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以本文献给冯其庸先生在天之灵。下文中所提到的二十世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新时期红学成果,与冯老顽强的拓荒精是分不开的。



 

2000年12月末,在中共南京市下关区委的支持下,江苏省红楼梦学会召开了年会。学术议题为“廿世纪红学回眸暨廿一世纪展望”(简称“回顾与展望”)。我以事先准备好的书面稿件为提纲发了言。现摘要如下,与红友们交流。

 

文的开头写

 

改革开放廿年来,红学盛况空前,成绩斐然……然而,社会转型时期,人心浮躁,也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现象。走火入魔、市侩学风玷污了红学这片净土,在社会上造成了混乱。”在《盛世的感召》段落中,有这样一段话:“尽管十年动乱以其固有的惯性在顽强地滑动,而文化中国艺术硏究院的领导们,却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非凡的文化气概,运畴盛世繁荣红学的蓝图。经过深思熟虑,先后放了三颗文化卫星,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

 

.组建了红楼梦硏究所;.组建了全国性民间社团中国红楼梦学会;.创办了《红楼梦学刊》这在世界文化艺术硏究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红楼梦硏究所被列入政府序列,组成人员被列入国家正式编制,并拔有国家财政专款作为正常活动经费……还配备了强有力的内行领导和德才兼备的、有学术造诣的红学专家作为学科带头人……20年来,专业红学家通过民间团体中国红学会,精心组织多次国内、国际红学研讨会,在海内海外组织多次红楼艺术展,组织海内外红学专家和红学爱好者在国内开展红楼文化之旅活动……既广泛深入地推动了红学空前繁荣,又扩大了红学队伍,海内外红学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上上下下……海内海外红学硏究团体形成网络,红学界群贤齐集,真可谓‘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沉寂多年的俞平伯老先生,著名学者胡风先生,舒芜先生也在盛世的感召下,满怀喜悦地投入到红学队伍中来。他们著书立说,各抒己见,未受到任何干预”……

 

文中还提到:

 

“《红楼梦学刊》这块园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20年来,学刊在经费紧缺,邮路不畅等重重困难中,出满了八十六期,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20年来,学刊共发表了三千四百多篇文章,(包括短小信息及其它短小论文),共二千三百多万字。红学论文课题广泛,有曹雪芹家世及交游,有版本硏究,有脂砚及脂评硏究,人物评论,有美学哲学、比较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诗词硏究……林林总总,硕果累累。

 

可以说《红楼梦学刋》坚持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无门第之见,无政治干扰,无行政干预,无八股之气。至于对社会上少数走火入魔、市侩红学进行有节制的批评,这是坚持学术原则的体现,对不同意见,《学刊》仍坚持平等讨论,来函照登的原则……《学刊》发表的论文不同程度的体现了‘文本、文献、文化’三个层次,坚持以正直的学术心态作导向,她不愧为好的学术刊物的美称”。

 

在谈到20年来学术成果时,发言中指出,“有十大表现:一,红学工具书空前地多,……光红学词典竟达七部之多、其它如冯其庸先生主编的《脂评汇校》、《红楼梦、曹雪芹家世图录》等。二,重印、新出版影印九种脂本。三,出版了许多红学资料与专著。光专著就达270种。……四,红学资料入电脑。五,红楼梦影视、戏曲丰富多彩。六红楼宴上餐桌。七,红楼梦、曹雪芹家酒、曹府莲花白保健酒等不下三家。八,南北大观园、河北正定宁荣街、南京乌潭公园红楼山庄、曹雪芹纪念馆,南京红楼艺文苑。九,红楼艺术品琳琅满目。十,红楼新史料及考古实物挖掘、曹雪芹世家遗址发现”在谈起对“红学”界定时,发言中强调:“查遍1979年以前出版的各种辞典,没有《红学》这一词条。还是改革开放20年中,《中国大百科全书》上赫然列入《红学》这一词条。……社会转型时期的红学界有浮躁现象,甚至有媚俗现象,但是红学被经济界企业界借用,与企业嫁接……不能看作媚俗。……是否把大《大百科全书》上《红学》条作为“基础红学”的界定,而“应用红学”是否可以探讨呢?……红楼“金三角(南京~扬州~苏州)有待开发,……红学与经济联姻势在必行。这是二十一世纪红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上是我十三年前的红学论文摘要。

 

回顾我走过的红学之路,还是耐人寻味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从事红学近五十年,就不断地阅读文本,(主要依据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蔡义江等校注本)从《红楼梦学刊》上发表的论文中汲取营养,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华古典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主流红学的源头)的基因,我的主流红学意识几乎到了顽强固执的程度。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青的,无论是资深的学者还是草根,我都视为我的朋友和老师,这在我的人际交往中可见一斑。

 

因此,从上海到新疆,从黑龙江到海南,从巴山蜀水到华北平原,从偏僻的乡村到繁华的城市,从海外到海内,我的红友真的不少。真诚地与他们交流沟通,一点也不感到寂莫。虽然没到“德不孤,必有邻”那种高境界,但总是感到和谐,有滋有味地共话红楼。对于批评我红学观点的人,我同样当作好朋友,经得起误解。如对“应用红学”这一概念,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几乎无人赞同。但我还是与企业联络,协助他们开发红楼艺术品,如经过近六年时间的坚持,终于全手工完成了红楼梦故事百米云锦长卷的近七成,为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策划制作了金陵十二钗银锭礼品、协助南京市政府制作了涉外礼品金陵十二钗名信片。协助江宁区初步建起了红楼旅游小镇稻村。协助企业开发了红楼食品,用苏绣手工织出了谭凤嬛的大观园仕女宴集图……

 

如今,南京的红楼文化产业方兴未艾,这就是“应用红学”!这与中央号召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保持一致,决不是媚俗。


总之:向前看,继续走好自己的红学之路。

 

         


太岁在昭阳大荒落之葭月中浣申时至来日清晨手机书。

丁酉端月初六酉时稍加潤色摘要发出。

 

                         七十有六鹤发红痴朱永奎。

 


红学研究经典名著红学家红学专家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朱永奎|尘封十三年“回眸”的回眸发布于2021-06-01 21:06:39

相关推荐