译,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初品中有六曼茶罗,即金刚界大曼茶罗。又说大日如来受用身以五相——通达本心、修菩提心、成金刚心、证金刚身、五佛圆满——现证成等正觉。
第二部分:说陀罗尼曼茶罗具有三十七尊,并都住波罗蜜形,广说入曼茶罗仪轨,为弟子授四种眼,说四种法。
第三部分:说微细金刚曼茶罗也具有三十七尊,并于金刚杵中各持定印,广说入曼茶罗仪轨,使弟子的心得以胜任、调柔和自在无碍。同时说微细金刚定,修四静虑法、四无量心及三解脱门。
第四部分:说一切如来广大供养羯磨曼茶罗也具有三十七尊,各持标帜供养而住。再说入曼茶罗法,相互说受十六大供养法。
第五部分:说四印曼茶罗法,弟子受四种速成就法。
第六部分:说一印曼茶罗,如果持诵大日如来真言和金刚萨埵名号,即具有十七尊。同时也说入曼茶罗仪轨,给弟子授共行法,修习集本尊三摩地。
除初会的大致内容如下:
第二品〈降三世品〉,说的是十种曼茶罗,其中有大佛顶、光聚佛顶及一字顶轮法等;
第三品〈遍调伏品〉,说六种曼茶罗,其中有莲华部观自在法;
第四品〈一切义成就品>,也说六种曼茶罗,其中有宝部虚空藏法。当然,当然,三卷本的《金刚顶经》与大本十万颂相比,几乎微不足,但它的内容基本囊括了大本所阐述的主要思想。

除初会外,还有十七会,分别是:
第二会<一切如来秘密主瑜伽>
第三会<一切如来教集瑜伽>
第四会<降三世金刚瑜伽>
第五会<世间出世间金刚瑜伽>
第六会<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瑜伽>
第七会<普贤瑜伽>
第八会<胜初瑜伽>
第九会<一切如来集会拏尼戒网瑜伽>
第十会<大三昧耶瑜伽>
第十一会<大乘现证瑜伽>
第十二会<三昧耶最胜瑜伽>
第十三会<大三昧耶真实瑜伽>
第十四会<如来三昧耶真实瑜伽>
第十五会<秘密集会瑜伽>
第十六会<无二平等瑜伽>
第十七会<如虚空瑜伽>
第十八会<金刚宝冠瑜伽>
这些内容与密宗的修行仪轨和以大日如来为受用身。

虽然《金刚顶经》的节译本有多种,但译者却只有不空、金刚智、善无畏、罽宾三藏般若、施护和法贤六人。
不空、金刚智、善无畏三位祖师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现在介绍罽宾三藏般若、施护和法贤三人
施护(公元?——一O一七年),生于北天竺迦湿弥罗,是乌填曩国帝释宫寺僧人。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九八O年),与天息灾(后更名法贤)一同来到汴京(今河南开封)。朝庭为之设立译经院,请他们主持译场,从而恢复了自唐代元和六年(公元八一一年)以来中断已久的译经事业。宋太宗亲作<新译三藏圣教序>,冠于各经之首。宋咸平四年(公元一OO一年),法贤、法天先后辞世,译场遂由施护一人主译,惟净等人助译。

景德五年(公元—00八年),施护等人建议将宋代所译经卷,继唐《开元》、《贞元》两种经录之后,重编新的经录。

得到采纳,后由译场赵安仁、惟净、杨亿等人编成《大中祥符法宝总录》二十二卷。施护的翻译,一直持续到天禧元年(公元一O一七年)病故为止。同时,与法贤、法天等人培养了惟净、澄珠、文一等中国的译经僧。

他的译文功绩是十分出色的,不但译出大本《金刚顶经》十八会初会的全四品,题为《佛说一切如来真实,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而且又译出十八会第十五会《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七卷等,同时还翻译了诸如树的《六十颂如理论》、《大乘二十颂论》,陈那的《佛母般若圆集要义论》,三宝尊的《释论》等不少显教方面的论著。
法贤(公元?——一OO一年),原名天息灾,是中天竺惹兰陀难国密林寺僧。北宋太平兴国五年(公元九八O年)来中国。后与法天、施护等人参酌密教仪轨,布置坛场。场内设金刚界的种子圆坛,分布诸尊,称为「大法曼茶罗」。每日用香、华、灯等供养。坛外安排译场职事的座位,从事翻译工作。法贤共译经十余部,其中较著名的有《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是大本《金刚顶经》十八会的第六会)、走《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二十卷和《大乘庄严宝王经》、《三身梵赞》、《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曼殊室利菩萨吉祥伽陀》、《八大灵塔梵赞》、《犍椎梵赞》等。
总之《金刚顶经》作为密教的根本经典之一,对于印度密教的产生和发展,曾起到过重要的影响。传入中国后又与《大日经》一起,直接促成了中国汉地密教的建立和发展。同时,通过日本等国佛教僧侣的中介,传入朝鲜和日本,尤其是对于日本真言宗的奠基和兴盛,产生极重要的作用。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唐密《金刚顶经》简介发布于2024-03-10 16:21: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