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五篇》:为何要念弥陀


本篇主题:内容有三,1、佛家术语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核心意趣之一,就是佛家的“超自心现量”。说白了:一切当下的现量实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通过对佛之大乘如来藏识的初步了解,我们就可以明白: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到底在哪里?3、我们该如何亲自感知并证明到:自己可以往生到“极乐世界”呢?文末,会有一个小试验,各位可以尝试一下。?


 


一、早作打算?

 


曾经有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我们这一颗心,也像一块稻田:我们这一身的“病”,一路的“心酸”,满腹的“委屈”,无尽的“苦痛和烦恼”,以及命运中所有的“不幸”,倒霉的“人”和倒霉的“事”,就好比田里四下蔓延的杂草。但是,有经验的农夫都晓得:打算能一次性彻底地除掉杂草是不可能的;你一次割掉了、清理了,一段时间之后还要长出来。这件事你以为搞定了,新的事又来了;这个人你以为甩开了,下一个新的冤家债主又来了。而我们中国老祖宗也是无比的睿智聪明,我们看看“智”和“慧”这两个字的象形寓意,“慧”字上面有两只手,像个倒下的笤帚在打扫清理一颗心。而“智”呢,“日上有知”,意思是说:苟日新,日日新,日日都有全新的“知”,方是为“大智”也。所以,我们看看:如果能一边不断地“锄掉杂草”,能不断地清理自己心识中的“陈旧垃圾”;一边呢,又能同时种下全新的“光明种子”,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直到有一天,当我们的心田之中,长满了焕然一新的秧苗时,杂草自然会退出主导地位。那时,我们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每一天都是满怀希望、无限生机。


否则,无论你怎样的持戒、怎样的布施、怎样的自诩为人良善,如果没有源头活水,没有全新的光明种子。我们心识深处的那些“杂草”和“垃圾”,在这个五浊恶世的圈子里,依旧会死灰复燃。我们的心识依旧,命运依旧。??????

 

但农夫也会告诉你,若欲种田,要早作打算,勿过天时。我们的生活也是,当你与“阿弥陀佛”结下缘分,也就意味着你开始有了“光明”、“清净”和“智慧”的种子。当这些“种子”生根发芽的时候,也是你的生命质量、你的生活方向开始“转运”之时。你的一切将开始趋于平顺,现实的生活中呢,倒霉的事情会慢慢变少、变小,贵人知识会越来越多,也自然会慢慢积累更多的福气



二、极乐世界在哪里?



1、极乐世界,人人本具??

摘录一:《大乘方广如来藏经》

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

笔者注:?

通过《大乘方广如来藏经》,我们可以看出: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至极清净无染,与佛之法身德相,无二无别。而且人人本具,本来就有,只是你不知。几乎所有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就在我们大家眼前的,每天都牢骚满腹的五浊世界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做“极乐世界”,就在我们大家的心识深处,深之又深的地方。大乘佛法认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身心健康家庭福报事业安顺的光明能量之源,佛家称之为“清净佛性”;而净土法门中,则称之为“极乐世界”。???????????????????????????????????????


2、为何普通人看不到?

摘录二:唐本《经》

佛陀:大慧,此如来藏识本性清净,客尘所染而为不净,一切二乘及诸外,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如来于此,分明现见,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笔者注:我们大多数的普通凡夫,为什么就不能自己亲自证明到“极乐世界”呢?原因有二,

1、我们大家,累世累劫地熏习在“诸趣烦恼”中,即处于各种六道轮回的恶性循环圈子里,“客尘所染”,将我们的“清净佛性”完全覆蔽,而全然无知无觉。

2、这里佛陀开示:即便佛门之内的“二乘”大德,佛门外的其他外道智者,也多是臆度起见,不能现证。尤其是今天的末法时代,对属于佛之本怀的,以如来藏识为核心基点的佛之大乘般若智慧体系,即玄奘不遗余力所弘扬的”大乘唯识理“,几乎无人涉及,无人能讲。这就导致当今的讲法者,所弘之义理,尽管号称“大乘种种”,却非《楞伽经》中佛所开示的真大乘也。很自然,大量的受众都会随着小乘而小乘。而能高效亲证“极乐世界”的佛之大乘,几乎无人问津。各位可以思考:佛弟子圈子里,那么多人都在讲法、说法,都在发表着自以为是的证量。可是:为什么不高效?为什么此生求出无期?为什么还依然是公认的“末法”?


