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知识付费识别关注

教理——第二部分

中译:汤华俊

55.称颂十六观智

(1)Nāmarūpa-paricchedam tappaccaya-pariggaham,Tam sammasanam udayabbayam-?āna?ca bha?gagam.

(2)Bhaya-?ānam ādīnavā-nāna?ca nibbidam atha,Mu?citukamyatam patisa?kham sankhārupekkham.

(3)Anuloma?ca gotrabhu magga-?ānam phalam tathā, Paccavekkhana-?ananti tilokamhipi kenaci.

(4)Adesiye sāsanike ?ānime solasuttare, Desetāram pavattāram buddham tīhādaram name.

(1)Nāmarūpa-paricchedam. 名色分辨智——分辨精和物质现象。

(2)Tappaccaya-pariggaham. 缘摄受智——分辨精神和物质现象的因缘

(3)Tam sammasanam. 思维智——对身心的无常、苦、无我的正知明觉、探索、思维和观察。

(4)Udayabbayam-?āna?ca. 生灭随观智——生灭智(正知明觉名色的即生即灭)。

(5)Bha?gagam. 坏灭智——见(名色的)坏灭之智。

(6)Bhaya-?ānam. 怖畏智——(见所有现象坏灭而生的)怖畏之智。

(7)ādīnavā-nāna?ca 过患智——(见名色诸行的不可靠而)觉危险之智。

(8)Nibbidam. 厌离智——(随观对名色诸行的厌离的)厌离之智。

同样(Atha):前三个观智它们在本质上相似,随后的三个观智也是在本质上相似。

(9)Mu?citukamyatam. 欲解脱智——欲(从名色诸行)解脱之智。

(10)Patisa?kham. 审察智——重新观察之智(以强烈的想解脱的意欲按照四十种特性诸如无常等重新观察名色,彻底地随观它们是无常、苦、无我)。

(11)Sankhārupekkham. 行舍智——对诸行保持平等舍之智(以平等舍观照「知、知道」,而没有过度努力,彻底觉知无常、苦、无我,因此解脱和克服了对名色诸行的怖畏与喜乐)。

(12)Anuloma?āna?ca. 随顺智——随顺之智(观照无常、苦、无我之一的时候,在「改变种姓智」之前无间地生起2或3次,它随顺于真理,即前面的八种观智如生灭智和随后证道(道谛)二者。)

(13)Gotrabhum. 改变种姓智——超越欲界生起圣者的种姓,这样的改变种姓之智,它以涅槃为所缘,生起一个心刹那。

(14)Magga ?ānam. 道智——同时见四谛体证涅槃的圣道之智。

  1. Phalam. 果智——果智如道智一样,生起时以涅槃为所缘。

(16)Tathā: 也。Paccavekkhana?anam. 省察智——省察五事之智,即:道、果、涅槃、已断的烦恼和未断的烦恼。

Iti=就这样,aham=我,ādaram=恭敬地,name(namāni)=礼敬(双手置于头上方),tīhi=以身、语、意,Buddham=陀,他,desetāram=曾经在自己亲证之后宣说,pavatāram=(并)使其在信徒心中重复发生(在信徒自己完全成就之后)。

Imesolasa?āne:这16种观智,adesiye:不会被教导,yathābhūta:正确地,kenacipi:由任何人,tilokamhi:在三界中的(即欲界、色界、无色界),sāsanike:这只能发生在佛陀的教法中,uttare:这是超越一切世间智的。

56.称颂修行

(1)Buddho so bhagavā bodhāya dhammam deseti.

Buddho:正确地发现了四圣谛,so bhagavā:佛陀,deseti:教导了, dhammam:法,bodhāya:为觉醒众生

(Ala?:我,vandāmi:致以虔诚的敬礼,tam bhagavantam:佛陀)

(2)Danto so bhagavā damathāya dhammam deseti.

