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给大家听一个钟声,(请维那师敲个钟)“铿……”〝听到〞一个声音的人举手,〝听到〞两个声音的人举手……一个人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你会听到两个声音,第一个“钟声”,第二个“无声”。无声也是一个声音,所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我们现在是怎样?我们一看到事情就“啪”——跑出去!

陀所说的“譬如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我们放弃了大海,去追求一个水泡。我们去住在一个境上的时候,其他的什么都看不到。所以只听到一个声音,这是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攀缘心,你的心已经住在这个声音,所以你忽略了那个无声的声相。若把心带回家,不要动念头,就像镜子一样,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你要是能如如不动,你的心就遍满,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你不能用攀缘心。用那个“动的心”、用“有所住的心”,那就糟糕了,你临命终的时候,很难脱离生死业力。一个人,心经常“动”,你要跳脱生死就很困难,即便你念佛都很难!所以你经常要保持如如不动。你看事情看得很清楚,但是不要动,“不迷、不取、不动”。你平常就应该这样训练自己,临命终的时候,也就是这样--“保持正念”。 

在《楞严经》里面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安住的,有攀缘心,这是习惯,不需要教育。这个攀缘心有什么问题呢?它让我们的生命不得自在,我们没办法控制我们的情绪,因为攀缘外境,我们就住在外境,就心随境转。

心随境转有两个过失。如果你没有在打坐,那你就感觉不出攀缘心有什么过失。第一个,你在定当中,过去的业力会出现很多的影像,只要你仁者心动,你就完了!这是第一个过失,破坏你禅定的功德;第二个,最可怕的是临命终时。

诸位!临命终时,它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时候,绝对不是!古人说,腊月三?算总帐,那是算帐的时候。我们先不谈过去的业力,这一块太复杂了,就谈谈今生的业力,谈谈你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事情,这几?年就够了,算这笔帐就够了。


万法唯识一切唯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唯识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请训练看清事情,但不‘心动’”的本领!发布于2023-06-27 06: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