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品以下,是本经的正宗分。在这一品里面,首先世尊为我们说明,弥陀在因地发心修学的因缘。这些地方也很值得我们学习。请看经文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这一段经文当中,也含藏着很深的玄机。因为佛在《弥陀经》上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时间只有十劫。十劫是很短的一个时间,那么阿弥陀佛究竟是新成之佛,还是古佛应化再来呢?这个里面就含藏着玄机了。可见得,阿弥陀佛十劫之前,不是新成之佛。为什么呢?是久远劫他就成就了。这个时间太长,我们今天讲的天文数字,用天文数字都无法形容:“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底下的单位是劫,这劫当然是指的大劫。这我们不必细说,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了。

“有佛出世”,那个时候有一尊佛出现在世间,佛的名号叫“世间自在王如来”。叫世间自在王,下面如来以下,是佛的十种德号,以十种德号来显示佛的智慧德能。这个十种号是通号,任何一尊佛都有这个十种称号。只有世间自在王这个是别名,只有这一尊佛称,其他的佛不能称。譬如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释迦牟尼只有他称,没有别人称,这个叫别名。如果称如来、称等正觉,我们本师也称,世间自在王佛也称,阿弥陀佛也称,通号。通号是什么意思?我们在此地要略略的跟诸位简单的介绍一下:都是自己性德的名号。

先说别名,这“世间”,就是讲的三种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有情世间是指九法界的正报,器世间是讲的依报,也就是生活环境。如果说的明白一点,让我们好懂,佛在人事环境当中、物质环境当中都得自在了。这在佛法里面讲,可以说是三德圆满的证得,三学也圆满成就了。三学是戒、定、慧三学。所以他在一切世间得大自在,称之为“世间自在王”。王是比喻,就是比喻自在的意思。在古时候,一个国家所有的臣民,都要听命于国王。国王可以自由自在的发号施令,其余的人都要听从他的。王是“自在”,此地是比喻,比喻佛在一切法当中得大自在了。下面这十种德号:

第一个是“如来”。我们学佛的同学,对于佛法里面的术语,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世间有许多人对佛法没研究,大概小说看多了,特别是西游记,小说看多了,一提起佛教,“我知,佛教里头如来佛最大,孙悟空都翻不过如来的掌心,如来佛最大”。说这些话,都是外行。“如来”,他的意思浅显的说,“今佛如古佛再来”。成了佛了,佛佛道同,今佛就如同古佛再来一样,没有两样,所以称他做如来。《金刚经》上有一个解释,解释的意思比较深了,但是讲得非常的圆满:“如来者,诸法如意”。这个解释的非常之好,在一切法里面,“法法皆如”。这个话比较难懂。这一切法是讲相、形相,皆如,如什么呢?如其性。性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佛告诉我们,所有一切万相都是真心变现出来的。所以古德用比喻说,如同这个金与器一样,“如金做器,器器皆金”。器就是相,就是万相。金是体,能成之体,样样都是金,如是这个意思。法法皆如,哪一法不是真如本性呢?所以这个意思说的深,但是这个意思说得非常圆满。所以这个深说、浅说我们都要懂得。

第二,“应供”,“应”是应当。佛是天人导师,对于大众的恩惠太大了。佛教化众生,无条件,也没有拣别,比我们中国孔老夫子教学心量还要伟大。孔老夫子“有教无类”,这个佛有。但是孔老夫子说,告诉你一桩事情,如果你的反应不好,孔老夫子就不愿意教了。举一隅,我们这个一个房间方方的四个角,举一个隅教你,这个地方是直角,其他的三个角你就不知道了,夫子就不教了。“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孔夫子就不愿意教了。释迦牟尼佛肯教,再笨的人他都不舍弃,只要肯跟他学,他就教。譬如佛弟子当中,像周利槃陀伽这样的人,要遇到孔老夫子,孔老夫子一定不教他。但是遇到释迦牟尼佛,佛慈悲,还是一样帮助他。佛有善巧方便,一样教他开悟。可见得佛的教学真的超过夫子,因此对我们的恩德太大了。所以佛是应当接受人天的供养,应当接受供养的。