3、最简单的证明方法:一心念佛


摘录三:《观无量寿经


佛告阿难, 及韦提希: 上品上生者, 若有众生, 愿生彼国者, 发三种心, 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至诚心, 二者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 必生彼 国。复有三种众生, 当得往生。 何等为三? 一者慈心不杀, 具诸戒行;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三者修行六念, 回向发愿, 愿生彼国。 具此功德者, 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笔者注:对于最为底层的、草根阶层的广大普通人,该如何在今生今世,就可以亲见弥陀、亲证极乐呢?佛陀告诉韦提希:作三件事就好,1、发菩提心;2、读诵大乘;3、般若六念。而实际上,发各种深心、愿心、菩提心,实际上也是“一念佛心”;读诵大乘经典时,亦是“一心念佛”;修行六度时,无论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定等等,都是一念一念的“一心念佛”。????


换句话说:即便您对所有的“大乘般若智慧体系”,还一无所知时,只要一心念佛,也绝对不会误入歧途。在我们今天的这个五浊恶世、末法横行的年代里,阿弥陀佛的48大愿,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愿力。其巨大的清净能量场,会很容令念佛者,与之高效感应。因此,有着他老人家递给我们的一颗红线,即便我们是盲人夜路,也绝对能够直接超越一切二乘、外道和邪师,不会被带歪跑偏。


若有心人,仔细看看48大愿的内容就会知道:“一心念佛”之法,依然是所有修行中最为高效、最为彻底、最为圆满的大乘止观之法。而且,经过了几千年的佛教历史证明,经过了无数受众的实际证明,真实不虚。?????????????????




三、一切实证的基本原则?



1、敢于实证:就是敢于质疑、敢于试验?

 

汉语中有两个成语,一个是“天花乱坠”,一个是“口吐莲花”,都来自佛家。就好比现在,你说了这么多的“阿弥陀佛”、“极乐世界”,说得“天花乱坠”、“口吐莲花”。那么,那么怎么才能见到“阿弥陀佛”,见到“极乐世界”,见了我才信!


其实,对佛弟子和广大受众而言,有这种怀疑、不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且,如果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亲身验证的话,对佛家的修证而言反而是“上上增善”的好事,为何呢?因为,敢于“质疑”,即是破掉“无明愚痴”、获取佛家智慧,最直接、最高效的实践途径。比如禅宗一脉的“参禅”,其实就是“听闻、质疑、思考、验证”和“再听闻、再质疑、再思考、再验证”的反复循环。所以,纵观几乎所有的佛经,几乎都是佛弟子们在“打破沙锅问到底”,都是在向佛陀的“质疑”中一问一答,都是在“质疑”后心满意足,获得法喜轻安。一种智慧,如果经不起“质疑”,经不起“实践”的验证,更经不起几千年、无数人的“质疑”和“检验”,那必定不是圆满、彻底和究竟的智慧,更不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2、实证的第一大原则:“四法印”?


 

我们知道,佛家有三个大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四法印”、“四不依”、和“四次第”的说法。什么是“法印”呢,就是佛说得对不对、佛经上说得对不对、大德高僧说得对不对、你师父说得对不对,我说得对不对,是不是佛之本怀,能不能解决你的实际问题,符合不符合佛陀的真理意趣,佛来“盖个章,印证一下”,即佛法之印也。


这“四法印”分别是:

 

1、诸行无常

2、诸法无我

3、寂静涅槃

4、有漏皆苦;

 


一者、“诸行无常”?



“诸行无常”,侧重从时间的层面,从世俗的角度,来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的本然规律,不是你的肉眼之“常”,也不是生活之“日常”。


比如,我们大家都认为:我们人类,仅有一生一世?树木花草,仅有一春一秋?诸如此类,均是“世俗之常”。然而,现代科学却在不断地证明:我们大家眼中的“一生一死”,从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看过去,我们的“能量形式”不仅仅是“一生一世”,而是“生生世世”。而且任何的“生生世世”,又都螺旋轮回,又彼此变异,彼此完全不同。宇宙中,你找不出完全雷同、没有区别、完全一抹一样的两件事物。比如在茫茫戈壁沙漠中,或许亿万年都不见一滴水;因此,从“世俗之常”的角度,那里会寸草不生,会毫无任何水族生命。可是,一旦经历一场暴雨,有水源积聚的地方,就迟渐渐水草丰茂,而且渐渐地会有鱼虾生存其中。可是,这些鱼虾、水草的种子,从何而来呢?可见,我们的“世俗之常”,站不住脚。


所以,在佛陀的“大乘般若智慧体系”中,凡是我们人类造作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常态”,其实都是“诸行无常”。在宇宙自然的终极真理面前,都将迟早被彻底颠覆。



 

二者、“诸法无我”?



