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头,又见石头

  天地孕育之仙石,成就西游记
  女娲补天之弃石,成就石头记。
  先看西游记中的石头——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
  再看红楼梦中的石头——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 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十二、二十四、三六五,这两块石头大小在数字上何等相似,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对天地自然的认识: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十二地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五天等等。
  仙石唯有一块 ,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化为石猴唯我独尊。
  女娲炼石却是三万六千五百之外又零了一块,这预示着将有一块命中注定必然是多余的,可是具体到哪一块是多余的则是非常偶然的,机率只有三万六千分之一。
  若是无知无觉的顽石也就罢了,偏自经煅炼之后还通了灵性;当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 这一块只因外力偶然而遭抛弃的石头面对命运之剑时,如何不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和其他的石头一起经历了一切的艰苦锻炼,只有自己最后得到的却是注定的被抛弃。
  是怨恨命运的不公吗?可是这命运落到无论哪一块石头身上都是不公的。
  就像某些竞争,失败的理由也许仅仅是名额有限,而非才能有限。
  无才可去补苍天,那么就去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走一遭吧,或许有另一番收获。
  可是到头来还是敌不过`美中不足,好事多魔',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枉入红尘若许年。
  设想这块离开大荒山历经人世沧桑变化的顽石最后又回到了大荒山时,一定会悟出,命运就是一个圆,你来自何处,终将归于何处。--这就是石头的宿命
  也是人的宿命。0就是混沌,从混沌中来,最终回到混沌。
  起点就是终点,开始就是结束,时间是一个0,生命是一个0,宇宙也是一个0,春去秋来周而复始,就像那十二,二十四,三六五……归根结底还是一个0.
  孙悟空无法逃出如来的五指山,我们又如何能逃得出命运的掌心。
  命中注定,我们的轨迹最终将是一个圆,或者说,是一个零。
  一切的奋斗挣扎,悲欢离合,最终还是归于零。
  无论此生经历了什么,最终不也是归于零吗!
  枉入红尘若许年啊枉入红尘若许年!!


  2.不对等的木石前盟

  “都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当此生的金玉良姻遭遇到前世的木石前盟,矛盾出现了,悲剧上演了。
  可是真有所谓的木石前盟吗?
  书中写道——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 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三生石,前生今生来生,又是一个个轮回
  在这段故事里,神瑛侍者和绛珠草之间的感情是不对等的。
  神瑛侍者对绛珠草的感情,并非发自于爱情,更多的是怜悯,是恩。
  在一天天的灌溉过程中,神瑛侍者和绛珠草之间的感情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呢?作者没有交代。
  神瑛侍者在灌溉完以后,和绛珠草之间似乎并未进一步的发展,并未将恩发展为情。
  最主要的是,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下凡造历幻缘之时,也并未将绛珠草一同带去,甚至未告诉她一声,而是自己去了。可见他对绛珠也并非特别钟情,甚至我怀疑他还记不记得这棵受他垂怜的小草。
  对一个侍者来说,也许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打理花草,满园的花花草草都需照料。
  可是对于绛珠草来说,只有这个神瑛侍者为自己灌溉了甘露,是唯一的。
  所谓木石前盟,其实更多的是木的前盟。
  先天的不对等必然带来后天的不平衡。
  所以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
  所以黛玉整天“不放心”。
  再从绛珠草的角度来说,下凡是为报恩的成分更多。
  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并非以身相报。
  投之以甘露,报之以眼泪。
  眼泪,预示着痛苦,预示着心灵的折磨。
  甘露是救命的,当生命枯竭时,得到甘露滋润就能得延岁月。
  眼泪却是伤身的,当眼泪枯竭时,生命也就走向了尽头。
  这又是一个0.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种奇缘,有还是没有?
  情天恨海风月情债,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原来,情也是一种债!
  只是这种债,要用整个的生命来还。
  这样的故事,超越了一般的才子佳人一见钟情,更显得晶莹剔透弥足珍贵。
  这样的悲剧,超越了一般的卿卿我我海誓山盟,更使得刻骨铭心痛彻心扉。


