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红楼梦 红楼梦2

【内容提要】《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对此一直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这是乾隆大兴“文字狱”的恶果之一。是乾隆的“文字狱”破坏了《红楼梦》的完整。但“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最终还是曹雪芹本人做出的抉择。不过,曹雪芹不愧是文章高手,即使“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八十回本的《红楼梦》仍不失为一部“完整的作品”。

 

  凡是对“红学”稍有涉猎的,都会知现今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是谁写的,一时间还难以确定,只是由程伟元、高鹗“搜罗、整理、刊刻”而成的。

  我们知道,《红楼梦》本是“大致完成”了的,而且“不止八十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只存八十回”了?对此,历代的研究者都曾做过认真考究,答案五花八门,也很难说谁对谁错。下面,则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点浅见,不妥之处诚望方家教正。

 

  《红楼梦》其实是“大致完成”了的

  之所以说《红楼梦》这部书是“大致完成”了的,理由大致有二:其一,倘若没有“大致完成”,该书的“评批者”脂砚、畸笏叟等,就不会知道八十回之后的许多情节,如“卫若兰射圃”、“狱庙慰宝玉”、“花袭人有始有终”、“悬崖撒手”,以及末回有“警幻情榜”等;其二,从“人之常情”的角度说,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十余年间,不会只对前八十回删来改去,之后的文字就一点都不动笔。

  既然这部书已是“大致完成”了,且又不止八十回,那么为什么“只存八十回”了?对此,畸笏叟老先生有个说法,说是“被借阅者迷失”了——

  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狱神庙”回有茜雪、红玉一大回文字,惜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写倪二、紫英、湘莲、玉菡侠文,皆各得传真写照之笔。惜“卫若兰射圃”文字迷失无稿,叹叹!丁亥夏,畸笏叟。

  叹不能得见宝玉“悬崖撒手”文字为恨。丁亥夏,畸笏叟。

  然而在我看来,“被借阅者迷失”这一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试想,谁会把自己正在增删中的“仅此一份”的书稿“借”出去呢?纵然“借”出去了,又有哪个不着调的会把他人异常珍贵的书稿给“迷失”了呢?纵然“迷失”了那么曹雪芹为什么不依照自己的记忆或残稿重新撰写出来呢?古今中外因为书稿丢失而重新撰写的例子屈指难数,为什么曹雪芹就任由其“迷失”残缺了呢?不过,有人曾这样“分析”说:曹雪芹的书稿“被借阅者迷失”后,他本人一直“心存侥幸”,想找回来,可找了好多年,一直未能如愿,“谁料光阴倏尔,福祸难测”,穷居西山的曹雪芹竟然“一病无医”,“与世长逝”了,《红楼梦》便“成了残稿”[①]。当然,这样的“分析”也是有一定可能性的。

 

  我对《红楼梦》“只存八十回”的初步揣想

我觉得,《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书稿“被借阅者迷失”只是一种“说辞”或“托辞”,真实的原因,恐怕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这要从乾隆十六年秋骤然兴起的“文字狱”说起。

  据史料记载,乾隆十六年八月“孙嘉淦伪稿案”骤然冒出来后,乾隆大为震怒,他认为天下文人都是给脸不要脸的,于是便用极其残暴的“株连九族”等手段大加整肃。寰宇之内,霎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谁都怕因文字而贾祸。而根据曹雪芹的“创作主旨”可以察知,《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必定是“碍语”多多,且又无法回避。为了“避祸”,他最终不得不忍痛将其“雪藏”起来,不再让人“传抄”了。[②]

  客观地说,《红楼梦》中的“碍语”,尤其是八十回之后的“碍语”,的确是没法“删改”的。倘若“删改”了,那就不是这部书了。即便在目前的前八十回书稿中,也有大量的“碍语”,但这些“碍语”与八十回之后的“碍语”是不同性质的。八十回之后的“碍语”,属于“骨子里反动”那种。这是令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等人极为头疼的。个别的词句、情节或可“删改”,而那些“骨子里的东西”咋删咋改啊。

