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者世尊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

——《妙法莲华经·序品》



一、五时八教判摄《法华经》


首先我们来看本经的地位。按照天台智者大师五时八教的判摄,他判摄《法华经》是五时中的最高层次——法华涅槃


天台宗针对释迦牟尼佛说法的四十九年,分为五个时段,针对听法对象根器层次的深浅,分别说不同的经典。其中有以人天善法为基础的三皈五戒、十善业这样的佛法;也有声闻缘觉的二乘,虽然求出离,但是并没有发大乘心;也有人听的是三乘法,还有菩萨道。


所谓的五时,就是依照佛陀讲法的顺序来划分。首先是华严,是佛最初成道时讲的;接着是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第五时就是法华及涅槃。《法华经》与《涅槃经》是同时说的。佛说完《法华经》后一日一夜讲《涅槃经》,然后就入灭了,所以法华、涅槃是在一时。


(1)“华严时”:佛成道后最初的三七二十一天是说《华严经》。“华”字其实也是“花”。我们绪论部分已经做了澄清。这被称为华严时。是根据所说经题而立名,其所说之法既示圆教,兼示别教,谓‘圆兼一别’,是对大菩萨众及大乘根熟之凡夫(即别圆大机)所说。从佛说法教化之本意来说,是佛向钝根机类教导其自证之佛慧,考察是否适合而说,故依拟机之宜乐(好乐),此期称作“拟宜时”。结果,其机如聋如哑,没有更发大乘之机。


(2)阿含时(鹿苑时):华严时之后,十二年间,佛陀于十六大国说小乘阿含经之时期。因其最初说法处在鹿野苑,故又作“鹿苑时”。今称“阿含时”,是从经立名。此时所说之法,仅限于三藏教。从佛说法教化之本意来说,此时之教法,专为诱引不堪大化之机类而说,故又称“诱引时”。


(3)方等时:阿含时之后八年间,为佛陀宣说大乘《维摩》《思益》《楞》《楞严》《金光明》《胜鬘》等经典的时期。此时教法并说藏、通、别、圆四教,乃释尊为诃责于阿含时得小乘证果,而执其所证与佛相同之人,令其兴起耻小慕大之念而说,从佛说法教化之本意来说,此时又称“弹诃时”。


(4)般若时:方等时后二十二年间,说《摩诃般若》等诸部般若经典之时期,依所说经名而称“般若时”。此时教法说示别、圆二教,兼说通教。从佛说法教化之本意来说,是为淘汰因前时所说而引起的大小别见情执,而说一切法空之时期,故又称“淘汰时”。


(5)法华涅槃时:由于前四时,四十余年之教化方便,众生根机逐渐纯熟,释尊为使彼等入佛知见,在最后八年间,宣说《法华经》。更于涅槃之前,在一日一夜间,宣说《涅槃经》。其所说之法乃“纯圆独妙之教”,此圆与前四时所说之圆不同,但其体无别。前四时所说之圆是相对于藏、通、别之圆,此时的圆是开会前四时之二乘、三乘之权法,而显一乘真实之圆,即开显之圆。按,开会,是天台宗专用名词,按《天台教学辞典》解释:


开:开除,会:会入。开除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方便教,而归入真实一乘教法称为开会。此乃台宗对于《法华经》所作判释之语。开会有“法”开会与“人”开会二种。在理论上,一切教法皆一致,称法开会。依此,实际上没有声闻、缘觉、菩萨之分别而众生均能成佛,称为人开会。开会有三义︰(1)开权显实乃就教法之体而言,表示权教之法体即真实之教法。(2)废权立实︰乃就化导之用而言,谓法华在开权显实的同时,于尔前为调机诱引的大、小、渐、顿等差别化用(施权化用)已无必要,此称废权,而大、小、渐、顿等皆会入一佛乘,即称立实。(3)会三归一︰乃就所对之机、所修之行体而言,即将向来所修的三乘方便行体,直接会入一乘真实行之意。(释慧岳监修、释会旻主编)


从佛陀教化之意义,此不止于理论上之法开会,乃是实际令一切皆证入之人开会;在教学顺序上,称为醍醐味。佛之化意至此圆满,故此时又作开会时。《法华经》与《涅槃经》关系在显扬毕竟一(佛)乘




在《绝妙说法·绪言》中,圣严法师打了一个比方,像《华严经》是属于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照的都是高山。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一般地面都看不见,都是从地平线上升起,首先是高山被映照;太阳升的越高,街道、地面才慢慢看得到。所以说《华严经》度的、教化的是那种根器最大的人,是大菩萨;佛在讲《华严经》的时候,声闻、缘觉乘的人在座,但却如聋如哑,没有听见佛陀讲《华严经》。而《法华》就像黄昏太阳将下山时,现在山谷渐渐黑暗,平地看不到太阳,只有在高山上还能看到日光。这比喻《法华》、《涅槃》是收摄根器最深的人,他最后还能看到余光。所以《法华》度根器深的人,要不怎样我们佛教常说“成佛的《法华》”呢!在《法华经》里面把一切人都授记成佛。


