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对生命的认识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医学的知识形态、组织方式、诊治方法等都有极大的改变。现代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使人类对生命、尤其身体的认识,已经远远地超过古代。但是,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论是科学的实验主义、物质主义,是从个体的、局部的和物质的角度来看待生命,其发展方向是从越来越微观、深细的物质层面来解释生命的运行机制。这样的哲学观和方法论,虽然可以让我们更为精确细微地了解人体,但是对从宏观上、心物关系上、生命实相上探索生命的奥秘,就有很多的不足。哲学观的偏狭,必然会导致发展方向的偏差和方法论的贫乏。这会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严重缺陷。 


教是一个高度重视生命进化的宗教,其教义的核心可以说即是生命的自我完满,追求的是身心的绝对健康和自由。佛教一方面警醒世人,让人们认识到世间生命有生老病死的痛苦,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生命毒刺。另一方面佛教并不主张人们以消极的心态对待老病死,相反却是让人积极地面对,以世间和出世间的方法,不断地完善生命、修补生命、净化生命,从有生有死,有病有痛的生命,变成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的生命,以悲智的力量,实现对世间生老病死的超越。在这方面,佛教有非常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值得参考借鉴。本文拟对此进行简略的总结,以就正于方家。

 
一、病为大苦


疾病是佛教所揭示人生皆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四圣谛中苦圣谛的主要议题。人生而有身,吃五谷,尝百味,辛苦劳作,寒暑逼迫,有七情六欲,必然会生各种病。佛教的各种典籍里,对人的各种疾病,有着非常详细的描述分析。


如《佛说五王经》中说:“何谓病苦人有四大和合而成其身。何谓四大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作。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膀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掘强,百节苦痛,犹被杖楚。四大进退,手足不任,气力虚竭,坐起须人,口燥唇燋,筋断鼻坼,目不见色,耳不闻声,不净流出,身卧其上,心怀苦恼,言辄悲哀,六亲在侧,昼夜看视,初不休息,甘膳美食,入口皆苦。”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以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四大调和,则身体强健。四大不调时,每一大能引起一百零一种病,四大相加便是四百零四种病。每一种病发时,则有各种凄惨的表现。


《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中,佛说:“难陀,如是生成长大,身有众病,所谓:头目耳鼻,舌齿咽喉,胸腹手足,疥癞癫狂,水肿欬嗽,风黄热癊,众多疟病,支节痛苦。难陀,人身有如是病苦。复有百一风病,百一黄病,百一痰癊病,百一总集病,总有四百四病,从内而生。难陀,身如痈箭,众病所成,无暂时停,念念不住,体是无常苦空无我,恒近于死,败坏之法,不可保爱。” 


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专门有一节“观病患境”,详细分析了各种病的脉相病征。例如他说:“身体苦重,坚结疼痛,枯痹痿瘠,是地大病相。若虚肿胀膀,是水大病相。若举身洪热,骨节酸楚,嘘吸顿乏,是火大病相。若心悬忽恍,懊闷忘失,是风大病相。又面无光泽,手足无汗,是肝病相。面青皅,是心病相。面梨黑,是肺病相。身无气力,是肾病相。体涩如麦糠,是脾病相。” 另外,四大、百脉、五藏、气息等还会交叉影响,互相侵袭,便病情变得极为复杂。这些说法,与传统中医是吻合相通的。 


人除了身理上的疾病,心理上也有诸多病患。《大般若经》卷三三一说:“诸有情具身心病。身病有四:一者风病,二者热病,三者痰病,四者风等种种杂病,心病亦四:一者贪病,二者嗔病,三者痴病,四者慢等诸烦恼病。” 现代心理学、精病学更是揭示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患。


这些分析都深刻地说明了病苦确实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实。如佛陀曾为波斯匿王讲人生有五不可得避,即老、病、死、灭、尽。



二、生病的原因


现代医学多从物质性的侵害,比如外力、细菌、病毒、有害物质、内部病变等导致器质损害来解释病因。与此不同,佛教认为,人们生病的原因极其复杂,有物质性的,有精神性的,有非物质非精神的。


《杂阿含经》卷十五说疾病有“因风起、癖阴起、涎唾起、众冷起、因现事起、时节起”。《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三云:“凡四大之身有病生者,咸从多食而起,或由劳力而发。” 《佛医经》说多食产生五种过失:“一者、多睡眠;二者、多病;三者、多淫;四者、不能讽诵经;五者、多著世间。” 


《佛医经》中说人得病有十种原因:“一者,久坐不饭;二者,食无贷;三者,忧愁;四者,疲极;五者,淫佚;六者,嗔恚;七者,忍大便;八者,忍小便;九者,制上风;十者,制下风。” 


