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念处于教理中的地位
 
本节所要探讨的论题,是省视「四念处」于佛教教理中所处的位置。内容依「菩提分法中的四念处」、「四念处是一行」及「修习四念处能使正法久住」等三个面向来进行讨论。
 

一、 「菩提分法」中的四念处

 
就原始佛教的修道论而言,可用三十七菩提分法来作为修道方法的整体纲目。三十七菩提分法(bodhipakkiya-dhammā)也称为三十七道品,意指三十七种助成觉悟的殊胜成分。行者根据这些修道要素的引导,体证四圣谛而断除烦恼、趋入涅槃。虽然「菩提分法」这个语词未出现于尼柯耶 (Nikāya) 里,而是到了论书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25,但其内容所包含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以及八正道等三十七项修学科目,皆是在尼柯耶经典中常被提及的教示,可以说是佛陀教法的精要整合,足以代表佛法实践的整体修学架构。
 
学者给辛曾指出,在尼柯耶的佛教修学体系里,「四念处」是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具体描述一个比丘如何去实践修的唯一详细资料26。就笔者所见,或许有可能是:四念处在所有菩提分法中,是唯一曾提到具体实践方法的法目,而其它菩提分法只是教理上的陈述;或许有可能是:经典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因修学者的偏重、时代久远等等因素,使得其它菩提分法的资料佚失、脱落了,导致现存文献里仅仅剩下「四念处」有着其余的菩提分法所未有的详细实践说明27。无论如何,四念处的硕果仅存,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在上述三十七项助成觉悟的道品中,「念」的教理除了在「四念处」中出现,还以「正念(sammā-sati)的形式存在于八正道中28,并且是五根、五力、七觉支等各组修行项目的其中一支,而于佛教教理中有着不容轻忽的地位,这一点从下列所援引的经文里即可清楚得知:
 
kattha ca, bhikkhave, satindriya? da habba catūsū satipa hānesu ettha satindriya? da habba?.29
又,比丘们啊!应于何处见念根呢应于四念处见念根。
 
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作是四正断。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30
 
如是七觉分,依食而住、依食而立。何等为念觉分食谓四念处。31
 
约「五根」而言,信、进、念、定、慧等诸根之中的「念根」即为「四念处」;约「五力」而言,信、进、念、定、慧等诸力之中的「念力」即为「四念处」;约「七觉支」而言,念、择法、精进、喜、猗、定、舍等诸觉支之中的「念觉支」即是指「四念处」。「念」的重要,从其出现于各个修道方式的普遍性即可看出32。至于「四正勤」、「四如意足」的修学科目中未出现「念」的字眼,笔者以为不必断然地理解为此二者无涉于「念」,不妨看作是把「念」内化为进道的精来理解。因为就阿毗达磨的分析来说,「念」(sati)是属于「遍一切善心所(sobhana-sādhāra?a),是必定出现于一切净()心的心所之一33。而有助于觉悟的四正勤、四如意足,二者皆属于善心所,因此必定含有「念」的成分。就此而言,三十七菩提分法的每一支,其实都可视为隐含着念的成分34
 
三十七道品所表示的意义,是指涉可分为七组的这些道品为圣道智的组合35。其中,任何一组修道方法若能圆满成就,即能达成究竟解脱。举例而言,对于「五根」的如实观察能圆满成就者即为罗汉36,「五力」、「四念处」、「七觉支」等的修习亦然。无论如何,作为资助解脱的菩提分,无论是念力、念根或念觉支,都是以解脱为归趋,都有着「正念」的 积极意涵。正念正知的觉观,是佛法如实照见事物真相的利器,如果缺乏念的力量,就不能见到佛法的全貌。其中,「四念处」修习法,即是将「念」的教理付诸实践,将「念」的内涵彻底发扬乃至达到究竟解脱的道路。
 

二、四念处是「一行道」(ekāyana-magga)