第二呢,则是侧重于在“空间”上,这个“我”到底是怎么回事?佛家呢,在解释“无我”时,一般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1)“人我”?


一方面是从“人我”的角度,也就是说,“我”的这个肉身是怎么回事?


所以,我们只要问问自己:如果真有一个“我”,那么这个“我”呢,总是希望自己永远年轻貌美,永远都长生不老,永远都停留在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中。可是,你为何控制不住?如果这个肉身是你的,为何它并不听你的使唤?肉身每年都在变化,都在年老色衰,体力一年不如一年;眼看着这些“变化”,眼看着肉身的“疾病”,眼看着肉身的衰老和消逝,这个“我”为何无能为力?


所以,你控制不住的东西,还是你的吗?


同时,如果用一台超级显微镜,来观察你自己的身体内部,这个“我”已经全然改变,根本找不到你眼中的“我”的样子。如果用一台超级望远镜,在太空中来找你,也是一样,更是无法找到你眼中的“我”。那么,这个“我”在哪里?



2)“法我”?


另外一个方面,是从“法我”的角度。比如说这个“我”,能看到太阳月亮、山河大地,以及种种其他的自然万物,还能知道“我”的肉身上,有“眼睛、鼻子、双脚、双腿”等等,这么许多的零件;而统统这些宇宙万物,佛家术语都是“法”。可是:当没有这个“我”的时候,为什么太阳、月亮照样升起,为什么山河、大地依旧,这些“法”却依然存在?为什么没有这个“我”,这个世界照常进行?当这个“我”死掉了,亲朋好友们顶多悲伤一段时间,然后会一切如常,一切恢复平静,那么这时的“我”,又在哪里?



而“阿弥陀佛”则提醒你,这所有的“法我”,其实只是你一颗心识的“综合投影”,并不是在宇宙自然中真实的存在状态;你永远找不到一个恒定的、一成不变的、真实的“我”,所以“诸法无我”。

 


三者、“寂静涅槃”?



当我们真正能够彻底明白了“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的佛家真义,并能够当下清晰觉知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并体会到:宇宙自然的一切,包括所有的“我”,其“本然状态”就是两个字:“寂静”。“有我”时,这个“我”是和谐清净的;无“我”时,也是和谐清净的;而“我”的本体,也是和谐清净的。当下如此,自古如此,将来亦如此,一切均法尔如此。

 

 

四者、“有漏皆苦”?



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宇宙自然原本就是无比的和谐、无比的清净、无比的美好。可是,我们稍加分析和观察,就会发现:我们人类自身、包括我们自己正在干的事情,几乎都是正在破坏这种本然的“和谐与清净”。于是,大自然中就会有雾霾垃圾,有情生命之间就会争斗残杀,我们的肉身之内会出现病灶和癌变。


而追根溯源,佛陀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源自我们对真相的“无明”。佛家的“无明”,即是我们常说的“痴”。“痴”字呢,“病”字框底下有个“知”字,寓意着我们脑子里的一切“知”,都是病态的、歪曲的、甚至是完全错误和颠倒的。于是,由这个无明之“痴”,就衍生出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的一些致命习气性格,比如“嗔怒”、比如“贪欲”,比如“傲慢”,比如“猜疑”等等。比如,因为“贪”一时之乐,就会任性自由,就会过度“饮”,就会过度“吸烟”,而“饮酒伤肝”“吸烟伤肺”,就会糊里糊涂地得病。再比如,我们人类社会,也会因为“贪欲”上的“无度”,会肆意地破坏、污染自然环境,伤害其他的有情生命;当漫天雾霾、遍地黄沙,再也找不到清洁的空气和饮水时,我们大家都在欣欣然,但毫不觉知这一切,我们的地球,也病了。而这一切,源于“无明”。


