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游学》系列


游学关键词:1、寂护论师;2、莲花生大士;3、莲华戒论师;4、吐蕃王宫大辩论;5、赤松德赞。


据《桑耶寺志》记载,公元762年,赤松德赞亲自为寺院举行奠基,前后历时十二年,775年终告落成。传说在初建时,赤松德赞急于想知建成后的景象,于是莲花生大师就从掌中变出了寺院的幻象,赤松德赞看后不禁惊呼“桑耶”,藏语意为“出乎意料”、“不可想象”。后来,就把这一声惊讶作为寺名,名为桑耶寺。

桑耶寺落成后,赤松德赞则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寂护论师和莲花生大师共同主持。同时,赤松德赞又从唐朝印度和于阗等地邀请来僧人住寺传经译经,并宣布吐蕃上下一律遵奉教。因此桑耶寺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佛、法、僧三宝的正规寺院,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

设计者,即为著名的寂护论师。整个寺院的布局,其实即是佛家的"大千世界"的为原型,以密宗的曼陀罗为布局而设计。乌孜大殿,代表娑婆世界的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则表天地中的日、月;寺庙围墙呢,则象征最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


宛若须弥山的乌策仁松拉康大殿(乌孜大殿),是寺中最高大壮观的建筑,总面积约8900平方米。大殿坐西朝东,外观似有五层,内部实际只有三层,每层的高度在5.5米到6米之间。殿堂的底层为藏式建筑,中层为汉式建筑,上层为印度风格,分别由三地的工匠设计施工,因此也有人把寺院称作“三样寺”。正前方为大经堂,为全寺僧众诵经和举行法会之场所。经堂内供奉有赤松德赞等藏王和祖师像。经堂后为佛殿,殿内供奉一尊近四米高的,天然自生石刻释迦牟尼佛像。


藏地的八祥图案,被挂在大殿入口。有意思的是,此吉祥法轮的中央,却是汉地的阴阳太极图。而藏传密法里的“气脉”和“明点”,应只能来自汉地,汉藏一家,所言不虚也。笔者所笃信的一位藏地上师,曾经负责地告诉笔者:藏地密法中那大量的所谓“双修”,其核心的意趣,并非“男女双修”,而是“乾坤太极”。在佛法中,深之又深的则是“心识能、所”之“法门不二”。而这一点,即便佛门之内的大量修行人,也会是可知而未必可及也。何况,却是被大量的二流段子手和邪道网红,无知、误导、扭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就好比一位老中医,如何能给你清晰地讲明身体宇宙里,那一阴一阳、十二经脉、无数的穴位呢?可知:此一阴一阳、十二经脉、无数的穴位,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智慧,在藏地经过了佛法的融合后,只有大量唐卡佛像,才是最通俗懂的方式?????????????????


东北角的绿塔


东南角的白塔


西南角的红塔


西北角的黑塔??


这即是著名的《桑耶兴佛证盟碑》,立于贡巴东门南侧。公元779年,赤松德赞为供养桑耶贡巴作出的盟誓。誓曰:“大昭寺、小昭寺、桑耶寺、三界无障解脱神殿等寺院,俱为王室所建,三宝之所依处。为使吐蕃藏地信奉佛法,对此等寺院,无论何时均不得离弃,不得毁坏,使蕃土万民,从此入于解脱之道!对于以上各寺院神殿,王廷所供奉数量相当之三宝法器。对此,无论何时皆不得减少,不得缩小规模。今后无论何时何代,赞普父子均须如此立誓并躬自遵行,上下臣工亦须立誓发愿。立誓之时,须祈请十方如来、一切圣教经典、一切菩萨弟子比丘、一切独觉、声闻、菩萨、天地一切神祇,藏地各种神祇、天、夜叉、非天等一体为证,均知此为永远不变的盟文誓券。如此,凡不遵行盟约、欺蒙三宝、背誓破盟者,必转生于地狱之中。若遵行盟誓,众生将证得无上菩提,获得成佛正果......"


