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宗族观念、世系传承的族群,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对名人的推崇、对家族世系的辨清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需要,家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应运而生。与其它任何一种文化载体类似,家谱凝结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并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在今天,家谱俨然成为了众人灵魂世界中“根”的代名词,体现了一种对家族凝聚力以及民族、文化归属感的诉求。

家谱,又称谱牒、族谱、宗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家族起源、世系传承、迁徙、风俗人情及家族人物等情况的历史记录。将家谱定位为家史,也许并不为过。在某种意义上讲,家谱是人另一种意义上的“身份证”,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
有关家谱之起源,由于年代久远,已不可考。但根据部分史料记载,我们可大体推算出家谱早在先秦时代便已有了初步雏形。在原始氏族社会,区分族群、辨析血缘等观念业已深入人心,而这极有可能便是家谱诞生之根源。“瞽蒙主诵诗,并诵世系”则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口授家谱的存在。当然确切的证据来源则要推后到周代,宗法制的实施,王位、爵位继承之需要,使得厘清王室、诸侯、卿大夫的确切传承世系显得尤为关键。在这一时期,专门的谱牒编纂制度已经初现端倪。《周礼·春官》便有明证:“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便是《世本》的诞生,它记录了自黄帝春秋时代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系传承,堪称中国谱牒专着的开山之作。当然,此时的家谱是由官方编修且只为王室贵族服务,在内容上大体只有一个传承世系图并附带简略说明,较为单一。

秦汉时代,是中国谱牒发展转变的一个重要酝酿、调整期。伴随着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的出现,出于把持权柄的需要,他们开始将幕后黑手伸向了察举选官制度。于是乎,选官的考察依据不再是才学、品德而是家世、族望。顺应形势的变化,家谱纂修在内容上开始了初步地调整,单纯的世系传承图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在此时,其居住所在的州郡、家族之门第、官位爵位等等内容,渐渐被补充到了家谱之中。
魏晋南北朝,是谱牒之风极盛的一个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诞生、门阀制度的确立,对于世家大族地位的极度推崇,使得谱牒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家谱已逐渐成为政府选官、家族联姻的根据。家谱实际上左右了一个人的仕途、婚姻等方方面面。由于家谱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上的突出作用,家谱在内容上又有所增加。地望、家世、官爵、婚配等方面的情况,成为家谱着重记录叙述之处。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北朝后期,源于战乱、人口迁徙及江南庶族地主势力的抬头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门阀制度逐渐走向了没落,家谱文化即将迎来了它的变革期。
隋唐开始,士族制度的衰落,科举取士制度的施行,使得家谱原本承担的选官之使命逐渐淡化。而家谱一旦失去了以往选官出仕等方面的政治功能,也就失去了官修的意义。也就是在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令被打破。仿在一夜之间,民间修谱的热情被完全点燃。此时家谱的功用被最终定格在推崇祖先、弘扬家族文化、提高家族凝聚力上。官方禁令的放开,虽有利于家谱事业的繁荣,却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问题。好面子的古人有时为拔高自己,附会一些原本与自己家族并不相关的名人,致使很多家谱在世系传承上出现了不少问题。此外,家谱修撰的体例上种类繁多,且多不固定,加剧了阅读即后世续谱的难度。

明清时期,家谱无论是在编纂体例还是内容上都已基本定型。一般而言,家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谱序、题辞、家谱图像(包括始祖、祠堂及其它标志性建筑)、家族起源迁徙、世系表(以北宋文学欧阳修创立的欧体与苏洵创立的苏体最为流行)、家训、家族人物传记、艺文着述等等。并且也是在明清之际确立所谓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续谱原则。在明清时期,家谱编修无疑迎来了一个辉煌期。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初以及后来因为时局的动荡,且曾被认为是一种封建文化糟粕,中国的家谱文化一度饱受摧残,逐步走向了低谷。而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唤家谱文化的复兴,在今天不少农村地区,家谱续修之风再度兴起。然而,中国家谱文化事业要真正蓬勃发展,就必须积极走向城市、走向年轻化。
(文章来源于网络)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天下张氏出清河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家谱是中国人的根发布于2021-05-09 13: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