其实,我们大家每天忙忙碌碌、倾尽一生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更高的生命质量。然而,几乎没有人能清醒地觉察到:这没有智慧的“无明”,就像一个大漏斗,无论我们付出多少的努力、勤奋和汗水,最终盼来的结果都是功亏一篑,都会因为自己的“无明”而漏掉。我们自己的这个肉身,就像一部车子,而“无明”会令我们像个盲人,行驶的方向总是错误的;方向错了,也是前赴后继。所以,干什么都收效甚微,做什么都费力不讨好,任何工作和事业总是在恶性的“圈子”里转来转去,多少年都毫无建树,都是老样子。就像多年不治的病人,之所以“疾病缠身”,久治不愈,一定是因为没有找到病根儿。所以说,我们智慧上的“无明大漏斗”,把我们原本可以健康、清净、和谐的一切都给漏掉了!我们自己的无明习气和性格,恰恰就是我们所有身体疾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所以,无明必漏,而“有漏皆苦”。


而阿弥陀佛呢,总会播下“无漏圆满”的种子,总会播下“希望”和“光明”的种子。

 


3、实证的第二大原则:“四不依”?

 


“四不依”则分别是:

 

         1、“依法不依人”;

         2、“依智不依识”;

         3、“依义不依语”;

         4、“依了义不依不里义”;

 


第一个,“依法,不依人”?


佛说得对不对、佛经上说得对不对、大德高僧说得对不对、你师父说得对不对,我说得对不对,都不是生活做事的“依据”。佛陀都欢迎你的质疑,质疑的第一原则就是当人的说法和佛法大义有冲突时,则首先以佛经中的“真实智慧意趣”为准,即“依法不依人”。



第二个,“依智,不依识”?


这里的“智”和“识”,对普通人很难界定。一个简单的标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则侧重于“识”;反之,以“无我”为中心,才趋向“智慧”。




第三个,“依义,不依语”?


“依义不依语”,是在告诉我们:所有的“言、说、文字”,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不可远离、获取信息的符号工具;但我们当知晓:“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核心意趣,才是最大的“重中之重”,而非文字本身。


笔者这些天来,关于“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引导性介绍,其最终目的也是在助力有缘人能够透彻理解《净土三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有一个轮廓性的认知。所以,如果您能够完整地跟随下来,就等同于将《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和《无量寿经》大义通读了一遍。



第四个,“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这一句则是在提醒我们:对一个佛学词汇,一段大德高僧的发言,一段禅语公案,一段经文摘录,甚至对一部佛经的理解,能够越彻底越好,能够越是深入越好。


笔者认为:


对“佛之了义”智慧,需要随缘随机,每个人的缘分不一样。行者必须长期的保持“精进”和“深入”状态,才有可能了解其中的甚深密义。而“阿弥陀佛”就是这样的一把钥匙,一条红线,只要你抓紧他,你就会永远走在“正法”的轨道上,保险不会跑偏。迟早有一天,你也会彻底“了义”。

 

以上就是著名的佛家“四法印”和“四不依”,是佛陀亲自宣说的,广大佛子修行实践的最基本原则,确定无疑。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明白:你平常所崇信敬仰的师父、某高僧大德法语,你所灵机冲动所转发的“某段摘录”,实际上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圆满、彻底和究竟的最终依据。相反,你还应当质疑、验证和实践。须知:反复地“质疑”、“验证”和“思维”的亲历过程,才是“参禅”中的“参”。能够不断地在实践中“破疑”、“解惑”,心中的“无明愚痴”才会向“智慧光明”转进;一个伟大的、圆满的真理,若经不起质疑,那只能是个别人的问题,而不是佛的问题,


如果你每天所津津乐道的都是高僧大德、师父的头衔、佛门地位、寺院的规模,而师父的智慧、法脉、宗风等修持体系、理论体系却一无所知,更不敢“深究”、“验证”和“质疑”的话,那你可真是对不起师父。因为,“质疑”并不影响你尊重礼敬师父,师父是“如来使”,就是来向你来传达和示现佛陀智慧的引路人。但如果你总是盯在师父的外相上,求人而不求法,那你迷信的是人,而不是师父所引的路。你要找的是依靠,而不是“佛”,更不是佛之正法。

 


4、实证的先后顺序?

