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无论文武部之坛城,或观一切部之本尊金刚萨埵父母,遂诵百字明。”他说密宗的方法很多啦,大概照西藏密法,分成二部——文部和武部的坛城。所谓文部,比方说有些菩萨塑得庄严秀气,就是文部;有些塑得獠牙像魔魔王一样,那是武部。不管是哪一部,都有本尊,如修准提法,准提佛母就是你的本尊;或修金刚萨埵,就是普贤如来为本尊。普贤如来有男身女身,佛母佛父,这一点刚才向大家提出来,密教和显教特别不同,密教没有重男轻女,女身照样可成佛男女只是形相不同,本性是一样。

不论文部或武部的场,或观想金刚萨埵佛,佛父、佛母,密宗一般开始念的不是根本,而是起码的初步,念百字明,是一百个咒音,这个是藏密里头的。不过说到百字明,我觉得非常妙,唐朝以后西藏密宗,有百字明;中国道家从吕纯阳以后,有一个《百字铭》,这也是不可思议。这句话是附带说的,暂时不去管它。

如《经续》云:观想一如来,即诸佛之境。何者?因一切佛皆由五部佛所摄,此又摄于文武二部,盖为一本体故。”实际上我们要明白一个理,所以不通显教不能学密,不能修密。其实,显和密没有那么多差别,如《经续》这本经说,观想一尊佛,就等于观想十方无数无量无边佛。什么道理呢?一切佛都是五方佛,五部佛,换句话说,五部佛就是一尊佛。《华严经》上说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或者,也就是显教宗经常提到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所以不通禅不通教理,修密宗,没有不走邪门的;通了教理再来修,原来如此,都懂了。

如《桑布扎》云:诸尊皆寂静,或修观忿怒,佛舞者难思,我何能解说,皆心之幻变,一具空金刚,部分为五类。”就像桑布扎这位大师所讲的,一切本尊,一切佛,本来都很清净,证了佛道的都很清净。但是有时候教你观想忿怒金刚,密部那个像的面孔,有些都是蓝的,三个牙暴露出来,头上生角,凶得很啊!譬如文殊菩萨化身,十三尊大威德金刚,那个像多恶多凶啊!三只眼睛九个头,每个头两只角,三十四只手臂,十六只腿,每个手都握有死人,什么都抓,那多凶啊!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要你观想这些忿怒金刚,你都想不出来自己怎么有那么凶。还有女的忿怒母,所谓亥母,忿怒起来好像要吃人一样,不得了。修忿怒母,因为忿怒代表身上那个拙火,那个生命力。不从那方面修,不爆发那个忿怒的境界,你那个生命力就打不开。

所以修忿怒母那个形相,或者有时候修佛父,或修佛母,那个姿势非常美妙,跳舞的样子。可是学佛搞这一套,要是世俗人看到,不是奇怪吗?

这位大师讲,我哪里能给你们解说啊!但是你们只要懂一个理念就会知道了,这一切相都是心的变幻,心生万法,所以《大乘起信论》告诉你,“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慈悲喜舍皆是佛,喜怒哀乐也是佛。有人说:老师你发脾气了!我说为什么不发脾气啊?佛不发脾气吗?但是这都是空的,喜怒哀乐、慈悲喜舍都是形相,它体空。分开来讲,分为五方佛、五类。

又于念珠、观想何本尊即溶入智慧。”有人学密宗的,买一个念佛珠,一定要老师加持过,不然念佛珠不灵。我说我不是搞密的,你们不要拿念佛珠来叫我搞,我烦死了。过去有很多人拿来叫我念,我揉两下就给他们了;我不是吃饱饭没事做,专门给你念念佛珠的。

带上念佛珠,实际上这又是一个秘密,我们的念佛珠在哪里,你晓得吗?你们诸位讲讲看,在哪里啊?那是背脊骨上来一串,都是念佛珠,一颗一颗珠子,一步一步工夫都要念过来的。所以叫我给他念念佛珠,我自己念佛珠都搓不完,还能给你搓念珠吗?