So bhagavā:佛陀,danto:已经驯服(靠自己解脱了烦恼),deseti:教导了,dhammam:法, damathāya:为了(我们以相同方式) 驯服。Tambhagavantam:向佛陀,aham:我,vandāmi:致以虔诚的敬礼。

(3)Santo so bhagavā samathāya dhammam deseti.

So bhagavā:佛陀,santo:已经平息(贪等情绪),deseti:教导了,dhammam:法,damathāya:为了(我们以相同方式)平息。Tambhagavantam:向佛陀,aha?:我,vandāmi:致以虔诚的敬礼。

(4)Tino so bhagavā taranāya dhammam deseti.

So bhagavā:佛陀,tinno:渡越了生死大海到达彼岸(nibbāna),deseti:教导了,dhammam:法,taranāya:为了使我们众生(以同样方式)渡越。Tambhagavantam:向佛陀,aha?:我,vandāmi:致以虔诚的敬礼。

(5)Parinibbuto so bhagavā parinibbānāya dhammam deseti.

So bhagavā:佛陀,Parinibbuto:熄灭了所有烦恼,deseti:教导了,dhammam:法,parinibbānāya,为了我们众生(以相同方式)灭尽所有烦恼。Tambhagavantam:向佛陀,aha?:我,vandāmi:致以虔诚的敬礼。

57.各种业行的不同果报

(1)杀生短命,戒杀延寿

(2)折磨他人的人疾病慈悲的人健康

(3)坏脾气丑陋,忍辱的人漂亮。

(4)嫉妒的人受孤独之苦,有同情心的人会多伴侣。

(5)吝啬导致贫穷,乐善好施带来富裕。

(6)不尊敬导致畏缩,尊敬导致高贵。

(7)不质询探究导致无知,质询探究带来智慧

(8)恶招致恶,善招致善。

(9)善行、恶行会按照业报分别带来快乐和痛苦

解释:

佛陀看到青年苏拔(Subha)会皈依三宝,就教导他有关各种业行的不同果报的佛法

青年苏拔的问题:

青年苏拔走近佛陀问了14个问题:

为什么,尊者人类尽管生为同类却不一样

(1)有的人长寿,有的人短寿,为什么

(2)有的人多病,有的人健康,为什么

(3)有的人丑陋,有的人美丽,为什么

(4)有的少伴侣,有的多伴侣,为什么

(5)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裕,为什么

(6)有的生而低贱,有的生而高贵,为什么

(7)有的人有教养,有的人没教养,为什么

佛陀的回答:

Sattā mānava kammassakā kammadāyādā kammayoni kammabandhu kammapatisaranā kammam satte vibhajati yadidam hīnappanītatāya.

——《中部》后五十经

青年苏拔,业是众生自己的财产,众生是业的继承者,业为其根因,业为其亲戚,业为其皈依,以业来区别,以业为归宿而决定了其低贱和痛苦、高贵和快乐。因此:

(1)如果一个人杀生,其寿命会缩短;戒杀会带来长寿。

(2)残忍导致多病,戒除残忍带来健康。

(3)嗔恨导致丑陋,无嗔和安忍导致美丽。

(4)嫉妒导致孤独,随喜带来多伴侣。

(5)吝啬于施与引起贫穷,慷慨带来富裕。

(6)自负导致投生于低贱之家,尊敬值得尊敬的人导致投生于高贵之家。

(7)无学问导致愚钝,勤于学问导致智慧。

因此佛陀以7种方式简要地回答,以14种方式详细地回答,众生以这些方式承受他们所作的善恶业带来的善与恶的结果。

在佛陀开示业行的不同结果的中部后五十经的《小业分别经》结尾,向佛陀提出了14个问题的青年苏拔变成了一个很好的佛教徒(优婆塞),信奉佛法并皈依了三宝。

在听佛陀开示前,这位青年一直是一位持有邪见的普通人。只是听了一次佛陀说法,他就成了一个好佛教徒,皈依了三宝。

这个关于各种业行的不同果报的开示的:

地点 —— 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

开示人 —— 佛陀

对象 —— 青年苏拔

目的 —— 确立三皈依

58.十不善行(Duccarita)

Du=不善,carita=行为,透过身、口、意造作的不善行称为Duccarita。它们也被称为苦界相关(Apāya-related)或导向不善业的行为(Akusala-kamma-patha),它们的构成是:

– 身不善行(kāya duccarita)- 3事

– 语不善行(vacī duccarita)- 4事

– 意不善行(mano duccarita)-3事

身三语四意数三

简略称作十不善

三种身不善行

(1)Pā?ātipāta──杀害众生

(2)Adinnādāna──偷盗别人的财物

(3)Kāmesumicchācāra──犯邪淫

四种口不善行

(4)Musāvāda──妄语

(5)Pisunavācā──两舌

(6)Pharusavācā──恶口

(7)Samphappalāpa──绮语(犹如未长成的稻谷没有米仁一般,绮语言之无物,空口说白话。然而,如果说写是为了有用的目的,便不构成绮语。)

三种意不善行

(8)Abhijjā──贪欲

(9)Vyāpāda──恶意/嗔

(10)Micchādi hi──邪见(不信业及业报)

59.四十种不善行

(1)自己犯 -Sāhatthika -10事

(2)劝他人犯 -ānāttika -10事

(3)同意他人犯 -Samanu ā -10事

(4)崇拜他人犯 -Vannabhāsana -10事

60.十善行(Sucarita)

Sucarita(Su=善+carita=行为)。也称为导向人天界的十善行(Kusala-kamma-patha)。它们是:

– 身善行(kāyasucarita)-3事

– 语善行(vacīsucarita)-4事

– 意善行(manosucarita)-3事

三身行加四语行

再加意行之三事

简称人天十善行

三种身善行

(1)Pā?ātipāta virati──不杀生

(2)Adinnādāna virati──不偷盗

(3)Kāmesumicchācāra virati──不邪淫

四种语善行

(4)Musāvāda virati──不妄语

(5)Pisunavācā virati──不两舌

(6)Pharusavācā virati──不恶口

(7)Samphappalāpa virati──不绮语

三种意善行

(8)Anabhijjā──无贪

(9)Avyāpāda──无嗔

(10)Sammādi hi──正见

61.四十种善行

(1)自己作 -Sāhatthika -10事

(2)劝他人作 -ānāttika -10事

(3)同意他人作 -Samanu ā -10事

(4)崇拜他人作 -Vannabhāsana -10事

62.佛陀的告诫

不善行(duccarita)是无益的事,善行(sucrita)是有益的事。无益的事是会受责难的,具有带来不善果报的特点。(Akusala sāvajja dukkhavipāka lakkhalā)。有益的事是无过失的,具有带来善果报的特点。(kusala anavajja sukha vipāka lakkhanā)。

因此佛陀说必须在一切时中戒除无益事,有益的事须全力而为,必须修习止(samatha)与观(Vipassanā)净化内心。

(心专一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是止,当一个法在六根门之一生起的剎那观照它即是观)。

63.十福业处( Pu a-kiriya-vatthu)

Pu a:福德,kiriya:业行,Vatthu:田地,依处。

功德的事是值得去做的,因为它们是此生善美心和来生福分的基础,所以叫作“福业处”。简单地讲,值得做的功德被称作“福业处”,因其为福分的基础。它们是:

(1)Dāna ──布施

(2)Sīla ──持戒

(3)Bhāvanā ──修(随念佛陀的特质等等)

(4)Apacāyana ──恭敬(尊敬值得尊敬的人)

(5)Veyyāvaca ──服务

(6)Pattidāna ──回向

(7) Pattānumodana ──随喜功德(说“Sādhu”,意即“善哉”以郑重地表示赞同)

(8)Dhammassavana ──闻法

(9)Dhammadesanā ──弘法(而不求物质利益)