人的身体由四大构成,本是危脆无常,四大调和时身体则无恙,四大不调时便会染疾。《佛医经》云:“人身中本有四病:一者地,二者水,三者火,四者风。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本从是四病,起四百四病。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火少寒多,目冥。春正月、二月、三月寒多,夏四月、五月、六月风多,秋七月、八月、九月热多,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风有寒。” 


又说有十种因缘,可遭横死,“一、不应饭为饭,二、为不量饭,三、为不习饭,四、为不出生,五、为止熟,六、为不持戒,七、为近恶知识,八、为入里不时不如法行,九、为可避不避。”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里总结了六种病因,甚为全面清晰。他说:“病起因缘有六:一四大不顺故病,二饮食不节故病,三坐不调故病,四神得便,五魔所为,六业起故病。” 这六种病可以分别称为:四大病、饮食病、禅病、鬼病、魔病、业病。四大病是指由于劳累、外感等造成人体的水火风四大不平衡而致病。饮食病是指饮食不调、性味不合而致病。禅病是指坐禅时引生魔障,或不善于调整心、息而致病。鬼病是指人有邪念,引鬼上身而致病。这种病一开始时,鬼可让宿主知一村乃至一国的凶祸福,时间长久则可杀人。魔病是指人在坐禅时生起对名利的邪念,引魔入心,破坏正见,夺人法身慧命。业病是指由过去世所造恶业,在今世成熟,或今世由行善做恶等引动过去世的业力而致病。


如果精神上出现问题,也会有相应的疾病。《摩诃止观》中说:“若多惛惛,是肝中无魂。多忘失前后,是心中无神。若多恐怖癫病,是肺中无魄。若多悲笑,是肾中无志。若多回惑,是脾中无意。若多怅怏,是阴中无精。此名六神病相。” 


综上所述,佛教认为众生病因主要可以归纳为:物理因、心理因、业力因、外邪因、修行因,调理作息因等。其中,物理因、调理作息因是现代医学重点研究的领域,成就斐然;心理因尚在研究实践中,成果很多,但效果有限。而业力、外邪、修行等因素则完全排除于现代医学科学领域之外,且多视之为与巫为邻。


在所有这些病因中,佛教认为根本性的原因是心,正是由于心的无明妄想,颠倒执著、贪嗔痴毒而导致众生轮回无尽,生命残缺痛苦。《阿含经》中说凡夫各种欲乐即是病的根本,是生命的“箭刺之本”。《宗镜录》云:“病本,即是一念无明取相”,以取相故病。《维摩诘经》中,维摩诘大士教导生病的菩萨应该反省“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又说:“何谓病本谓有攀缘,从有攀缘,则为病本。何所攀缘谓之三界。” 正因为心对三界世间诸法的攀缘执著,才造成疾病,因此可以说心是病的根本。正是我们的心对五蕴聚合的身体产生执着,才造成身心的疾苦。所以《杂阿含经》中多处说此身“为病、为痈、为刺、为杀”。


佛教往往称佛陀为大医王,是因为他能医治众生的一切身心疾患。佛教要使众生离苦得乐,获得解脱,就必须要对上述病征,根据病因进行调理治疗,更要对众生的心病痛下针砭,以真理和智慧的力量扭转心灵的过失,而彻底根治生命的大患。



三、治病的方法


针对众生的各种病苦,佛陀与诸大菩萨曾传授过许多治疗各种疾病的《医经》,如《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经》,《佛说齿经》,《佛说咒小儿经》、《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等等。佛教施设了许多治病的方法,比如和合汤药、修习禅观,持诵咒语,称念佛号,忏悔业障等。佛教徒通过宗教修持感应交而得以病愈的事迹,在历代的正史、传记、方志、小说中也所载多有。


《杂阿含经》中说,一位良医要善于诊断施治,“应涂药、应吐、应下、应灌鼻、应熏、应取汗,如是比种种对治,是名良医善知对治。” 《杂阿含经》卷三七第一○三八经中记载了一位摩那提那长者,他通过修习四念处而使自己病愈。阿那律尊者因此称他是“自记阿那含果”。



义净三藏在其《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记载了多种唐朝当时没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比如他说取诃梨勒皮、干姜、沙糖制成药丸,每日服十丸,连服两三日,便可治痢疾,并能除风消食。又说如能每天嚼一颗诃梨勒,咽其果汁,可终身无病。因为义净认为人生病的主要原因是多食,所以其治病法首重断食。他说:“其中要者绝食为最。旧人传云:若其七日断食不差,后乃方可求观世音。” 断食期间,切忌劳作行路,不可饮水喝粥,宜休养调息。断食的时间,则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的不同而有差异。“其西天罗荼国,凡有病者绝食,或经半月,或经一月,要待病可,然后方食。中天极多七日。南海二三日矣。斯由风土差互,四大不同,致令多少,不为一概。未委神州宜断食不。然而七日不食,人命多殒者,由其无病持故。若病在身,多日亦不死矣。曾见有病绝粒三旬,后时还差,则何须见怪。” 他又批评了当时以大便小便,猪粪猫粪等为药的恶劣风俗