 
在巴利经典中,四念处被指称为“ ekāyana-magga”。巴利语“ekāyana-magga”是一个复合词,依辞典所释,“eka”是数词「一」的意思;“ayana”(√i-ana)意指「行路」、「行程」、「方向」、「目的」;“magga”则是「道」、「路」之意,用以代表导向某个目的地。由上述这些字结合而成的“ekāyāna-magga”就字面意义而言,有「一行道」、「一乘道」的意思37,其意涵于佛教教理上则有丰富的呈现。以下即就“ekāyāna-magga”一词在《中部注》(Majjhima hakathā)里的多种解释38,一一胪列于下:
 
()它是「单一的路」,不分歧的路。在这条路上没有叉路,所以你可以确定地循着这条路从开始到解脱。
()这条路必须独自行走。禅修之时,你是独自一人上路,没有同伴。或许你是在团体中、或在闭关中心,但事实上你是在走你自己的路,你是单独的,没有人和你一起。没有人可以把他的定和慧给你,你也不能把自己的定和慧给任何其他人。即使你可能是在团体中,但实际上你是独自练习。因此这是唯一的路,独自行走的路。
()这是「那个人的路」。「那个人」意指「佛陀」,亦即这一条道路是佛陀发现的路。
()这是「唯一的路」,它只导向一个目的地——涅槃。当你沿着这条路走时,你将确实地抵达唯一目的地——涅槃。
()这是「到达涅槃的唯一道路」,没有其它的道路。念处之道是到达涅槃、苦尽、摧毁心灵污染的唯一道路。
 
以上是《中部注》对〈念处经〉经文里“ekāyana-magga”的诠释。至于《长部注》对于〈大念处经〉经文里所陈述的“ekāyana-magga”注解39,则与上述《中部注》对于〈念处经〉里“ekāyana-magga”一词所列举的五点注解相同。值得一提的是,不论于《中部注》或《长部注》里,觉音尊者(Buddhaghosa) 都提出一种不被其认同的解释,即:「只有体验一次涅槃的路」40 这是曾有其它论师提出而被觉音否决掉的一种对“ekāyana-magga”词意的诠释。反对的理由,在于觉音尊者认为大多持此意见者,是以《经集》(Suttanipāta)里的一个偈颂为准据而作的判定41,然而觉音尊者认为在《经集》里所说的「非二度到彼岸」那一段话的内涵,其实是针对尚在世间层次的念处之道而说,不是针对出世间的念处之道而说42,所以不能直接引用来解释“ekāyana-magga”。依此,他认为「只有体验一次涅槃的路」的诠释并不适宜。
 
再者,相对于大多数的翻译者将“kāyana-magga”译为「唯一之道(an exclusive path)」43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则较赞同于「直接的道路(the direct way)」这样的诠释44,因为如此措词有企图表明这是一条具有清晰脉络的道路之意味。菩提比丘进一步解释说,虽然没有经论文献作为理据,但是他认为可以将「直接的道路」的意涵明确地指向「念处」,用以区别那些经由禅定(jhāna)来达成目标的进路。原因在于:就佛教的真理观而言,智慧才是达到解脱的原因,禅定只是助成智慧开发的工具亦且可能导向旁途。换句话说,后者可以导向涅槃但不必然如此,然而「念处」必定导向最终的目标——涅槃。如此诠释颇值得参考,若以菩提比丘的推论为思考的基点,笔者认为或许不必将「非直接导向涅槃的道路」限定于「禅定」,因为除了禅定之外,尚有许多的戒行、善业亦可视为是「可以导向涅槃但不必然导向涅槃」的福行(pu ābhisankhāra)。因此不妨说,念处之道可以直接导向涅槃所以称为「直接的道路」;至于那些不直接导向涅槃的道路,即非此处所说的「直接的道路」。
 