(10) Ditthijukamma ──业的正见(相信业和果报)

64.福业处详说(30/40)

(1)事前作意:10事

(2)事中作意:10事

(3)事后作意:10事

或者用另一种分法:

(1)自己作 -Sāhatthika -10事

(2)劝他人作 – ānāttika -10事

(3)同意他人作 -Samanu ā -10事

(4)崇拜他人作 -Vannabhāsana -10事

65.供养钵食的利益

没有食物,生命无法延续;身体和美貌都将凋谢,不会有快乐、健康,不会有体力和思维力。有食物,生命得以延续,也会有美貌、快乐、体力和心力。因此提供钵食也会收获同样的利益。

供养钵食的利益:

– 长寿

– 美貌

– 快乐

– 体力

– 心力或智慧

在毗婆尸佛时代,坎达长老是右上首大弟子,一天,当他外出乞食的时候,一位信众供养来了足够一顿饭的食物。由于这个善行,这位信众能够在欲界享受几生的幸福生活而没有堕入苦界,直到在乔达摩佛时代投生到一个好家庭里。于此,他受到佛法的激励,然后出家为僧真诚地修习佛法,不久就证得了罗汉果及四无碍解(patisambhidā)。

66.布施的利益

一切快乐由布施成就

它是富裕之流的源头

退堕亦可由此而拯救

珍贵的布施是坚固的庇护所

——马哈希尊者

Idam dānam nāma sukānam nidānam,

Sampattinam mūlam,

Bhogānam patitthā,

Tānam lenam parāyanam.

——Digha Nikāya commentery

布施(dāna)是:

– 快乐之因

– 成就之源

– 所需之助

– 是离散的和遭受身心痛苦的人们的依靠、保护、庇护处和避难所

67.四种和谐的修持

四种和谐和友谊之因

– 慷慨布施

– 说话和蔼可亲

– 为他人的福利参与服务

– 与人交往平等待人

68.慈爱的培养(mettā Bhāvanā)

(1)愿所有聚集此地的人健康和快乐。

(2)愿所有沙弥居士健康和快乐。

(3)愿具有无限美德的尊贵导师健康和快乐。

(4)愿具有无限美德的父母亲健康和快乐。

(5)愿此寺院的所有众生健康和快乐。

(6)愿此城中的所有众生健康和快乐。

(7)愿此地区的所有众生健康和快乐。

(8)愿所有僧健康和快乐。

(9)愿所有四资具施主健康和快乐。

(10)愿所有管治机关的工作人员健康和快乐。

(11)愿所有盗贼娼妓健康和快乐。

(12)愿所有在此宇宙中的众生健康和快乐。

(13)愿所有在无尽的宇宙中的众生健康和快乐。

(14)愿所有在四恶道的众生健康和快乐。

(15)愿所有人、天及梵天健康和快乐。

(16)愿所有在三十一界的众生健康和快乐。

发送慈爱意味着培养为他人谋幸福的心。尽管不是禅定的修习,但你只要希望他人幸福,就是慈爱善心。慈爱具有爱的性质,但带有贪的爱(tanhā rāga)会摧毁慈爱。无贪无嗔意味着慈爱成就。尽管慈爱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没有亲密关系,但后者会享受快乐,前者散发多少他就有多少。

发送慈心的效果

菩萨是维山达拉(Vessantara)王隐居在森林里的时候,由于他的慈心,半径24英里范围的动物都和谐地生活着

当他是黄金晱摩(Suvannasāma)时他曾数度修持慈心。所有的鹿因此都帮助他。猛兽如老虎狮子多对他很友好。由于他的慈心,在他的寺庙周围的鹿、狮子和老虎相互间都非常友好。