  我们知道,《红楼梦》这部书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宝黛的爱情”,一条是“家族的败落”。“宝黛的爱情”是“叙情”;“家族的败落”是“辩冤”。“叙情”部分,是作者本人的情深体验,也是作者写书的初衷;“辩冤”部分,是作者家人及亲属所提供的事实,即所谓“刻在石头上的文字”[③]。“辩冤”部分的内容,是作者在“批阅增删”的过程中“增”进去的。那么,曹雪芹“辩”的是什么“冤”呢?据信史可知,曹家“被抄”的理由,是因为“亏空”,而这些“亏空”,则是当年“接驾”造成的。因“接驾”造成的“亏空”,反而成了“被抄家”的缘由,能说不是一桩“冤案”吗?而八十回之后的书稿,必然会涉及到“贾府被抄”。这是作者必须给读者一个明确交代的。然而一涉及这个话题,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是在控诉皇权的“蛮不讲理,冷酷无情”。那就是在为曹家“辨冤”。

  为何这样说呢?请看《红楼梦》的“文本”。曹雪芹洋洋洒洒一路写来,直到第七十一回出现“江南甄家”时,方“真事将显,假事将尽”(脂砚斋语)。原来都七十多回了,竟然写的全是“假事”。人们不禁会问:具体是什么“真事”呢?答案不言而喻,自然就是贾府的被抄及被抄的缘由。

  既然曹雪芹想“利用小说”这种形式来为自家“辩冤”,那么这些书稿倘若让皇家或皇家的鹰犬读到了,作者及相关者会有好果子吃吗?为了作者自身的安全,或为了自己这个家族避免再度罹难,曹雪芹及他的家人便谎称八十回之后的文字“被借阅者迷失”了。[④]


  我对《红楼梦》“只存八十回”的进一步揣想

  我觉得,《红楼梦》“只存八十回”肯定不是曹雪芹“最初的主意”,但却是被曹雪芹“最终认可”并亲自操刀砍掉的。

  《红楼梦》“只存八十回”的确是件非常遗憾的事。就《红楼梦》本身而言,这肯定是有“残缺”的。不过,尽管有“残缺”,“只存八十回”的《红楼梦》依旧不失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依旧无损于它的艺术价值。曹雪芹该阐述该表达的,已经在前八十回完成了。正如断臂的维纳斯,尽管有“残缺”,但依旧不失“完美”。我甚至想,曹雪芹之所以最终认可了《红楼梦》“只存八十回”,或许也清楚这一点。否则,把自己的书稿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的曹雪芹,绝对不会容忍八十回之后的书稿被“悉数迷失”的。

  有时我甚至想,会不会是曹雪芹偏要“打破”传统小说的某些写法,偏是不给读者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呢?

  之所以萌生这种念头,是受了鲁迅先生的“启发”。鲁迅先生于人于世的洞察力,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即便他在读书方面的所感所悟,也常有过人之处。诸如他对《红楼梦》的评述“经学家看见《》,道学家看见淫……”就很警辟,即便是时至今日,仍然常被人拿来引用。然而他另有段话,窃以为更是高屋建瓴,那就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⑤]然而——先生在上,恕我不恭了——当我们细读这段话的“上下文”时,便会隐隐感觉到,他得出的这个“结论”虽然“毋庸置疑”,但其“论据、论证”却很欠缺,给人的感觉是“语焉不详”。因为仅仅是“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等,是支撑不起这个“结论”的。据我所知,鲁迅的这个“结论”已有不少人“替”他补充论证过了,说得都很有理。而《红楼梦》“只存八十回”,或许正是曹雪芹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的一个“显例”。因为《红楼梦》这部书,经过八十回的描写、叙述、刻画,该“叙的情”已经叙完了,该“辩的冤”也已点明了,“绛珠还泪”基本上已经“还”了,“无材补天”基本上已经是既成事实了,为“闺阁昭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众女子“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最终命运也已昭然若揭了,大观园也被“抄检”过了,人性中的真善美最终会被毁灭的结局更是跃然纸上了……也就是说,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以后的故事,若有个更为详尽、具体的叙述自然更好,若是没有,也是说得过去的。

