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转换器

#甲骨文

从甲骨文寅、黄的释认中检验真功夫

在《甲骨文50讲》之《利古鲁》中我曾解释过“寅”。的最早甲骨文为即矢,用的是箭射得远、入肉深的引申义,寅时的意思是深夜。为了与兵器矢相区别,后又改作等形,其中里的一横会意皮肤里的双手形会意肋骨,则有两个问题:一是长方形框表义皮肉,一是把简写或误写成了。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寅的晚商金文写作等形,到西周早期更变形为,从而引导了向小演化的方向。

当然,因寅有错别字,也使得现当代的一些甲骨文学者误以为寅与黄是同源字,并在甲骨文释读方面犯了些错误。

“水+寅”的甲骨文等是一个地名,罗振玉的学生、甲金文大家商承祚释其为,马叙伦、《续甲骨文编》和《甲骨文字典》等均予以采信。

演的说文小篆,许慎释为“水长流也。一曰水名。从水寅声。”曾造成洛阳纸贵的西晋左思在《蜀都赋》里有“演以潜沫,浸以绵雒”句,与奸臣蔡京有许多瓜葛的北宋刘逵为其作注时说:“水潜行曰演此二水伏流,故曰‘演以潜沫’”。结合我上面对“寅”的造字义解释,可知将演解释为“水长流”和“水潜行”都是正确的,同时也反证了我说寅的初始义为“箭射得远、入肉深”是准确的。

一期甲骨文有字,其所在卜辞为“丙辰卜?立史”,商承祚和徐中舒皆谓是不见于《说文》首见于北宋《广韵》《集韵》的字,《广韵》说縯“音演,长也”,《集韵》则说“音衍,义同”和“音引,引也”。

我则认为应将释读为?(另有一期用作人名的甲骨文可视为其异写),理由是字中的在一期甲骨文中尚不是“寅”而是“黄”!《集韵》释?为“胡旷切,音愰”;司马光接手前人成果最后整理成书的《类篇》进一步解释为“绳束也”;金国韩孝彦则在《四声篇海·糸部》里改为“?束也”。?字虽不见于《说文》但却因有战国楚字,所以也算是有中间过渡字形了。由于“黄”的甲骨文有中间作环形的等字形可直观理解为“束腰”(建议参考前文中讲过的束的甲骨文来帮助理解),所以把“糸+黄”的?解释为“束腰麻绳”还是很通顺的,若允许进一步推想,我猜应等同于西周金文里的“冋黄”。

用作方国名的一期甲骨文应该是?(shùn),因在一期又用作“寅”所以也应是(shùn),西周中期有与其一脉相承的。从字形上分析,是眼看着箭飞过来因此会有“瞬间”的意思,箭朝面部飞来时人一定会眨眼,所以、?、瞚也都是后来的形声字的意思。

(dié)的说文小篆被许慎释为“目不正也”,应该跟无关。

但马叙伦、李孝定、黄锡全和《甲骨文字典》《字源》等却将疑为地名的一期甲骨文

释读为瞚,原因当然是他们又将一期的错认作寅了。由于我认为这里的是“黄”且有“宽广”的引申义(后详),而又与“望”的甲骨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个人极目远眺形,所以推断应是秦代李斯所编《仓颉篇》里的(guō)字。

《仓颉篇》释(xǐ)为“索视之貌”,又说“矖矌,视貌”。由于《仓颉篇》的特点之一是将文义相近的字放在一起解释,所以可认为它是将、矌都释为“索视”即四下里查看之貌的。北宋《类篇》释矌为“张目貌”。

从字形和字义观之,我推测后来覧/览字替代了,因为它们都有“视野很宽地看”的意思,如“一览众山小”和“浏览”。我另外的理由是:

(1)尽管战国秦汉典籍中多见“览”字,但其字形却最早见于说文小篆和北宋《古文四声韵》从《古老子》里搜罗的,直至现在也没从发掘出的汉代以前的铜器和简帛里发现“览”,这证明覧是西汉以后才造的形声字,而之前典籍中的“览”是另外一个字,从字形和字义来推测,这“另外一个字”应该是的演化字,这个字就是被李斯或后来的人写成了比多了个“广”的矌。

(2)在卜辞“自……一月”中,像是个地名,而览是南朝刘宋何承天所撰《姓苑》里的“望出彭城”的古姓氏。我们在前书《甲骨文50讲》中说了,彭在商代属于商王的地盘,而古姓氏又通常来源于古地名。加上这个“巧合”,就更能证明=矌=览了。

《甲骨文50讲》购书途径:
①直接在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站上搜。
②若要签名版,请识别下图中的二维码下单,因我不能跟书商抢顾客所以只能打八五折至57元。

小众书籍,印数有限,请抢先收藏。另因内容适合所有使用汉字的人阅读,且印刷、装帧考究,还是个很不错的优雅赠品。

甲骨文转换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传播中华文化,泽济苍生,功德无量!!!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从甲骨文寅、黄的释认中检验真功夫发布于2023-03-05 10: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