  3.当神瑛遇到顽石
  当神瑛遇到顽石,谁是主角?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听到一僧一道高谈快论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顽石虽性灵却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那僧大施佛法,将一块大石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僧曰: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
  西方灵河岸赤瑕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
  那块顽石所变之玉,便是贾宝玉带的通灵宝玉。
  那神瑛侍者则是贾宝玉的前身,降生时嘴里衔着那块通灵宝玉。
  神瑛侍者和顽石似乎以前并不相干,可不知为什么,也许是机缘凑巧,来到一起,成了荣国府的命根子。
  一个婴儿刚出世,嘴里就衔着一块刻了字的玉,这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一件奇事。人们都会想,这块玉和这个婴儿是什么关系呢?玉一般都是祥物,更何况这玉有其特别之处:正面写通灵宝玉,旁注云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注云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这就更加明明白白告诉人们它的神奇作用了。
  从后文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玉在关键时刻几次发挥了神奇的效果。
  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中玉治好了王熙凤与宝玉中邪,——除邪崇。第九十四回“宴海棠贾母赏花妖,失宝玉通灵知奇祸”这正预示着贾府的败亡及诸艳的离散——知祸福。在百十五回中和尚送玉,对宝玉说道:“宝玉,宝玉,你的宝玉回来了。”宝玉便起死回生了——疗冤疾。
  这么神奇的宝玉理所当然被贾府上下都看作命根子。
  可是奇怪的是,作为宝玉的佩带者贾宝玉,对这块玉的态度却很不合常理。
  当神瑛遇到了顽石,并没有和谐相处和睦共存,反而颇为悖谬。
  宝黛初见,宝玉就问:"可也有玉没有?"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 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又满面泪痕泣道: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明明是个好东西,贾宝玉却是不是个好东西,理由是连人之高低不择,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
  还有一次是二十九回中黛玉中暑,宝玉来探,因前日张道士来向宝玉提亲,两人说话间有了嫌隙,宝黛拌嘴,宝玉气极了摔玉,骂道“什么捞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
  宝玉两次摔玉都和黛玉有关。玉成了宝黛之间的一个很大的阻碍,所以宝玉几次要砸玉。
  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变成了美玉,它的本质还是石头;
  神瑛侍者,何谓瑛?似玉的石头也,亦是在玉和石之间,本质还是石头。
  现在的问题是,当石头是石头的时候,木石前盟,抛开了玉的表象,恢复了石的本质,木和石是相配的;当石头变成了玉,金玉良缘,玉却是要金来配的。
  金——玉——石——木
  而金是克木的。
  做石,就和木有关;做玉,就和金有关。做石还是做玉,That is a question。


  4.悖谬之开场

  一入红楼误终生。
  一本书要写什么?写一场梦?写一段假语村言?谁会去听他信他?
  所有的小说最难写的是开头。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故曰“贾雨村”云云。
  既然经历的是“梦幻”,哪有什么“真事”可隐?说的是人间的事情,却又借“通灵”之说,写一块石头的故事。
  书一开场,就明明白白告诉你,要讲的故事真事被隐,都是虚幻的,都是假语村言。
  你听还是不听?
  谁会去听一个虚无缥缈的假故事?
  偏偏讲的人煞有介事,听的人如痴如迷。
  小说用一种悖谬的方式开场,不但如此,还反复强调昭示世人,唯恐别人看不出这是一场梦话——“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如此大胆立意,真是一点也不怕初读者弃书而去。
  要写一部什么内容的书呢?
  但书中所记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何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哉?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袴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虽我未学,下笔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不亦宜乎?”
  这是一本写女子的书。因为“当日所有之女子,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裙钗胜须眉。
  这是一本男子写的书。这是一个“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的男子深深的忏悔
  写书的目的是“使闺阁昭传,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传记与消闲共存。
  以上看来,这是一本落魄才子为当年佳人们立传。
  但紧接着又说“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说起根由虽近荒唐,细按则深有趣味。” 
  又讲了一个虽近荒唐又深有趣味的故事。
  这是一块石头在人间的一番经历。
  一开始这两种说法就有矛盾处。这到底是一个人的经历还是一块石头的经历?是那从当年“锦衣纨袴饫甘餍肥”到“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角色,还是误入红尘又回归原处的补天之石?或者二者本一?

  悖谬之处处处可见。
  石头本无知,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化石为玉,曰通灵宝玉。
  若说性灵,却又如此质蠢,故曰蠢物。
  性灵,质蠢;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又是悖谬之处。
  本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一僧一道,为什么会联袂而来?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偏路途迢迢来到大荒山无稽崖?出家人说的应该是世外之谈,偏偏在大石底下说些红尘繁华之事,说给谁听?
  出家人应该想办法把一个凡人超度到世外,这一僧一道却偏偏把一块世外的石头引诱到尘世。
  石头本无事,僧道却扰之。
  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

  5.石头的凡心因谁而起? 

  但是那一僧一道在引得石头对红尘繁华“心切慕之”“凡心已炽”的时候,却又告诉它“善哉,善哉!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你说这一僧一道到底想干什么!!
  石头是冲着什么下凡历劫?下凡为什么就是历劫?一块已经通灵的石头,历劫之后要让他得到些什么又失去些什么?
  “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
  空空道人的偶遇,见证了石头还是那块石头,因为它又回到了原点;但石头又不是原来那块石头了,因为它变成了一块有故事的石头。
  小说的第一回,就充满了谜样的浓雾,纠结悖谬,引你探索,引你思考,引你梦牵魂萦堕入其中不能自拔。
  不知不觉,你已堕入红楼之梦中。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慧眼看红楼发布于2021-06-01 22:05: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