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第一卷原文及注解修释3(11)

说长阿含经卷第一

第一分初大本缘经第一

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华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为最奇特,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又知彼佛劫数多少,名号、姓字,所生种族,其所饮食寿命修短,所更苦乐。又知彼佛有如是戒,有如是法,有如是慧,有如是解,有如是住。云何,诸贤,如来为善别法性,知如是事,为诸天来语,乃知此事”

当时,诸位比丘乞食之后聚集在华林堂,大家共同议论说:“诸位贤德比丘,唯有佛世尊智慧最为奇特,神通广远,威力宏大,能够了知过去曾经有过多少佛出世,已经证入涅槃,断绝所有烦恼,消灭一切戏论邪说;又知那些佛的劫数多少,名号、姓、字是什么,出身于什么样的种族,以及他们的饮食如何,寿命有多长,都经历了什么样的苦乐因果。又知道那些佛有什么样的戒律,有什么样的教法,有什么样的智慧,有什么样的知解,安住在什么样的境地等等。诸位贤德,世尊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智慧如来是因为了别法性凭他自己的智慧知道上述之事的,还是因为有诸多天人来告诉他的,佛才知道如此之事”

寿命修短佛陀饮食只是做示范、随顺世间,同样,佛陀的寿命也是随顺世间。

佛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如果佛陀愿意,那么佛陀可以住世一劫。

佛陀告诉阿难:一个已经修习四神足的人,当他愿意时,他能住留一劫或一劫剩余的时间。如来已修习四神足,当他愿意,他能住留一劫或一劫剩余的时间。

佛陀既然可以驻留一劫的时间,那么,当时如果有谁来祈请佛陀不要涅槃,继续驻世的话,佛陀就可以驻世不涅槃。那么,我们今天就有福分或可能见到佛陀了。当时最有资格和最方便祈请佛陀驻世的人就是阿难。但是阿难真的是迷心窍(应该是魔入心窍。那个魔还有名有姓,叫魔王波旬。)愣是不知道开其尊口,结果佛陀说了三次可以驻世,阿难都没有祈请,佛陀一看因缘如此,只好涅槃了。这也为以后结集佛经,大迦叶不让阿难参与的一个理由。

佛陀这其实仍然是随顺人世间的情态。佛陀寿命长短都是按照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安排的。寿命怎么能是安排对,佛陀修行功德至高的程度,生死早就可以自行决定。是长是短,需要根据度化众生的需要。大家大概什么寿命岁数,佛陀也要大概这个样子。而且只能长寿不可能短命。比如佛陀活到八十一岁,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生命能达到这个数字就是老寿星了。孔子也只活到七十三。你不能大家平均或一百岁,佛陀只活四五十岁。如果佛陀岁数与世人一般岁数相差太大,日子一长,人们大都不会相信佛陀真有其人其事。太长了也不行,人们也不容相信。所以,佛陀的寿命都是随顺世人。

所更苦乐。有苦有乐都是针对凡夫俗子而言。佛陀证得法界实相,得大解脱,法喜充满,哪里再会有苦乐烦恼有苦乐烦恼是我们凡夫俗子的感受。佛法里面常说人有八苦、十苦、百苦等。一般以八苦为代表。这八苦是:生、老、病、死,这是四个与生俱来的苦,还有求不得、怨憎相会、恩爱离别、五阴炽盛四苦,我们自己造作的。

有人说,不是还说“乐”吗其实这个乐,本身就是苦。因为乐与苦永远是孪生。我们世俗的有乐必然伴随着苦。乐是假象,苦是真实。小乘佛法讲苦、集、灭、道,第一个就让你认识到,人生是苦。

佛陀在其未成道之前,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苦有乐。但是佛陀在世间受苦受乐,是为了度化众生,甘愿接受我们世间的一切苦境历练。佛陀把苦乐境遇,当做觉悟真理的凭借,当做修行增长、积功累德的课程。

 

 

长阿含经,阿含经,四神足,五阴炽盛长阿含经,阿含经,四神足,五阴炽盛长阿含经,阿含经,四神足,五阴炽盛长阿含经,阿含经,四神足,五阴炽盛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长阿含经》第一卷原文及注解修释3(11)发布于2021-05-08 18: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