圣严法师的这个比喻,与传统天台五时说是有区别的天台宗的五时判教,依据的是《法华经·信解品》之“长者穷子喻”、《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品》之“日光三照”以及《涅槃经·圣行品》之“五味相生”之说而成。其中“法华穷子喻”以旁追、二诱、体信、领知、付业五段,详明五时调机入实之次第而“华严日光三照”,则是以日出照高山、幽谷、平地之次第,其中“平地”又分食时(清晨,明相现,可以清楚看见手掌细纹之时)、禺中(巳时,即午前九时至十时左右)、正中(午时,正午十一时至十二时)三时,合起来喻示五时。“涅槃五味”,以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之相生示五时。从太阳升起至正中,五时圆满。


不过我们感觉圣严法师的比喻比较通俗懂,而且也没有违背佛陀说法的实际情况。从《法华经》后尚有《涅槃经》之说可以看出,佛陀一期化缘已毕,对于众生来说如日西沉。按照天台判教,五时配到《法华》为止叫做前番五时;如要到《涅槃》为止叫做后番五时。《法华》本已究竟,但还有不能得益的,故再说《涅槃》为教闻《法华》而尚未得度者。这样看来,圣严法师说“《法华》、《涅槃》是收摄根器最深的人,他最后还能看到余光”,对于我们端正对《法华经》的认识和引发殷重心都是有益处的


我们学习《法华经》绝非一件小事因缘,这是一件大事因缘,不是普通的根器和因缘。大家要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华严》没来得及听上,中间也被我们错过,而在黄昏时刻我们还能够赶上最后一波,说明我们跟佛过去缘分甚深,不可思议



五时,加上化仪四教、化法四教,这就是天台宗讲的五时八教,是天台宗常常用的一个判教方法。我们本次讲《妙法莲华经》,会吸纳一些天台宗的讲法。因为天台宗的智者大师被尊称“东土小释迦”,在大家心目中,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释迦牟尼佛。智者大师对《法华经》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天台宗是我们国家第一个成立的佛教宗派。



化仪四教是按照佛陀教化度众生的方法来分的。他用了什么方法来度呢他用顿悟、渐悟、秘密(就是我们说的密法)、还有不定(就是不能确定,随机而说),这叫化仪四教。从佛陀教育众生的方式、教化的形式上来说一共用了这四种,这个基本能够判摄一切的经典。有顿教的经、渐教的经、秘密教的经,还有随机说法的不定经,涵括了释尊一代时教。


化法四教是从内容上来分的。所以化仪四教是从形式分,化法四教是从内容分。从内容上则分藏教、通教、别教、圆教,所谓藏、通、别、圆。藏教是指的《阿含经》,通教是讲的《般若经》,别教是方等部的经典,圆教就是佛初成佛后所说的《华严经》,涅槃前说的《法华经》《涅槃经》,这是大乘中的始教和终教。所以始教和终教的经典《华严》与《法华》《涅槃》在佛法里面是最重要的经典。


藏通别圆的圆是代表圆满究竟之意。但是相比较而言,《华严经》叫作兼圆,因为它只说大乘,涉及不到声闻、缘觉这些其他的人。《法华经》则叫纯圆,完全纯粹圆满,所以叫纯圆独妙。为什么呢因为在《法华经》里面包括了佛所有的说法道理,这就是佛教的真正百科全书。它里面摄受大小根器的众生,全部回到了大乘、回到了成佛这个最高的法门。这就好像海纳百川。这就叫开权显实、大开大合、会三归一,所以这部经是经中之王。《华严经》之所以跟它有所不同,就在于《华严经》只度菩萨,说它兼圆就是这个意思。说它圆是很圆满,但问题是它的对象只是菩萨。而《法华经》则不同,菩萨也度、声闻也度、提婆达多恶人也度、女人也度,甚至女,还代表着旁生道,不是人道,一切都度,海纳百川。所以会三归一,把三乘都会归于一乘是整部《法华经》的宗旨。


我们一般讲五乘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五戒十善是人天乘,声闻、缘觉是小乘,菩萨是大乘,这是最常分的。站在菩萨的角度来说,把声闻、缘觉和在一起算一乘、人天一乘、菩萨一乘,这就是三乘。会三归一,是会的普通人的人天善法、声闻缘觉的基本出世间法,再加上菩萨法、菩萨道,会三是就是会合这三乘。到了讲《法华经》的时候,引导一切众生全部归于唯一的成佛之道,这就叫做会三归一


(待续)













来源:无尽传灯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 宗舜法师:《法华经》精读(连载06)序品第一:天台宗的判教发布于2022-01-21 19: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