佛的生活非常简单,对大家的要求并不苛刻。佛的生活,只需要四事供养。佛在世间嘛,要吃饭,一天只吃一餐,你看这多简单。就是我们应当供养他一钵饭,佛并不选择你供养的饭菜好坏,他不分别,他也不执著。衣服,衣服的供养,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不要天天供养,衣服破了再供养一件新的给他换一件。卧具,睡觉的时候卧具,卧具也非常简单。生病的时候,医药。就这四桩事情,应当接受大众的供养。除这个之外,佛什么都不要。这是在那个社会。现在社会不一样,现在社会可以说普遍的富裕,物质生活的条件比从前便利太多太多了。于是现在供养跟从前也不一样了。供养的太多了,太过分了,结果弊病就发生了。发生什么毛病呢?本来出家人初出家时候,那个心都好心。出家之后,在家弟子供养的太丰厚了,于是乎贪心就起来了。连着贪心,嗔恚心、嫉妒心、傲慢心统统出来了。都是在家同修把他供养供出来的,这个麻烦大了。在家同修要晓得,这个造业不得了,这个业造得很重,很重。所以我们真正修福,要有智慧。没有智慧,感情用事,总免不了要造罪业。我们生在这个社会,出家人一定要认清这个时代的弊病。我也常常接受大家供养,我很提心吊胆,唯恐堕落。所以你们供养我的,我转手代你们供养别人去了。我供养的方法,第一个,印经。普遍的供养全世界的大众,印送经书供养。这几年来,又增加了一个项目:做奖学金,帮助一些清寒、优秀的学生,帮助他们。你们供养我的钱,做两种用途,全部都施舍掉了。佛门里面有一句话,说的是真的,这对出家讲的:“今生不了道,被毛带角还”。那个债务可不得了。我这样做的话我就不怕,纵然我不能了道,有很多人代我还,不要我自己还,有很多人代我还。所以佛、菩萨实在讲,罗汉以上修行证果的人,应当接受供养,为一切众生做真实的福田。这个是正确的。

第三个名号叫“等正觉”,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地方简称等正觉,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学佛最高的目的,是我们真实的愿望。这一句话如果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学是智慧的学问,学佛就是要开智慧。

第四个名号叫“明行足”,明是光明,就是指的智慧。“行”就是日常生活行为,行为没有一丝毫过失。足就是圆满的意思,他的智慧圆满、德行圆满,没有一丝毫的过失,这叫明行足。如果用戒、定、慧来讲,也讲得通。明是慧,行是戒,足是定。也可以表达戒定慧三学的圆满。

第五个名号叫“善逝”,这个名号不太好懂。这个“逝”是远离的意思,是寂灭的意思。什么东西灭掉呢?烦恼灭掉了,妄想灭掉了,分别执著灭掉了,这叫逝。阿罗汉做到了,但是不善。佛与大菩萨有善。善是什么?是善巧。所谓是“即相离相”,这就是善了。也是大乘经上常讲的“无住涅槃”,像《金刚经》上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跟小乘人所讲的涅槃,完全不相同。小乘人的涅槃,是真的安住在涅槃境界之中。佛与大菩萨,心是在涅槃的境界,身呢?是在世间,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他的心境是涅槃境界,所以叫无住涅槃。不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在世间弘法利生,教化大众。不住生死,他心地清净寂灭。清净寂灭就是“逝”。教化一切众生,就是“善”。这善逝的意思。

底下,“世间解”,这个好懂。世间法,无论是理、是事,是体、是用,佛没有一样不明了。“解”就是明了,样样都能够通达,世间解。

第七个名号叫“无上士”。“士”是我们中国古时候读书明理的人,称之为士。中国古时候的社会,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社会,大众普遍推崇的是读书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能明理,所以社会上对读书人非常尊敬。纵然读书人很贫穷,如果在聚会当中,大众聚会当中,首席这个大位,一定是让给读书人坐,可见得对于知识分子的尊重。这个在全世界来说,是一个特色。其他的民族,我们没有见到这样的推崇读书人,重视教育。这是我们中国古代所重视的。“无上士”,在知识分子里面至高无上,没有比他更高的。这是对佛的称赞,佛是有道德、有学问。

