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其 昌

1555-1636


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写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曾国藩也讲过:“誉满天下,谤亦随之”。


今天的主人翁董其昌,就是这样一位在晚明毁誉参半书画大师。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在晚明和清初的画坛,董其昌的地位和成就俨然元朝的赵孟頫。南明福王追赠“文敏”,人称“董文敏”。


然而,天下翕然,皆推崇玄宰;天下嚷嚷,又皆抹黑玄宰!


董其昌是晚明最有影响力的书画大师,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真董其昌」还不如代笔的「假董其昌」?


董其昌是晚明最著名的书画鉴藏家,然而经他掌眼并被陈继儒视若珍宝的的一幅颜真卿,居然是一幅造假的伪作?


董其昌是晚明执牛耳的书画理论家,他精心刊刻的《戏鸿堂帖》,卷首的东晋杨羲,居然是好友信手涂抹的百余字?


董其昌是万历十七年(1589)殿试的二甲头名(即“传胪”),是明光宗朱常洛老师,是深受百姓爱戴的袁可立(袁青天)的莫逆之交,还是崇儒参的南京礼部尚书,却被人恶意中伤成祸国殃民的「伪君子」、「民抄董宦」的罪魁祸首


董其昌难是双重人格吗?


一会践行着阳明的「知行合一」,认为写字画画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一会也赞同苏东坡《宝绘堂记》“可以寓意于物,不可留意于物”的思想,认为画之道,在乎「以画为寄,以画为乐」,反对「为造物者役」。


然而,在私底下,却强抢民女、鱼肉百姓、无恶不作?


这究竟是历史的真实,还是野史的诽谤?


道德的沦丧,还是好事者的恶意中伤?


人性的扭曲,还是有人颠倒是非黑白?


董其昌,一个被正史所标榜,却被野史所重伤的人……



董其昌缺乏史学常识


沈德符(1578-1642)在《万历野获编》记载,有一年盛夏,韩古洲、董其昌、吴姬,和沈德符四人,在苏州虎丘雅集。


董其昌见大伙兴致正浓,便取出好友陈继儒最心爱之物:唐代颜真卿《朱巨川告身》,供大家品评欣赏。


董其昌还颇为自豪地说:这是经我掌眼之物,眉公(陈继儒)生平最得意的收藏,「实异宝也」!


哪知,话音未落,就被沈德符狠狠地打了一回脸!


沈德符颇为得意地回应道:玄宰兄啊,这幅所谓的《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是一件假货,应该是南宋人的造假作伪。


董其昌顿时,晴转多云,扭头转向沈德符,追问其中原委!


沈德符解释道:这件《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中有一句“给事中開播”,明显露了馅!


因为在唐代,并没有「给事中開播」这个人,唐代也没有「開」这个姓氏


到南宋时,「趙開」在四川声名远播,其后辈衍生出「趙」和「開」两个姓氏。「開」姓,才由此诞生。


所以:这个「開」,应该是「關」的讹误。


正确是名称是:给事中關播」


「關」,简体字是「关」。


关播(719-797),字务元,进士及第,唐代名臣,官至给事中、中书侍郎宰相「关」这个姓,东汉就有了。关播,正是三国名将、汉寿亭侯关羽的后代。


(明)商喜《关羽擒将图》


《新唐书》《旧唐书》都有关播的传记!造假作伪的人不知道这个历史常识,所以闹了个大笑话!


沈德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等讲完这一席话,董其昌顿时面如死灰、哑口无言!


古董行有这么一句话:丢得起这钱,可丢不起这人啊!


没办法,董其昌拉下脸来,央求沈德符:沈贤弟,你说得在理啊!听君一句话,少买幅假画!不过,木已成舟,米已成炊。这幅“颜真卿”终究还是眉公(陈继儒)心爱之物,别到处宣扬呗,给眉公和我都留个面子!


……


「開(开)」姓和「關(关)」姓的历史常识,略懂史书的人,都能瞧出其中玄机


如果沈德符记载的这件事是真的,连这都看不出来的话,那么董其昌充其量也只是个三流鉴藏家!


但是,根据分析,这段轶事明显属于沈德符的一面之词。


毫不夸张地说:沈德符是在抹黑董其昌!