姑且不论菩提比丘采用「直接的道路」的观点是否成立,其实前述《中部注》对于“ekāyāna-magga”的五种诠释里,即包含了「唯一的道路」与「直接的道路」这两种解释。亦即,「唯一的道路」对应《中部注》的第五项「到达涅槃的唯一道路」;「直接的道路」对应《中部注》的第一项「单一的路、不分歧的路」。
 
以上所述,是《中部注》及诸位学者们对于“ekāyāna-magga”的诠释与讨论。倘若除去个人观点而单单就文献的角度来看,南传经典中的“ekāyāna-magga”是对四念处的专称45,没有其它的修行法被称为“ekāyāna-magga”,由此南传佛教会将“ekāyāna-magga”理解为「唯一之道」(the only way ; an exclusive path)用来特称四念处的崇高立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汉译经典中除了指称「四念处」为「一乘道」之外,尚有其它修行法目被称作「一乘道」的用例46。循此笔者以为,相对于迻译为具有强烈排他性格的「唯一之道」,将“ekāyāna-magga”理解为「直接之道」,其措词与意涵既能符应巴利经典的要求、也能涵容汉译经典的记述,应是较为稳当贴切的用词。

 

三、修习四念处能使「正法久住」

 
四个念处的共同要义,是导向苦灭、烦恼灭——这是原始佛教修道论的重心。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原始佛教的具体实践方法的「四念处」,于原始经典中是倍受尊崇的,因为它是佛陀再三谆谆训诫示修的法门,在〈纯陀经〉中,阿难舍利弗的去逝而感到哀伤,佛陀向阿难说,世间法无一不会坏灭,比丘应以四念处为归依:
 
attadīpā viharatha attasara ana asara
dhammadīpā dhammasara?ā ana asara?ā?47.Idha
ānanda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
Vedanāsu?. Citte?. Dhammesu?. Eva? kho ānanda
bhikkhu attadīpā viharatha attasara ana asara
dhammadīpā dhammasara?ā ana asara?ā. 48
你们应住于自洲、自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应住于法洲、法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于此,阿难,比丘于身随观身,热心、正知、具念,调伏世间贪忧。受???〔亦如是〕。阿难啊!比丘如是住于自洲、自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住于法洲、法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
 
引文中的「自洲」(attadīpā)、「自依处」(attasara?ā),就原经文的内容来说,都是指称自己的五蕴身心49;而其次的「法洲」(dhammadīpā)、「法依处」(dhammasara?ā)则是指四念处而言。以五蕴身心为修道的对象来进行「四念处」的修习,不须另求其它的观察对象、其它的修道方法,即是此句经文的精义。以四念处为依归,是不论佛陀在世或入灭,都不变的修道原则。此外,经中还明白地指称,四念处的修习与否,关系着「正法久住」与否的问题:
 
catunna? ca kho āvuso satipa hānānam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tathāgate parinibbute saddhammo cira hitiko hoti.50
朋友们啊!在如来般涅槃后,正法的久住,是由于四念处的修习、多修习之故。
 
经文意指:如来涅槃以后,并不意味着正法随之而灭没,如果世人能多多修习四念处的话,就能够令正法久住世间而不损灭。经文中「四念处」与「正法」的关系,除了如同上一则引文「四念处」即是「法洲、法依处」的指涉,意指「四念处」与「正法」的等同关系之外,尚且被赋予「实践方法」的性格:想要令「正法久住」(saddhammo cira hitiko)的理想得以实现,有赖于多多实践四念处法门。「四念处」与「正法」的微妙关系,除了此处所示之外,在其它经典里还有另外一种类似的记述:
 
catunna? ca kho āvuso satipa hānānam bhāvitattā 
bahulīkatattā saddhamma-aparihāna? hoti.51
朋友们啊!在如来般涅槃后,正法的不损减,是由于四念处的修习、多修习之故。
 