桑耶寺落成之后,藏王赤松德赞为表庆祝,在哈布日神山山顶雕砌了一座巨大的炉,并在当年的藏历五月十三日,焚烧香枝,上供下施熏香袅袅,仿佛弥漫了整个娑婆世界。这,即是“世界烟供日(煨桑节)”的缘起


实事求是地说:寂护论师,才应是开创藏地大乘佛法的第一人。为何这样说呢?依据《布顿佛教史》的记载,对那兰陀寺的寂护论师,赞普赤松德赞很早就心仪已久,但由于对大乘佛法的生疏,对寂护本人的陌生,最初只是暗地里派人悄悄地观察了解。确认对寂护论师的德行与学识深信不疑后,才开始正式迎请。而机缘不巧的是,寂护入藏的第一年,就发生了澎塘大水、红山雷击和牛羊瘟疫等等一连串的天灾。然而,这对当时笃信苯教的广大臣民而言,一致认定是寂护论师的“大乘佛法”,触怒了大地神。不得已,寂护论师只能暂时返回。也因此,在寂护论师的建议下,拥有降伏邪道能力的莲花生大师,被迎请到西藏。无论如何,大乘佛法进入拉萨,所面对的第一个障碍,就是已经蟠根错节上千年的苯教。在藏地,各个宗派大德所公认的是:龙树提婆师徒,为中观鼻祖;月称论师,则是中观应成派的开创者;清辨论师,为经部中观的创始人。而寂护静命论师,则是中观的开宗祖师。桑耶寺的壁画里,则非常清晰地记录了寂护论师的法脉传承舍利弗、罗睺罗、龙树、吉祥隐、智藏。


据说,桑耶寺里的这一尊莲师像,莲花生大师也认为是最像自己,且不禁称赞:如我一般!笔者到达这里时,瞬间感觉:这人世间的“道听途说”和“人云亦云”啊,真真可以把黑说成白,把白说成黑。笔者眼前的莲师,几乎就是一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君子,而且应该是一位学识渊博、清净持戒的比丘。全然没有汉地圈子里,所见到的威严奋勇之气,更不会是那些乌烟瘴气的外道淫想。而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就是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每天都是大量的“道听途说”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裹挟其中,恶性循环周而复始。


桑耶寺乌孜大殿里,大名鼎鼎的莲花戒像。莲华戒论师,是寂护论师的衣钵弟子。据《布顿佛教史》,在寂护论师圆寂以后,汉地和尚摩诃衍的信众和势力,也是越来越大。因此,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正法之诤”。于是,按照寂护论师的遗嘱,赤松德赞迎请莲华戒论师入藏。展开了与摩诃衍和尚,长达三年的激烈辩论。在汉地,对这一事件的记录,则出现在“敦煌遗经”中,是摩诃衍叮嘱其门人记录的《大乘顿悟正理决》。双方辩论的焦点,是围绕《楞伽经》而展开的。第一,普通人如何除习气,如何普及?第二,到底如何是佛之本怀、佛之大乘?可惜的是:摩诃衍除了口头上的“顿悟”、“妄想”和“真空”,却全然不知“大乘唯识理”中的妙观察智,是一个可以融入时代、可以现实操作和与时俱进的庞大体系,它应该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能否深入大乘唯识理,也是佛家大小乘实修的分水岭。

据考证:三年当中,双方都有着频繁的、你来我往的书面辩论;而最后一次,还是依照佛家因明辩论的传统,在吐蕃王宫有着一次面对面交锋,最终摩诃衍当众献花认输。宗从此退出西藏,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然而最令人惋惜的是:摩诃衍至死,都不知其输在什么地方,都不知自己最缺的,到底是什么。虽然自号“大乘摩诃衍”,却是不折不扣的小乘。而且,这种摩诃衍现象,在今天的汉地佛门中,依然大行其道。笔者在很多寺庙道场中,每每提及玄奘和窥基、无著与世亲、陈那与商羯罗,提及《楞伽经》中的“大乘唯识理”,及其异名的“大乘般若”、“如来藏”和“瑜伽中观”时,几乎所有的“修行人”,都是一水儿的陌生和漠然。而这些人呢,却对近乎邪道的“念佛”、“参禅”却会眉飞色舞,似乎可以一步登天。而至死不知自己的“小乘假大空”者,比比皆是。汉地佛教,似乎就像一个娇生惯养的孩子,明明是末法时代,却无人敢说其一个“不”字。


13岁,即开始在那兰陀寺学习的阿底峡大师。后弘期时,成为藏地噶当派的鼻祖。


桑耶寺所供奉的宗喀巴大师????????


桑耶寺所供奉的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大师。?


圆满的传承祖师,隆青绕将。


笔者来到这里时,值天公美意,万里晴空,白云朵朵。寺内寺外,礼拜转经的人们,也是络绎不绝。慢慢地踱步其中,似乎忘记了那些大师、那些教法、那些大事沧桑;当下,就是唯一的美好。或许,这即是大师加持相通的频道吧。????????????????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桑耶寺 — 藏地的那烂陀发布于2024-02-23 11: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