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鸟携日”到“日在鸟中”——太阳神鸟形象的雏形

太阳神鸟”作为原始先民因解释自然万象而创造的众多成果之一,其形象早在新石器早中期,长江中游,湖南高庙下层文化中就己经出现,距今约己有7400至6800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神鸟与太阳还没有组合成《山海经》所述“日载于鸟”或者汉人所说的“鸟在日中”的形式,相较之下,将此类太阳神鸟形象称为“神鸟携日”或者“神鸟握日”也许更加恰当。戳印在釜、盘、簋等贵重陶器上的神鸟长着勾喙长翅,鸟首朝右高昂,双翼高举,呈现出一股直冲天际的姿态。太阳则或以圆圈纹或以八角星纹的样式被戳印在神鸟的翅膀上面,散发出一种被神鸟携带或掌握的意味。

高庙文化太阳神鸟形象湖南黔阳高庙遗址陶器上的戳印纹

将神鸟刻画为勾喙长翼的样子显然不只出于彼时人类艺术偏好,因为还有一种凶猛的獠牙兽面纹与太阳神鸟纹同样受到人们的青睐,多被人们装饰在罐、盘、簋等质地精良的陶器上,甚至有的还被戳印在神鸟身体当中。偏爱塑造凶厉獠牙的行为证明高庙人有着深刻的猛禽凶兽崇拜信仰,因而此处神鸟的原型也理当属于鸟类中嘴强大呈钩状,翼大善飞,性情凶猛,居于食物链顶层的猛禽一类。这种选取方式应当与高庙人以捕鱼打猎维持生计的生活方式有关。

高庙文化与兽嘴獠牙合体的太阳神鸟形象

狩猎时期的人们,为了生存而忙于跟各类飞禽走兽斗智斗勇,于是对于那种勇猛善斗又天生具有捕猎本领的凶猛禽兽极其羡慕。而鹰雕等猛禽不仅具有一般猛兽的捕猎能力,更比走兽多出当空翱翔的本领,无疑更会引发时人的偏爱与崇拜。回顾纹饰中的太阳被分置于神鸟双翼的作法,说明在高庙先民们的意识中,太阳的神性或者说重要性还应略低于神鸟。或许在他们看来,太阳是可以被神鸟操持掌控的一种东西,也可能是因为神鸟的举翼携带才得以升天。

神鸟图腾纹饰老铃铛

由于太阳对渔猎时代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安全没有直接影响,所以被戳印刻画,更可能源自于时人对其光芒璀燦,温度暖人的喜爱之情。同时,先民眼中的太阳又具备如鸟一样的飞行升空能力,大约因此才得以戳印附着在神鸟的翅膀之上。总之,这些“携日”、“握日”的太阳神鸟形象突显着人们对于神鸟捕猎与飞行本领的崇拜;在鸟为主、日为辅的布局中呈现出鲜明的狩猎时代特色。

在目前的考古采集成果中,渔猎采集时期的太阳神鸟实物形象较为罕见,大约仅以高庙文化的“神鸟携日”图案为代表。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逐渐采用农耕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因与农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太阳越发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崇拜,这也使得太阳神鸟的形象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于是,能够跟《山海经》中“日鸟互化”,“日载于鸟”描述相符合的神鸟实物形象开始陆续出现在这一时期的遗存器物之上了。

河姆渡文化太阳神鸟形象其一与二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骨匕与牙雕上的刻纹

在地处浙江东北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太阳神鸟形象呈现出一种“日在鸟中”的模样。考古发掘出的三种太阳神鸟的实物造型差别不大,其中有两种实物展现着连体对称的双头鸟形象,鸟首一为相背,一为相对,太阳居于连体神鸟的身体当中,分别展现出光芒与火焰。另一种神鸟实物亦呈左右对称分布,但连体神鸟各自的尾部明显可见,身体己经完全分开,太阳也一分为二,各自被分置在两只神鸟的身体当中。

河姆渡文化太阳神鸟形象其三

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双鸟木雕

与高庙文化中太阳分布在神鸟两侧的塑造手法截然相反,河姆渡人把太阳布置在图案中心,神鸟却成对称状居于太阳的两侧,这显然是他们重视太阳高于神鸟的表现。不仅如此,他们还把太阳纹赋予了如猪、虎甚至类似大象的走兽,日纹周围还往往间伴着花草枝叶样的纹饰。结合河姆渡文化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与渔猎驯养业来看,当地人之所以用这样的形式来刻画太阳,大约与其认为太阳具有孕育万物,赋予各类生灵以生命的能力有关。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骨匕与陶器上的刻纹

将具有生命力的太阳刻画在神鸟身体之中,在延续着神鸟携日升空的理念之余,也使得神鸟与太阳结合的更为密切。太阳与神鸟的相互交融,又暗示出两者一体,可相互转化的观念,也就是说,《山海经》中能够“日鸟互化”的太阳神鸟,可能在河姆渡人的心中已经成型。

指纹状组成的神鸟纹饰

这种“日在鸟中”的神鸟形象在后续的长江流域各个史前文化中是较为常见的,清晰的展现出“日鸟互化”观念的传承不綴。如在距今5500至5300年前的安徽含山凌家滩文化中,凌家滩玉鹰的身体中间便刻画着表示太阳的八角星图案,鹰鸟的展翅之姿与高庙文化神鸟昂首举翼的样子神肖酷似,显示出俩者所寄寓观念的相似性。

凌家滩文化“日在鸟中”太阳神鸟形象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玉鹰

又如距今5300到4500年之久的良渚文化玉器上有一种常见的对称式双太阳神鸟形象,多被雕刻在琮、钺、冠等贵重的礼器之上,分布在神人兽面纹的两侧,神鸟以圆圈状的太阳作为身体,与河姆渡“日在鸟中”的太阳神鸟相较,无论在布局与刻画上都十分相似。

良渚文化化“日在鸟中”的对称式双太阳神鸟形象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玉器刻纹

从高庙到河姆渡再到凌家滩的千年之间,随着人类主要生产方式的转变,太阳神鸟形象中太阳的位置从处于两侧转移到画面中心,变化规律反映出人们对太阳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年代较早的“日在鸟中”神鸟实物都还明显具有勾喙、大眼等猛禽类特征,也从侧面显示出处在原始农业发展期的太阳神鸟形象还留存有狩猎时代的记忆。可这种痕迹很快随着农耕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日趋淡化、消弭。

良渚文化“日在鸟中”的太阳神鸟形象

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与浙江余杭反山遗址玉器刻纹

在大量采用犁耕进行生产的良渚文明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类似于河姆渡文化把太阳刻画为鸟类身躯的表达,但此时的神鸟明显长着尖短小嘴,且体态微小,也就表明到了良渚时期,人们所崇拜的神鸟已非只以猛禽为原型了。神鸟造型由凶猛向温驯的变化,也为《山海经》等后世文献中不载“猛禽负日”,而书以“日载于乌”、“金乌负日”提供了理由来。


文字来源:张东,《<山海经>神鸟形象源流考》

图片来源:网络


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山海经,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异兽,山海经故事, 读山海经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太阳神鸟形象源流考(一)发布于2023-06-29 10:32: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