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4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5

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6


法华讲记·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第三次修订版)


因为我们本来就是这个东西。我们要学会用「智印三昧」来印证一切的万法,用「智印三昧」来成就我们。这个「智印三昧」就是叫降魔杵、照妖镜、试金石。别说菩萨讲的法,就是讲的三藏十二部经,都要用「智印三昧」来印证。它属于什么层次的比如说《金刚经》就属于通教宗。你不能因为它是佛讲的,我就把它提高到圆顿大教,不可以这样。那佛讲《法华经》《楞严经》白讲了。


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妙舌说法,妙耳闻法,两个都是妙。成就了这种「三昧」,他以一音说法,能够让各种根机的人听出不同的味。讲一样的文字、一样的语言,菩萨听的是菩萨话,罗汉听的是罗汉话,凡夫听的是凡夫话,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能听得懂,它有一种特别的加持。所以语呢,一般不可以用汉语来翻译,也不可以用汉语来解释。它是无量义对无量众生的根机,有的还配合打手印,配合观照。现在有些人自作聪明,把《大悲咒》《楞严咒》,来翻译、解释,还画图解。这是大逆不道。凡是遇到这些东西,我们毫不犹豫把它烧掉,那是误导众生。


集一切功德三昧:这就是「首楞严大定」,就是「法华三昧」。明白了「一心三藏」,就是「集一切功德三昧」。不需要特别地修证,你只要时时加以观照,你不知不觉成了大佛。你突然发觉,这个人那么害我、骗我、诽谤我,我现在怎么就恨不起来呀你想不到极乐世界去都做不到,因为你的气氛已经适应。这就是「如来藏」心地法门,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而且你不知不觉地就证了,妙不妙在《楞严经》叫「如幻三摩提」。「如幻」就是如痴如醉,「如幻」,莫名其妙地成佛了。因为他明白这个道理了,吃饭睡觉往往同时在观照。


我有时候在苦思冥想一个问题,想不明白,算了,不想了。突然,这个念一出,嗳!想出来了。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到一定的时候它自然出现。这个心法奇妙啊!明白了这个东西就是「集一切功德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在哪里都在这里。你不要刻意追求,知道这回事就行。所以用《法华经》来成就我们,奇妙殊胜,不可思议啊!哪里靠你一天念佛拜佛苦行、苦证那都是些无益苦行,对解脱来讲是无益苦行,对修人天福报来讲还是有益的。


所以这个「集一切功德三昧」也可以用《华严经》「四无碍」法界来解释。「四无碍」——「理无碍法界」「事无碍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实际上就是在「一心三藏」里面变化花样而已。看拿手好戏。拳头就是「阿」,手掌就是「弥陀」;拳头就是「如」,手掌就是「是」;拳头就是「空如来藏」,手掌就是「不空如来藏」;拳头就是性,手掌就是相。


讲「集一切功德三昧」,把它作为「四无碍法界」来说明,好不好拳头是理,手掌是事,那拳头要变成手掌,有没有障碍啊那拳头这个理就是「事无碍法界」。变就是了嘛,是不是「事无碍法界」要把这个事再变成理,有没有障碍啊这样就行了。这是不是「理无碍、事无碍」啊好,再讲「理事无碍」。「理事无碍」跟「事理无碍」是不是一样啊拳头当下是不是手掌要不要变成手掌才是手掌啊它当下是手掌,是不是「理事无碍」啊手掌当下是不是拳头要不要变成拳头才是拳头所以当下是不是就是「事理无碍」啊「理事无碍、事理无碍」都叫「理事无碍」。这就变成三个无碍了。


那再看,手掌当下是不是锤子啊当下是不是剪子当下是不是扫把这五个手指是表无量手指啊!那么,这个锤子当下是不是剪子啊是不是一块布是不是一个兔子的耳朵是不是八万九千四百五十六啊有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这叫「事事无碍」。所以这「四无碍」法界,就是「集一切功德三昧」,就是「阿弥陀佛」,就是「性相一如」,就是「理事不二」。过去现在未来、东南西北上下十方、森罗万相、千变万化,就是一个拿手好戏。明白这个道理,「集一切功德三昧」实际上与前面的那些「三昧」,有没有哪一个「三昧」不是哪一个「三昧」啊别看无量的「三昧」,都是一回事。佛良苦用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成就我们。


清净三昧:这是六根清净,「六反震动」。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我们当下对六根、六尘、六识这个分别心是不是转成了智慧所以你六根当下清净也清净,不清净也清净。六尘也是一样。再看六尘。过去讲这是杯,现在讲这就是「我」。过去看的这是西瓜,现在知道这就是「我」。一边吃西瓜,是不是在造业啊一边知道西瓜就是「我」,就是往生,带业传法。吃大米、穿衣服、走路,是不是都在带业往生啊无分别不妨分别,你这个时候已经是愿身再来的菩萨在教化众生,所以叫「清净三昧」。清净也清净,不清净也清净,也就是跟「妙莲华」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你就是黑暗中的一团火炬,这一念心叫「寂而常照」。因为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你没有办法退转,你没有办法不照。世人都有一种辨别能力,人好人坏,看他的眼、行为、举止,就能猜出个七不离八。这还是小比喻,而且你这种念,一切的山河大地没有办法障碍,你直接地与他们道交感应。掌握自己的命运,全靠用心。