于此,经文叙述唯一不同于前引文的地方,在于此处将前引文「正法久住」的用语代以「正法的不损灭」(saddhamma-aparihāna?),用来说明如来灭后应该多多修习四念处。虽然二者遣用的语辞不同,然而就文义来看,「正法的久住」与「正法的不损灭」二者所显示的意涵是相合的。无论如何,「四念处」被视为是维系正法能否存续于世间的根本因素,显然有其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25 此类精简义理的佛教术语即是所谓的“ mātikā”(音译为摩呾理迦,义译为本母)。这是为了容忆持佛陀所说的教法而化约的语词。参见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pp.11~18
26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p.66.
27 经文佚失或文字脱落的情形,在古籍中是时有所见的。举例而言,《杂阿含经》的一「四如意足」(或称四神足)部分已经没有资料留存,这情形对照巴利《相应部.神足相应》以及有着《杂阿含经》「本母」(mātikā)之称的《师地论.摄事分》(大正 30, pp.862a~863b) 可大致了解。相关讨论可参见印顺法师:《杂阿含经论会编()(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pp.1~63
28 参见 S.45.8 Vibha?goM.141 Saccavibha?ga-s.等经。
29 S.48.8 Da habba?. 说念根为四念处的经文记载不一而足,汉译亦有同样的经文记述,所谓「何等为念根谓四念处。」见《杂阿含经》658 (大正 2, p.184a)
30 《杂阿含经》675 (大正 2, p.185c)。巴利经文中,未见有明白指称念力为四念处的记述,其表现方式为:依此(趣向涅槃的)理趣,念根即念力、念力即念根(S.48.42 U ābho brāhma?o)。循此可间接地得知念力即四念处。详细言之,如前述的「念根即是四念处」, 又,在同趣涅槃的理趣之下念根等同于念力, 因而可知念力即是指四念处。
31 《杂阿含经》715 (大正 2, pp.192c~193a)。巴利经文对于「念觉分食」的内容,则仅以「念觉分处的法」(satisambojjha?ga hānīyā dhammā)来表示。见 S.46.51 Ahāra
32 三十七菩提分法里,以「念」的型态出现的法目,有四念处、念根、念力、念觉支与正念道分,计八次之多(四正勤、四神足、根、力、觉支与道分),仅次于出现九次的「精进」。
33「念」(sati)属于「遍一切净()心所」(sobhana-sādhāra?a),是必定出现于一切净()心 的心所之一,参见叶均译:《摄阿毗达摩义论》(台北:大千出版社,1997)p.27
34 佛陀曾指出,「念」于一切处是不可或缺的,如 S.46.53 Aggi"sati?ca khvāha? bhikkhave sabbatthika? vadāmīti" (又,比丘们!我说念是一切希求的)。意指:在任何情形下,念是不可或缺的,一切皆因念而成功, 若无念则不能成功。参见 SA.vol.3, p.207
35 雷迪禅师解释说:「按照定义,三十七道品所以称为道品,因为他们是圣道智的组合——是圣进智、是足处(最近因)资粮与根机。」见雷迪禅师着,蔡文熙中译:《阿罗汉的足迹》(台中:方广文化事业2000)p.34
36 「于此五根,如实观察者,不起诸漏,心得离欲解脱,是名阿罗汉。」参见《杂阿含经645 (大正 2, p.182b)
37 复合词“ ekāyana-magga”的结构有多种分解可能:(1) 如果解作“eka + ay(√i) - ana - magga”→“ ekā-ayana-magga”的组合 (语根“ √i”乃「去」之意,加上语基“ ana”转成中性名词“ ayana”, 有「行路」、「行程」、「目的」、「方向」、「道路」等之意), 即有「一行道」、「一道」、「一入道」的意思;(2) 或解作“ eka + ā + ya(√i) -ana - magga”→“eka-āyana-magga”(接头词ā有「到」、「不断地」之意,语根“√i”是「去」之意, 加上语基“ana”成中性名词āyana”,有「使至〔道〕」、「行」、等之意),与(1)项相同,可理解作「一行道」、「一道」或「一入道」;(3) 至于汉译经文里「一乘道」的译词,则应是由“ eka + yā(√yā) +ana - magga”→“ eka-yāna” 所组成(其中语根“√yā有「往」、「到」、「行」之意,加 ana 语基转成中性名词,作「车乘」、「乘物」、「行列」、「行进」之意),然而就巴利语连音规则来看,笔者并未见到“a+yā可成āya”的情形,因此“eka-yāna” 连音之后如何成为“ekāyana”尚待进一步资料来说明,但如果就梵文来说,其实“ ayana”“ yāna”都有「往来」、「路途」、「车乘」之意,而āyana”则有「从?