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度有情令得度。已度之者使。假令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

这个第七首里面,特别是末后这两句非常重要,给我们很大的启示,都要求我们在生活当中去学习。未度的围绕在我们的四周,我们家里面的家亲眷属、邻里乡党,我们的朋友、同学、同事,有很多人没接触到佛法,未度的。我们跟他认识,认识就是缘分了。我学佛了,我知佛法的好处了,我要把佛法介绍给他。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的责任,是我们的义务。我跟他熟啊,要把佛法介绍给他,这个就是没有度的要去度他。还有跟我们不认识的、陌生人,虽然不认识、陌生,我们也有度他这个心,这个心愿不能没有,也得有一些善巧方便。譬如我们学佛的人,无论走到哪个地方,这个佛法的小册子,身上总要带几本。为什么呢?不一定遇到熟人了,就可以送给他一本。如果没有这些书,我们印的有很多卡片,那更容携带了。常常存这个心,常常有这个念头,到处把佛法传给人。我每一次坐飞机,我在那个座位上,前面那个口袋里,都放一本经书。我们下飞机了,那个经书还放在里面,给后面人看,我们有这个念头。我们这印得很多,随大家去拿嘛,拿完了我们再印嘛。要有这个心,常常存这个心,帮助别人。陌生人我们也帮助,何况认识的人。

已度之者,已经学佛的,对佛法有很深信仰的,这些人呢,要劝他念佛往生,“使成佛”啊。我们晓得,所有一切法门,在今天,一生当中决定可以成佛的,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已经学佛的人。他不能接受,那他有障碍。有障碍,我们有耐心,慢慢的等,等他业障消除之后,他就会回头。所以要有耐心,要能够欢欢喜喜的去帮助他。

底下这两句太好了,

假令供养恒沙圣,

这是讲我们别行,修学其它法门,意思在这个地方。圣是圣人,恒沙是数,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诸佛菩萨罗汉,你供养这么多,你的福报当然很大很大了。福报大不能了生死,这个诸位要知道。六祖慧能大师,你看在《坛经》里面讲的,福德不能救,那个救就是讲生死轮回,福报再大也救不了,这一句是讲的修福。

不如坚勇求正觉。

坚是坚定的信心,坚定的志愿,勇猛精进求往生。此地这个正觉是成佛,唯有往生不退才能成佛,这是我们一生当中,依照这个法门,决定可以成就。那么也就是说,愿令一切众生老实念佛。此地的正觉,我们可以直接说作往生。

愿当安住三摩地,恒放光明照一切。

求成佛,一定要摄佛净土。这几句,是法藏比丘向他的老师提出他的心得报告,这都是属于他自己修学的心得,他的成绩,他的成就,也是往后四十八愿的中心。“恒放光明照一切”,寂而常照,智慧光明,愿力不舍一切众生。弥陀值得人赞叹,值得人佩服,就在因地上一发心,这个心就殊胜了,确实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没有一丝毫自私自利的念头,没有,念念为一切众生,念念希望一切众生圆满究竟的成就。今天他老人家是因圆果满,所以感得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为什么呢?诸佛如来在因地那个愿心,比不上阿弥陀佛。这个我们在经文上统统可以看到的。

感得广大清净居,殊胜庄严无等伦。

这两句介绍西方极乐世界。他成就了,这是弥陀愿力所成的极乐世界。“殊胜庄严无等伦”,这是简单略说殊胜的状况。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这个了不起。轮回,这刚才讲了,恶趣,六道轮回里面众生,诸趣就包括阿鼻地狱。这些众生,法藏比丘他的愿望,是希望他们快快的往生极乐世界,到他那个刹土,享受安乐。那个地方是真正的安乐,真实的安乐。反过头来看看我们这个世界,真的是佛在《八大人觉经》上所说的,“国土危脆”啊,谈不上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我们的幻想,不是事实。这些名词里面,都有因果关系。乐是果,安是因。如果身心不安,哪来的乐呢?那么要怎样才能安呢?平就安了,平安嘛,心平自然就安了。不平,他哪来的安。没有安,就决定没有乐。那怎样才能到平呢?和平。和很重要,所以佛教给我们要修六和敬,和下面心就平了,平就得安了,安就得乐了,它这个互为因果的。所以这个六和敬非常重要,六和敬是安乐的真因。这是说明弥陀成佛之后,的确殊胜超绝。

