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您建言献策

兰陵“猴呱哒鞭舞”如何发扬壮大?


兰陵“猴呱哒鞭舞”

起源光年间,

至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

兰陵镇西横沟崖村是其发源地。

“猴呱哒鞭舞”也叫“双鞭洛子”。

以男性打花鞭(花棍)模拟猴的形态舞姿

与手握竹板和撒拉机的伴舞者

(多以女性)穿插逗乐,

颇有情趣。


猴呱哒鞭舞,

起先是贫困人讨饭谋生的手段。

表演者一般为夫妇二人,

夫执鞭(即花棍,又可当打狗棍),

妇执络子(竹板、撒拉机)

二人互相配合,

动作简单,即兴发挥。


演唱的曲目多为民间流传的歌曲,

内容多以反映爱情与劳动生活为主,

唱词本身带有大量的衬词,

使曲调委婉动听,

很有地方戏“柳琴”的韵味。

在段落之间的间奏处

配以行进速度的打击乐,

更显得热烈而协调。

猴呱哒鞭舞“二代”传承人张学法

他7岁跟其姥爷孙茂章学艺,

把花棍舞的形似孙悟空的“金箍棒”,

动作模仿猴子的形态,

增强了该舞的吸引力。


到清宣统年间,

该形式演变成一种“玩社

(自娱性群体活动),

从演出形式到舞蹈风格发生了变化。

舞蹈的成分明显增加,

表演者由原来的2人增加至4人,

即1人执鞭(男)以舞为主,

3人执络子(男扮女妆)伴舞伴唱。


这一时期至解放前,

猴呱哒鞭舞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女角大都男扮女装。

身穿印花彩绸裤褂、

头戴一朵大红花,

为了达到形似,

饰女的男演员还把白布裹在脚上,

足蹬、“寸跷”,

边打边唱增加了喜剧气氛,

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过去当地的财主大户人家办喜事时,

为了炫耀财势,

也都请艺人们上门表演,

久而久之使其发展成为一种

喜庆活动必不可少的艺术形式。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西横沟崖村的民间艺人们,

曾用这种形式演唱《抗日小调》、

《多打几个日本》、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等,

积极配合了当时送郎参军,

减租减息运动。


猴呱哒鞭舞“三代”传承人曹红兵


中国成立后,

该舞蹈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该舞的表演者由原来的四人增至五人,

两男舞鞭,三女伴唱伴舞,

不再男扮女装。

动作又增加了“对打花鞭”、

“单鞭系络子”等组合,

并将单调的打板演唱加入民乐伴奏,

使节奏更加明快,

气氛更为热烈。


曹红兵带领表演团队

荀子庙及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展演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掌握这门演技的人越来越少,

七八十年代,

兰陵镇党委政府对其进行了挖掘恢复。

2008年,

猴呱哒鞭舞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猴呱哒鞭舞参与乡村大舞台的录制


猴呱哒鞭舞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经历中

获得灵感不断加工而成的,

具有特有的艺术风格和研究价值,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


对于猴呱哒鞭舞的发展壮大,

你有什么建议吗?

请通过微信t393171203告诉小编,

为家乡的“非遗”出份力吧。


荀子劝学,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修身,劝学荀子

荀子劝学,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修身,劝学荀子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兰陵人,请你为家乡的“非遗”出份力。——这个传承百年的民间舞蹈如何发扬壮大??发布于2023-03-19 22:02: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