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钞】

3838.[原文:]世人每每于自己所作功德,作矜夸气。于自己所作罪过,作宽恕气。人孰无罪,且勿说过去,即以现世论,杀种种众生以悦口腹,彼等岂是木石,不知疼痛,不愿生,而愿人杀而食之乎。汝既杀食他,他将来必定也要杀食你。人一生不知吃了多少生灵,可说大话,说我无罪过,妄受天罚乎。

是以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不见有过,故其过山积。不见有德,故其德天高。

汝且莫作愚痴人说话,极力为善,认真,所有一切利人善事功德,悉皆回向往生西方。则现生之心行,便与圣贤心行相契相合,待至临终,定蒙弥陀佛接引往生,则收功结果之时也。若不生西方,所作之善,迟早均受其报。而所杀食众生之报,亦难不偿,可怕之至。

[白话:] 世人经常对自己作的功德,就现出矜夸的气氛,对于自己所作的罪过,就做出宽恕的气氛。人谁没有罪过呢?且不说过去,即便以现世来说,杀害各种众生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这些物命难是石头,不知道疼痛,不愿意生存,只愿意被人杀掉吃肉吗?你既然杀他吃肉,他将来必定也要杀掉你吃肉。人一生不知道吃了多少生灵,怎么可以说大话,说自己并没有罪过,却妄受天罚呢?

所以常人总是见不到自己有过错,圣人却总是见不到自己有德行。不见自己有过错,所以过错如同山一样;不见自己有德行,所以德行比天更高。

你不要再做愚痴人说话,应当极力为善,认真念佛,所有一切利人的善事功德,全都回向往生西方。那么现生的心行,就与圣贤的心行能够相契合,等到临终时,决定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那就是收功结果的时候了。如果你不求生西方,那么你所作的善行,迟早都会受善报,但是所杀食众生的恶报,也难免不偿还。那个时候,真是可怕到极点啊。

精进群有一些同修,刚开始很精进,有了很大利益,后来时间久了,习以为常,就把利益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一旦贪欲沉渣泛起,就容招感逆缘。这个时候,他不去反求诸己,反而怨天尤人,埋怨佛法不灵,改为到处寻找其他的高人,甚至反过来诽谤精进群。

这种人实在是可怜悯者,这只能怪他们自己善根不足,我们不要跟他们辩解,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精进群来去自由,进群要考试,退群不挽留。

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希望大家都能学会这个道理。

这一篇可以作为经典篇章推荐给入群成员,希望人人都能看懂,以后少走弯路。

有人提了一个与儿子有关的问题:念佛近两年来,我每天都会把三百遍左右大悲咒功德回向给儿子的列祖列宗冤家债主,可是孩子还是每天玩手机游戏很长时间,这肯定耽误学习,说他也不太管事。这该怎么办啊?是该继续口头教育,还是该什么也不说,一心交给佛菩萨去处理,自己就等着看呢?

末学建议:1.确定教育子女目标:德行为本,才智随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父母应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2.孩子每天玩游戏,当然不好,如果反求诸己,父母自己有没有沉迷游戏电视麻将等等呢?如果有,赶紧改掉。

3.你的孩子沉迷游戏,你有没有造恶业去让其他人的孩子沉迷不良嗜好呢?比如你自己在游戏公司工作,比如你自己在烟草公司工作......

黄赌毒,烟游,这些对于孩子以及大人都是诱惑力很大的,希望大家尽量远离这些职业,包括做这些公司的股东。

4.尽量想办法陪孩子一起开展他有兴趣的健康活动。

5.尽量想办法引导孩子多念佛,多念大悲咒,增加孩子的定力。

6.每天坚持回向给孩子沉迷游戏的怨家债主。

7.该批评要批评,让孩子知道玩游戏不好,他作为学生,现在的本分是好好学习,如果现在一味沉迷游戏,耽误学业,身体也垮了,将来后悔莫及。

末学家提提小时候不给他玩游戏;后来发现他去其他小朋友家玩游戏,玩得不想回家;于是就调整政策,每天在家玩游戏,要拜菩萨21次才能玩一次游戏,每次10分钟,每天最多3次。

这个政策执行一段时间之后,提提经常发脾气,希望多玩游戏,为此经常闹矛盾

末学劝提提学大悲咒,学会了奖励1000块。今年3月份,提提到了六岁多之后,终于自愿学习大悲咒,很快就学会了。

于是玩游戏的条件就变成了念大悲咒,陪他斗地主也要念大悲咒,想办法让他多念大悲咒。

到了今年6月份,有一天他换牙,去医院检查。爸爸趁机说:医生说你有点口臭啊。

提提问:为什么?

爸爸说:因为你经常发脾气,所以口臭。

提提说:其实我已经很少发脾气了,就是因为玩游戏所以经常发脾气。

爸爸说:是啊,你除了玩游戏之外,很少发脾气了。

提提说:那你们就把我玩游戏的资格取消了呗。

爸爸说:以前取消过啊,最长取消过1个月的,你还是老样子,没进步啊。

提提说:那你们把我这辈子玩游戏的资格都取消呗。

爸爸说:一言为定,为此我奖励你,满足你三个愿望,任何愿望都可以。

提提说:真的啊,一万块也可以吗?

爸爸说:也可以。

提提说:那还是不要超过100块,要不然我们家就没钱了。

于是奖励了三个礼物给提提,并且记录在家庭大事本上面,免得大家忘记了。

故事仅供大家参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往期精彩回顾:

印光大师为什么写这篇《一函遍复》

为什么世间出世间都以孝道为本?

佛家的孝道不可衡量

儒家的孝道侧重于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世间孝道治标佛家孝道治本?

辞亲出家是不守孝道吗?


欢迎有缘人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


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3838.【非常推荐】如何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孩子爱玩游戏为例发布于2023-06-27 18: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