当然,替人家念一下念佛珠,有时是必要的,那是非万不得已,因为此人必须要以念佛珠得度者,则以念佛珠而为说法。到这个时候,也应该给他念一下念佛珠。你们要晓得,一切本尊融化入你的真智慧里,当你拿到念佛珠时,你的身心就要进入念佛珠,心物融化,乃至于把佛也进入这个里头。

修供赞,为真实缘起而散花,佛父母化为光,即入顶珠,变为阿吽(

。”这是真空修缘起,刚才这一个念佛珠秘密已经说过了,我们平常要观想佛父佛母,从顶上进入我们的念佛珠中,这是真灌顶来了。其实,我在讲白骨观的时候,已经告诉你们啦,你们不但是“我慢贡高”——这四个字对你们太客气了,说真话,只有两个字,“混蛋”。你们去参参看吧!因为真实的法门你不去修,一天在那里打妄想。佛说你们为什么修不成啊?我慢贡高,那是客气话,秘密他都告诉你了。为什么这样骂呢?不是骂,是慈悲啊!要你们起信啊。只要真这样一修,不分年龄地位,七天就会有成就。可是你们七天都做不到,多可怜,自己应该骂自己刚才那二字封号,聪明人就自己参吧。自己就要反省了,不要自作聪明,自作聪明招来烦恼

他说在拿着这个念珠的时候,修供养赞,然后真实缘起,就是佛父佛母的光,从自己顶中化进来,即入顶珠。我再提醒大家注意,《禅秘要法》是不从这个路线讲的,这里是讲灌顶的作用,光明从头顶下来,变成藏文“嗡阿吽(

)”三个字。

其他珠粒,明现成阿里噶里故,念咒时想此等字放散圣尊及咒之自声,不令人见为佳,念珠应秘密收藏。”其他的每一颗珠,都是密咒,则成就光明,此时最好瑜珈念诵,非常秘密,不令他人听到。这是什么道理呢?开口气散,这个时候须要不开口念,保气而念。这就叫作加持念珠,全套的修法。像我这么几句话,多少代价啊!我如果不给你们讲,你们哪里知道啊!你们只晓得是搞念佛珠而已。

夫咒者,或为呼名,或为请求所要,或为赞叹功德者也。”一切密咒都不能要求解释,解释了就不灵。我发现许多人,都是妄作聪明,他们也知道经典好,道理好,因为是看文字注解,自以为懂了,不肯再去读,这类的人太多了。如果叫他念咒他会干的,以为念咒这个生意好,本钱投得少,利益回报大。

实际上每个咒都可以翻译出来,他说有些咒语是称呼名字,像念弥陀佛,是叫他的名字,等于孩子叫妈。当然佛菩萨是不会生气的,如果你跟在我后面叫老师、老师,我不回过头来给你一拳头才怪呢!有些咒语是请求,有些咒语是赞叹功德。

如《金刚帐本续》云:如来与菩萨,空行及佛妃,如令现前故,譬如大士夫,巨声速呼之,仅听闻即至,佛刹那降此。”经典上说,念咒的时候,你就要观想,就如孔子所说的“敬神如神在”,你要觉得佛、观音菩萨就在我的前面,喊一声,好像他听到就来,要有这个意境。不然你嘴里头念,心里在打妄想,念死了也没有用。有至诚至敬之心,佛在刹那之间就到你这里来,西方极乐世界马上到你这里。

又念咒极应清净,此乃诸本续集咒所宣之义。”念咒要绝对清净心去念,你们给人念经念咒,以绝对的清净心去念就得感应。有位朋友说,他到一个庙子,看到和尚给人家念经(当然不是我们这里),一边念经,一边手在捏港脚,他说看了简直气死了。这位朋友给我讲起来还在气,所以这个威仪多重要啊。当然,如果他是济公和尚,那是不同的,他分别而不分别。但是老实讲,你不是济公,也不能学济公和尚,该庄严时就要庄严起来,所谓威仪庄严,自然清净。此所以戒律之重要,戒相庄严,身心自然严肃清净了,要以绝对的极清净心,念咒念经,这是一切密宗经本最重要的。