 

  “只存八十回”是曹雪芹与其家人“相互妥协”的结果

《红楼梦》“只存八十回”,很可能还是曹雪芹与其家人中的长辈“相互妥协”的结果。

  曹雪芹起初创作《红楼梦》时,他的家人肯定是支持的,不然的话恐怕也就没有而今的《红楼梦》了。像书中的“元妃省亲”,其实就是在影射“康熙南巡”。其中的许多细节就是曹雪芹的家人提供的。[⑥]如果曹雪芹的家人不给他提供,别说是“元妃省亲”了,恐怕也很难把“乌进孝进贡”及梨院的众小官等情节描述得活灵活现。

  然而,乾隆十六年秋乾隆大兴文字狱后,曾经饱尝过“抄家”惨痛的曹家人害怕了。他们不希望看到因为“小说”这劳什子再给家人带来任何不幸。他们强烈建议或要求曹雪芹把书稿毁掉。但是,视自己的书稿如同生命的曹雪芹肯定不会同意的。估计他宁可去死,宁可去“枷号示众”,也不会抛却自己的书稿。虽然曹雪芹一直很尊重长辈们的意见,像“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这样的情节就遵从家人的意见予以删除了。但是这件事不同。性质不同。且也超出了曹雪芹可以容忍的“底线”。可是曹雪芹的家人对曹雪芹说:这不是你个人的事,这关系到老曹家一家老小的生死安危。其间的争论或争吵是不难想象的。最后的结果恐怕是“相互妥协”,对外谎称八十回之后的文字“被借阅者迷失”了。

  有细心的读者发现,曹雪芹在第八十回的回末,留下了“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这样一行文字,让人感到意味深长。因为这个“回末用语”与其他的“回末用语”迥然有别。其他的多是“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欲明后事,且见下回”等,而此是“终不知端的”——终不知最后的结果了,到此结束了。

 

  “只存八十回”其实也符合曹雪芹的创作理念

  其实,细细想来,“只存八十回”的《红楼梦》,倒也符合曹雪芹的创作理念。
  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贾母的“掰谎”一节,几乎骂尽了“古今小说家”。用脂砚斋的话说就是:“今借老太君一写,是劝后来胸中无机轴之诸君子不可动笔作书。”

  在通常情况下,我国“古今小说家”在杜撰小说时,总是安排个“大团圆”的结局。曹雪芹最初也是想“从俗”的,也想让自己的小说“有始有终”,可在《红楼梦》“大致完成”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字狱”,面对自己家人的强烈要求或请求,自己索性就“打破传统小说的写法”,生生地把八十回之后的文字砍掉。不仅不安排个“大团圆”的结局,甚至都不给读者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了。如此这般,反倒成全了曹雪芹这个“开生面”、“立新场”、空前绝后的小说家。

  从《红楼梦》的文本来看,曹雪芹当是非常熟悉《西厢记》的,《西厢记》的演变过程,或许也给了曹雪芹一些启示。《西厢记》是由《会真记》改编而成的。《会真记》是唐代诗人元稹撰写的一篇传奇小说,描写的是唐贞元年间的张生寄住在普救寺时,恰遇了也来暂居的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且有了“男女之欢”。但最终的结果是,张生“始乱终弃”,一走了之。后人读过《会真记》后,颇为不满,或颇为不甘,于是就进行“改编”。历代改编者众多,约有十数位,最著名的当是金代的董解元和元代的王实甫。可此二人都给改成了“大团圆”的结局。王实甫改得更“彻底”。虽然改得不错,但却失去了生活的本真。这就是“世俗”的写法。