沈德符、董其昌讨论的《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原作已失传,但是在乾隆十二年(1747),皇帝命人摹拓的《三希堂法帖》,著录了这件《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


《御制三希堂法帖》“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清乾隆刻本


仔仔细细地看,里面正有「给事中關(关)播」五个字,根本不是「開(开)」。


所以,这件《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没有常识性错误,提到的人物正是关羽之后、后官至唐朝宰相的「给事中關(关)播」。


《御制三希堂法帖》“唐颜真卿朱巨川告身”局部「给事中關(关)播」


当然,《三希堂法帖》著录的,也可能不是沈、董谈论的那件!但就目前证据来看,沈德符的说辞,更可能是污蔑、抹黑董其昌的诽谤之词!


……


沈德符(1578-1642),举人出身,主要的成就是搜集坊间传闻、逸闻趣事,著成《万历野获编》一书。这本书虽然卷帙浩繁,收录许多万历年间的史实与佚事,不过大多属于野史范围。沈德符也很有自知之明,书名就叫“野获”!


董其昌(1555—1636),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出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除了善于书画、鉴藏之外,还是著名史学家,参与编修《明宗实录》《明熹宗实录》!


董其昌从小熟读经史,还是明朝官方任命的正史修撰官;而沈德符呢,只不过是民间野史的自媒体而已!


「真董其昌」不如「假董其昌」?


董其昌像


这则故事,更为有趣。


新安有一徽商,特别喜欢董其昌的墨宝。于是来到松江(今上海),带来很多礼物,约见文客,希望代为引荐仰慕已久的董其昌。


文客收下礼物,信誓旦旦地带着这位徽商来到“董府”,“董其昌”端庄中堂,温文儒雅。


徽商大喜过望,拜见画坛泰斗“董其昌”!


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董其昌题跋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得知来意后,“董其昌”并不摆架子,命人展纸磨墨,刷刷刷,挥毫而就,当即完成一幅清秀文雅的书法,署名“玄宰”以赠徽商。


众文客拍手叫绝,徽商如获至宝,“董其昌”泰然自若!


第二年,这位徽商再次来到松江。突然路过衙署前,但见人群涌动,官差锣鼓开道,官桥缓缓而行,原来是董宗伯(董其昌)驾到。


徽商从远处望见这位董宗伯,顿时大惊失色,心想:这位坐官桥的董其昌,跟我去年花重金求见的董其昌,居然不是同一个人!


糟了,去年的那群伪君子,竟然设局坑我,骗我一外乡人的钱。想到这里,不禁一把鼻涕一把泪,哭声震天!


董其昌隔老远就听见了,还以为是老百姓鸣冤叫屈,当即命人下马落轿。


徽商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董其昌!


董其昌微微一笑,感叹原来如此。这样吧,我亲自为你写一幅字,弥补你的遗憾。


徽商始得玄宰(董其昌)真笔,大喜过望!


展开书卷,徽商再次神情落寞,不置可否地说:这个「真董其昌」,写的还不如「假董其昌」呢!


董其昌《自书封敕帖》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董其昌把好友涂抹,当成东晋真迹?


董其昌17岁(1571)时,参加松江府乡试,文采出众,大受主考官褒奖。


科举考试,是用工整严谨的楷书书写,董其昌最终却因楷书丑陋,而屈居第二等。


从此以后,董其昌发奋学书,遍临晋唐法帖,从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神策军碑》,再由唐入晋,研学王羲之黄庭经》、钟繇《宣示表》……


颜真卿《自书告身》董其昌题跋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万历三十一年(1603),49岁的董其昌刊刻《戏鸿堂帖》,仍将楷书列为卷首,可见幼时的心灵创伤,有时需要一辈子来填平和弥补!



《戏鸿堂帖》共16卷,著录晋唐、宋元诸多名家真迹,有一些来自董其昌的收藏,另外一些则从好友处借阅。


《戏鸿堂帖》第一卷第一页便是东晋杨羲 (330—386)楷书《黄庭内景经》。


沈德符调侃:杨羲楷书《黄庭内景经》,收藏在韩逢禧(著名收藏家韩世能之子)家。


董其昌想找韩逢禧借来此帖,摹拓入《戏鸿堂》。


不过,韩逢禧担心董其昌是“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但又碍于情面,不好回绝董其昌。


于是,韩逢禧照着《黄庭内景经》,信手临写“百余字”,应付董其昌。


董其昌拿着韩逢禧随意涂抹的《黄庭内景经》,爱不释手,详细题跋。最终,董其昌将自己的题跋和“韩逢禧信手临写的百余字”,一并刊刻,编入《戏鸿堂帖》。


董其昌的《戏鸿堂帖》,现流传有明代刻本,收藏在故宫博物院。数一数“韩逢禧信手临写的百余字”,就会发现:沈德符又是信口胡诌!