譬如清净念一遍,较不净千遍为大,缘念未得,或缘念散乱,虽诵十万不如不散乱之一遍为大。”你要注意,尤其你们出家的同学们,给人家念经,或者自己念,如果一边念,一边在妄想,虽然念千遍、万遍,不如没有散乱心念一遍,这是说明定力之重要,清净定心之重要。

所以许多人,家属过世就问我,老师念经有没有用啊?我说有用。什么用呢?是做给活人看的嘛!你真要念经就自己念,请人家念,人家哪有心情帮你念经?你自己为父母念,一念专精,立刻得感应。现在密法本上也告诉你了,你自己都懒得念,可见你这一念已经不净了,况且别人来念,别人有这个定力吗?

当然如果是得道、悟道的这些大师,给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已经成功了,你的父母,你的眷属已经超然了。所以古代有许多帝王,很懂这个理,就像这个马皇后死的时候,朱元璋一定托那个宗泐禅师来说法,结果下葬当天,大风大雨大雷,朱元璋气死了,怎么这么倒霉,撞到这个情况!他的老婆死了,等于他自己死了一半一样的痛苦。不过他到底是当过和尚,内行,一看到师父,心中已经有个依靠,这位得道的禅师一说偈子:

雨降天垂泪 雷鸣地举哀

西方诸佛子 恭送马如来

嘿嘿,这一下,朱元璋就哈哈,好好!师父你讲得好。天地良心,马皇后也曾在梦中得到传授咒语,这是很奇怪的事。所以大师才说“西方诸佛子,恭送马如来”。

这里所讲的,你们大家都要注意,修密咒念经,在定中清净,一念专精,十句、百句,那还得了!那你功德无量如果是散乱心去念就没得用,读经也是一样

如《殊胜秘密》云:净不净千倍,及三昧有者,与无十万同。”心的清净或不清净,这个距离差别千倍,如果有人得定,得三昧证果的人,他随便骂一句,那个亡人就得功德了,岂只十万功德而已。所以小说家写那个济颠和尚,有时候人死了,他随便骂两句,人就得超生了。这就是说修定三昧的重要。

又如《菩提行论》云:念诵诸难行,长时而行持,若能了真谛,心散知无义。”又如《菩提行》这本经典上讲修持、念诵,你看老太婆敲木鱼念经,或者念咒,这也是一个修持的法门,你不要认为容,很难的。要长时去念,要恒心去念,若能了了而念,那是要得定见性又证果的人才行。

念诵念咒子念经,同样可以大彻大悟地成佛,如果心散乱,没有用,那毫无意义,念死了也没有用。这是告诉你们,修密宗,一动就是念咒子,念咒子是这个道理。

如是先生起本尊后,少分念咒,在头顶上想自己根本上师,为诸佛菩萨勇士空行母围绕,供养、赞叹、忏悔。”这是观想传法给你的根本上师,旁边上面有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勇士、大力士金刚,乃至女性佛围绕,“供养、赞叹、忏悔”。这就是修上师相应法,观想自己传承的上师在头顶上,慢慢下来,放光,与自身合一。这样的修法,往往得很大的利益,比观佛的利益大、效果大;当然其中的道理是上师必须是得道的!不要观我啊,吩咐你不要搞错了,是讲得道的上师。

凡所欲事”,这个时候你应该供养,就是供养上师,“皆明白启请,盖此乃一切道之根本,悉地之来源者也”。要想修成就,密宗同禅宗一样,上师最重要,修上师相应法,如果不敬,不依师而修,或敬师达不到真正敬诚、敬信,那一切都是空话。信念一失,正念一失就完了,而且说这是“悉地之来源也”啊!一切成就境界,功德的根本,来源是上师相应法。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第七讲(4)如何修法上师相应法发布于2024-03-13 18:31: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