而来的」之意。参见水野弘元:《パリ语辞典》,pp.38, 51, 230;云井昭善:《パリ语佛教辞典》,pp.126, 165, 739;榊亮三郎着,如实佛学研究室编译,《梵语学》(台北:如实出版社,1995)pp.277, 286, 373。又,汉译经典中,说四念处为「一乘道」的出处,如《杂阿含经》607 经:「有一乘道,净诸众生?(大正 2, p.171a)、说为「一入道」者,如《增一阿含经》里所记「有一入道,净众生行?(大正 2, p.568a)、作「一道」者, 如《中阿含经.念处经》:「有一道,净众生?(大正 1, p.582b)
38 “ekāyāna-magga”的多种解释,请参见MA.vol.1, pp.232~236,收于 Cha ha Sa?gāyana CD (Nashik: Vipassana Research Insitute, 1997, version 1.1)。此下,论文里引用的所有注释书如《中部注》、《长部注》等皆为此版本,不再加以标记。此段经文的英译可参见 U Silananda, 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p.18
39 《长部注》对“ekāyāna-magga”的解释,见 DA.vol.2, pp.233~238,收于 Cha ha Sa?gāyana CD。英译可参见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pp.60~61
40 参照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p.60,附注 133
41 Sn.741: "na pāra? digu?a? yanti" ( 非二度到彼岸) 。收于 Cha ha Sa?gāyana CD, 'Khuddakanikāya', p.390
42 "kāyādicatu-āramma?appavatto hi pubbabhāgaSatipa hānamaggo idha adhippeto na lokuttaro" ([、受、心、法]等四个所缘转起,于此,事实上是前部分的念处之道的意趣, 而非出世间的[念处之道的意趣]) 参见 MA. vol.1, p.235
43 苏摩尊者(Soma Thera)译为"the only way",见 Soma Thera, The Way of Mindfulness, p.17。向智尊者则将之译为"the sole way",见 Nyanaponika Thera,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 p.14。虽然用字略有不同,但是无论是用 only 或是用 sole, 二个词意都蕴含着强烈的排他性。
44 Bhikkhu ?ā?amoli 英译,Bhikkhu Bodhi 编注,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p.1188
45 参见水野弘元:《仏教教理研究》(东京:春秋社,1997)p.48
46 如在《杂阿含经》里,佛陀也曾指称「六随念」、「四如意足」为一乘道。见大正 2, p.143b, 147b
47 文中凡有“ ?”记号者,表节略之意,以下皆同。
48 S. 47.13 Cu??o。类似的经文叙述, 可在 S.47.9 Gilāno47.14 Ce?a?等诸经里发现。
49「自洲」、「自依处」可视为同义词。其内涵于 S.22.43 Attadīpa 经中有详细说明,所谓:「诸比丘!你们应住于自洲、自依处,不以其它为依处;应住于法洲、法依处,不其它为依处。?于色?于受?于想?于行?于识知无常变易、离欲、灭尽。?如是以如实正慧而观者,则愁、悲、苦、忧、恼断除。?」就经文的前后脉络所示,可知「自洲」、「自依处」即是指五蕴而言。
50 参见 S.47.22 ?hiti47.25 Brāhma?a 等经。
51 S.47.23 Parihāna?.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牧牛笔记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第三节念处于佛教教理中的地位发布于2021-05-07 23: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