慈爱像磁铁一般

慈爱是名法(nāma)没有形体,但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就如磁铁吸引铁片。

确实如此,家庭、亲族、村镇的社区由慈爱连接在一起就一定成功,干什么都不会失败。

三种慈爱

(1)Kāyakamma mettā:身行慈

(2)Vacīkamma mettā:语行慈

(3)Manokamma mettā:意行慈

身行慈

身行慈包括:朝拜、邀请僧伽、去禅修营修法、看见僧伽让路、欢迎他们、接下僧钵等物、敷坐、顶礼(五体投地双手过头),等等。

语行慈

语行慈包括:对于家人来说,是给予禅修指导、宣讲佛法、诵护卫经等;对于在家人来说,友善地劝告去朝拜、听法、结夏安居前后供养僧袍等等。

意行慈

意行慈包括:早起、清洁身体、在佛堂做义务、去寂静处发送慈爱如「愿一切众生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和身体的痛苦、快乐地善自保重」,等等。

因此慈爱具有带来快乐、远离不幸和取得成功的性质。因此世尊说:「发送慈爱仅有弹指之间的人不会缺乏禅定(Jhāna),他听从佛陀的教诫,没有浪费施主的供养。」又如佛陀在威拉麻经《Velāma Sutta》中说,「如果修习慈心甚至如挤牛奶时拉一次奶头那样短的时间,其功德大于所有清净布施和皈依的功德。」

69.在开始不适宜作为培养慈爱对象的人

有四种:

– 引起反感或没有同情心的人(Appiya Buggala)。

– 过分亲近的人(Atippiya salāyaka)。

– 中性的人(Majjhatta puggala)。

– 有敌意或难处的人(anatthakāraka puggala)。

开始不宜向你反感的人散发慈爱,如果你这样做,嗔心可能生起,就难于提起慈心。至于非常亲近的人,可能对他/她的境况好坏产生担心。至于中性的人,开始对他培养慈爱也不及亲近的人,因为对他/她还没有产生喜爱。开始忆念有敌意的人可能就会生气。基于这些原因,开始不宜以这些人作为培养慈爱的对象。

70.总是不宜作为培养慈爱对象的人

他们是:

– 异性,因为贪欲可能生起。

– 死人,因为无法生起近行定和安止定。

培养慈心的顺序

(1)首先应对自己培养慈爱。尽管向自己散发慈爱不能生起安止定,但开始的时候向自己散发慈爱是以自己为例以示「如我希望快乐一样,其他人也是如此」。修习的方法是:愿我快乐,愿我没有痛苦,等等。

(2)下一步,以亲近和可敬的老师、戒师等为对象培养慈爱,办法是随念他们的品质诸如戒德、学识和其他可敬的特质,以这种方式开始:「愿此善男子/善女人快乐、没有痛苦。」当你向亲近的人诸如老师等发送慈爱已经得力,就可以向非常亲近的人辐射慈爱。

(3)然后是一个中性的人,他是你既不亲近也不怨恨的人。

(4)当这样培养慈爱更得力的时候,如果存在有敌意和难处的人,可选一个并对其培养慈爱。

当修行进步并获得了定力,有敌意的人可能不会再被看着有敌意,他/她可能成为亲近的人。

首先自己然后亲近的人,

随后是最亲近的人,

再后是中性的人和有敌意的人,

这是培养慈爱的顺序。

71.慈爱的十一种功德

它们是:

(1)睡时安稳。

(2)醒时安稳。

(3)不做噩梦。

(4)人们觉得亲近,为人所爱。

(5)非人觉得亲近,为非人所爱。

(6)天神护佑。

(7)火、毒、刀兵对其无害。

(8)心易得定。

(9)面容详和。

(10)临终不颠倒。

(11)生于梵天界。

72.正念内观禅修(Satipatthāna Vipassanā)