《戏鸿堂帖》中“韩逢禧信手临写的百余字”,大概有好几百字,根本不是“百余字”。


董其昌《戏鸿堂帖》“杨羲楷书《黄庭内景经》”


此外,董其昌说过,自己临摹过杨羲的《黄庭内景经》“数千字”。


董其昌《戏鸿堂帖》“杨羲楷书《黄庭内景经》董其昌跋”


以董其昌的书画造诣,即便是从未谋面的东晋法帖,都能略辨一二;更何况是自己还亲手抚摸、临摹过。


沈德符讽刺董其昌一借不还,也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污蔑之词!


检索明代画史,从来没有找到董其昌借人东西却不还的记载。


董其昌不如「代笔人」?


张艺谋的电影《影》,讲的是「影子」与「真身」的故事。在电影的最后,「影子」完全取代了「真身」。这一情节,略同于董其昌与「代笔人」之间的故事!


董其昌成为晚明最负盛名的书画家后,求字求画者,便不绝如缕。为了应付日复一日的书画「雅债」,董其昌不得不求「代笔人」帮忙。


最后,「赵行之」「叶君山」成为董其昌主要代笔人。赵、叶两人负责画画,董其昌负责题诗、写款、盖图章;分工明确,童叟无欺!


既然是「代笔人」,当然得熟悉董其昌的笔墨了。所以,董其昌经常亲手画一些山山水水,供「代笔人」学习和提高。


董其昌 《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之仿董源秋山行旅图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董其昌 《仿宋元人缩本画及跋 册》 之仿范宽溪山行旅图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有一次,「代笔人」拿着几张董其昌的山水,让董老师给分析、讲解一下。


董其昌拿起一幅《仿黄公望山水图》说道:这张构图紧密,格调高雅,是我最近最得意之笔!


哪知「代笔人」哈哈一笑:董老师啊,这可是我画的!


董其昌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民抄董宦」是污蔑,还是事实?


董其昌一生,最被人诟病的就是「民抄董宦」事件!


那么,这件事是污蔑董其昌呢?还是确有其事呢?


晚明无名氏撰有《民抄董宦事实》一卷,但这大多是好事者的污蔑之词,不足为信。


无名氏撰《民抄董宦事实》,清刻本


但是明代的官方正史《明神宗实录》“第546卷·万历四十四年”,对这件事有明确的记载。清中期毛祥麟写的笔记小说《墨余录》也客观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


毛祥麟,上海人,与董其昌是同乡,精通医术,也喜欢画画山水,是董其昌的铁杆粉丝。所以,毛祥麟的记载,可以补充正史的遗漏信息:


董其昌的儿子董祖常,仗着父亲的权势,狐假虎威,鱼肉百姓。有一次,看中了当地佃户的女儿「绿英」,想强行纳为妾。


此事的花边新闻,在当地传的沸沸扬扬。好事者还专门编写了《黑白传》,挖苦、讽刺董家。


董祖常把这件事诬陷在一名叫「范昶」的秀才身上。最终,一发不可收拾,导致董宅被烧毁。董其昌毕生珍藏的法帖、名画,付之一炬!


类似「民抄董宦」的事件,在晚明也不是孤例,比如还有松江百姓仇斗内阁首辅徐阶……等等。


所以,「民抄董宦」事件,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的!


只不过,这件事的罪魁祸首不是董其昌,而是董其昌的儿子董祖常


如果董其昌非要有什么过错的话,那就是:教子不善!


……


话又说回来,晚明有这么多的书画大咖、收藏大拿,为什么偏偏喜欢污蔑董其昌呢?


我觉得苏辙在为哥哥苏东坡辩白的一句话,可作为回答: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


玄宰亦无罪,怀璧其罪!


董其昌《仿古册页》选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全球瞩目的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晚明人的抹黑运动,丝毫不影响董其昌在画史的地位。


董其昌的书法绘画、艺术理论、鉴藏品评,对晚明、清代,乃至近现代都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18世纪,乾隆皇帝,举全国之力重构中国古代书画史的收藏秩序,董其昌就是他必须面临的一座高峰,一块丰碑!