 


也是佛家实修的第三个“四项基本原则”,依次分别即是:


1)信;

2)解;

3)行;

4)证;


同样,佛陀说的对不对,大德高僧说的对不对,你师父说的对不对,还有我说的对不对,都只作为参考,其最终的目的是我们自己,要亲身试验,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生信”:首先能“生信”,这是第一位的;而所有人的“信”,最初都是半信半疑的,因为自己没有亲身“证实”过。


2、“解经”:需要不断地深入经藏,去理解佛陀的真实的核心意趣;而不是总是没完没了地诵经,着文字相、作文字魔;


3、“试验”:对于在佛经中所理解的“佛义”,要能够在每天真实的生活中,在行、住、坐、卧的生活细节中去“试验”和“调整”;天台智者大师,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试验”和“调整”称为“调和五事”,即分别为(1)调食、(2)调睡眠、(3)调身、(4)调息、(5)调心;


4、“实证”:即要在“实行”中,反复验证实际效果,这才算完成一个完整的“信、解、行、证”周期。我们看看,所有学问知识的积累学习,所有的科学实验、物理、化学、医学试验,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一项了不起的科研成果,一定是经历过无数次枯燥、反复、重复的试验,最终证明的结果。


而且,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凡是没有亲身实践的事情,你一定不信、或半信半疑中;父母的话都不好使,师父的话也不好使,佛陀的话也是如此。经历过反复的人生风雨,经历反复的人生实践后,“自我实证”会让你的“信”,变得五体投地,变得更加的力量强大。

 



5、“正信”,是一切佛家修证的基础


在当前大量的佛弟子受众当中呢,属于“信”佛的很多很多,但是也有相当大的“信”众,都会出现“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在天边”的现象。这是因为最初皈依时,师兄们的发心愿望很大,发心也纯净,一切都很新鲜。但是,一旦时间久了,由于多数人最初的发心均为“求佛办事”,而非“信佛求法”。所以,就自然产生对师父的依赖、对寺庙的依赖;而这种情况,尤其是女弟子中,更为普遍。同时,当今的五浊恶世,充斥着太多的利益交换、以佛敛财的现象;到了寺庙道场里,又是一个小社会,佛弟子们更不能独善其身。


所以,“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迷信”者多,“正信”者少。学佛多年,而不得受用,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还在兜圈子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正如佛陀在《法灭尽经》里的预言:“法欲灭时,女人精进恒作功德。男人懈慢不用法语。眼见沙门如视粪土,无有信心”。意思是说,去寺庙道场的信众人士中呢,女师兄们很多很多,非常积极,花钱供养做义工。可修行了多年,去过好多好多寺庙,也未见有什么根本的改变,大多受用不大。但是,家里的男人们呢,大多冷眼旁观。一旦出现佛门的不良现象,就会视之如粪土,对佛门毫无信心。也的确,末法时代的我们大多福报严重不够,具德具信的、能够上天入地宣讲解读大乘佛法善知识,实在不多。自然,在“解经”、“传法”的环节上,就会出现了最大的短板。而笔者要告诉各位的是:如果能够在最初,就放弃依赖心理,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验证。而不是盲目崇拜师父,不是单纯找个心理上的依赖,生活上的靠山。同时呢,以佛经为核心,在关键的环节和点上,求得到师父的接引和指导,能在佛法上起“深信解”,一门深入,破“无明”生智慧;才是佛家“正信”的起点,你才有可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和解脱

 


四、实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亲眼所见,未必为实?


我等世人,都会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然而,当我们越是深入解读佛经,越是深入理解佛陀的真实意趣,越是能够深入实践验证时,你就会发现:正是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个“我”,会严重地欺骗了你。


比如,当我们夜晚仰望宇宙星空,看那浩瀚银河星光万点。可是,我们是否会觉知觉察到:星光的光线是有速度的,某一颗星的光线到达地球要经历很多年,甚至很多亿的光年?说白了,我们大家的肉眼捕捉到星星的影像时,其实已经是这颗星在很多年前,或者是很多亿光年以前的事情了,早已经是消失的幻相?还有我们的手机、电脑、电视和电影,我们每天都会跟着其中的信息、其中的剧情一起而心潮澎湃、跌宕起伏,甚至被这些电子产品牵着鼻子走?但是,笔者可以自信的告诉各位:这些都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自己!当我们把这些时间、空间现象,宏观、微观到一定程度时,你眼前的景象则全然不是你所看到的样子。笔者自己就从事音视频工程、音视频产品的研发已经很多年了,我们自己深知:所有的手机、电脑、电视图像、声音都是暂时的“假象”,比方说电影,之所以能够有“运动中”的图像,就是利用了我们“肉眼”反应迟钝、“眼识”上又有“视觉暂留”的特性,在一秒时间内,将一帧一帧的图片连续放映,放映速度必须达到连续放映24帧以上的频率。手机、电脑上的图像也至少要超过50次/秒以上。电视的一个场消隐脉冲的周期大约在60个毫秒左右;更快的开关晶体管,也就是上述所有电子产品中,其中央芯片所必须的基本电路单元,反应时间是1个纳秒左右。而1秒=1000毫秒=1000000纳秒,说白了,假如我们有一种能力,宏观上是超级望远镜,微观上是超级显微镜,你肉眼中的景象将全然不是当前的样子,将被全然颠覆。