常运慈心拔有情,

大慈大悲,常是不间断,时间上说的。佛以大慈悲心,帮助这些有情的众生。

度尽无边苦众生。

这个无边,讲的空间,常是讲的时间。换一句话说,他老人家这个悲愿悲心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个范围广大无比,不是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一个世界。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苦难众生,他都念念不忘。这个心量多大!就像地藏王菩萨一样,众生不能度尽,誓不成佛啊。我们在此地看到阿弥陀佛的伟大,也就是说,一定要帮助这些苦恼的众生,帮他当生成佛,这个是弥陀的本愿。实在讲,也是一切诸佛共同的愿望。阿弥陀佛他做到了,诸佛如来还没有做到。他怎么做到呢?他用一个最巧妙、最容易的方法,用六字洪名。所以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阿弥陀佛,都护念阿弥陀佛。大家共同的愿望,他老人家兑现了,你说哪一尊佛不欢喜呢?所以一切诸佛度众生成佛道,怎么个度法呢?都是把这些众生介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都送给阿弥陀佛。像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他怎样成就我们呢?劝我们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十方世界所有一切诸佛,都跟释迦牟尼佛一样,都劝大家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个地方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化,一生当中不退成佛。这成佛的捷径,没有比这个更快速了。到这个地方,是法藏把他的愿望、修学的成就,报告出来了。末后这一首是请佛做证明。

我行决定坚固力,唯佛圣智能证知。

菩萨弘誓,只有佛能够给他证明。

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这两句我们要学习。菩萨自行化他,自己过去生中无量劫来的业障习气,虽有弘愿,虽有诸佛加持,但是还免不了有一些障难。我们从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示现,释迦牟尼佛我们在传记里头看到,在经典里面看到,他老人家成佛,也受许多挫折。教化众生,他的学生里面、徒弟里面,也有不听话的,也有调皮捣蛋的。这六群比丘,天天给佛找麻烦。在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黄梅得法之后,多少人不服,要找他算帐,甚至于陷害他。他跑到猎人队里面去避难,躲了十五年才出来,这都是佛菩萨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我们自己在这个时代里面,纵然是诚心诚意,热心弘法利生,障难决定不能避免。遇到有这些挫折,要有耐心,要想到法藏比丘的教训:“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愿行相符,我们才能够成就,有愿、有行。如果有愿没有行,这个愿是假的,这个我们要知道。我们自己很多人有愿,但是做不到,天天在佛菩萨面前发愿,一次也没做过。这个愿叫空愿啊,这个不可以的。那么有行无愿呢?也不行。为什么呢?他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就好比人走路,肯走路就走吧!不晓得往哪儿走,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这也不能成就。所以一定要有行愿相符,才能成就。求生净土,我们每一位同修都发心求生净土,一定要有大愿,要求上上品往生,不要去学着,我下下品生就可以了。古人常讲,求上上品如果得不到,还能有个中品往生。如果你把目标定在下品,那不能往生的机会就很多了。所谓是取法乎上,仅得乎中。那取法乎下,就得不到了,就落空了。所以我们的愿望要上上品,力争上游,这个是正确的。当然,对于品位不要去计较,不要去执著,我一定努力,一定向上,这样就正确了。要想品位增高,一定要依照净土三经的教训,要把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要熟,要透熟,要明了。不但熟,还要了解、要明了,把经里面所说的教训,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变成我们自己的愿望,变成我们自己的行为。这样,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都相应,与经典的教训都不违背。这不但是跟弥陀、释迦,乃至于十方诸佛,同心、同愿、同解、同行,这个缘那就无比的殊胜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品位当然高,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要记住,“如是愿心永不退”。


极乐净土&净土宗&净土法门&净土五经一论&一方净土&梵天净土&佛教净土宗&净土宗祖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无量寿经》讲记之【法藏因地第四(6)】之117发布于2023-12-05 20:45: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