(晋)王珣《伯远帖》,乾隆帝与董其昌跋


荐书:关于文人画的一本必读书《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


2018年12月7日,《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将在上海博物馆开幕。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


这次的董其昌艺术大展,既是中国内地首次董其昌大展,也是全球范围内最为盛大的董其昌展览。


由于董其昌的历史地位以及上海博物馆的良好声誉,海内外重要收藏机构慷慨解囊,支援这次展览。


展览以上海博物馆的馆藏为主,并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机构借取展品,遴选董其昌及相关作品共计154件(组)。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愿意借出镇馆之宝:东晋王羲之《行穰帖》,此帖卷后有董其昌前后三次的题跋,是王书、董跋经典之作!


(晋)王羲之《行穰帖》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晋)王羲之《行穰帖》董其昌跋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浙江省博物馆也将借出镇馆之宝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以支持上博的展览。董其昌一生推崇黄公望,尊称他为“元四家之冠”,而《富春山居图》,董其昌也是慧眼如炬,认为这是“子久(黄公望)生平最得意之笔也”!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卷”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董其昌跋


早年的董其昌因楷书丑陋而被黜,因而发奋研习楷书。当董其昌看到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卷时,喜不自胜,再三临摹。现传世的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与董其昌《临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或可一窥董氏早期的书风衍变之路。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特意借出这件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以丰富此次展览的多元性!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董其昌 《临颜真卿告身帖》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还有藏在林省博物馆,被誉为董其昌青绿山水代表作的《昼锦堂图》


陈传席认为,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绝不是“北宗是青绿,南宗是水墨”,青绿或水墨也不是“南北宗”划分的绝对条件。北宗画家也画水墨,南宗画家也画青绿,甚至是青绿重彩。


董其昌的《昼锦堂图》,就是典型的青绿色彩,而且色彩浓艳。


董其昌《昼锦堂图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还有从故宫博物院借展的北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后有董其昌长篇题跋,是董其昌书法最成熟时期的典型。


宋徽宗《雪江归棹图》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宋徽宗《雪江归棹图》董其昌跋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当然,肯定少不了上海博物馆的珍藏,比如元四家倪瓒的《六君子图》,诗塘处也有董其昌的跋语


倪瓒《六君子图》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倪瓒《六君子图》董其昌跋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上海博物馆藏,也是这次《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的重磅展品。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皇帝任命董其昌为皇长子(未来的明光宗)朱常洛的老师。


董其昌兢兢业业,教导着未来大明朝的接班人。不过,人红是非多。“准帝师”的身份,也将董其昌深陷风口漩涡。


无奈之下,董其昌只好自请外任,从此开启他“亦官亦隐”的生活


在上海老家,董其昌筑“来仲楼”“宝鼎”“戏鸿堂”“画禅室”等画室。收藏历代名家的法帖、名画,逐渐从“自然的山水”向“心中的山水”过渡。


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正是他“心中的山水”的代表作,笔笔讲究来源,笔笔师法古人,这一理念对清初的龚贤、八大山人、清六家都有深远影响。





董其昌《燕吴八景图册》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共分四个维度,向观众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这位晚明最为重要的书画大师的艺苑人生


第一、董其昌从青年到老年,各艺术阶段不同风格的代表作!最早35岁的《山居图扇面》,至82岁《细琐宋法山水图》。

《山居图扇面》 上海博物馆藏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品


第二、董其昌的鉴藏轨迹与艺术品味。纵观整个明代,董其昌的收藏品可能比不上项元汴、王世贞。但是,经过董其昌之手,观摩、题跋、品评过的书画数量,绝对是明代第一。


这一点,可能唯有乾隆帝才可相提并论。王羲之《行穰帖》、范宽《溪山行旅图》、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宋徽宗《雪江归棹图》、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等等,均留下了董其昌的题跋评语。


范宽《溪山行旅图》董其昌题跋


第三、董其昌的艺术创作和书画理论对同时代画家的影响。展览力图从整个松江画派入手,厘清董其昌对晚明,乃至清初画坛的影响力。


(明)陈继儒 《云山幽趣图》


第四、继往开来,董其昌对清初及后世的影响。清代山水正宗的“四王”,是董其昌的嫡传;“四僧”中的八大山人,也深受董其昌的遗传;金陵画派的领头人龚贤,也是在继承董其昌的基础上求变创新。


(清)八大山人《山水图册》


(清)王原祁《仿大痴山水图》,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END


墙裂推荐!



点击左下角“八字命理六爻”,即可直接购买《心画》典藏版!!!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博雅好书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董其昌,一个被野史重伤的人发布于2021-05-10 13:26: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