2、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个时候,我们大家可以做一个合理的联想:既然这些表象都不真实,都不彻底,那么你看到的生死之相呢?你所看到的尸体、人的骨灰、坟墓,人老病衰时的骨瘦如柴、苦不堪言之相呢?你眼中的家人孩子、父母之相呢?你所崇拜的师父、僧人之“出家相”呢?佛陀在《金刚经》中告诉我们: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样的结论,对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是极其难以置信的。所以,佛陀在《金刚经》里也对须菩提感叹: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说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因此可知: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一定在这一切生死之相外,一定在你的人生套路之外,在我们的心识深之又深处;必一心至诚念佛,方得唤醒。?



3、亲身尝试一个小试验?


那么我们怎么来亲身实践、亲身来证明、来实践、来获得这种“无上正等正觉”的能力呢?事实上,历史上无数的、探索真理、求证真理的先行者们,有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比如,禅宗的禅堂打七,一进禅堂一上坐,生生死死不回头。坐上参什么呢,不是当一块木头的“枯禅”;“参”的就是生死之相,“参”的就是“凡所有相,为何皆是虚妄?”,“参”的就是这“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无比清净”的极乐世界,是真是假?如果是真,该如何永恒地长住其中呢?如何在生活的行、住、坐、卧中都能实践和兑现呢?


所以,禅宗的“参”,其实质就是“质疑”和“试验”佛陀智慧,并亲身实践、亲身验证的过程。那么,有缘人可以通过如下的试验,亲自验证一下。

 


1)山楂的试验?


在《楞严经》中,世尊曾给大家举了个例子,“心想醋味,口中涎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即使没有吃到醋,但一个“醋”的念头冒出来,你可能就会感觉酸溜溜儿的,就要流口水。


同理,我们试着想像一下那些红彤彤的山楂,嚼在嘴里的感觉,只是一个念头,就会令人垂涎欲滴。所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呢,我们并没有喝到“醋”,也并没有吃到“山楂”,甚至并没有见到实物,可是我们的身体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应?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念头瞬间带过,那么无数的、连续的这样的念头呢?如果是无数的“阿弥陀佛”呢?




2)“阿弥陀佛”的试验?


笔者自己呢,有一些简单的小经验和各位分享一下。


当你懂得了“阿弥陀佛”的一些基本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当下实践;你心里不舒服了,憋屈了,就尝试当下念佛。有声念最好,不能出声音就默念:


(1)第一步:“阿”字当头,深深地长吸一口气,然后以“阿”缓缓呼出,“阿”字呼出的时间越长,越好。一个“阿”字,将这辈子所有的苦痛烦恼、生死忧悲都一气呼出,一切都万缘放下


(2)第二步:“阿”字缓缓呼出的尽头,瞬间念诵“弥陀”,予以快速过渡;此时,开始有佛家大乘智慧的“光明”闪过。


(3)第三步:“陀”字完毕,瞬间以“佛”字换气至下一个周期。一个“佛”字,可得到诸佛菩萨当下的、无量“定中灌顶加持”,迅速融入佛之法身,参话头也。


这个方法,走路时可以,跑步时也可以,游泳时也可以,打坐中可以,拜忏礼佛时可以,躺卧在床也可以,只要是有节奏的运动都可以。甚至,在洗澡、刷牙、挠头,切菜、炒菜、和面时,稍加觉知,配合着节拍都可以。而且,白天,夜晚,光明,黑暗中都可以。因为,但凡有呼吸,无论呼吸多么微弱,甚至当你的手脚四肢、眼睛耳朵都不停使唤了,“阿弥陀佛”都可以相伴不离,念念相续。这是笔者的亲身体会,有缘人对这个方法,可以自我调整。当下试验一次,验证一下,一试真伪。


阿—弥—陀—佛!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实证,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净土五篇之五)发布于2024-02-23 11: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