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则认为,病因不同,治病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是劳累、饮食等调理作息不当引起的疾病,通过药物方剂的调养便可痊愈。


坐禅不调引起的疾病,还得要在坐禅中慢慢调理才行。他提出六种禅定治病法,即一止、二气、三息、四假想、五观心、六方术。一止法,是指意守丹田、双足,病灶,或与病处相克的藏器。二用气,是指生病时,可用吹、呼、嘻、呵、噓、呬六字诀,调理冷热胀痛,以及五藏。三用息,是指修数息观,灵活运用出入息治四大病,以及用上、下、焦、满、增长、灭坏、冷、暖、冲、持、和、补十二种息治疗各种病。“上息治沉重地病;下息治虚悬风病;焦息治胀满;满息治枯瘠;增长息能生长四大,外道服气只应服此生长之气耳;灭坏息散诸癊膜;冷息治热;暖息治冷;冲息治症结肿毒;持息治掉动不安;补息补虚乏;和息通融四大。” 用这十二种息时,随息观想,便可针对性地治疗相应疾病。四假想,指专用观想治病。五观心,指直观能得病的人是空,病心不可得,以空观治病。六方术,指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如捻大拇指治肝病,闭气后长出气治气胀腹满,以手、杖等痛打病处四五十下病痛便除,持诵咒语等等。 


如果是鬼病、魔病等外邪入侵所导致的疾病,一方面需要正见指导下深厚的止观功夫,另外还要持诵陀罗尼咒才能根治。如果是业力病则内用止观,外加忏悔,方能治愈。


众生心理上的疾病,在佛教看来则需要修专门对治的禅观方可治愈。《新华严经论》卷三十六说:“善治诸病者,世间四大不和病,以汤药治。如烦恼病,以五停心观,十波罗蜜治。” 五停心观是佛教入门的五种禅观方法,其中数息观对治思虑过多,不净观对治贪欲炽盛,慈心观对治瞋恨心重,因缘观对治愚昧无智,界分别观对自我执著,或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别观,对治业障深重。大乘佛教则要求菩萨在修行六度的漫长岁月里,以完全利他的大悲心,和与空性相应的实相智,自利利他,消除自己和众生的身心病患。


对于佛教来说,以菩提心和般若来治疗一切身心疾病是最根本的,要深刻地认识到心的颠倒妄想,起惑造业,乃是一切病苦的根本。《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九说一位有智慧的人应该“见其自身多有疾病苦乐等事,皆由先世妄想颠倒,造作诸业而今受之。若无痴爱,何有病耶身本自空,因缘幻有,无造无作,谁受苦耶” 因此,以般若智慧去除一切烦恼执著,以六度万行积累无量功德,是治愈三世一切病患的根本方法。《心经》中说般若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即是此意。佛法对待疾病的态度最根本的一点是要觉悟其无常性空,观疾病本无自性,本无病相可得而安之若素。菩萨在生病时,当观病性空而消除对疾病的恐惧,便可远离诸病,精进修行,成就正觉时,其国土众生亦无众病。《般若经》卷五五○说:“菩萨遇疾疫时亦无怖畏,所以者何是诸菩萨恒审观察:‘无法名病,亦无有法可名病者,一切皆空不应怖畏。我当如是勤修正行,证得无上正等觉时,我佛土中诸有情类得无一切灾横、疾疫。’精进修行殊胜正行。” 


星云大师从现代医学、疗养学、临终关怀等角度,提出在处理疾病时要做到以下10条,才是全面的身心治疗良方,很好地体现了当代佛教应对人类疾病问题的智慧:


1. 生活、饮食尽量要保持正常。
2. 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清爽。
3. 不可病急乱投医,信任并配合合格医生的诊治,按时服药。
4. 依据病况作适当的复健运动。
5. 依病况适时补充水份、休息及盥洗。
6. 心中不乱起疑心、嗔心,不心慌、忧虑。
7. 心常称念佛号,远离恐怖,令心安定,获得佛力加持
8. 要有与病为友的心情,逐渐放下对身体的执著。
9. 若为业障病,则思惟其为无始来无明恶作所致,心生忏悔、惭愧,增加内心净化,减轻病情。
10. 如果已经病危,当思有生必有死,发愿随佛往生极乐净土发菩提心,乘愿再来。



四、以悲智观照疾病


佛教对疾病的认识,是以观五蕴即病,病性本空,自利利他,做为其哲学观、人生观、疾病观的基本态度。


《本事经》卷三云:“出世智者,谓于一切蕴界处中,能正了知,如是诸法,是无常性,苦性病性,痈性箭性,恼性害性,怖性热性,坏性灭性,灾性横性,有疫疠性,虚性,伪性,空性,妄性,无实我性,难保信性,于如是等诸法性中,如实了知,智见通慧,现观等觉,周遍照了,名出世智。” 