  在“世俗”的眼里,都希望看到“因果报应”,看到“大团圆”,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并面对突如其来“文字狱”的曹雪芹,可能索性就不从俗了。


  “只存八十回”或许也是曹雪芹“披阅增删”的结果

  当然,当曹雪芹决定“砍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时,绝对不会是“生生砍掉”的。既然要砍掉,他肯定会采取些“补救措施”。诸如将八十回之后的某些文字移到前面,诸如对前八十回的文字进行酌情“增删”,诸如通过些“批语”来加以提示或暗示……总之,使之细细品味起来,感觉整个故事还是“十分完整”的。有人曾这样认为,“作者删除了八十回后的内容,是一种悲伤也是一种幸运。八十回本的包涵了正反两个方面:其正面,看似半部,实则已是完整的小说;背面隐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更有甚者,有人认为“曹雪芹修订百十回稿《红楼梦》,将其后三十回砍掉,并在前八十回中详加批语,题名《石头记》……”,“带脂批的八十回本《石头记》即曹著之全璧”[⑦]。

  “只存八十回”或许也是曹雪芹“披阅增删”的结果,就整部书的“布局谋篇”来看,“只存八十回”并无不可。因为在《红楼梦》的第一回,写的是中秋之夜,甄士隐邀贾雨村来家中小酌。贾雨村乘着意,口占一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此处有一脂批:“……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一部波澜壮阔、卷帙浩繁的大书,便由此诗“起”。那么,什么是“用中秋诗收”呢?展开《红楼梦》依次读来,自然是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了。这是要“用中秋诗收”了。一句“冷月葬花魂”,已经把这部书的“谜底”给揭示出来了,已经在“收”了。至于想“急收”还是“缓收”,那就要看作者“披阅增删”的当下是如何想的了。戛然而止便是“急收”。

 

 

  “只存八十回”其实依旧不失“完整”

  不过,仔细想想,“只存八十回”的《红楼梦》的确不失“完整”。

  首先,从小说创作的角度看,《红楼梦》“只存八十回”也未尝不可。

  庄子讲的许多故事,都具有“小说”性质,但都没有“结论”。“结论”当由读者自己去做。众所周知,《史记》的文学性很强,像项羽刘邦等,人物形象都很丰满。这些人物,无论是性情,还是故事本身,都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司马迁对每个人都有着很好的叙述,但都没有去做“结论”。后人之所以喜欢《史记》,不喜欢《资治通鉴》,原因可能如此。尽管《资治通鉴》也是讲历史的,讲得也不错,但它缺少文学的、诗的品质。

  从小说的这个角度来看八十回本的《红楼梦》,虽然一些主要人物如宝玉、黛玉、凤姐、赵姨娘等都没有“最后的结果”,但每个认真读过前八十回的读者,对他们“最后的结果”其实都已心知肚明了。我国的画家在处理画面时,往往是会“留白”的,由观者的想象来补充。如何留,留哪儿,都是画家自己的事,但都不能说那幅画“不完整”。

  第二,从艺术形象的角度看,《红楼梦》断在八十回也说得过去。

  在这点上,不妨举一下史湘云的例子。史湘云在《红楼梦》中,起初总是在两种不同道德间摇来摆去,诸如她时常劝宝玉要走仕途经济的路。但到凹晶馆与黛玉“联诗”时,她就不动摇了。这是她从人性中悟到了生命的真谛。从人物的完整性来看,她这个人物形象已经很完整了。至于她后来是不是嫁人了,是不是守寡了,还有必要写吗?至于写不写,那要看作者本人当时的心情了。写也可以,不写也可以。怎样处理都可以。