神通游戏三昧:简单说为千变万化。万法都是我们一念所变现而已。无而或有,无中生有,这叫「变」;有而或无,化有归空,这叫「化」。我们生生世世生死是不是「神通游戏」「神」是我们的天然本性;「通」是法力的显现妙用。有没有哪一法不是神通显现啊这个西瓜神不神,通不通啊没有一法不在「神通」。那么我们在凡夫位,由于我执还很重,烦恼习气很重,所以「游戏神通」变化受了很大的局限,而且带有很大的被动,不能自在无碍。


「游戏」带有自在、解脱之义。将来成就之后,我们的种种的「神通游戏」是恒顺众生而已,由自性显现。我们把一个不可思议的佛法真理通过打比方,通过因缘法等等等等,变现出文字语言的道理,这是不是「神通游戏三昧」这个东西本来不可言、不可讲啊!讲了以后,大家想一想就是那回事,这就是「神通游戏三昧」。从广义上来讲,我们显现的一切法都是「神通游戏三昧」。你在吃饭,你在穿衣,你在走路,是不是「神通游戏三昧」我们本来是个无形无相的东西,一个念呐,它变成个样子来,有时还会哭,还会笑,还会闹,还会吃饭,穿衣,怎么就不是「神通游戏三昧」无非是放下我执以后,我们可以更加自在无碍地成就无量的「神通游戏三昧」。实际上就是「无量色身三昧」啊,是不是都是一回事


慧炬三昧:特表智慧。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当我们开了一个智慧,对过去的一个邪知邪见当下是不是就转过来了这叫「慧炬破暗」。当下是不是感到自在快乐了哎呀,原来如此啊!你几十年的老病,可能这一念当下好起来了。因为你的心量扩大了,无量劫以来的生死轮回,因为这一念当下了生脱死。所以叫「一智能灭万年愚」。千年暗、万年愚都是表无量。「慧炬」,我们到这里来就是为了得到「慧炬」,《法华经》就是这个「慧炬」。这种「三昧」是自然成,不劳修证,明白当下即是。多注意观照,定力就更深。「不劳修证」,这是佛在《楞严经》金口玉言——「何籍劬劳,肯綮修证」。


在法华会、楞严会上,佛反复叮咛,修行人没有离开道场,当下证到多少多少果位。这是不是亏于「三昧」的定力啊当下就定。这是世界观的转变,叫「三昧」。世界观一转,你没有办法再转回来。比如世人认为人就是人、畜生就是畜生,他这个世界观,没有学佛法你能不能叫他转过来啊你跟他讲:「不是,人跟畜生都是一样的」,他怎么样都不相信;当明白了「如来藏」道理,他知道人啊、啊、畜生都是一个念变化出来的,是不是转过来了开了智慧的人没有办法退转的,这就叫「三昧」,「三昧」不可转。


庄严王三昧:观照为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诸佛菩萨到世界上来教化众生不光是言教,而且还重身教。当然这个身教来讲,不是自己可以刻意地装出来的,「依报随着正报转」,慈悲柔软之人,言谈举止都能显现出慈悲柔软的这种气质。所以佛在成妙觉果位以后,还要花一百个大劫专门修相好,成就一百种福报,才成就一个相好,最后才圆满。到了「庄严王三昧」,由于他这个心没有任何执著,他能示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相。包括音容笑貌,该现慈悲就现慈悲,该现凶恶还要现凶恶,他已得到自在。


光明三昧:分为「内」「外」这两种情况。「内」就是我们这个心在冥中「寂而常照」,不出世间而至世间。「外」就是现出外相。现出外相的时候不仅知道外相,他时刻都没有离开自己内在的自性,都是由自性流露。由外相才显现出自性中的光明、智慧、柔顺、平等、诸善功德,叫「照而常寂」。所以这种「照而常寂」又称为圆照。这个「净光明三昧」,从「寂照照寂」这两个角度来观照,他不是「双遮」「双遮」的时候是凡夫。他由「双遮」而显现出「双照」,不管是在空在有,他都是一样地在度化众生。


净藏三昧:这是「如来藏」三昧。这个「藏」就跟捉迷藏一样,把一个「如来」就「藏」在这个我们众生的不知不觉中。每一个众生都是如来,一切的如来又都是一个如来,我们当下具足整个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可是我们却不知道。所以「净藏三昧」,有些法师把它解释为叫「含摄万德」,跟师父的解释也是一样。用「如来藏」解释更为具体、更为贴切,更有利于与各种三昧圆融为一体。


不共三昧:其实就是「如来藏」三昧,就是「净德三昧」,就是「慧炬三昧」,就是前面所有的「三昧」。



法华三大法宝: 

                    

第一法宝,梦中佛事。

梦中的你我他,天地万法,皆系梦人一念变现,梦中的一切,没有哪个不是哪个, 所谓大光明藏中谁不是谁哉!在梦而不见梦人,无形无相之梦人,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万千境界,不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一切,皆系梦人一念变现,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三个如来藏皆为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故诸佛出世行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第二法宝,拿手好戏。

舒拳变掌,眼见手掌而不见拳,手掌者,不空如来藏者是; 拳者,空如来藏者是; 变者,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拳头手掌是一不是二,是为不二法门; 三个如来藏皆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第三法宝,手套大法。

空空之气表真心,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表万法,不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为空空之气变现而来,是为不空空如来藏; 一只气球手套说尽宇宙人生真理,三个如来藏皆一心之所变现,是为“一心三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号。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楞严经小视频专用 号。



推荐更多精彩文集:(即可观看)

1.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

2.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4-6

3.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7-9

4.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0-12

5.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15(圆满)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楞严经全集-持续更新中(观看即可)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持续更新中, 。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231.《法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4-6(分段小视频)发布于2021-12-05 1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