佛教所着重的出世间智,即是正观五蕴如病如痈,无常苦空。如果能够这样观察病的本性,那么疾病本身就不会形成对众生身心的苦恼逼迫。哪怕我们生了病,也不会产生烦恼痛苦,我们就不会再畏惧疾病乃至死亡,不会生病时怨天尤人,无病时骄奢淫佚。元末明初的妙叶法师在其所著《宝王三昧念佛直指》中立十不求行,第一条即是“念身不求无病”,要求人“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修行人以病苦为下手处,视老、病、死为天使 ,用无所得的般若正智观察生命实相,以无得无舍的宽坦胸怀,不为病累,不以健缚,达到“病不能病”的境界。


《维摩诘经》中记载了维摩诘大士以身疾设教,教导大乘菩萨要观病根源,识病实相,发菩提心,度一切众生疾苦。这部经极为深刻和典型地表现了大乘佛教悲智不二疾病观的精髓。


他说众生疾病皆由妄想颠倒、无明烦恼产生,由此无明而产生我执、法执,产生我与我所的分别,从而导致生死轮回,受诸病苦。只要我们消除了这些分别妄想,证得涅槃实相,便可由妄返真,永离众苦。在他的话语脉络中,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由粗至细的观修次第。首先,有疾菩萨应观“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于我,不应生著”。这一步可以观“我”由五蕴等法和合而生,因缘生灭,当中实无有我,而除去我想、众生想。第二步,观五蕴等法,亦是颠倒妄想,故应远离。从而遣除法想,破除我与我所的分别。第三步,既无我、法,无我、我所,便观一切对立二元诸法,如内外、生死、涅槃等皆平等无差别,因为这些法都是空不可得。所以实质上,所谓的病,只是空病,而空病亦空,便可证得诸法实相。


同时,在自身获得解脱后,于一切众生,起大悲心,发愿“我既调伏,亦当调伏一切众生”,为了众生而进入生死,以大悲智慧方便治疗一切众生身心疾病。虽身有疾,常在生死,饶益一切有情。“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大乘菩萨皆是视众生如子,以众生之病为己病,所谓菩萨之病,实际从大悲起。“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 这真实地体现了大乘佛教高迈伟大的大智大悲。


智者大师以天台十法界、十乘观法的体系,分析了众生对疾病不同层次的态度和认识,可谓佛教疾病观最全面系统的表述。


他在《摩诃止观》中说,如果有人因病而否定因果,认为修善无福,进而废弃禅定,诽谤三宝,又为了养生保命,肉无度,或病愈后,五欲炽盛,做诸恶业,则成就三恶道法界。如果有人因病而反省到此病是由往日不善所招致,生惭愧心,虽重病而不改善心,奉行诸善,则是三善道法界。若有人因病,而畏惧生死,知此病皆前世果报,如果自己今生再造生死业因,将来便会流转轮回,无有穷尽,因而息灭烦恼,求证涅槃,是声闻法界。若有人因病观身心疾病可致老死,老死由生,生生于有,乃至无明,无明从妄想生,妄想还从妄想生,若不随妄想,无明则灭乃至老死灭,是为缘觉法界。若有人因自己生病而生起对他人的怜悯,发慈悲心,修行布施等六度,是菩萨法界。其中如观病从妄想生,妄想不真,我及涅槃本空,是通教菩萨界。如观病虽毕竟空,空无所受而受,不灭受取证,是别教菩萨界。若有人观此一念病心非真非有,即是法性法界,绝言离相,本然寂灭清净,以假空中三观调伏其心,以慈悲而生权病,慰喻众生,是圆教菩萨界。


这十法界的描述已经把佛教疾病观的各种层次分析得清晰明白,指出了人在面临疾病时应持的正确态度,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五、结语


大乘佛教菩萨道的精神是要人从内心深处生起与佛菩萨相同的慈悲心、菩提心,发愿生生世世为度无量无数众生不舍慈悲,广学方便,解除众苦,不生疲厌。这是大乘菩萨必须要发起的悲智宏愿,是修行成佛的必由之路。


老子曾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生命的存在,必然伴随着老病死的痛苦。所以老子渴望着一种“无身”的解脱。这个态度相当于佛教声闻、缘觉的境界。在大乘佛教看 来,只有通过断除人法二执,达到对生命实相的真实体证,不住生死,不乐涅槃,方能从根本上超越疾病带来的痛苦,解除疾病对自己和他人的束缚,才能真正彻底战胜疾病和死亡。







来源:慧江随笔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慧江:佛教的疾病观发布于2022-01-21 13: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