  有人甚至认为:“前八十回《红楼梦》,从艺术上看就是一个完整的精品。……第一回香菱失落被拐,第八十回香菱被打,故事脉络清楚前后照应。最后的《王道士胡诌妒妇方》与第一回的贾雨村胡诌衔接得天衣无缝。后四十回或三十回没向外传阅,确实是明智之举。《姽婳词》是贾政嘱咐儿孙们记住家仇族恨,《芙蓉诔》给全书女儿们悲惨命运作了总结,用《离骚》式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感情。这就够了,再写实在没有必要了。”[⑧]

  第三,从美学的角度看,《红楼梦》弃掉八十回之后的文字也可理解。

  我揣测,八十回之后的有些情节、场面,当是曹雪芹本人不愿意看到的。比如说,赵姨娘血腥、丑陋的死法,黛玉把泪流干的面容,妙玉被人轮奸的惨状,元宵节前大厦倾倒的情景,树倒猢狲散的场面,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这些都不是曹雪芹原意描述的,更是不愿意让读者看到的。尤二姐、尤三姐的死已经够“血淋淋”了,为什么还要讲述比尤二姐、尤三姐的死更为血腥、恐怖的场面出现在读者面前呢?像王熙凤的“哭向金陵事更哀”,恐怕是比“死”比“抄家”更为“可哀”的事情。

  因此,将《红楼梦》八十回之后的书稿以“被借阅者迷失”的说辞而“砍掉”,倒也不失是对读者的一个“最为合理”的交代。


  关于《红楼梦》“只存八十回”的另一个揣想

  《红楼梦》“只存八十回”,或许和曹雪芹移居西山后他的“思想境界”发生了变化有关。

  曹雪芹在北京生活的时候,经常出入些大宅门,看到了一些王公权贵的荒淫无耻,看到了人性的沦丧与泯灭,等他到了西山,渐渐地发现在那些普通的劳动人民身上,有着许多朴素的、本真的东西,有着许多人性善、人性美的东西。这个时候,或许他就考虑,既然如此,我的《红楼梦》或许就不该给读者一个非常绝望的结尾——“忽喇喇似大厦倾”、“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太让人绝望了。出于这样的考虑,他才决定不把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拿出来了。这是对“人性”的负责,也是对读者的负责。

  再就是,曹雪芹到西山后,游历了这一带的许多寺庙,对“”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意思大抵就是“众生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正因为如此,只要人性不蒙尘或不被蒙蔽,那人类还是有期望的,就不至于出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一结果。

  总的来说,曹雪芹移居西山之后,接触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游览了这一带的许多寺庙,对社会、对人生、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许多新的、大的变化,使他不仅放弃了《红楼梦》的写作,而且还砍掉了八十回之后的文字。因为他认识到了,人类还是有希望的,不该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

  是不是这样呢?这篇芜文,权当是“引玉之砖”吧。
------------------------------------------
  [①]蔡义江:《追踪石头》,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275页。
  [②]线天长、吴营洲:《曹雪芹最后十年管窥——曹雪芹在西山没写〈红楼梦〉》,《红楼梦研究辑刊》第1辑,香港文汇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
  [③]线天长、吴营洲:《〈石头记〉“记”何事——〈石头记〉旨在为曹家“辩冤”》,《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卷第3期。
  [④]当然,曹雪芹本人对自己八十回之后的文字,改来改去,终归难以满意,恐怕也是将之“秘不示人”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⑤]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⑥]线天长、吴营洲:《〈红楼梦〉的作者?说者?评者》,《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4期。
  [⑦] 霍国玲:《红楼解梦》,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3月,第251页。我个人认为,霍国玲等读《红楼梦》读得很细,对“脂批”也有很深的研究,功夫下得很大,基础打得很好,只可惜走偏了。
  [⑧]小尘土:网易博客,《红楼梦定稿只有八十回》等。
  (转自《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二期)

红楼梦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红楼梦红楼梦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试说《红楼梦》为何“只存八十回”发布于2021-06-01 21:5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