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礼,字约言,明州金氏子也。其父母求嗣,梦僧携一童畀之曰,此佛子罗睺罗也,未几,生礼。七岁,丧母,号哭不绝,白父,求出家。遂往太平兴国寺,依洪选师得度。稍长,依宝云寺义通法师学教观,圆顿之旨,一受即了。淳化中,通既归寂,受请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敷扬教观,学徒踵至。

知礼。字约言,明州(今浙江宁波市)金姓人氏的子弟。其父母曾于佛前祈祷希望能获得子嗣,然后梦见一位神异的僧人携带一名童子托付给他们并说:‘这是佛陀儿子罗睺罗。’ 不久之后,就生下了知礼。
知礼七岁时,丧母,哀号哭泣不止,禀白父亲要求出家,于是前往太平兴国寺,依止洪选法师而得剃度。等到年纪稍长,依止宝云寺的义通法师学习天台教观,对于圆顿大教的要旨,只要一经教导即能了解。
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年),所依止的义通法师既然已经入寂往生,知礼因此接受迎请而主持乾符寺,不久又迁移到保恩院,在当地开示宣扬天台教观,学人门徒接踵而至。 
明州旱,礼与慈云式公,修光明忏,约三日不雨,当自焚一手,如期,果大雨。大中祥符三年,重建保恩,赐名曰延庆。六年,建念佛施戒会。亲为疏文以劝曰,
有一年明州大旱灾,知礼与慈云遵式法师,一起修习金光明忏法,约定如果三日内不下雨,就要自焚一只手。到了约定的日期,果然下起大雨。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重建保恩院,皇上赐名为“延庆”。祥符六年(1013年)建立念佛施戒会,自己亲手写疏文以劝导大众: 
原夫一念本融,诸法无碍。遇熏既异,感报成差。是以顺性而修,则显诸佛净土。随情而作,则循五趣苦轮。所以处娑婆者,升出尤难,堕落者众。经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直待三乘行备,方免四趣受生。
‘原本现前一念心性本自圆融,一切诸法本来无碍。所遇的熏染因缘既有不同,所感的果报自然产生差别。因此如果随顺本来无染觉性修行,则能显现出诸佛庄严的清净国土;若是随着妄想情执而造作,则将依循五趣(六)的生死之路而痛苦轮转。所以处在娑婆五浊恶世众生,想要超升解脱尤其困难,反之堕落受苦的则比较多。经典说:“能够获得人身的,如同指甲上的泥土那么稀少,而失去人身的,就如同大地的泥土一样地无穷无尽。” 除非一直等到你能够将三乘的功德修行圆满,才能免除在胎卵湿化四道受生。
盖境界粗强,烦恼炽盛,自力求脱,实难其人。若夫生安养者,国土庄严,身心清净,直至成佛,不堕三途。经云,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若欲生彼,但当称彼佛号,修彼佛慈,必为彼佛本愿摄取。舍此报身,定生彼国。具如经说,实非臆谈。
然而,实在是因为娑婆世界的境界粗恶强大,无明烦恼众多炽盛,如果想要依靠自力而度脱生死,实在是难有其人。反之,如果是生于西方世界,其佛国土极乐庄严、身心清净毫无烦恼垢染,一直到究竟成佛之间,都能免于堕落地狱饿、畜生三途之中。经典说:“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又说:“众生往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退转菩萨)。” 若要往生彼国,只要称念弥陀佛的名号,修习彼佛的慈悲,一定为阿弥陀佛的广大本愿所摄取。当我们弃舍这个报身时,必定往生彼国极乐世界。完整的情况就如同经典所记载的,这实在不是任意捏造妄想推测的胡言乱语。 
今结万人,以为一社,心心系念,日日要期。每岁仲春,同集一处,同修供养,同听法音。会彼万心,以为一志,俾成净业,誓取往生。况劫浊命光,其犹风烛,一息不至,三途现前。何得自宽,不思来报。当依佛语,无顺人情。顿息攀缘,唯勤念佛。自此二月望日,岁举会以为常。
今天结集万人来一起共修,而成为一个莲社,希望大家心心系念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日日刻期精进发愿往生。每一年的仲春二月,集合在一起,一同修习供养,共同听闻法音。会集万人的心意,合成共同一致的志向,使大家圆满成就净土的清净功业,达到求生极乐世界的誓愿。更何况在劫浊的娑婆世界寿命短暂,生命的光芒就如同风中的烛火,只要一口气不来,三途的恶相即刻现前。怎么可以自我宽松懈怠,毫不思惟将来可能的果报呢?希望大家应当要依照佛陀的教化,不可随顺个人的情意欲望,顿时止息住妄想攀缘的心,唯独精进不懈地忆佛念佛。’
自从知礼发起结集莲社之后,每年只要一到了二月十五日,都会举办法会而成为贯例。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宋 知礼(1)发布于2024-01-12 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