(1)身、受、心、法是四个观照的所缘。

(2)通过标记觉知(内心观察)每一个生起的所缘是真正的智慧。

(3)行、住、坐、卧是名和色(想坐下是名(心法),坐是色法(物质))。

(4)在每一刹那正念观照每一个坐、站的过程。

(5)躺、变换和移动姿势是名色。

(6)总是在躺、斜靠、或移动的刹那标记观照。

(7)提脚、推前、放脚是名色。

(8)总是在提脚、推前、放脚的刹那标记观照。

(9)标记观照感觉的生起,无论好坏。

(10)标记观照计划、思考和其他心理活动。

(11)标记观照在根门生起的心识。

(12)当看被标记观照时,观察到的只有名色。

(13)当听被标记观照时,观察到的只有名色。

(14)当嗅被标记观照时,观察到的只有名色。

(15)当吃被标记观照时,观察到的只有名色。

(16)当触被标记观照时,观察到的只有名色。

(17)当计划过程被标记观照时,观照到的只有名色。

(18)当觉知被标记观照时,观照到的只有名色。

(19)如果观照到的只有名色,我见将会灭除。

(20)正念连续不断就会清楚地见到缘起

(21)即生即灭会被观察到。

(22)一旦见到生灭,必然见到无常。

(23)当见到无常,苦和无我也显而易见。

(24)观察到这些,随着观智的成熟,就会体证涅槃。

73.四念处(Satipathāna)

它们是:

– Kay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

– Vedan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

– Citt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

– Dhamm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

– 持续不断的正念叫作「念处」。

– 连续正念观照身体内的生起的物质现象叫作「身念处(Kay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正念于身」。

– 连续正念观照觉受是「受念处(Vedan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正念于

受」。

– 连续正念观照内心生起的念头叫作「心念处(Citt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

——正念于心」。

– 连续正念观照所有现象叫作「法念处(Dhammānupassanā satipatthāna)——

正念于法」。

74.念处禅修的益处

有七种,即:

(1)令心清净。

(2)克服忧愁。

(3)超越悲伤。

(4)克服身的苦受。

(5)克服心的苦受。

(6)成就正道。

(7)体证涅槃。

四念处无疑是这样的道路:

使众生清净,

克服愁叹,

灭除苦忧,

实践真理,

体证涅槃。

如果一个人精勤地修习四念处,钝根的人也最多七年能成为阿罗汉。即使还有些执取未尽,他也可以成为阿那含(不还果)圣者。而利根的人甚至可以在七天内证得涅槃。因此,来参加密集禅修的人,无论年老还是年少,比丘还是沙弥,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只要遵循禅师根据佛陀的开示和马哈希尊者的教诫给予的禅修指导,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就一定会得到这些利益。

75.四念处的保证

佛陀确实说,

任何人培养四念处,

能在最多七年内成为阿罗汉,

即使还有执着未尽也保证成为阿那含,

敏锐的人可以在七日内证得道与果,

这些是有保证的,

希求涅槃的人们!不要犹疑,相信佛陀,

尽快培养四念处,

只有如此你将证得涅槃成就无为寂静。

76.修心的美德

为了培养清净心和内观智,

通过修习八正道

你会发现高层次的长者,

是佛法中可靠的皈依。

——首座和尚

77.修内观(Vipassanā Bhāvanā)的美德

连续观照每一个生起的法,

彻见名色和缘起,

无常、苦会显现,

觉知无我,你会证得涅槃。

——尊敬的马哈希尊者

发愿和分享功德

发愿

依此善行功德,愿我快乐安详,远离危险,体证涅槃而不偏离正道,即使我必须经历无尽轮回,愿我脱离所有痛苦、灾难、敌人和任何厄运,心想事成。

功德分享

我于此与我的父母、老师、亲戚、朋友和护法神及三十一界的一切众生分享今天所作功德,愿他们以「萨度」(Sādhu,意即「善哉」)回应以分享此功德。

功德回向文

愿我此功德    导向诸漏尽

愿我此功德    为证涅槃缘

愿我功德份    回向诸有情

愿彼等一切    同得功德分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灭苦之道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佛教文化(第二级):教理——第二部分发布于2021-05-07 23: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