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普賢行願

"▲ 蓝字关注“






修养修行的差别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修养与修行是不必分开的,但是到了某种程度,两者就不同了,怎么不同呢?简单来说,初者应该奉行大师的那句话好好修养。就是要“时时勤拂拭”,把我们的身心保护好,随时把沾染上去的灰尘擦掉。修养到某一个程度后(这个程度每一个人的时间、境界都不一样),就要进入惠能大师的境界--“本来无一物”。

修了老半天,结果是本来无一物,还修什么?可是这就与你最初的境界完全不同了,你能不能超越过去?假如不能,就像弘忍大师责备神秀一样,弄了老半天还是在门外徘徊,没有进得门来。要进门就得修行,而不只是修养了。

当时神秀写下这首偈后,心中受到无比的煎熬与惶恐,他并不贪图名利,讲了怕人批评自己图名图利,不讲又不行,可见这个人具备了相当的修养。可是惠能就不同,一看到神秀的偈子,马上说这个人没有见性,立刻另做一偈让人帮他写下来。看起来这个人好像很傲、很粗犷,却是十分洒脱天真,毫不瞻前顾后。修行人就是如此,但是很容得罪人。  

各位有没有读过《济公传》!济公相当有成就,但当初却被师兄逐出门去,不让他住在庙里,表面看起来会觉得这位师兄太无情,没有眼光,这么有成就的师弟,难都看不出来吗?各位想想看,如果有这样一个人坐在佛祖下面啃鸡腿、喝高粱,成什么体统?所以在这个立场下,只好将他逐出佛门。即使很赞同他的言行成就,这样的情况总是不允许的。这就是修养与修行的差别。

凡人缺乏修行,所以凡事都只站在修养的角度来看,即使有修行,功夫也不够,所以要看出修行人的境界与成果,还非得有一双慧眼不可,可惜一般人没有慧眼。中国人对于疯疯癫癫的人多半抱着敬畏三分、敬而远之的态度,可是在印度,只要有人敢装疯卖傻,都会被奉为圣人。不管看不看得出这个人是不是有成就者,只要是行为有点怪异,就大致不错。因为他们知道用“修养”的立场来看是不对的,即使没有慧眼,也都宁可用“修行”的立场来看。

中国人较偏向于修养,这可能与我们儒家文化有关,现在大家进到这个领域中来,会遇到很多修行人,尽管看他们动作粗鲁,言谈举止不甚满意,最好还是保留三分,不要破口而出,乱作批评。也不要总把师父当作释迦牟尼佛,师父还是凡夫,仍在修行。

释迦牟尼佛是修行满分,修养也满分的,修行人还没达到这个地步,而人往往拿修养的眼光来看修行人,当然怎么看都不及格,否则不是成佛了吗?所以大家保留几分,不要造口业

-海雲繼夢和上《華嚴經淨?行品》

************************************************

認識真實的生命、感受生命的存在,
找尋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海雲和上開示


 “修养人生” VS “法界人生”

    内心境界,根本成就的部分,才是真的传记

 当你把有限变成无限的时候,修行就成功了

安忍不動如大地

靜慮深密如密藏

聆聽· 欣賞· 接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修养与修行的差别发布于2024-03-10 15: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