“调御丈夫”这个名号是对佛教化众生所称的。“调”是调心,众生的心充满了妄想、烦恼、执著,佛能够把他调开,把他调化。“御”就是统御的意思,这个里面有指导的意思在,佛能够教导我们,指示我们人生幸福光明的道路。这个话是真的,不但能教我们现前得到幸福美满,更重要的,他能够帮助我们永脱轮回,帮助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了生死出三界,在这一生当中我们就可以证得不生不灭。这个话听起来好像很玄,好像是话,其实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人,哪个人没有死?人都要死,死了就要轮回,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过轮回的,没有。但是诸位要知道,唯独修学佛法成功的人,修行证果的人,生死没有了,不再有生死了。当然,这不是等闲的功夫。佛为我们说明,生死从那里来的?你为什么会有生死?为什么会有轮回?因为你有妄想,你有烦恼。妄想跟烦恼,就是生死轮回的因缘,就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妄想断了、烦恼断了,生死轮回就没有了。这个话说起来容,做起来就难了。几个人这一生当中能把妄想、烦恼断掉?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无量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都是断烦恼破妄想的方法。就如同《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佛说的,我们跟诸佛如来本来没有两样,一样的。本来没有生死,本来没有轮回。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佛说,“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把我们的病根一语道破,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有执著,执著就是烦恼。有这些东西,使我们本来是佛,我们没有办法证得佛的果位,没有办法证得佛的自在,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病根找到了,只要把这个根源消除,我们就恢复本来面目了。佛法的教学,总而言之,都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知道,妄想执著是无始劫来俱生的烦恼习气,要想断除,谈何容易。所以修行人多,了生死的人太少太少了。尤其是我们现代这个环境,对于真正修行,障碍比古人不晓得要增加了多少个百千万倍。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今天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处处都在诱惑我们,不会让我们心得清净的,这叫魔障。现代的魔障比古时候增加百千万倍,成就当然就更难了。幸亏我们遇到这个念佛法门,念佛法门好处在那里呢?带业往生。业是什么呢?“业”就是妄想、执著。妄想执著不要破,也能了生死,出三界。这个了不起。我们遇到这个法门,末法业障深重的众生,才有得度的希望。我们用这个方法,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来调心。用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这五个科目,来修正我们日常生活行为,这就是御,“御”就是修正我们的错误行为。这就对了。所以佛确确实实在这一本经里头,“调御”两个字对我们凡夫是很圆满的做到了,真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依教奉行。“丈夫”是称赞,古时候称赞佛为大丈夫,这个大丈夫跟我们中国大英雄意思是相同的。什么样的人才能叫大丈夫呢?别人办不到的事情,他能够办到,这才称之为大丈夫。什么事情别人办不到呢?了生死、脱轮回,断烦恼、破妄想,这是别人做不到的,他能做到,佛菩萨称大丈夫。所以佛,我们供佛的殿,你看读那个匾额上都写的“大雄宝殿”。雄是英雄,大英雄宝殿。这里就是说,世间人不能办的事情,佛能办,佛是大英雄,佛是大丈夫。调御丈夫是这个意思。四个字合起来,可以说,教化众生能够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有这个意思在。

第九个名号,“天人师”。这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佛在世间的身分,不是国王,不是天主,不是上帝,不是天神,是老师。老师,人间的老师,天神也拜他做老师,所以他的身分是老师。我们是佛的学生,天神也是佛的学生,上帝还是佛的学生。所以我们大家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佛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称释迦牟尼佛称“本师”,本是根本,最初创办这个教育的创始人,我们称他为本师所以叫天人师。

第十个号叫“佛”,佛是第十个号。这个我们常常讲,佛是觉的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称之为佛。自觉不能觉他,这是阿罗汉,小乘圣者,自觉而不觉他。但是诸位也要清楚,小乘圣者所谓不觉他,是不主动的去觉他。如果我们求他,拜他做老师,他也肯教我们。我们不拜他做老师,不去求他,他不主动的来教我们,这个叫自觉。菩萨是自觉觉他,菩萨就不一样了,我们不找他,他会来找我们。我们不求他,他会想方设法让我们去求他,他有这些方式。他主动的教化众生,主动的帮助一切众生,这自行化他。菩萨自行、化他都没有圆满。自己烦恼没有断尽,无明也是烦恼。烦恼有三种——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大菩萨见思烦恼当然断尽了,尘沙烦恼也断尽了,无明烦恼没有断尽。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有破,这就不圆满。一直到成佛,那就圆满了。最后一品生相无明也断了,觉行圆满,才称之为佛。这是佛的十个德号,显示佛果地上的智慧德能。

末后,“世尊”。“世”是世间最值得尊敬的,称之为世尊。世尊是这十个名号的总结,具足这十种德行,那就是世间最值得人尊敬的人了,所以称之为世尊。那么这是将这十个名号,简单给诸位介绍。


极乐净土&净土宗&净土法门&净土五经一论&一方净土&梵天净土&佛教净土宗&净土宗祖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无量寿经》讲记之【法藏因地第四(1)】之112发布于2023-12-05 20:46: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